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为什么有大校军衔?设大校不设准将

中国为什么有大校军衔?设大校不设准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4/1/29 0:49:47

目前世界上设有校级军官军衔的国家,其级别一般设上校、中校、少校3级。而我军增设了大校这一级,使校官的军衔等级发展到4级,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设大校军衔的国家。那我军为什么要设大校军衔呢?

早在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给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就提出将来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时军衔等级怎么设置的问题。报告说:“实行军衔制度我们尚无经验,主要是根据苏联顾问介绍的经验及所提方案并结合中国情况进行研究。”

报告着重指出,“我们曾与顾问卡苏林同志多次交谈,得其帮助很大,但有些特殊问题尚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特报请军委决定。总干部部领导与苏联顾问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中,首先是少将与上校之间要不要再设一个级别的问题。

苏联顾问提出的方案是,将官军衔设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4级;校官军衔设上校、中校、少校3级。总干部部认为:“少将与上校之间似有必要增加‘准将’一级,因为我军军、师干部共分6级(注:军、师各分正、副、准3级),实行军衔虽然有些等级要作合并,但如果将军长副师长都合并为少将一级,在这一级内存在的悬殊很大,则不够合理;如增加准将一级,即可基本上解决问题,但卡苏林未同意。”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同时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在这个条例草案中,提出我军军衔设6等21级,其中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否定了苏联顾问的主,在少将与上校之间设置了大校军衔称号。

此方案在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得到了国家法律的确认。按当时的规定,授大校军衔者多数是1952年被评为正师级的干部,也有少数抗日时期入伍的准军级和个别副军级干部,还有少部分红军时期入伍的副师级干部。全军首次被授予大校军衔的不足1300人,占准尉以上人数的0.2%,仅为少将人数的1.6倍,可见那时大校的授衔条件是相当严格的。

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度时,要在少将与上校之间设置一个等级,上上下下的意见都比较一致。但是设准将还是设大校,则存在分歧。一开始多数人主张设准将,但是经全军若干个典型调查单位的“试套”,仅总部某机关的一个管理处就可出现9名准将。按若干试套单位的实验数据推算,全军可出现准将大概几千名。

这一情况军委“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汇报后,小组决定在条例草案中放弃设准将的方案,改设大校。但是在再次征求意见当中,有的单位还是建议设准将。为此,总政有关部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准将在美国算将,英国则不算将,在我国“准将不管是不是将,但毕竟挂个‘将’字,给人的感觉总是个将,这样将官数量显得多了一点。因此,军委决定设大校不设准将,正师职大多数授大校。”

设准将还是设大校的认识在军内统一后,需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说明的重点是为什么要设大校。因为委员们都知道,世界上多数国家没有大校。1988年4月13日,总政治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若干问题的说明》中,对为什么要设大校军衔,是这样表述的:“校官分为4级,主要是考虑我军正师职军官数量较多,如大部分授予少将军衔,将官总数显得太多,大部分授予上校军衔,又显得低了些,因此设置了大校军衔,这样既可以控制将官数量,又可以使师级职务军官的军衔与团级职务军官的军衔有所区别。”

标签: 中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连马谡都舍得杀,为什么纵容法正作威作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谡,三国,历史解密

    在天下混乱的三国时代,涌现了不少璀璨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如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三国英雄以诸葛亮最为完美,这一方面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热捧,另一方面也是诸葛亮为人、治国、掌军全方面优秀的原因。不过,一向以道德高尚、治国严谨著称的诸葛亮却有时候也未必能面面俱到,其中典型的就是纵容法正。熟悉三国的人都

  • 纣王叔叔被贬为奴,他不是比干最后还自己建立一个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后来商纣王暴虐无道,整天酗酒淫乐而不理政,挥霍无度。纣王的叔父箕子,见纣王这般无道,苦心谏阻,但屡谏纣王都不听。箕子见成汤所创六百年江山即将断送在纣王手中,心痛如割,索性割发装癜,披发佯狂为奴。商纣王见到他的叔叔这样,以为他真的疯了,干脆就把箕子囚禁起来,真的贬为了奴隶;后来商纣王被周武王打败,周朝

  • 揭秘:盘点宋朝的几起典型女性离婚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是一个女权相对开放的朝代,那个时候的离婚现象也变得多了起来。那么宋朝的女性在离婚方面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1、因受冷落而离婚宋仁宗时期的重臣夏竦在发迹之前娶了一个妻子杨氏,后来夏竦逐渐身居高位,就开始宠幸小妾,对杨氏不理不睬。杨氏很不服气,多次找夏竦理论,但毫无效果,于是杨氏决定

  • 古代三大流放之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犯人自杀都不愿意上路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流放,历史解密

    以前看电视剧总有一些桥段,皇帝非常震怒把某人流放边疆,那时候小觉得挺好,流放就流放呗还不至死,还可以出门去溜达。可是长大了才知道这些决定个个包藏祸心,因为这些流放之地都是历代统治者煞费苦心选择的,有一个很变态的选择标准,那就是哪里够荒凉哪里更艰苦哪里更生不如死就是他们的选择标准,今天就来说一下古代最

  • 琉球使者为何要给清朝太后服丧?琉球使者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慈安太后,历史解密

    1874年底,清朝同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当时的两宫皇太后,也就是慈安与慈禧,选定了醇亲王的儿子继承帝位,也就是光绪皇帝。此时,东海上清朝的附属国琉球,正经历着一次大变乱。自从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就确立了富国强兵向外扩张的政策,弱小的琉球王国便成为了明治政府首当其冲的目标。1871年,日本开

  • 李世民在玄武门已经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什么还要割下他的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李世民剧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李世民

  • 康熙为什么要善待主犯鳌拜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对鳌拜的处罚,有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为了搞清楚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我们先来看两段史料。第一段史料《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

  • 以利亚:圣经中最神秘的一位先知 人们对他充满敬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以色列,圣经,历史解密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以色列国王亚哈娶了王后耶洗别,亚哈是个懦弱的人,而妻子耶洗别却十分强悍,耶洗别建立了真正的宗教法庭,凡是不肯信奉太阳神的人们都被处死或者流放,通过这种武力强迫人们改变信仰。以利亚就是在这个时刻出现的。这位以色列先知十分神秘,人们不知道他从何而来,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也并没有经历任何死

  • 嫩哲格格:清朝第一个被抛弃的公主,丈夫被父亲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嫩哲格格,清朝,历史解密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按理说就算嫁人后与丈夫感情不好应该也不会有人欺负她才对,可是清史记载,有个公主出嫁后没多久就遭到了额驸的休弃,是哪个男子如此大胆呢?这个被丈夫无情冷落的公主又是谁呢?她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嫩哲,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女儿,丈夫叫伊拉喀。努尔哈赤的大女儿以及三女儿都被嫁到了外部,作联姻之

  • 八府巡抚和九门提督相比 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八府巡抚,历史解密

    八府巡抚和九门提督谁更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先说一说九门提督这个官职,相信大家听到九门提督的名字就知道,一个小官肯定不会用这么响亮的名字,那么,九门提督在清朝究竟是个多大的官职呢?这个官职设立于清朝康熙初年,具体的名字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