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田氏为什么能取代齐国吕氏的政权?

揭秘:田氏为什么能取代齐国吕氏的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1/28 21:16:55

商纣王穷兵黩武、重刑厚敛,加剧了社会内部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武王伐纣而诛杀暴君,商朝覆灭,周朝建立。

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的过程中,有一位大功臣不得不说,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此人姜姓,吕氏,名尚,后人亦称呼他为姜尚、吕尚、姜太公、太公望。

武王灭商之后,姬发为如何统治周朝没了主意,于是就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议,商议出来的结果,就是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质是连同土地和居民分封给王室子弟或者功臣,诸侯在封地上享有世袭的权力,当然也必须履行服从周天子命令,交纳贡赋等义务,该制度起于商朝,鼎盛于西周。

这些被分封的诸侯本来是周朝用来维护统治的基础,只不过后来周王室权威不断被削弱,造成了被分封的诸侯尾大不掉,可以说周朝的覆灭也正是毁在了这种制度上,当然,这是后话了。

周武王念姜太公兴周灭商有大功,就把其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姜太公也成为了齐国名副其实的缔造者,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姜(吕)齐。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已经不再姓吕,而改姓田了,史称田氏代齐(田陈篡齐)。

那么田氏为何能取代齐国吕氏的政权?200余年蛰伏,成就兵不血刃夺权。

本篇飞鱼就从春秋战国的“田氏代齐”说起,浅析为何只有得了民心才能得天下。

齐桓公埋下的隐患。

齐国的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位是春秋第一位霸主小白,一位是战国时齐国的国君田午,飞鱼本篇所说的齐桓公皆为小白,他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子孙,齐国在他的手上显赫一时(《史记》记载:诸侯会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当然也仅仅只是一时,齐桓公前期任用管仲为相,在齐国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国富兵强,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晚年昏庸,任用了易牙等小人,吕齐也从此时开始走下坡路了(《史记》记载: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在齐桓公年代,一位陈国的公子到了齐国,并且当上了齐国的工正,该职位是为王室掌管百工的,这位公子叫陈完,不过后来被世人称之为田完,字敬仲,他的后裔王莽称帝后,尊其为齐敬王。

想必,你也猜到了,此人就是后来田齐的开创者,正是他的子孙一步步完成了在齐国取代吕氏而成诸侯的,从这一方面讲,田氏代齐的种子,其实在齐桓公的时候已经被种下了,这是齐桓公做梦也不可能想到。

田氏代齐历经200余年的漫长过程。

从公元前672年田完到了齐国,一直到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承认为合法诸侯,田氏代齐历经了200余年,最终通过和平的手段而取代吕氏,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并不是所有的家族都能做到。

田完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世袭工正的官职,到了田桓子一代时,田氏在齐国算是真正的崛起了,田桓子侍奉齐庄公时,深得庄公的信任和宠爱(《史记》记载:田桓子无宇有力,事庄公,甚得宠)。

田桓子之后,是田氏和吕氏争权最为激烈的时期,此时齐国还有栾氏、鲍氏、高氏、国氏、庆氏等大贵族,其中高氏和国氏是吕氏的旁系,说白了他们也是姜太公的后代。

几大家族的相互争权是这段时期齐国的主旋律,最后田氏采取了先联合栾氏和高氏打击其余贵族的势力,最后又利用这两大家族的矛盾进行分化,从而控制了齐国的政权。

齐国传到了齐康公,姜齐已经名存实亡了,到了田和接管掌门人的时候,看着不务正业、沉迷酒色的齐康公十分不爽,干脆把他打发到了一个海岛上去,让他把姜太公祖传的钓鱼手艺发扬光大,没多久齐康公去世,田和请求周天子册封自己为诸侯,至此彻底完成了田氏代齐。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般来说,政权的交接,都需用鲜血铺路,那么为何田氏取代吕氏在齐国的政权为何会波澜不惊呢,这是因为田氏掌握了夺权的秘诀,那就是想要夺权,必先得民心。

齐国的晏婴曾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这意思就是说田氏得到了齐国百姓的爱戴,夺取吕氏的政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齐景公比较认可晏婴的判断,也想听从晏婴的意见,阻止田氏崛起,只不过已经晚了。

那么田氏究竟是如何取得民心的呢,说白了就是让百姓得到实际的利益,田乞作为齐国大夫时,把齐国重量的计算方式,由四进制改为五进制,比如遇到灾年的时候,百姓食不果腹,田氏就用新制借给百姓粮食,等到丰年的时候,他就允许百姓用旧制来偿还。

说白了,就是田氏借出去的多,百姓还回来的时候少,这对百姓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田氏得民心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暂不赘述,于是当田氏取代吕氏在齐国的政权时,百姓没有丝毫意外,相反还很支持和拥戴。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容易灭亡的三个大一统王朝是哪些?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一统王朝,秦朝,历史解密

    西汉王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前有韩信、张良运筹帷幄,后有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鼎盛时期昭宣中兴。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被王莽取代的时候居然没有发生多少抗争。汉元帝之后西汉朝政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刘姓在地主豪强中失去威望。汉哀帝之后绝嗣,外戚身份的王莽大权独揽,他发动儒生数十万歌

  • 投降满清后明军为什么会战斗力急速上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军,投降满清,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军队在和后金(满清)作战中,节节败退,把关外的土地丢失殆尽,最后只剩下吴三桂还勉勉强强守在山海。明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也显得不堪一击。李自成的农民军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从未经过任何军事训练,也毫无作战经验。但是李自成从陕西出发,一路高歌猛进,直杀到北京城下,无人能挡。最终,连北京城的守军也不

  • 清政府欠的一屁股债最终怎样了?是否还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简直可以出本书了,至于赔款更是不计其数,而且这里面赔款总金额不光是条约上赔的钱,还包括了惊人的利息,因为随着赔款数额的越来越恐怖,清政府一次性拿不出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所以清廷只能以海关关税作抵押,然后向各国银行借钱去支付战争赔款,而借款的利息是非常高昂的,甚至这些赔

  • 孙权是怎么偷袭荆州并杀死关羽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刘备毕生的梦想就是平定天下、兴复汉室,但是他前半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因为他虽然是有兵有将,但一直没有一个贤良的军师辅佐,所以他一直吃败仗。有很多次刘备差点被敌人灭亡,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他又一次次的起死回生。刘备前半生虽然一直在吃败仗,但他遇到一个人以后他吃败仗的次数就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从无

  • 清朝第一个没被火葬的宫妃,寿康太妃的地位比孝庄还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寿康太妃,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经历了古代最繁华辉煌的时期,也经历了没落时期。清朝除了很多任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就像是康熙、乾隆、雍正这三位皇帝。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是现在的清宫剧都喜欢以他们为题材。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皇帝的妃子更是数不胜数。后宫佳丽三千可以用百花齐放也不为过了。但是

  • 戊戌政变真是由袁世凯告密引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政变的发动有一个过程,完成于八月初六日政变的准备和进程,与袁世凯被光绪帝召见,是同步进行的。而且,袁被超擢授予候补兵部侍郎,亦是催动政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袁与政变的关系至关重要。袁的行动,在当时已备受关注。戊戌变法的进展,到了七月中旬礼部六堂官革职、下旬谭嗣同等四军机章京上任,帝后、新旧势力平

  • 汉武帝为什么花费多年攻打匈奴?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对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常被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刘彻的雄才大略,使得汉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可是汉朝却是非常强大,对于外敌入侵的事情,汉武帝寸土不让,坚决抵御外敌入侵,甚至主动出击消灭敌人。中华人民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在历史上,无论

  • 古代炼丹术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炼丹,历史解密

    炼丹求仙成神仙,这是中国古代众多帝王的终极梦想。神秘的东方炼丹术,不仅酝酿了后来影响世界的火药,更包涵了许多让现代社会难以理解的技术方式。道教飞仙东汉时期,道教开始在中国基层社会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社会上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以羽化登仙、长生不死为最高目的,这是它不同于世界上其他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简介 该小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小说,历史解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

  • 张太后真的好几次想用金符召回儿子朱瞻墡做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瞻墡,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张皇后生了三个嫡子,分别是大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三儿子、越王朱瞻墉和五儿子、襄王朱瞻墡。朱瞻墡的籓地原本是在长沙,到了明英宗正统元年,改到了襄阳。《明史》中说,朱瞻墡这个人“庄警有令誉”,意思是说他比较沉稳,有智慧,而且名声比较好,有口碑。当初,因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