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军土木堡之变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明军土木堡之变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01 更新时间:2024/1/20 10:07:42

说到明朝的这个土木堡之变,本以为是一场必胜的战争,毕竟优势真的是太明显,二十万大军,那可不是小数目。但是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最后明军竟然失败了,而且精锐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就连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都成了瓦剌人的俘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明军这么的不堪一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土木堡之战,并非明军不堪一击,而在于整个指挥系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1449年7月初,瓦剌太师也先,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其婚约为由,发兵四路攻明,他带领的一路约3、4万人直取大同,到了7月15日大同守军四万余人全军覆没。

警迅传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乱,瓦剌的进攻实质上只是报复性的掠夺行为,只要依托京师数十万的机动部队,严守贬官,坚壁清野,主力伺机而动,战胜瓦剌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大权在握的大太监振为了炫耀其威势,怂恿23岁的明英宗亲征。

这是世上最坑爹的一次亲征,皇帝懵懵懂懂,掌权的总指挥大太监是个军盲。王振出兵的目的,并不是要跟瓦剌主力决战,而是抱着带着一大票军队到边关“吓退”敌人的想法,走一圈就回来,更多的是去耀武扬威的。

7月15日下令集结军队,号称50万的大军完全没有后勤准备,出发前两天,才给每个官兵发了1两白银及衣物、炒麦等物资,而为了携运物资,。给每三个人配备了1头毛驴,队伍中人驴掺杂,混乱不堪,有见过正兵还要兼辎重兵的活计么?

明军在风雨交加中就这样出发了,大军完全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然后半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军在饥肠辘辘之中赶到了大同,然而没有看到一个瓦剌人的影子。

那么,也先去干啥了呢?

也先早就探知了明军主力动向,隐蔽埋伏在了塞外,纵明军骄兵,以寻找最佳作战时机。本来王振打算继续北进炫耀一番,但镇守大同的他的亲信太监郭敬密报了大同之战的惨烈,加上这时候又风雨不断,于是王振决定撤军回京。

主帅没有战斗意志,或者说完全没有想作战的心思,而军队没有充足后勤,行军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这样的军队你告诉我怎么打胜仗呢。

事实上,这次出征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大致上明军顺利回师,然后等于什么也没干,纯粹到大同边关绕了一圈,问题也不大。

但偏偏王振又要开始作妖了。

从大同回北京,有两条路线,一条经河北易线紫荆关,一条经宣府。紫荆关这一条路途略远,但比较容易避开瓦剌的追兵,也不会被埋伏,相对比较安全。王振毫无意外地选择了这一条回京路线。

选这条路线,除了安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打算让英宗到其家乡山西蔚州炫耀一下。可当大军行进40里的时候,王振一想不对呀,军队路过回踩坏家乡的庄稼,便下令全军折返北上,改道宣府。

这样一来,就使得部队拐了一个大弯,可军队行军是能随意挂弯掉头的么?这就轻易将明军的侧背暴露在了瓦剌军的攻击之下,而且道路比较崎岖,军队还带着辎重,更是容易被攻击。

也先很快就得知了明军的动向,8月13日,也先首先攻击了,明军后军吴克忠部,吴克忠匆忙交战,不久全军覆没,英宗得知后,派成国公朱勇率4万军队迎敌,朱勇有勇无谋,行至河北新保安西北40里的鹞儿岭时,遭到瓦剌军埋伏,又是全军覆没。

第二日,惊恐万状,又饥又渴的明军退到了终结他们的地方——土木堡。这里距离怀来城只有20里,如果明军进城,至少也不会全军覆没,然而在作妖路上一路走到底的王振,因为它的千余辆辎重车没跟上进入怀来,于是就造成了几十万大军在旷野就地露营的局面。

土木堡是当时宣府通向居庸关的重要驿站,位于狼山西边,周围百丽范围内,群峰耸立,地势很高,明军掘地2丈无水,堡南15里的一条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经被瓦剌军所控制,数十万明军断水,军心大乱。

一个人到底能够坚持多久不喝水,但笔者想来超过2天,对于士兵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当明军断水2天后的15日,也先遣使前往明营讲和,兵使军队后撤,实际上是为了麻痹明军,双方还拟定了讲和的诏书,王振以为议和将成,便匆忙下令拔营,前往堡南的河里取水,一时间,明军人人争先恐后,阵势大乱,队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骑兵四面围攻而来,指挥系统完全瘫痪,明军惊恐,人人争先逃命,都没有任何激战,全军大溃,最终死伤数十万,随军明廷勋贵大臣死于乱军之中。

明军跟瓦剌真的对阵了么?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没有。纯粹的是瞎指挥之后军心大乱不说,关键时刻还以为瓦剌退军,放松了戒备,直接被切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景帝为什么一直没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有自己的庙号和谥号的,但是唯独这个汉朝的汉景帝在死之后一直都没有庙号,只有一个谥号是孝景皇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德行有亏刘启在年少时,与吴王刘濞的儿子下棋玩耍,本来都是刘氏宗亲,应该相亲相爱的。结果

  • 探寻楚河汉界的遗迹应该去什么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楚河汉界的事情,在小编的影响中楚河汉界的就是指的长江的南北吧,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楚河汉界还是非常的有历史渊源的,最近很多人在问了,如果想要探寻这个楚河汉界的话,我们应该去什么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说明下吧。1、探寻楚河汉界的遗迹应该去什么省应该去“河北省&r

  • 首饰在我国古代最早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首饰在我国古代最早指的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只要好好的了解了解了这个首饰在古代的真实含义就知道了,下面小编给出答案了,闲话少叙,下面是详细的解析了。1、首饰在我国古代最早指的是什么首饰在我国古代最早指的是“男人头上的帽子”,并不是这个女人头上的钗环,为

  • 秦国就有铁路是真的吗,秦始皇为什么车同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铁路这个伟大的发明,在近现代才有的,有了铁路也是方便了很多,同时也是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据了解,在秦国时期就出现了铁路的雏形?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先解释一下“轨”字,轨是指两车轮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轨道。至于为什么要同轨,

  • 鲁智深为什么自称洒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中,经常能看到某人自称是“洒家”,那你知道洒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可能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讲讲“洒家”这个词的意思,还有词性,让各位能有一个基本了解。下面就以鲁智深为例,在他的语境下,我们大概就能解开“

  • 太白金星为何护着孙悟空,想方设法要将他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早些时候,天庭里的神仙,他们对待猴哥的态度都比较谨慎,可能也是从没见过像孙悟空这样的猴子,本领强大不说,还不讲礼数,看到猴哥根本拿他没办法。期间大家也是商讨该如何处理猴哥,其中太白金星提出要将孙悟空招安、这个说法虽有一定争议,但后来是被玉帝所采纳。有人觉得这是太白金星护着孙悟空的表现,不过事实上真是

  •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传位给年幼的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关于顺治帝传位给年幼的康熙,这个事情一直都是让人非常疑惑的。毕竟一般情况下,皇位是传长不传幼,顺治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三皇子。而且当时的康熙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所以对于这个事情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传位制度并不仅仅是继承人的问题。它其实解决了很多继

  • 中国历代皇帝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公元前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使用“皇帝”这一称呼开始,一直到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总共经历了2132年,共有83个王朝,出了408位皇帝。在这408位皇帝中,各有各的特色,有明君也有昏君。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历史上的皇帝之最。1、最长

  • 古人为什么喜欢养门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门客,相信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这个门客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干什么的。其实这个放在古代的话,很多达官贵族,都喜欢养一些门客。那么这个古代的门客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养门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门客,最著名的要数毛遂,身为战国时期赵胜的门客,居三年未起,后因自荐得以出使楚国

  • 朱允炆真的是被朱棣烧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朱允炆和朱棣,大家应该都知道,朱允炆和朱棣两个人是兄弟,但是朱允炆在当皇帝的时候,一直都是比较软弱的,直至最后朱棣直接将其推翻。但是传说朱允炆是被朱棣烧死的?这是真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朱允炆真的死于大火吗最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死于大火中。这是有关史书中叙述最详细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