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合肥之战孙权为什么会输

合肥之战孙权为什么会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2/14 21:39:41

合肥之战虽然不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有名,但也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争夺战。参战双方是东吴和曹魏,他们在合肥这个地方展开了多次较量,结果孙权始终没办法取得突破,最终是含恨吞下败果。比较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合肥东吴就是没办法战胜曹魏军队呢?其实这有外界的因素,也有吴国内部的因素。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分析看看。

1、合肥之战

三国时期,不仅蜀汉的诸葛亮在北伐,其实东吴也一直在进行北伐作战!据统计,自208年至278年之间,东吴先后发动三十四次主动进攻,其中合肥成为吴军的主要攻击目标,然而东吴的北伐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孙权及其后继者屡次折戟于合肥城下。

209年,孙权第一次率领大军攻打合肥,结果以失败告终。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再度攻打合肥,结果在逍遥津之战中惨败。此后的219年、230年、234年,孙权又三次御驾亲征,想要夺取合肥,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孙权死后,权臣诸葛恪孙峻孙綝以及吴主孙皓也先后领兵攻打过合肥,结果全部失败!

2、必争之地

既然合肥城那么难打,孙权以及东吴政权为何不去攻打别的地方?原来合肥乃是南北水陆交通的咽喉要道。在中国古代,交通比较落后,如果通过单纯的陆运兵员、粮草,那么消耗就很大,而且进展缓慢,而水运非常便捷,“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辆车”。另外,东吴以水军见长,所以水路就成为首选。

东吴北伐主要有三条水道,一个是邗沟,一个是濡须水,另外一个是汉水。在这三条路线中,濡须水是最佳选择,东吴的水军可以从长江北上,通过濡须水、肥水,然后进入淮河,之后就能通过支流进入中原地区。但是在这条路线中,东吴必须拿下合肥,“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

3、曹魏有备而来

早在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时,他就已经着手部署合肥地区的防务,刘馥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刘馥“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他安抚附近的地方武装,然后召集流民,安抚百姓,兴修水利。与此同时,刘馥意识到了合肥的重要性,特意建筑高的城垒,还积累了不少战略物资。

208年,刘馥病死,但他留下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合肥城。第二年合肥就遭到了孙权的攻击,结果久攻不下,最后吴军无功而返。与此同时,曹操将“五子良将”中的张辽乐进以及另一位名将李典放到了合肥。魏明帝在位时期,满宠担任征东将军,他不仅善于用兵,还修建了一座防御能力更强的合肥新城。

4、东吴自身问题

其实曹魏在合肥城的守军并不多,以逍遥津之战为例,当时张辽等人手中只有七千人,而孙权集结了十万大军。但时是此战,东吴却遭到了惨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吴水军虽然厉害,但步兵的作战能力很差,无法抵挡张辽的八百骁骑。所以说,孙权北伐主要依赖的还是水军,但在攻城方面却无能为力。

满宠在修建完合肥新城后,兵力依然不多,只有三千人,但却成功抵挡住了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除了诸葛恪的失误外,东吴军队的攻城能力可见一斑。由于合肥新城远离河水,孙权在攻打合肥新城时,“积二十日不敢下船”,由此可见,孙权也深知东吴军队的缺点。最终合肥成为东吴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人为什么叫商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人为什么叫商人非常的感兴趣,其实大家估计也都知道,但是真正让大家仔细的解释解析的话,那就是还是说不出个一二,小编也不知道商人为什么叫商人了,其实这个商人的叫法还是有历史渊源的,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做买卖的人叫作:商人。做买卖

  • 古代没有身份证如何证明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身份证这个东西,在现在可以说是到哪都需要,不管是出行,住酒店,车票等等都是需要身份证来验证自己的身份。但是在古代,古人并没有身份证,他们做什么之前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如果有人冒充的话怎么办?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身份证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日常出行订车票、订酒店等等,都需要有身

  • 青苗法为什么出现那么多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这个制度在推行的时候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最后竟然成为了执行官员的圈钱手段。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那么多问题呢?王安石变法在财政方面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

  •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青苗法,相信很多人都直到,这个就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之一。当时这个青苗法主要就是但针对当时的一些现状所推行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怎么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青苗法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谓青苗法,就是新法规定,地方州县以本地常平广惠两仓的储备粮作为本金,在

  • 项羽举的鼎有多重,现在人能举起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体质也变得越来越不同了,与古人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会发现,古人在农业社会中,基本都是以耕田种地为主。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似的很多人的力气都是非常大的,身体的素质也都很不错。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老百姓都是非常强壮有力的,非常彪悍。这其

  • 3000年前玛雅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人来说,玛雅人是一个非常遥远且神秘的民族,但是你肯定不知道,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古马雅人的生活有多么的炫酷。踢球、喝着龙舌兰、抽着雪茄等等这些使我们如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3000年前玛雅人的日常生活有多么的炫酷。玛雅文明起源于中

  • 为什么说朱高炽是明朝皇帝最憋屈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货到明朝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父亲是就是朱棣,虽然最后皇帝的位置交给了朱高炽,但是朱高炽确实是有点憋屈,刚刚上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直接驾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朱高炽作为皇帝,憋屈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没谁了,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朱高炽,大家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毕竟当上皇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没了。

  • 司马懿到底算忠诚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司马懿这个人一直都存在着很多争议,毕竟他从一开始为曹魏做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最后还是起兵造反了。这么说来的话,这个司马懿到底是忠诚还是奸臣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所谓忠与奸,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早就随着汉朝的名存实亡已经被丢到哪里

  • 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造反,是因为怕曹操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司马懿,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有才的谋士,他生平一直都在给曹操的家族打工,司马懿在年轻的时候就是曹操的手下了。但是直到曹芳的时候,才出现了谋反的心里,直接造反成功,但是那个时候的他已经70高龄了。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造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不是怕,而是谨慎,

  • 古代秋决制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选择在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一些处决制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午时三刻问斩吧?或者就是斩立决!这些都是对于处决犯人的一种方式,但是所谓的“秋决制度”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选择在秋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秋决制度是什么意思其实说到这个古代的秋决制度,意思就是古代执行死刑在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