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古人刷牙吗

古代人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古人刷牙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2/19 11:18:27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都知道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最近几年电动牙刷也是十分的火热,人们对于口腔清洁都越来越重视。那在古代,那时的人们有保持口腔卫生的概念吗?其实也是有的,这方面可不要小看古人,要说各种养生之道,可能古人要比我们更加专业。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简单聊聊古时候的人们都是如何处理口腔卫生的,想了解的话就来看看吧。

早有对口腔卫生的概念

其实在孔子时代,就有了相关卫生概念,如《礼记》记载孔颖达的话:“公食礼,三肴竟,拢手起,受浆漱口。”饭后漱口便是古人对于健康卫生的初步认识。因此儒家的许多书籍大部分都是对生活的实际指导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仁义道德”,从行为规范到饮食起居,细致入微,都说明了儒学的实用性。

因此漱口成了古人的某个传承,一直被历代所沿用。到了宋代的苏东坡那里还在被重视的写进笔记:“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和。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漱濯,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苏轼是相当讲究生活品味的,因此他有一套完整的养生办法,这里的漱口只是其一,可以想见,他不光是文学家更是生活上的讲究质量的一位卫生防护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漱口成了古人最常用的清洁口腔的方法,除了用浓茶外,还有的用盐水和酒漱口,按照孙思邈的方法“每日已一捻盐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因此,从现代角度来看用盐来进行局部消毒确实是有着相当的科学依据。

发明牙粉

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对口腔健康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全身健康是牙病的重要因素,司马迁时代的西汉,更是指出“卧开口”和“食而不漱”是导致牙病的根本所在。春秋时期,《礼记》就出现“鸡初鸣”就是要漱口洗脸的时候,因此养成早上漱口的习惯非常重要。但是这个理论在下文有所涉及,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开始认识到晚上刷一次和早上刷一次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古代很推崇用药物煎汁漱口的护牙的功效,采用药物的金银花和野菊花、蒲公英等等植物精华,对牙齿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宋代还有“热汤不可漱口,损牙”的记载。

因此还有了另外一种用牙齿涂抹盐的保健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而且比这个似乎还要复杂一点。当时在吃饭后,古人会先用水漱口,然后就用盐面涂抹在牙齿上来回摩擦,这样保持了牙齿的洁白还能促进消灭细菌,着实是很科学的了。

除此之外,宋代时期已经研究出牙粉,这种东西大部分是“细辛散方”和“秦椒散方”,因此是牙刷牙膏产生之前的一大发明。并且根据功用的差别,选择不一样的牙粉,既能清凉发散,也能增加摩擦,持久保持口腔清洁。除了用手指将盐和牙粉涂抹牙齿外,这里面也有一些弊端,既卫生问题,因此,古人还经常选用鲜嫩的树枝作为牙刷,这样的东西有点类似今天的扫帚,一手拿着枝子,蘸盐或者牙粉甚至药粉刷牙,漱口后一并提出,芬芳满口。

出现牙刷

到了南宋的时时候,牙刷已经成了亲朋好友远方的一种馈赠方式,“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条金。”这种感觉其实够美好。因此在南宋之后牙刷已经走入生活,材质也很丰富,有的用动物的骨头加上马鬃等便成了牙刷,有的奢华的还用象牙做牙刷杆,堪称高端。因此当时宋代的笔记便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上药以皂角蘸汁,慢火炙尺为度。每日早晨以牙刷刷皂角浓汁出揩牙。旬日后更无一切齿疾。”这显然就是最早的牙膏与牙刷了,甚至还有那么的一点“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而且还不需要花什么钱,变可以起到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

在《东京梦华录》里可见许多“凌家刷牙铺”等记载,堪称专业的牙刷专卖店。当然有的用料问题也出现了一些牙刷掉毛现象,比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甚至有的人怀疑如果天天刷牙会不会“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显然这种猜测是合乎人心却不合乎道理的。此外,中国古人对刷牙的时间与次数,也有很多正确的论述和做法。“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刷洗,则垢秽尽去也,齿不自怀。”所以“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样齿也。”因此可见,古人对于养护牙齿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从刷牙的方法和用具再到刷牙的时间,这些逐渐成熟的理论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但是在古代,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医疗常识水平不断提高才得出的结论。因此,古代的生存智慧来之不易,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问题也颇具裨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明代藩王有封地有王府,早期还有护卫,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出封地和王府,如若上京需要禀报,二王不可同时入京,明代藩王不得经商

  • 古代丁忧制度为什么成官员斗争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古代的丁忧制度,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对于丧葬文化和守孝可是非常重视的,如果父母死了的话,那么作为子女的必须要守孝三年,而且在这期间不能有婚嫁,庆典的行为,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在当官,必须要离职!那么这个丁忧制度为什么就成了官员之间斗争的手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个丁忧制度

  • 唐僧有对女儿国国王动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僧有对女儿国国王动心过吗?从唐僧的行为上来看,他并没有动心,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过就内心上来说,唐僧也是普通人,他并不是抛弃了七情六欲的神仙,所以内心是有可能摇过的。但唐僧的强大之处在于,就算他内心有一丝其他的想法,也能马上纠正过来,他对取经有着很强的执念,无人能将他动摇。所以唐僧就算动了心也

  • 古代丁忧制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中国古代,对于丧葬文化和祭祀文化还是非常重视的,一旦家里的父母如果去世的话,就要进行一种制度,那就是“丁忧制度”。而且据了解,在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必须要持丧三年,最重要的是,任官者要必须离职!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丁忧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

  • 为何很多人都非常反感白云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白云瑞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这个白云瑞还是非常的厉害的,而且背景也非常的强大,白云瑞也是正派人物,但是最近有很多人都说非常的反感这个白云瑞,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如此讨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其中的原因吧。我可以理解,单田芳老师想要塑造一个,眼睛不揉沙子的正义

  • 李善长还有后代吗?他儿子是不是都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李善长的后代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李善长还是非常的知名的,虽然也是功臣吧,但是最后也还是死了,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李善长话说是被诛杀三族的,那么李善长还有后代吗?如果还有的话,又具体是谁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李善长的后代并没有全部被杀,而且李

  • 历史上张飞和马超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里面的张飞和马超,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详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两个武将在三国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不管是人气还是实力上,都是碾压众多武将。而且他们俩也都是五虎上将其中的一员。那么关于张飞和马超之间,他们俩的实力谁更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个人认为马超要胜于张飞。给三国武将排名,我认为不能单纯

  • 朱元璋为什么不接纳蒲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朱元璋,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介贫民出身,之所以能够走到权利的巅峰,当上明朝的开国皇帝,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自然是少不了人才的拥护。毕竟朱元璋作为一个底层人员,他对百姓可是非常友好的。但是唯独对于这个蒲氏家族,却不接纳。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一位从贫民一步一步爬到皇帝的位

  • 魏忠贤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魏忠贤崇祯的事情,都说如果魏忠贤不死的话,明朝还是有机会多延续几年的,当然了这样的说法毕竟是假设,假设多了就喜欢更多的假设,最近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魏忠贤话说当时为什么不反抗啊,魏忠贤为何不选择直接把崇祯皇帝给干倒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魏

  • 东汉末年袁绍为什么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东汉末年的袁绍,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可是非常厉害的。在早期的时候,袁绍可是众多群众中人才最多的,那个时候曹操和刘备都还没崛起。那么袁绍在那个阶段为什么那么厉害呢?袁绍到底靠的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由于四世三公的出身(袁绍比袁术人望还是高得多),门生故吏遍天下,并曾经担任天下诸侯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