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品见到王爷要下跪吗?看看各个朝代的跪拜礼就清楚了

一品见到王爷要下跪吗?看看各个朝代的跪拜礼就清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4/4/24 23:02:48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一品官员见到爷要不要下跪,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的广泛,因为没个朝代的制度都不一样,有的朝代是有下跪的,但是有的朝代可能不要,所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首先我们要捋清楚这个一品和王爷分别代表了什么,王爷其实就是皇亲国戚这类人当的,皇帝的兄弟,叔伯这类的居多,所以算是皇权这一等级的人。但是这个一品官员就不属于了,一品官员再大的官职都是臣,君臣是有别的,所以在很多朝代,一品见到王爷是要下跪的。

但是到了朝或者清朝,一品见到王爷好像就不用行跪礼了,但是行礼还是要行的。

所以一品见到王爷到底要不要行跪拜礼还是要分朝代来看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清朝的行礼制度,感兴趣的别错过。

1、王公途遇之礼

早在皇太极时代,清廷就制定了王公贵族在路途中相遇时的礼仪,其中主要有:

亲王出行,郡王、贝勒一律要让道旁行;贝子、镇国公在到道旁勒马停下鞠躬;辅国公、固伦额驸、和硕公主、额驸、镇国将军、公、候、伯、一品官以下皆要下马、下轿。

郡王出行,贝勒以下,与遇亲王礼相同。

贝勒出行,贝子、镇国公、固伦额驸、和硕公主、额驸让道旁行,镇国公、镇国将军、公、候、伯、内大臣、都统、尚书在道旁勒马停下,二品以下皆要下马。

贝子出行,镇国公、固伦额驸、和硕公主、额驸,与之分道而行;辅国公、镇国将军、公、候、伯、内大臣、都统、尚书让道旁行;辅国将军、子、男、副都统及参领等官,在道旁勒马,,佐领以下等官皆下马。

镇国公出行,辅国公、镇国将军、公、都统、尚书分道而行,辅国将军、副都统、侍郎及参领等官,在道旁勒马站立,佐领等官以下皆下马。

辅国公出行,镇国将军、都统、尚书分道而行,辅国将军、副都统、侍郎等官让道旁行,奉国将军、参领、佐领等在道旁勒马站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及军民人等皆下马。

镇国将军出行,辅国将军、副都统,侍郎与之分道而行,奉国将军、参领、佐领等官在道旁勒马站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及军民人等皆下马。

辅国将军出行,奉国将军、参领等官让道旁行,佐领等官在道旁勒马站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及军民等皆下马。

奉国将军出行,佐领等官让道而行,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及军民人等在道旁勒马站立。

2、京官相见礼

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制定了京官相见之礼:同等品级者,凡宾客至府中,主人在大门内作揖迎候,然后宾客在主人陪同下登阶先行。入厅后,宾主均北面相拜,主人请宾客就西面正坐,宾辞让,但在主人的再三邀请下就正坐。不一会,宾作揖把正座让与主人。

宾客离府时,主人要送宾客至大门口,宾主相互作揖,宾请主人留步,主人坚持送宾至大门外,并看到宾客登上轿子后方能返回府中。

一般情况下,尚书、左都御史见内阁大学士的礼仪同上。二品以下京堂至翰詹科道见大学士时,主人相迎与仪门内,送别于大门外即回,不用看着宾客上轿,其礼仪与上相同。

五品至八品官见大学士,宾至大门外时下轿,主人在堂阶下迎接,宾主人三作揖,主人再度东面答揖。宾客告退时,主人则在二门外送行。

翰詹科道见左都御史、各部尚书时,和京堂官见大学士之礼相同。

3、各省官相见礼

顺治年间,清廷制定了督、抚、学政、河漕总督、盐政、御史相见时,座次平行,其他按照品级高低行礼。雍正八年(1730),清廷制定了各省文官相见之礼:官位同等者,宾客至官署时,主人属吏入门通告,宾客自中门入,至外堂檐下车、轿。主人在檐下作揖相引。其他礼仪与京官相同。

督、抚属下参见长官,一律从左门入。初次拜见时需穿官服,由属吏引领,并将写有自己职衔、履历的名柬放在各自长官的座案上。然后,属官按次序向长官三作揖,长官高座答揖,属官退堂。如果是在私人府邸相见,其礼同五品官见大学士相同。

如果是州县教职、直隶州属官见督抚,则在辕门外下车,入堂后三作揖,告辞时也三作揖。督抚均立受,不答揖。至于不入流的官员参加督抚,则要行一跪三叩礼,不就坐。

上面就是关于清代王公以及官员相见时的一些基本礼仪,这些礼仪并非是形式化的,而是始终要贯彻执行的,期间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受到制度的严惩,甚至会以蔑视上司的罪名被治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没人敢动包拯?为何包拯怎么连皇上都不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包拯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包拯的名气很大,而且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包拯竟然没人敢动了,而且不仅仅如此,话说包拯连皇上都不怕的,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为什么又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很多人说没人敢动包拯,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只是包拯这个人一生

  • 宋朝开封府尹历代名单,北宋开封府尹名单全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开封府尹的问题,宋朝开封府尹最知名的人是这个包拯了,但是话说包拯在这个职位上就担任过1年多,2年不到,那么话说宋朝的开封府尹前后有100多人担任过,那么到底是那100多人呢?下面给大家收集了一套宋朝开封府尹历代名单,感兴趣的网友一起来看看,一起收藏了吧。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内容

  • 刘谌为什么杀了自己的妻儿却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刘谌,大家都知道,作为刘禅的第五个儿子,他的能力还是非常好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非常豪爽,对于蜀汉非常的忠诚。就算是战死也要和蜀汉共存亡。但是刘谌为什么杀了自己的妻儿却评价很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刘禅是刘禅的第五个孩子,景耀二年(259)时,封号为北地王。在史籍上,针对刘

  • 包拯什么时候在开封府任职的?他担任了开封府尹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包拯在开封府任职的情况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包拯真的有在开封府任职吗?如果有的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后又任职了多少年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包拯是在嘉佑元年十二月到开封府任职的,也就是1056年12月。朝廷任包拯

  • 古代皇帝权利那么大为何还会被权臣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毕竟皇帝的身份就是天子。那么作为一个国家中权利最大的人,为什么在古代有的皇帝竟然还被权臣所控制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存在的事,只是个例!宦官专权、权臣只是表面现象,狐假虎威,权力再大也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朱元璋曾在宫前立一铁牌,&ld

  • 襄阳西二十里到底有没有诸葛亮的草庐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人问这个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茅庐到底是不是在襄阳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很久,发现相关的问题争议很大,毕竟诸葛亮太出名了,所以那这个诸葛亮的草庐真的襄阳二十里地的地方吗?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襄阳隆中是国务院认定的“诸葛亮故居”,是诸

  • 六七十年代的拖拉机很常见,为何分田后就不怎么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年轻人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听长辈说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拖拉机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后来分田后这个拖拉机就不见踪影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生产队时期,生产队时期的土地,都是生产队集体的,集体的土地都是连成片的,这样,

  • 三国中赵云为何一生几乎没中过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中的赵云,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的名气可是在三国中数一数二。而且他的实力更是毋庸置疑。那么和他相同的关羽在一生中中了很多次箭,赵云为什么几乎都没有中过箭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认为关羽老中箭的原因是自身关系,关羽没有具体练过武功,但是赵云练过武功,这一点差别就很大,尤其是在攻防

  • 武汉长江大桥是谁设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武汉的长江大桥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那这个武汉长江大桥到底是谁建造的呢?这个问题还是问的比较有水平了,也非常的有意义,所以这个武汉长江大桥到底是谁建造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是中国几代人、几个时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前期参与设计的人非常的多。最

  • 曹魏为什么只有曹操和曹丕能压制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其他的几位曹魏继承人几乎都压制不住司马懿,甚至是对司马懿言听计从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打天下是靠自己曹家和夏侯家的鼎力支持,还有颍川士族的人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