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没有人在南极建国

为什么没有人在南极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869 更新时间:2024/1/29 10:42:19

在这个世界上的七大洲中,南极洲是唯一一个从未有过征服、战争、贫困,饥饿、屠杀、侵略、奴役种族灭绝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南京也不会是世外桃源,也并非乐土,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寒,风暴最为频繁猛烈,最为干旱的冰雪荒漠。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是的人类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踏足于此。

南极虽然与世隔绝,但它在过去100多年中,却从来没有远离国际政治和大国竞争。随着气候变暖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南极似乎有凝聚人心、拯救地球的潜力。

1、南极归属问题。

南极是世界上不属于任国家主权范围的唯一地方,但在1908年至1941年间,先后有七个国家陆续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智利和根廷。

七国根据“扇形原则”,以南极点作为顶点,以经纬线作边,再以某国的海岸或某一纬线为底边,如此形成的扇形区内的南极陆地连同冰川,成为扇形区邻接国家的领土。

以此原则,七国要求的领土区域占南极大陆面积的八成以上。不过国际社会并不承认这七国的主权要求,呼吁将南极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由于七国和其他国家无法达成共识,1959年12月1日,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英国、美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暂时搁置了南极主权归属问题。

中国于1983 年6 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the Antarctic Treaty),1985 年10 月取得协商国的地位。

1991年10月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第11届4次南极条约协商国特别会议通过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Protocol 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AntarcticTreaty)。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任理事国和其他国家签署了议定书。

2、南极管治问题。

南极条约协商国是国际政府间管理南极政治事务的组织。2003年,南极条约协商国决定设立秘书处,统筹和协调南极事务。

据《南极条约》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由南极条约协商国派代表参加的ATCM是南极条约体系的决策机构,所有的南极事务都由南极条约协商国共同协商决定。协商国均享有一票否决权。

《南极条约》从几个重大方面提出了对南极的治理要求:一、和平目的;二、科研考察自由与合作;三、冻结南极主权要求。

条约第一条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任何类型武器的试验等等,均禁止。

但第二条又规定,该条约不禁止为了科学研究或任何其它和平目的而使用军事人员或军事设备。另外,条约第四条还包括,条约中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缔约任何一方放弃在南极原来所主的领土主权。

《南极条约》搁置主权共同考察的主旨背后,并没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主权要求国家封上大门。但是,由《南极条约》和相关协定构成的南极条约体系(ATS)在过去几十年中被认为是全世界各国最为成功的合作典范。

3、南极的价值。

如果遥远的月球甚至火星都有价值,诸多国家投入重金前去探索,那么近在地球上的这片广袤冰雪大陆的价值则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科学价值。南极是了解地球如何运转以及人类对其影响的关键所在,因为它不仅一直对地球的气候和海洋系统影响深远,而且冰封在四千米厚冰原中有地球过去一百万年以来气候变迁的独特记录。

其次,矿产和能源。虽然目前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覆盖,但冰雪之下已经勘探到丰富的矿产和能源,其中包括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煤田。

第三,淡水。南极冰层蕴藏丰富水资源。实际上世界上70%的淡水在南极洲。

第四,经济价值。南极洲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却风景独特,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4、人类去了南极。

到19世纪末,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大陆。不为人知的捕鲸者和海豹猎人可能是最早踏上南极大陆寻找机会的人类。

20世纪初,英国,日本,德国,瑞典,挪威,法国和比利时都有探索南极洲的计划,还曾出现极为激烈的竞争。最终,挪威极地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aldEngelbregt Gravning Amundsen )率领的五人探险队在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抵达此地的探险队。

紧随其后,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Robert Falcon Scott)带领的五人小组于1912年1月17日到达南极点,比阿蒙森仅仅晚了30多天。

现在29个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洲设有70个永久性的研究站。

中国在南极设立了四个考察站,第五个正在兴建当中,预计将在2022年建成。

中国于1983 年6 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1984年开始南极考察,1985 年10月取得《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地位后,至今已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长城、昆仑、中山和泰山站。另外第五个正在建设的罗斯海新站将在2022年完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云瑞出世是第几回哪一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想知道这个白云瑞在平时《白眉大侠》里面白云瑞是第几回,也就是哪一集出世的,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讨论的,但是小编想问了,你们未必挺评书就只听这一小段吗?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哈哈,问题不大下面给大家带来相关的答案,还有白云瑞活了多少岁的一个解析。白云瑞是在评书《白眉大侠》中的第8

  • 慈禧的保镖是谁叫什么?真有霍元甲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慈禧的保镖很感兴趣,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慈禧的保镖传言非常非常厉害啊,把这个霍元甲打得满地找牙,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慈禧的保镖到底是谁呢?又叫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研究看看吧。1、前言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流传下来不少优秀传统文化,武术就是

  • 白云瑞有几个儿子?又分别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白云瑞身后的事情,白云瑞身后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关于白云瑞的老婆和孩子了,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白云瑞到底有几个儿子,这些儿子又分别叫什么,其实这些问题也比较好理解了,熟读这个白眉大侠相关的书籍就能清清楚楚了,下面是详细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就目前的资料来

  • 白云瑞的父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白云瑞的父亲到底是谁,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期待你的加入哦,轻轻松松的,简简单单的。白云瑞的父亲是“白玉堂”。白玉堂人称“锦毛鼠”。是真正的

  • 小龙女为什么没有怀孕?其实玄机在古墓里面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了,但是却没有怀孕的问题给吸引住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怀孕,其实这个答案一分析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分析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小龙女没有怀孕的猜想是各个方面的,可以从尹志平出发,也可以从小龙女出发,

  • 单田芳白眉大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单田芳版本的白眉大侠各个人物的结局,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只要认真听了评书的话,结局什么的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多的也不说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解析,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看看。单田芳版本的《白眉大侠》最后的结局是这个武圣人也就是于和终于是练成了这个纯阳大法了,也终于是咋武圣人殿

  • 古代龙脉之说是真的还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龙脉,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在很多古装剧中,比如说《鹿鼎记》就有说什么大清的龙脉。那么这个龙脉传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对于这个事情,肯定是很多人呢都非常好奇的。这个龙脉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龙脉地气是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也符合实践出真理的标准,关于地脉,我说个近期的一

  •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大家都不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隋朝之后的有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存在了有289年的历史,其期间一共传承了有21位君王。而且我国唯一的女王武则天也出自唐朝时期。相信只要一提到唐朝,大家的印象肯定及时强大,繁荣,开放,盛世。确实,我国在唐朝时期疆域广阔,唐朝在最强大时,统治的地

  • 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黄药师和梅超风的感情戏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黄药师到底对梅超风的感情是怎么样的,是非常的爱,还是一般的爱,是超越了自己妻子的爱,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爱等等,下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首先可以肯定是梅超风是肯定喜欢这个黄老邪黄药师的,从很多细节可以

  • 清朝灭亡了为什么百姓不愿意剪辫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时期的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基本上都是脑袋后面会有一个非常长的辫子,可以说是这是他们的一个标志了,看到清朝的影视作品,全都是这样。那么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这些人还不愿意剪辫子呢?毕竟这样的发型着实是有点突兀。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清军入关时,曾向全国颁布了“剃发令&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