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官员请辞后为什么一定要告老还乡

古代官员请辞后为什么一定要告老还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3/8 19:59:35

相信历史剧大家也看了不少了,相信我们经常会听见这么一句台词:“皇上请允许老陈告老还乡”。不论是什么级别的臣子,想要退休,或是引咎辞职,通常都会加上这么一句话作为奏章的结尾。要知道,这句话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客气话,或是约定俗称的请辞惯例。在中国历史上,官员若是想要退休或是辞官,选择回到家乡绝对是官员们的不二选择。而造成这种选择的原因,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话题。

唐朝大诗人贺知章有首七言绝句,其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诗背后讲述的故事,便是贺知章年轻时离开故乡赴京赶考,三十七岁高中进士,然后四方为官,直到年近八十才再次返回故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源自两点。一:古时交通并不发达,相隔数百里,往往就要走上十数日,想要回家一趟实在耗时不少。二:古代官员节假日并不丰裕。以唐朝为例,虽然算起假期,一年也有数十日,但是其中大多都是类似今时今日的双休日制度,均匀分布。如此一来,回家就是个难以实现的个人愿望,大多数官员,为官几十载,回家也不过寥寥几次。类似贺知章这样少小离家老大回更是不在少数。

如果换成今天,我们可以借用便捷的飞机和高铁在几个小时就前往中国任何一个地区,让五一,十一,春节都成了返家或携家出行的良机,缓解了在外的游子对家庭的思念。而在古时候,即便身为高级官员,对故乡的思念也无法得到缓解,所以在唐诗宋词之中,思乡的题材总是屡见不鲜。足可见古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与眷恋之情相似的,还有荣归故里的心理满足感。亘古至今,每个中国人都被灌输过类似光耀门楣的奋斗理念,于是我们在获得成就之后,往往都会进行返乡之旅。类似今日一旦有人成为奥运冠军,高考状元,必然全市通报,与家乡分享荣耀。而造成中国人这种执念的产生,恐怕还要提起两千年来,统治中国哲学领域的儒家思想。

自汉武帝在任用董仲舒,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成了中国封建时代核心治国理念。孔子孟子等儒家著作中,把孝这个行为,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封建中国,常有君主应以孝治国的政治理念,为了宣扬和确立这样的理念。在政治制度上都做了许多对应的奖惩措施。

例如以官员为例,他们一生最长的假期,往往是因为父母去世。也即是所谓“丁忧”。古时候政府规定,一旦父母去世,就需守孝三年。有丁忧这样的奖励,自然也有不孝的惩罚。类似子女不孝,更是写入法律,一旦触犯,立即进行惩戒,行为严重者,甚至会有性命之虞。像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孔融曹操所杀,用的理由之一就是孔融曾经对儒家礼教所倡导的僵化孝道加以抨击,可称之为不孝。

前文也曾说过,皇帝以孝治国,在具体“孝”的理念推动上,就是依靠“祭祀”这个行为,古时中国,一年之中最重大的节日,便是天子祭祀的日子。通常到了祭祀之日,天子会带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前往祭拜,天子在祭祀之前,需要斋戒,沐浴,熏香,再以繁琐的祭祀礼仪,去祭拜天地,悼念先祖,寻求庇佑。这些祭拜的地点,都是固定的,像清朝的祭拜地点,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天坛。

天地君亲师,儒家圣人荀子提出的五类祭祀对象之中,舍去虚无缥缈的天地,和高高在上的君主,师和亲都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官员们自是不比帝王家,可以在京城附近打造陵寝,他们的祖坟所在,往往是在家乡,而祭祀和供奉灵位的地点,便是如今尚能见到“祠堂”。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理念下,官员们才会致仕之后,回转家乡,有父母则孝顺父母。无父母责统领家族,守候坟茔。

孝道大行,塑造出的社会实质表现就是宗族化的古代地方治理体系。这种治理体系,让家乡除了情感之外,尚且附加了许多实质上的利益。这些利益,最为明显的就是政治上的乡党利益。

中国有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实际形容的就是这种乡党连带现象。通常一个地方出了高级官员,一定会热衷于提拔同族,同宗,同籍的官员,最终形成了中国封建政治史独有的乡党政治。

在北宋时代,以韩琦为代表人物的河北韩氏,因为毗邻宋辽战争前线,韩氏利用其地理上的重要性,在河北安插宗族和亲信,成为实质上大半河北的地下支配者。

明清两代,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人,人们常说明朝亡于党争,这里的党可不止大家耳熟能详的“阉党”,“东林党”。实际上在这些党派里,以乡党利益为纽带的“党”,更是层出不穷。例如内阁大学士沈一贯方从哲为首的浙党,以六科给事中吴亮嗣,官应震作为领袖的齐党。当然,必须要提的还有晋党,作为明朝老牌乡党势力,晋党曾出产过张四维王崇古这样的朝廷重臣,但在党派政治失败晋党退出舞台之后,山西出身的官员便很少再触碰到权力中心,足可见乡党政治存在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情况。

清朝中后期,因为太平天国的崛起,满清政府只能开始用汉族官员。乡党现象愈演愈烈。曾国藩的崛起,其一手打造的湘军中,只是做过巡抚总督这样封疆大吏的,就有:曾国藩(晚晴四大中兴名臣),左宗棠(晚晴四大中兴名臣),骆秉章(四川总督),曾国荃(两江总督),胡林翼(湖北巡抚),彭玉麟(两江总督),郭嵩焘(广东巡抚),刘坤一(两江总督)等人。清朝后期两江总督一职,多数时刻便掌握在“湘党”之中。

等到了以淮军为根基的李鸿章上位之时,安徽籍的淮军将领,又成了政治舞台上的耀眼明星。诸如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等人皆是位居总督巡抚高位。而到了北洋建立,因为主导人是李鸿章的缘故,北洋海陆两军中,也尽是淮军将领。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提督丁汝昌就是淮军出身。而陆军之中,叶志超,聂士成等将领亦是出自淮军。

如果要问是什么造成政治上的乡党现象,归咎其成因,恐怕就是以户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考试,分为三场。以地方政府为考核机关的乡试,通过考试的就是秀才,命中魁首者则被称为解元。以中央为考核机关的省试,通过考试的就是进士,命中魁首者则称之为省元。还有最终皇帝亲自考核的殿试,颁发进士排名,命中魁首者就是状元。

这样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考试模式,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官场上的乡党概念,即便官运亨通,位居中枢,同乡之谊,同族之情也是必须要顾忌的人脉纽带。

何况因为封建王朝的户籍制度和经济体系,让乡里之间,尚有许多经济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讲到这里,就要说下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户籍制度。现在我们每个人,除了身份证外,通常还有个户口本,这个户口本,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户籍制度的现代版本。在中国古代,新生命诞生后,就会编册入籍,入籍是以家庭作为主体,而不是个人。所以在古代时的历史典籍,你会看到统计人口是以户作为单位来进行统计。户,可能是独自一人,也可能是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人口数量弹性极大。人们如果要出远门,就需要拿着户籍证明,找官府开具路引。如果没有路引,神州大地就寸步难行。

这种情况产生的自然原因,是因为中国是农耕为主体的国家,分散的农耕经济是非常脆弱的,春种秋收关键的时刻只有那么几天,以一人之力很难保证劳动力的充裕,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而以户为单位,则为这种小农经济提供了互帮互助的平台。

非自然原因,则是因为政府分配土地,收取税收,摊派劳役兵役同样是以户为单位进行。政府选择这样的举措,实则是用土地和宗族将百姓限制在土地之上,便于管理,避免随时出现大批流民,影响国家稳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反过来了强化了宗族对于地方的影响力。

官员虽然身为特权人士,但在户籍上仍是属于被束缚者。在他们成为高官之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富进行土地兼并之时,最佳的并购地点选择自然是在家乡周遭。以明朝首辅徐阶为例,他在家乡华亭县附近并购土地多达二十四万亩之多。

家乡里有这么多土地,在辞官之时,选择回归乡里,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选择了。

我们从古代官员为何选择辞官之后告老还乡,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即便身居高位拥有财富,也难以自由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

这种情况的成因,虽然可以从个人情感,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环境去作出各种合理的解释,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来说,仍然是种选择上的限制,自由的压抑。

反观现今社会,虽然仍有各种不足,但是我们的个人权力,个人自由都在不断得到释放。国家设置的各种社会保障也让我们在做选择时,可以更加追随本心,这些当代社会普通人所拥有的选择,是古代那些高级官员也不曾拥有的,是时代进步赐予我们的福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邦佐和孙膑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宋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孙邦佐。网上关于孙邦佐的资料并不多,想要了解他的生平故事,需要从更专业的书籍中寻得。后世对于孙邦佐的评价并不高,因为他曾接受金军的招降,被认为是他一生的污点,不过这其中似乎是有误解。说起来,孙邦佐和大军事家孙膑还有一定关联,那有关孙邦

  • 为何地府十位冥王就阎罗王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看过韩影《与神同行》没有,电影里面的故事设定就是主人公经历地府七次审判的过程,和题目提到的十代冥王有点不太一样。大众所熟知的十代冥王来源于《西游记》当中的描述,而这十个冥王之中尤属阎王最出名,为什么呢?因为阎王是投地府第一个要见的冥王,也是必见的冥王,为什么呢?听小编慢慢分析!先总体介绍一

  • 清朝为什么能取代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取代明朝,很多人其实都认为明朝灭完是迟早的事情,毕竟自身的腐败是根本。那么为什么清朝能够取代明朝呢?正是因为当时明朝的腐败才能让清朝有机会进入中原。至于其中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政治上极度腐败,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连张居正这样的名臣也手脚不干净,何况其他。在明末当官,有数

  • 水浒传里面宋江为什么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里面的首领,但是为什么他不近女色呢?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有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说是追求之人。那么在水浒传里面,宋江竟然一个都没有,完全不近女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宋江为了练武远离女色宋江与阎婆惜刚刚在一起的时候,文中说道:初时宋江夜夜

  • 刘关张义结金兰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关张义结金兰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个人在桃园结义的这个事情已经深深的印在大家的脑海里了。但是这个故事虽然很感人,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个事情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开篇说到,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下大乱,刘备思想觉悟高,看到百姓

  • 杨过小龙女活了多少岁,其实可以通过郭襄出家的年纪推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杨过和小龙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小龙女和杨过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故事也非常的曲折,最后也有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杨过和小龙女他们俩分别活了多少岁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也比较好理解的,看看郭襄的出家年龄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了。很多人推测杨过和小龙

  • 白玛是张家人吗,她为什么有麒麟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张起灵的身世一直很神秘,有关他父母的信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而知。后来在《藏海花》的故事中,终于是揭晓了张起灵母亲的身份。小哥的妈妈叫白玛,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但她只和张起灵一起待了三天,所以张起灵对母亲基本没有太多记忆。白玛并不是张家人,但她却拥有麒麟血,具体原因是什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 阿迪达斯创始人是谁,是怎么出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阿迪达斯这个运动品牌,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也是很多运动人们喜欢选择的时尚品牌。虽说“阿迪达斯”这个词是“我整天梦想着运动”这个词的语法,但是这家运动品牌公司的名字是来源于创始人阿道夫·阿迪·达斯勒。而且阿迪·达斯勒的哥哥鲁道夫·达斯勒是另外一个

  • 趵突泉的突字为什么少一点,大明湖石碑为什么多了一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请大家仔细观察,“突”字不是少一点,而是少两点,“明”字中间多一横!据说是“突”字里的“两点水”流到“明”字中间变成“一道横”,“明&rdquo

  • 电报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电报的事情,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电报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还有当时进入中国的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又面临了那些问题等等,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大家对这些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相信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期待大家加入哦。当翰林院高材生第一次见到电报机,就被惊叹到了。相比传统的驿站、信鸽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