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人吃食用油的历史,中国古代人从什么开始有油吃的?

中国古人吃食用油的历史,中国古代人从什么开始有油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17 更新时间:2024/2/9 19:39:12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中国古代人吃食用油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中国古代人吃食用油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中国古代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食用油的呢?这个油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汉朝之前,普通人基本上吃不起油,王公贵族们吃的也只是动物油脂。大约从汉朝开始,才有了植物油的出现,直到唐宋时期,贩夫走卒也吃得起动植物油了。

古人可供选择的生活远不如我们,从吃饭上就可以看出。

汉朝之前,王公贵族们只能吃动物油脂,还专门分出了脂和膏的概念,有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为脂,无角动物提炼出来的称为膏。

比如猪油为膏,牛羊油为脂。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可以凝固的称为脂,不能凝固的称为膏。

对于脂,古人们又根据不同位置分出了不同类别,如腰上的油脂称为肪,骨头上的油脂称为(月册)。

而且,精益求精的古人还选出了所谓的“调味八珍”,膏香为牛油,膏臊为狗油,膏腥为猪油(或说鸡油),膏膻为羊油,等等。

虽然只是一些动物油脂,王公贵族的厨子们也玩出了花样,连什么时候吃什么肉,用哪种动物油烹制都规定好了。

《周礼·天官·应人》上有记载:“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

也就是说,要吃肉的话,春天该吃猪羊羔子,用牛油烹制;夏天该吃鸟干鱼干,用狗油烹制;秋天该吃牛犊幼鹿,用猪油烹制;冬天该吃鲜鱼大雁,用羊油烹制。

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现在的饮食习惯还和周朝人类似,冬天吃膻味的羊肉羊油,可能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古人用油做菜也出现了油炸,比如《礼记·内则》提到的八珍之一“炮豚”,有一道工序是“煎诸膏,膏必灭之”,很像咱们今天的炸猪排了。

这时的古人也会吃一些油炸食品,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写道:“粔籹蜜饵,有餦餭兮”。

经宋代人林洪考证,这里的“餦餭”就是“寒具”,类似于咱们今天吃的馓子。

大约从东汉开始,植物油开始出现,但原料不是芝麻、油菜籽之类的,而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柰(一说“枣”)或者是杏。

东汉经学家刘熙在《释名·释饮食》提到:“柰油,捣柰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

这时的植物油还不是榨取出来的,是把果实捣碎,涂在丝织品上,晾干后,便得到了类似油的东西。

这时的植物油基本上不是为了食用,一是如上做布匹,二是燃灯取光照明,后来也是为了战争需要,如三国时期魏国大将满宠对付孙权攻城时,“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

这里的麻油就是芝麻油。张骞通西域时,从西域大宛国带回了芝麻(当时称为胡麻),慢慢地在民间流传开,但直到三国后,才出现“胡麻油”做菜的记载。

晋朝文学家张华在《博物志·卷四·物理》:“煎麻油。水气尽无烟,不复沸则还冷。可内手搅之。得水则焰起,散卒不灭。”

北朝北魏时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一道菜:“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这不就是我们吃的炒鸡蛋吗,打几个鸡蛋,放上葱花,用芝麻油一炒,香死个人呀。不过,真正的炒菜还得在宋朝铁锅发明出来后。

唐宋时期,植物油提取技术越来越发达,可选择的植物油种类越来越多,百姓们也能吃得起植物油了。

唐朝时,韩鄂在《四时纂要》中提到了植物油压榨技术,“四月,压油:此月收蔓菁子,压榨年支油”。

到了经济发达的宋朝,大规模油坊开始出现,如北宋汴京的油醋库、南宋临安的官营油坊,榨油规模大,出油量也大,但汴京的油醋库一年要收“脂麻”万余石。

除了官营油坊,各种私营油坊层出不穷,专门有个名字“油作”,不乏普通百姓卖油家富,“黄州市民渠生,货油为业,人呼曰渠油,一意嗜利”。

这时的普通百姓生活中,油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杭州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有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

而且,这时候的植物油种类也很多,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还有杏仁油、红蓝花子油、蔓菁子油、鱼油等等,以及各种药用、灯油之类的植物油。

到了工商业有所发展的明朝,中国古代榨油技术与食用油种类集大成者,尤其是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

他不仅提到了榨油技术,还将各种植物原材料所含植物油的多寡做了总结,列出了食用油、燃灯油、造烛之油的上中下品,还计算了植物原材料的含油率。

但是我们吃的最多的花生油,大约是在清朝被人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的檀萃在《滇海衡志》提到了花生油:“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宋元间,与棉花、蕃瓜、红薯之类,粤估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呼棉花曰‘吉贝’,呼红薯曰‘地瓜’,落花生曰‘地豆’……落花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落花生油。”

从此,我们吃的最多的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齐聚在了中国。

对了,如今所谓的“调和油”在古代也有,只不过是作为奸商劣质品出现的。

宋代徐铉《稽神录·庐山卖油者》讲了这个故事:

庐山下卖油者,养其母甚孝谨,为暴雷震死。其母自以无罪,日号泣于九天使者之祠,愿知其故。一夕,梦绯衣人告曰:“汝子恒以鱼膏杂油中,以图厚利。且庙中斋醮常用其油,腥气薰蒸,灵仙不降。其震死宜矣。”母知其事,遂止。

这个孝子把动物油掺到了植物油里,以图求厚利,被所谓的神仙降雷劈死了。这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动物油已经不被古人接受了,二是奸商没好报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航天服的作用功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航天技术不断的升级,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的人也随着航天飞机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我们都知道,航天员在出仓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穿航天服的,那么很多人就问了,这个航天服到有什么功能呢?起到什么作用呢?为何不能直接肉体暴露在太空当中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苏联航天员

  • 什叶派穆斯林自残日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9月20日,对穆斯林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对于什叶派的穆斯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个节日叫做舒拉节。在舒拉节的这一天,各个国家的伊斯兰教什叶派慕斯林都会走向街头,然后个个行号巷哭,捶胸顿足,一幅悲痛欲绝的样子。甚至还会有人用鞭子或是贴脸或是力气来不断鞭笞或拍打自己,直到鲜血染红了白衣。阿舒拉

  • 什叶派走廊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对于伊斯兰教了不了解,有没有听说过“什叶派走廊”。其实所谓“什叶派走廊”又称“什叶派新月”或“什叶派之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来的,指的是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

  • 最早版本的西游记是哪年拍摄的?1927的版本你一定没听说过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看《西游记》觉得最好看的版本是什么版本的呢?所有人都会说是86版本的吧,也有很多人以为这个版本就是最早的西游记影视版本,但是其实并非如此哦,在这个版本之前还有一个版本的,话说是在1927年了,比86版本早了59年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最早影视版本的《西游记》早

  • 恐龙2亿年为什么没有文明,为何人类数百万万年就产生了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恐龙并不需要产生文明就可以统治地球。而人类,由于一次变异,失去了皮毛,躯体得不到皮毛的保护,失去了在原始野生丛林环境下的攀爬能力、搏斗和捕食猎物能力。虽说这一次变异是的人类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急剧缩水,但是却给了人类一个超强大脑。这似的人类能够通过只会来为自己获取生存的机会。碰巧的是,人类诞生后没多

  • 历史上饮马河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饮马河,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河,其实这个饮马河就是松花江上比较大的一条支流,位于吉林省东部。然而这条河流的名字,竟然河唐朝的一位大将军有关系,那就是薛仁贵!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饮马河名字的由来是什么话说唐朝将军薛仁贵征东时,被盖苏文缠住,薛仁贵的孩子薛丁山将

  • 正史中张辽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三国演义》,里面的张辽可以说是非常的勇猛了。他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是五子良将之一了。但是在演义里面,张辽是被丁奉给射死的。但是正史上却不是的,那么张辽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上张辽是病死的。正史《三国志》记载,张辽在合肥大战后,就一直驻守合肥

  • 历史上明朝的海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海军力量,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大明水师,也就是明朝的海军。那可是曾经世界第一的海军!这个海军是属于朱元璋所属部队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而且明朝立国300年,明朝的海军可以说是未曾一败。那么明朝的海军为什么这么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海军大家经常提起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对大宝船

  • 蒙古铁骑和八旗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是关公战秦琼,但仍可以从真实历史中找出一些作证,证明什么呢?证明在古代,武器变革之前,一旦蒙古高原上的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对东北南部、华北北部的威胁是很大的。换言之,对于女真-满洲,蒙古占有一定的地缘优势。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康雍乾三朝要不遗余力地打击漠西蒙古。1、‬蒙古鼎盛是那个时代?一般认为,成

  • 历史上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个事情。很多人觉得不该杀,而有的人认为他确实改杀。但是对于袁崇焕来说,毛文龙破坏了他对后金的战略封锁。但是到底这个毛文龙该不该杀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留着毛文龙都要比杀了他对明朝的稳定和辽东的局势有利的多。况且,崇祯皇帝的本意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