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考试制度的魅力所在是什么

科举考试制度的魅力所在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4/3/2 2:22:50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魅力在于,这种制度能够让普通的人能够得到更高的地位,拥有者更大的权利,有机会作为人上人。尤其是在历史上相对比较和平的时期,科举考试几乎是底层人民唯一能够上爬的通道。在如今的高考当中,很多人都会高喊“多拷一分,干掉千人”。而在历史上的科举制,事实上比这要更加的残酷。

要想弄清楚科举制的魔力,我们还得从科举制的发展历史着手。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时候,那时候社会上的所有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主,另一种是奴隶。在这种制度下,奴隶是永远不可能翻身的。不管奴隶自身要做奴隶,就连奴隶的孩子,也要世世代代做奴隶。

后来,随着奴隶制逐渐瓦解,到了战国时期,大家开始思考,如才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很快,统治者们发现,如果给底层人民一个上升的通道,让底层人民看到希望,就能将这些人充分调动起来。不管是工作还是打仗,都要更加努力。

所以,在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开始纷纷变法。这其中尤以秦国的变法最为有名,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一套新的‘军功爵位制度’。底层人民想要做‘人上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军,然后去战场上杀敌。杀的敌人越多,就能被赏赐更多的田地,获得更高的爵位。

正是靠着这种制度,秦国人都争相去当兵杀敌,后来秦国才得以统一天下。

然而随着秦国统一天下,这套军功爵位制度开始逐渐失效了。一是因为此时秦国已经统一了天下,周围已经没有了敌人。没了敌人,自然也就谈不上杀敌,底层人民再次失去了上升的通道。二是因为在这套制度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土地数量是有限的,而敌人的数量则比土地更多。如果真的继续实行这套制度,全国的土地都分完了,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所以,随着秦朝统一天下,这套制度也就逐渐被废弃了。后来汉朝建立以后,初期则同样采取了早期的‘世禄世卿’制度,平民还是没有上升通道。所以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到了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汉朝竟然出现了一个十分奇葩的现象:底层平民因为不能做官,最好的选择,竟然是去做游侠!

游侠的存在,对于一个封建朝的统治来说,自然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汉武帝上位后,发现底层百姓当中,确实也存在很多人才。反倒是那些世代做官的人当中,存在很多能力平平的人。所以,汉武帝最终搞出了一套新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政府推荐。只要是特别孝顺或者特别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入朝做官。这个制度实行以后,再次打开了平民向上的通道,成了平民百姓最好的晋升阶梯。

但同时,这种制度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孝字问题。按照汉朝政府的思路,一个人只有对父母特别孝顺,才能对国家忠诚,所以国家也需要这种特别孝顺的人出来做官。国家实行了这种制度,那么底层平民为了晋身,自然也就争先恐后地孝顺父母。最开始的时候,这倒也算是件好事。但随着这种制度实行的时间越来越长,内卷现象开始出现了。大家为了表现自己更加孝顺,开始在墓葬方面下功夫。在自己父母死后,争相给自己父母埋下更多的陪葬品。据说最夸张的时候,汉朝一半的生产成果,都被埋到土里了。

其次,则是世家大族垄断的问题。

因为按照汉朝政府的这种思路,人才是由地方上的官员或者家族推荐的。举荐人才的权力,掌握在那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手里。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做到相对公平。但时间长了以后,人都有私心,自然更愿意举荐自己家的人。

就这样,世家开始出现了。

从汉朝一直到隋朝,中间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很多世家也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这些世家,号称‘国可以灭,家不能亡’。这些世家的存在,既是中央政府统治地方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威胁。此后的千年时间当中,双方的恩恩怨怨,那就实在是太多了。

再之后,到了三国时期,魏国对这套制度进行了改良,创造出了一套‘九品中正制’。不过,九品中正制的本质,依然是推荐制度。而且,这种推荐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世家大族在这套体系中的作用。所以,从三国后期到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再到后来的南北朝,世家大族的地位,越来越显赫。而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几乎把持了所有上升的通道,普通平民百姓,再一次失去了晋身的阶梯。

就这样,历史到了隋朝。

到了隋朝之后,隋炀帝因为觉得世家大族把持选官,实在是威胁太大,所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干脆直接公平考试,谁考的成绩好谁做官!

这套制度,就是后世所谓的科举制度。

不得不说,单纯以考试名次来确定优劣,确实比推荐制度更加公平。不过,这种制度也严重威胁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地位。科举制施行后,隋炀帝也彻底失去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不久之后,隋朝就灭亡了。

隋朝灭亡后,历史来到了唐朝。

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隋朝的绝大多数制度,同样也包括科举制。而且,唐朝在隋朝创建的科举制上面,再次进行了改良。不但对考试科目进行了细分,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武举。随着科举制的逐渐完善,科举成了平民最佳的上升通道。相比参加科举,当兵杀敌容易死,造反风险更大。而如果选择经商做生意,不好意思,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统治者一般都对商人持打压态度,商人的社会地位极低,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所以,从唐朝开始,科举就成了底层读书人最佳的上升通道,同时也几乎成了唯一的上升通道。考上了就能做人上人,考不上就只能继续做平民。

到了朝,科举制的地位被进一步强化。宋朝实行两种选官制度并行的制度,一种是参加科举考试,另一种是出身高贵凭借祖荫。而对于那些出身底层的普通人来说,参加科举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且。宋朝重轻武,参军入伍被视作是低端选择,所以绝大多数平民都不会选择参军。连参军杀敌这条路都被堵死了,科举这条路,自然也就更加吸引大家了。

宋朝之后的元朝,因为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科举制并不是太过重视。元朝基本继承了唐宋的科举制度,但考试的次数并不多。而且,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十分敌视,不允许政府内有太多汉人做官,所以科举这种制度,在元朝并没有发挥出太多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元朝缺乏向上的通道,所以不到百年之后便灭亡了。

而到了明朝之后,科举制的地位,则被进一步强化。明朝基本取消了恩荫制度,不管是平民的儿子,还是当朝首辅的后代,只要想出来做官,就必须得参加科举,只有考中了才能做官。而且,明朝对科举的推崇,几乎达到了一个顶点。比如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非翰林不能入阁。对于科场舞弊的容忍度极低,只要发现作弊,从主考官到考生,所有相关人员,哪怕是当朝首辅,一样要问责。

这样的制度,对于平民考生而言,自然是更加的公平。但同时,明朝的科举制度,也开始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明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皇权,取消了科举考试当中的其他科目,专考八股文。这种考试,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虽然对中央集权确实有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后来的清朝,几乎也完全照搬了明朝的科举制度,这两个朝代在科举制度方面,差别不大。

所以,在明清两代,只要你想做官,科举考试就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选择。一场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考中了就能当官,如果名次特别好的话,还有机会做大官,而且机会特别大。考不中的话,那就只能一辈子做底层平民,没有任何权力或是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热衷于科举,甚至为科举考试付出一生,自然也就毫不稀奇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陈桥兵变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那可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而且最后也是因为这个,赵匡胤才能得以成为宋太祖。那么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兵力上面完全没有优势,那么最后又是怎么成功的呢?赵匡胤到底是怎么布局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实力对比,赵匡胤绝对优势赵匡胤有一帮手握重兵的好弟兄,如石守信等

  • 诸葛亮的陵墓为何没人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这个人可是足智多谋,但是在他死了之后自然也准备好了自己的陵墓。但是挖陵墓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的墓都被挖过,动过。可是为什么诸葛亮的墓无人敢动,完好无损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盗墓这种事情一直都非常多,尤其是古代的一些皇帝

  • 刘邦和虞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项羽和虞姬非常熟悉了,但是说打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了。毕竟,虞姬是之后才到来到刘邦这边的。甚至是刘邦为了得到虞姬,不惜一切代价啊。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虞姬,又称虞美人,史书对她的记载不多,只说她有倾国之貌、倾城之才,善歌舞。这

  • 历史上郭子仪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的名将郭子仪,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这个人可是七朝元老,最后八十五岁了才完美谢幕。不得不说,这个郭子仪的一生都是在为朝廷。那么郭子仪在历史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郭子仪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少有的“完人”。说他是传奇,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军事家,是千古名将,立下了不世功

  • 笑傲江湖中怎么感觉华山派这么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笑傲江湖的问题,我们可以仔细的分析分析,这个华山派其实对比于其他的门派真的算非常穷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华山派到底穷在什么地方呢?又穷在什么地方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即使穷途末

  • 刘姓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对于世界上的姓名,都是不一样的。据了解,世界上第一大姓竟然是刘。但是百家姓里面第一个是赵呢?刘姓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姓呢?有什么根据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姓是世界第一大姓,不是因为其数量最多,而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皇帝最多的一个姓氏。这个姓,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五代十国

  • 清朝九门提督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一些听起来非常厉害的官职,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比如说什么总督,九门提督等等。很多人都只是听过这些官职,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九门提督到底是干什么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个九门提督的作用,赶紧一起来看看吧!九门提督的重要性,在康熙一朝特别是康熙晚期的托合齐、隆科多身上,得到了最淋漓

  •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病如此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诸葛亮在一开始的时候3次火烧曹军,那可真的是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那个时候可是重创曹军。但是后来诸葛亮44岁的时候,结果火烧3万藤甲兵的时候,却非常的愧疚,而且还认为自己“必损阳寿”。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打仗用火攻很常见,诸葛亮

  • 秦始皇修建长城除了抵御匈奴,还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修建长城放在今天都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更别说是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朝了。那秦始皇会下令启动如此费时费力的工程,其中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最常见的一个说法便是用来抵御匈奴的入侵,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而且单单用来防敌人效果有限。今天就准备和大家一起梳理下长城所带来的价值到底有哪些,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

  • 古代女扮男装真的看不出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男扮女装,大家肯定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影视作品里面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剧中的女角色女扮男装基本上都没有认出来过。但是在真实的古代,女扮男装真的是看不出来,不会被发现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而且男女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男女的约束也是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