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域什么时候改称为新疆

西域什么时候改称为新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4/3/7 8:09:54

所谓的“西域”指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对西部疆域的泛称,在司马迁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写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犇,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余人。而熟悉西域多数是通过《汉书·西域传》中所得到的: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趁其有利之势,将西域纳入自己之管辖范围,并设置僮仆都尉加以管理。

至公元前60年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 ,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对其进行有效管辖,这一举措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版图,成为中原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后,各历代王朝都与西域发生过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至清朝时,这种联系更加频繁。自康熙二十九年 (1690) 乌兰布通之战后,西北边疆问题再次提上日程,战火不断,最终在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从此天山南北统一,西域又纳入中国版图,乾隆一改历代王朝所沿用的西域为新疆。

从“西域”到“新疆”称谓之改变,并非乾隆一时兴起,也绝非偶然,而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

1、乾隆时期政治意识形态的成熟

西域自汉朝归附中央,其后受历朝关注,凡有关中原王朝与新疆天山南北的军政管理情况,特意列《西域传》来阐释。

在正史《二十五史》中,诸多涉及到有关“西域”的记载,只是所叙范围之大小、详实罢了,这显然与一国国力之雄厚,有效之政策分不开。

自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唐代设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并置羁縻府州,明置哈密卫作为中原与西域交往的窗口。清朝时,这一政治成分愈加浓厚。

首先,清朝在吸取元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的统治,早在顺治进中原取代明朝时就宣称:“以中原平定,朕诞登大位,我等与红缨蒙古素为一家,今应一统。”来表明自己代替明朝成为天下共主的事实。

经过康熙、雍正统治之后,到乾隆时期,政治上愈加成熟,而他采用的“严宽相济”治理方略,既是对康熙、雍正执政时期政策的继承,又是对其局部的调整。

其次,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加之东北、西南边疆地区经康熙、雍正二朝经营,处于稳定状态,唯独西北问题遗留在了乾隆时期,成为清朝的一块心病。

因此,乾隆时期,在尊其祖训的情况下极力强化权利,“朕凡用人行政,皆以皇考为法,间有一二事酌量从宽之处,亦系遵奉皇考遗诏,并非故示优容。”

可见乾隆在办事用人上,效仿祖先遗诏,凭借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对政策做出调整。“我皇考临御之初,见人心玩愒,诸事废弛,……势不得不加意整顿,以除积弊,乃诸臣误以圣心在于严厉,诸凡奉行不善,以致政令繁苛,每事刻核,大为闾阎之扰累。”

可见,当时的乾隆表现出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的一种成熟。他高瞻远瞩,将宽和严的行政手段灵活运用,他自己也说“中国抚驭远人,全在恩威并用,令其感而知畏,方为良法”。

后来,戴逸先生对乾隆做出恰当的评价:“乾隆一生的政治实践正是体现了宽严相济、刚柔兼施的妙用。”而在他收复天山南北时,因时而宜、与时俱进,改“西域”为“新疆”正是这种严和宽手段的体现。

2、近代国家版图意识的兴起

“国家抚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图言乎其有地。”无疑是古人对于版图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疆域内政治、文化的连续性以及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性趋势。

中国地理环境整体上呈现统一性,各地区间地理上的区别,并未阻断其相互间的交流,这就使得中国历代王朝管辖范围及边疆区域与国家统一、版图的大小紧紧联系在一起。

17世纪至18世纪,世界发生重大的变化,西方国家在逐渐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中,“地域霸权”性质的政治性扩张成为证明国家拥有其领土的武器。

而奠定于清朝时期的中国版图,也同样受到外界强大力量的冲击,在掺杂了西方绘图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的制图学逐渐向国际化接轨。

在中国,历代帝王把拥有“天下”、实现“大统一”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康熙时期,模糊的“天下”观有了清晰的轮廓。受外部环境沙俄势力的影响,清王朝对周边疆域的关注上升。

沙俄对清朝边疆的侵扰,促使人口的大幅度流动,清朝控制的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形势。早在康熙时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以及康熙对西方科技的极大喜好,中俄双方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就已涉入到边界测量,这样中国与西方国家首次签订协议开始了。

西方测量学元素渗透其中,于五十七年 (1718) 绘成《皇舆全览图》。有史记载:“从来舆图地记,统统前后相沿,传闻附会,虽有成书,终难考信。或山川经络不分,或州县方隅易位……我皇上……分命使臣,测量极度……天道地道,兼而有之。从来舆图所未有也……皇上精求博考,积三十年之心力,核亿万里之山河,收寰宇于尺寸之中,画形胜于几席之上。”

显然,这是中国在首测经纬的基础上绘制而成。同时,也实现了由统“面”的边疆观向“线”的边疆观的转变。到乾隆时,西北准噶尔内讧,其中一些部落相继投清。

二十年 (1755) ,清朝抓住时机对西北用兵,并派人对所归附地区进行地理测量。相继有史料记载:三月,“西师报捷……西陲诸部,相率来归,愿入版图……测其北极高度,东西偏度,绘图呈览。”

五月,顺利取得伊犁,乾隆曰:“西师奏凯,大兵直抵伊犁,准噶尔诸部,尽入版图……载入《皇舆全图》,以昭中外一统之盛。”

二十一年 (1756) ,清军再次收复伊犁,史曰:“自军营至伊犁,以抵哈萨克,率汉唐来匈奴西域地,其山川部落,前史类多舛误……数千年疑误,悉为是正,良称快事,必当成于此时,亦千载盛会也。”

可以看出,乾隆遵循康熙时期采用的办法,而《内府舆图》的问世无非是对《皇舆全览图》的补充。由于“任何地图都不能脱离它所产生的背景而成为纯粹观念的表现物,因此各种现实因素、制图者的空间观、政治观及其与外界坏境的关系等都制约着地图所体现的内容。”

因此,康乾绘制的舆图代表了他们的政治理念、空间观及世界观。

3、新的管理体制的制定

乾隆在统一天山南北时,将其新的政策注入其中,这就改变了原有“南农北牧”的局面,实现对西域的统一管理,极大的促进西域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此外,在乾隆时期“新疆”之词也广泛的用于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诸如:“云南乌蒙地区、贵州黔东南古州一带、贵州安顺与镇宁附近一带和西域等几个地区为新疆”,除了上述地区还有当时的四川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也被称为“新疆”。

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西域连同四川、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都属于中国的旧疆。清朝时却命名曰“新疆”,这与乾隆收复这些地区并推行的“改土归流”制度有密切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乾隆顺历史之大潮流,阅世界之大形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治国理念,改“西域”为“新疆”只是顺势所趋。

他派人测量疆域版图,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绘制成《内府舆图》,恰恰就是在那一时期表现出的“严”的治国意识。

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经康熙、雍正后,东北、西南边疆地区局势缓和,唯独西北边疆成为这一时关注的焦点,这种形势之下,统治者的政治意识随之加强,极力将自己应有之物收入囊中,来维护其强大的中原王朝。

而这种自汉唐以来中国固有的领土,改“西域”为“新疆”,以新名代替,无疑是统治者政治意识、加强集权、实现一统、向内外的最好证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中吕布的名气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里面的吕布的,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人可是三国里面武艺最强的一个。但是要知道的是,这个吕布虽然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却没有斩杀过一个名将。那么为什么吕布的名气会这么高呢?毕竟俗话说的好“一吕二赵三典韦”。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武将

  • 虚竹为什么把晓蕾,还有梅兰竹菊送给段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萧峰自尽后,段誉和虚竹准备分道扬镳。不过段誉是把婢女晓蕾,还有梅兰竹菊都送给了段誉,他的这个举动让人好奇,虚竹为何要这样做呢?段誉也是没拒绝,后来还立晓蕾为淑妃,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其实这件事和虚竹关系不大,做决定的人应该是李清露。虽然李清露称是为了弥补段誉,才把晓蕾交给他,但这背后还有其他因素,不知

  • 嘉靖皇帝为什么没有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嘉靖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再他继承皇位之后,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不管是朝政还是别的都是非常痒的。但是到了后期之后,就开始跌落,颓废,不参加早朝。就是变成这样之后,竟然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生动乱,而且皇帝位也没有被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是杨廷和和张太后把顺序弄反了,在还没

  • 萧峰和段誉结拜时,知道段誉是大理世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萧峰和段誉结拜时,他并不知道段誉就是大理世子,他误以为段誉是慕容复。不过以萧峰的阅历来说,他既然愿意结识段誉,说明段誉各方面也都十分出众,这样才能吸引到乔帮主。毕竟是让萧峰误以为是慕容复的人,光凭这一点萧峰肯定也愿意和段誉结拜,而他看人更加注重人品,武功、地位这些因素根本就不重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

  • 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返回老家,不能留在京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这部电视剧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天下统一之后,开过元勋李善长和刘伯温也已经是两鬓斑白了。此时的刘伯温就多次向朱元璋请求,向能让自己辞官告老还乡,返回老家青田。李善长在辞去了宰相一职之后,同样是请求辞官,回归淮西故里。虽然这是电视剧,但实际上,在明朝历史当中,刘伯温跟李善长都的确曾

  • 张良为什么辞官归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张良,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是汉初三杰,就是因为想法独特,谋略高潮,因此还被称之为“谋圣”。但是他可是一直都想推翻秦朝的,但是后来帮助汉高祖完成统一了之后,就推辞了赏赐决定辞官归隐,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灭秦仇已报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祖父连任

  • 历史上晋商和徽商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这可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两个商业集团。不管是涉及的范围,还是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这两个商业集团所带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但是话说到这,历史上晋商和徽商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开始,朱元璋使用的是国家系统来转运粮食,没多久就发现靠政府系统转运不划算,从中

  • 波斯版成吉思汗画像是怎样的,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数年前在位于福建厦门市举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两幅拥有者800年历史的波斯版成吉思汗画像成为了当时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尤其是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这幅波斯版的成吉思汗画像提出了一些执意。这幅画从何而来?真的假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媒体报道,这两幅画像由台湾知名收藏家许伯夷带来,

  • 裘千仞的武功是什么水平?他为何敢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争天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裘千仞的武功水平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裘千仞其实武功实力和五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裘千仞还是选择在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去争天下第一,那么很多人要问哦,这个裘千仞何来自信,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和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裘千仞在第一次华山论剑

  • 镇元大仙、弥勒佛、菩提老祖三人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西游记中其实是有隐藏实力的三大高手的,这三位分别是:镇元大仙、弥勒佛、菩提老祖,既然都是这个隐藏高手,那么他们三位如果放一起对比的话,谁更加厉害呢?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大家也都非常疑惑了,很多人也都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所以到底具体是怎么样的一个排名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