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山会议派是怎样产生的?代表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西山会议派是怎样产生的?代表人物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55 更新时间:2024/2/5 6:51:36

提起“西山会议派”,就让人想起国民党历史上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派别,其代表人物有戴季陶、邹鲁等。1926年3月,他们在西山秘密聚会,营造中共“倒蒋”舆论,作为舆论先导在前开路,而买办资产阶级的实力人物蒋介石则在后磨刀霍霍,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西山会议派分裂了国民党,使一个进步的政党蜕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工具。那么西山会议派是怎样产生的呢?那些代表人物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

当蒋介石挥动人马进行第二次东征期间,国民党内的极右分子在北京制造分裂,另立中央,此为国民党改组后出现的第一次大分裂。制造分裂者主要有林森、谢持、邹鲁、张继、邓泽如、石青阳等。

国民党内分裂的原因,始自对共产党的态度。孙中山着手改组国民党时,林森、邹鲁、谢持等一大批国民党的骨干都反对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些人都是追随先生多年的中坚,他们虽对国共合作不满,但慑于中山先生之威,不敢公开反对,表面上默认了国共合作的政策。国民党一大后,林森、邹鲁等留在了广州国民党中央,谢持、张继、等派到上海、北京、汉口等地的执行部,领导这些地区的国民党工作。这些极右分子,便利用手中之权,开始干扰国共两党的合作。

1924年6月下旬,谢持、张继作为国民党右派势力的代表,终于从台后走到台前,南下广州,与邓泽如3人以中央监察委员名义,向孙中山及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公开反对国共合作。8月15日,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召开,邹鲁、张继、谢持等右派份子均参加了会议。会上,张继、覃振再次提出反对国共合作的提案。由于左派占多数,张、覃提案被否。会后,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表了由孙中山审定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颁发有关容纳共产党分子问题之训令》。此训令进一步推动了国共合作,打击了张继等右派势力。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冯自由、居正、覃振、石瑛、石青阳、傅汝霖、茅祖权等20多人在北京组织了“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宣称跨党者不准入会,公开敌视国共合作。林森、张继、居正、沈定一等也在上海组织了“辛亥同志俱乐部”,国民党右派开始在组织上酝酿分裂国共合作活动。

8月20日,国民党内右派刺杀了左派首领廖仲恺。廖案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同仇敌忾,国民党右派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难,于是他们纷纷离开广州。10月14日,林森、邹鲁等抵京,他们计划由北京执行部出面发通告,邀各地中央委员赴京开会。遭到北京执行部力拒,林、邹、谢等羞恼成怒,唆使“民治主义同志会”部分成员于10月26日查抄了北京东城翠花胡同八号北京执行部。同时,林森、邹鲁、谢持、张继、石瑛、茅祖权、傅汝霖7人联名发出通电,邀请中央执监委于11月8日在张家口开一届四中全会。为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电于各级党部,严厉驳斥了林、邹等违反党纪行为。

国民党内右派纷纷北上后,林森、谢持为落实在张家口开会的计划,与驻张家口的冯玉祥晤谈,受到了冯的抵制。邹鲁起草了一封长信,由谢持、张继、覃振、石瑛、茅祖权、傅汝霖等联署,密邮广东的汪精卫、谭延闿,信中要汪、谭当机立断,与共产党划分开,进行“清党”。

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在西山碧云寺举行。是日,发表通电,要求“广州中央执行委员会即日停止职权”。会议马拉松地开了43天,至1926年1月4日收场,会议通过的各种决议,宣言,通电,文告等不下百种。会议决定解雇鲍罗廷在国民党内之一切职务,开除谭平山、李大钊、于树德、林祖涵、毛泽东、韩麟符、于方舟、瞿秋白、张国焘9人国民党党籍及在国民党内一切职务。恢复因反共而开除的国民党员党籍,解散1924年7月中山先生亲自组建的负责处理重大政治问题的中央政治委员会。开除汪精卫党籍6个月及开除其所任职务。

并决定中央执行委员会暂移上海,为国民党最高党部。林森、覃振、石青阳、邹鲁、叶楚枪均为常务委员。各部部长为:组织部部长居正、宣传部部长戴季陶、青年部部长叶楚伧、妇女部部长茅祖权、工人部部长沈定一、农人部部长覃振、商人部部长孙科、海外部部长林森、调查部部长石青阳。并于会上决定1926年3月29日在上海或北京或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由于此次非法的会议在西山碧云寺总理灵前召开,故史称此会为“西山会议”,参加会议者与支持会议者称之为“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的倒行逆施和分裂活动,不仅受到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斥责和抵制,而且遭到广大国民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反对。蒋介石对西山会议派采取了“明批暗保”的态度。1月11日,给西山会议派提供活动经费的孙科,由上海回到广州,立即会晤了蒋介石,两人都认为西山会议只不过是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纠纷,还是要以团结为重。汪精卫虽遭西山会议派恶毒攻击,但他却顾虑重重,生怕引起更大的纠纷。蒋介石和汪精卫决计用拖延的手段,阻止对西山会议派的制裁。

1926年1月1日,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如何处置西山会议派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会上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国民党“二大”冲破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阻挠,先通过了一个《弹劾西山会议派之修正案》,决定永远开除谢持、邹鲁的党籍;居正、林森、石青阳、石瑛、覃振、傅汝霖、沈定一、茅祖权、叶楚枪、邵元冲、张继、张知本等12人,由大会用书面提出警告,责其改正;戴季陶由大会予以恳切之训令,促其猛醒,不可再误。接着又通过了一个《处分违犯本党纪律党员决议案》,决定将居正、石青阳开除出党;责令叶楚怆交出上海《民国日报》;对上海伪中央党部桂崇基等9人,由大会提出书面警告,限期脱离。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实行清党反共,西山会议派认为这是他们的主张实现了,许多人都参加了各省市的清党委员会。6月10日,国民党中央又通过了张静江的提案,决定恢复西山会议派诸人的国民党党籍。这时,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集团在一致反共的基础上,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合作。但在争夺领导权问题上仍存在尖锐的矛盾。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被迫下野。9月,成立了宁、汉、沪三方合作的中央特别委员会,由于汪精卫也采取了不合作态度,这样,西山会议派在桂系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央特别委员会,实际上掌握了国民党中央的党政大权。12月3日,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在上海召开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拒绝西山会议派出席,并决定对邹鲁等10人实行停职监视。12月28日,中央特别委员会宣布解散。张继、居正去了日本,邹鲁、谢持等人也离开南京,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就此基本结束。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结束,成立了蒋汪合流的国民政府,西山会议派诸人大都投靠了蒋介石,跻身于国民政府之中。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覃振任司法院副院长兼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居正任立法院院长。石青阳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邹鲁、谢持都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谢持1939年病死,邹鲁在抗战时期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中央常委,1954年病死在台湾。抗战爆发后,覃振、博汝霖等人都积极主张抗战、尤其是覃振,在抗战胜利后,反对内战,同情人民革命,1947年病逝,被誉为“爱国老人”。

更多文章

  • 清末三大家之一:赵之谦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之谦,清朝,历史解密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 -1884年11月18日 ),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

  • 玉玺作为秦始皇铸造的权利象征 玉玺之前的代表东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玉玺,九鼎,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皇帝必须得到玉玺才算是名正言顺。这个玉玺便是被秦始皇铸造的一个权力的象征,代表的是天意。那么,在玉玺之前又是什么代表最高权力呢?在秦始皇至少,代表王权的乃是九鼎。九鼎被大禹所铸造,代表九州,放于夏朝国都,代表一统九州,天下归心的意思。所以,从夏朝开始,九鼎便是天意的象征。夏

  • 齐庄公上任之后都做了什么荒唐事?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说到齐灵公,估计最出名的便是在与晋国大战期间,不仅自己没捞到一点好处,被迫把自己的儿子拿出来交给晋国当人质了!或许当时的公子光比较好命,到了晋国没几年便放了回来,但是他在晋国那几年,齐灵公居然听信后宫宠妃的谗言,把已经是太子的公子光废除了,立公子牙为太子了,回到齐国的公子光,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子牙的的

  • 关于朱东润的评价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文学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东润,文学家,历史解密

    “大跃进”时期,有一次中文系召开了“跃进大会”,目的是要大家再一次“鼓足干劲”,力求“多快好省”地搞工作。在学生、教师纷纷登台,决心要这个“提前”那个“提前”之后,大家把朱东润先生“促”上了讲台,要他表态。他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这时却如箭在弦上,不“跃进”一下便下不了台。踌躇再三,他终于在敦促的口口

  •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为什么要废除周朝的分封制?这样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秦始皇一生充满了传奇,创新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制度,郡县制就是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唐代文豪柳宗元写了一篇《封建论》的政论文章,认为中国分封制度是百害而无一利,并阐发了郡县制的优越性。纵观历朝历代的文人,几乎都对郡县制大加赞赏,而对分封制不停鞭挞。无论教科书中,还是大家

  • 慕容垂的燕国实力如何?为什么又多次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十六国,历史解密

    慕容复是小说人物,不过其家族想要恢复的“燕国”,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燕不是战国的燕,而是十六国的燕国。十六国时期,北方大地上远不止16个政权,但在历史留下“史书”的政权仅有16个,因此以十六国来称呼这一段时期。十六国中以燕为号的国家,前前后后存在了五个,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和北燕,除了北燕

  • 古代的嫔妃为甚大都无法怀孕?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嫔妃,汉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是处于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而作为皇帝伺候他的嫔妃也是非常多的,最有名的就是“三宫六院”了,但是在很多的历史中记载,并不是每个嫔妃都能够给皇帝诞下子嗣的,而在后宫中只有生儿子的人才有话语权,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为何古代的嫔妃都无法怀孕呢?尸检之后终于真相大白,很黑暗!那么究竟是

  • 咸丰皇帝的两位嫔妃,是亲姐妹命运也很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玉嫔,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女子的地位比较低下,而且实行的都是一夫多妻制度,平民百姓都比较普通,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他们还是一夫一妻,但是一般的大户人家或者是官员都会纳妾,而皇帝更不用说,后宫的嫔妃数不清,只要是皇上看中的女子,那就必须进宫伺候皇上。而且有很多人女子还是亲戚关系,比如皇太极的妻子,就是姐妹和姑姑的

  • 她是康熙最讨厌的姐姐,被雍正封为固伦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固伦端敏公主,清朝,历史解密

    如果对清史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康熙是一位非常重视亲情的皇帝,他不但对继母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百般孝顺,对自己的儿女也是关爱有加,然而,当时却有一位令康熙帝非常讨厌的公主,她就是固伦端敏公主。清朝顺治十年六月,固伦端敏公主降生于简亲王济度王府,生母是济度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这位简亲王济度究竟是什

  • 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为什么大范围处死和革职朝廷高级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乾隆和富察皇后这对伉俪情深的眷侣让人羡慕了。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一致给这个电视剧打出了极高的口碑分。特别是皇后富察,也是对秦岚的认可,她饰演的皇后是电视剧里性格最温柔的,最让乾隆痛爱的了。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富察皇后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事实上,确实如此,有富察皇后的死,让乾隆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