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谋反为什么失败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58 更新时间:2024/2/2 4:34:03

李承乾太子当得好好的,却脑子一热打算逼宫,结果失败被废。李承乾的行为在旁人看来,肯定是难以理解,如果他有些耐心的话,那皇位肯定会是他的。实际上,李承乾等不及也是担心生出变数,毕竟其他皇子对太子之位可都是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准备展开夺嫡。那不少朋友会把李承乾和朱高炽放在一起对比,其实他们有不少相似之处,但结局是截然不同,那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老爹的心思

古代中国一直都是家天下的模式,帝王的家事也就是国事,普通家庭儿子多了,争家产是常有的事,但帝王的家产不管多丰厚,但胜利者却只能有一个,因为皇帝的位置就那么一个。

争权夺利弑兄杀父,这种事在宫廷里,发生过很多次,区别只在于你当上皇帝之后都干了些什么,李世民朱棣一样,都不是靠正当手段当的皇帝,但他们的历史评价都还不错,作为帝王是非常优秀的。

一个人一旦做了皇帝,那想的可就是千秋万代的事,起码也得要搞好接班人的事情,因为是造反气的家,所以李世民和朱棣都非常强调嫡长子继承原则,因为他深刻体会过,那种斗争的残酷性,所以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对待继承问题,李世民的态度很坚决,光是看李承乾这个名字,就知道李世民对他是寄予厚望,继位当天就迫不及待地立他为太子,就是告诉孩子们,不要争抢,皇位是你们大哥的。

朱棣跟李世民一样,造反起家的他,一直都是高调宣称,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要把位置传给太子,他们两个越是得位不正,越是内心有亏,就越是会强调继承原则,极力避免再次发生夺嫡事件。

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些老爹们尽管一再强调,要维护宗法伦理观念,但是自己造反夺嫡的榜样在这儿摆着呢,那些不是太子的儿子们自然也都跃跃欲试,要争一争这个皇位。

竞争对手方面,李承乾的对手是李泰,朱高炽的对手是朱高煦,从威胁程度来说,李承乾受到的威胁要比朱高炽小很多。

李世民是通过短时间的突然政变上台的,上台之后就立刻偃武修文,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当年的秦府十八学士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要想坐稳皇位,还得用读书人,是李世民最大的感受。

所以腿有问题,不善骑射,作为李世民的太子都不是问题,你只要好好地,皇位就是太子的,但朱高炽可就不一样了。

他是个腿有问题的大胖子,偏偏朱棣是个战斗狂魔,不但当皇子的时候,一直在打仗,自己守卫北疆,当了皇帝之后,更是经常御驾亲征,崇尚武力,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时刻提醒着朱高炽,父亲是个喜欢武力的人。

而且朱高煦能征善战,打仗的时候,就跟着朱棣,当年造反的时候,朱高煦还救过朱棣的命,朱棣一激动还说过,你大哥那身体体弱多病,活不了几年,等他死了你就是我的接班人。

朱高煦无论从形象地位还是领兵的能力,都远超朱高炽,各种步步紧逼之下,朱高炽并没有倒下,反倒是硬生生拖着身体继承了皇位,尽管继位不到一年就死了,的确是多疾,但至少死在朱棣前面,这也只能让朱高煦仰天长叹这是命运的捉弄。

面对比李承乾更大的压力,朱高炽为什么顶住了,李承乾怎么就自寻死路的想要造反呢?

太子谋反

虽然都是贵为太子,当这个李承乾和朱高炽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也是古代社会帝王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有才能。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开国前一两代君主比较能干,后面的就断崖式下跌,那是因为只要你当了皇帝,小皇子们就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知道什么民间疾苦。

他们根本不知道真实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见得最多的是宫女和太监,这样的人生经历,想要产生雄才大略的皇帝实在很难,能守住祖宗基业就不错了。

尤其是从小就被立为太子的,人生巅峰太容易达到之后,人就会不自觉地变得很奇怪,因为他要追求更强的刺激。

李承乾就是这么一个人,早早地就是太子,只可惜太子也要青春期,骄纵无度的他有个很奇葩的爱好,痴迷于突厥文化。

经常把自己和手下办成突厥人的样子,而且学着突厥酋长死时候的样子,让属下为他割面流泪,而且还公然地说,“有朝一日我继承了天下,定要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今甘肃兰州市)以西打猎,然后把头发解开去当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只要当一个突厥将军,我就绝不会落于人后。”

这种话明显就是从小就被惯坏的无脑之人说的话,这不明摆着让天下人耻笑吗,这都是没受过苦的缘故,你再看朱高炽,完全是从普通人再到皇子,这样的经历让他很懂得忍耐和珍惜现在的一切。

因为吃过苦,造反的时候,跟着老爹 还差点死掉,所以朱高炽完全知道血与刀是如何铸造王朝的,更懂得收罗人心。

收罗人心很重要,一个人总归能力是有限的,能够把人才延揽到自己手里,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结果朱高炽身边围绕了一大堆大明朝最有智慧的头脑,著名的三杨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你再看李承乾,完全是跟东宫的太子属官对着干,因为他不喜欢这些迂腐文臣的管束,处处和他们作对,结果就让李承乾成了孤家寡人,身边围绕的都是狐朋狗友。

这个事其实很严重,李承乾最终想要造反,无非就是脑子一热,不读书不学历史的结果,身边每个靠谱的人,但凡是有个有智慧的人,也不会让他走上这条不归路。

年轻气盛的李承乾,最终还是阴谋造反,他都不知道自己老爹是干什么的,你一个毛头小子能行吗,结果很快泄密。

李世民一辈子的心病就是玄武门之变,结果晚年又出现个这事儿,最终是心灰意冷,干脆来个彻底的,不但废了太子,还让竞争者李泰除了局,因为他要告诉皇子们,皇位不是争来的,你争是没有用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现在这个化妆的事情,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而且不仅仅是现在人化妆,其实古代人也化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最近看到一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也值得探究,那就是我国古代的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呢?这个问题比较难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答案。1、我国古代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答案其实是

  • 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是怎样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在世界中没有“东方国家”这么个说法,只有“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说法。所谓的西方国家其实是指以美国为首的高收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和统称。我们经常在新网络新闻中所听到的所谓西方国家,很多人会认为是指西边

  • 西周时期周公平定的三监之乱是哪三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听取了周公的“以殷治殷”政策。不过后来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摄政。结果遭到了别人的质疑,于是就发起了叛乱。不过最后,周公平定了三监之乱。那么这个所谓的“三监”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王灭殷

  • 倭寇的叫法起源是什么?古时他们又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倭寇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倭寇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虽然让人讨厌,但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最近很多人都比较好奇,这个倭寇为什么叫倭寇呢?这个叫法的起源是什么呢?还有这个古时候倭寇都是哪国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倭寇的介绍【倭寇】一词的

  • 晋国如果没有分裂的话能不能打赢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再战国时期,最后是秦国统一六国,完成了大一统。但是如果当时的晋国,没有闹分裂的话,能不能打得过秦国呢?毕竟当时的晋国可是分裂成了赵国、魏国、韩国。这样看来的话,晋国没分裂是否打得过秦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晋国吊打秦国,本来就是事实。春秋晚期,有东南西北四个大国,东邪齐国

  • 武松和包道乙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包道乙曾重创武松,斩断了他一条手臂,武松实力也就此大打折扣。不过包道乙此番是偷袭得手,赢的也不光彩,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两人公平对决,谁会成为最终的胜者呢?相信还是武松胜出的几率更大一些,毕竟论硬实力,也没几个人会是武松的对手。那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看看,各位小伙伴如果有不同看法的话,也

  • 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什么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不少的人在问关于这个戚继光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什么朝代的事情,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又有很多人不知道,那么到底什么哪个朝代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事情发生在明朝时期,更加细致的时间是明末。再更加准确的时间是嘉靖三

  • 细说行省制度的概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行省制度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个行省制度还是非常的科学的,到现在我们也都在用,那么这个行省制度的概念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行省制度的概念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行省制度释义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

  • 历史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是真的吗,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都是很熟悉的吧,毕竟这个说法很早就有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在很多历史电视剧和电影中都有出现。那么在历史上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它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说法听起来很是吓人。

  • 古代封建王朝为什么很少有超过300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封建王朝,很少有超过300年寿命的。对于这个现象,很多人其实都说不上来原因,但是实际上就是如此,但是也有人觉得300年其实不短了。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秦以来封建王朝制度的一个弊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封建君主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