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文龙历经四朝,最后是怎么死的?

毛文龙历经四朝,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55 更新时间:2023/12/28 16:20:44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毛文龙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明末的那段历史是非常荡气回肠的,此时的大明奄奄一息,当时的崇祯皇帝是没有回天之力的,虽然崇祯皇帝非常勤奋。

但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这不是一个皇帝能够左右的。天子守国门,君死社稷,似乎崇祯皇帝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了。

崇祯皇帝一朝,不乏名将,他手下其实是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的,不过,最后崇祯皇帝还是上吊死了,这确实是后人争议比较多的一件事情。

我们今天不说崇祯皇帝的事情,我们今天来说说毛文龙的故事,说到此人,大家在明朝那些事中也是有了解的,说到这个人,我们还需要提另外两个人。

另外两个人,一个是袁崇焕,一个是皇太极

我们先来对毛文龙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生人,子振南,毛文龙还有一个名字叫马伯龙。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上城区人,祖籍山西临汾市,是明末著名的将领,做官经历万历、泰昌、天、崇祯四朝。毛文龙做官一直做到了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除了官经四朝外,毛文龙的履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此人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死。

因为此人是被自己人杀死的,而杀死毛文龙的人就是袁崇焕。

对于毛文龙的死,很多人都说他死的比较冤枉,那么毛文龙究竟死的冤枉不冤枉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毛文龙的死因。

在笔者看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其实一点都不冤枉。

我们的故事从崇祯二年,也就是公元1629年说起。

这一年,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来到了双岛,他来这里不是为别的,就是来抓毛文龙的。

袁崇焕二话不说,登岛就将毛文龙五花大绑了,袁崇焕杀毛文龙也是很有意思的,袁崇焕直接亮出了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大家也知道,这是可以斩杀很多臣子的,袁崇焕的立场就是,不是我要杀你,是皇帝要杀你。

就这样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了。

令袁崇焕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杀死毛文龙的这一年。金兵就率兵打到了北京城下。

疑神疑鬼的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怒了,本来崇祯对袁崇焕就不满,让你阻挡金兵,现在可好,竟然让金兵打到了京师之下。

毛文龙死后第二年,袁崇焕惨死,被崇祯千刀万剐了,也就是凌迟处死。

崇祯在给袁崇焕定罪的时候,加了一条,说是袁崇焕独断专行,竟然杀朝廷大员,这是目无朝廷啊,所以,在袁崇焕的死因上,有一条就是袁崇焕擅专。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毛文龙的死,和袁崇焕的独断专行是有关的。

不过,随着历史学家的考证,人们对毛文龙的死又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为历史学家在尘封的历史海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这些证据就能够证明,毛文龙的死并不冤枉。

我们上面说了,毛文龙是杭州人,南方的学子在当时是比较厉害的,特别是科举考试,江浙一代才子出的非常多。

而毛文龙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他科举考试考了全国第六,直接被朝廷任命为安山百户。

明朝和后金对抗之后,毛文龙驻扎皮岛,当时毛文龙在当地进行了很多战争,都取得了胜利,据明史的记载,当时毛文龙镇守当地的时候,光缴获的兵器就有五万多件。

因为赫赫战功,毛文龙也是火箭式上升,在崇祯元年的时候,毛文龙就成为左都督了。

而此时的毛文龙开始膨胀了,根据清史稿记载:“文龙与我国相好,屡遣使送书。”

在这种关键时刻,毛文龙竟然向皇太极这些清朝人送信,这简直就是找死啊。

毛文龙除了这个毛病外,还有更离谱的。

根据当时朝鲜史料的记载,毛文龙竟然“潜通于虏”。

这四个字想必也很好了解,这就是通敌啊。

毛文龙身上有这样的污点,是很容易被人拿住把柄的。要知道,当时明朝的东林党是非常厉害的,无论学界还是政界还是军界,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东林党势必能够直接上达皇帝。

所以,毛文龙的死,和袁崇焕的擅专有关,但是他自身的缺陷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之一。

难怪他死的时候明朝史料说他:“文龙与满洲私通,杀之。”

标签: 毛文龙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天灾为什么百姓不去抓鱼吃呢 你要是在当时也不会娶抓鱼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天灾,历史解密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岁月的变迁换来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兴衰,只是这历史长河中一条小小的支流,有多少人为了王位而最终丢掉自己的性命,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的登台,脚下踩得却是无数人的尸首,战争的背后是权利与地位的争夺,流血的背后是历史上的另一个时代准备登上舞台,到了最后,一切都成空。

  • 张献忠坚持流动作战,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献忠,明朝,历史解密

    张献忠和李自成等明末农民领袖,通常被明朝、清朝政府称作“流寇”,即他们几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流动,故被称作“流贼”或者“流寇”,当然这种称呼是一种蔑视的称呼,显示了居高临下的态度。那么张献忠的这种流动作战方法或者“流寇主义”有没有积极意义呢?我们可以从张献忠的作战案例以及当时官方对其作战特点

  • 揭秘: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篡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根据《三国志》、《汉晋春秋》等史料的记载,作为曹魏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的儿子,曹爽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与曹叡交情甚好。曹叡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待郎,后迁任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再转任武卫将军,特别受到宠爱。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袭邵陵侯爵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

  • 清朝绿营军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数量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绿营,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平定天下时,八旗军跟绿营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八旗军是努尔哈赤在关外时创立的,绿营军是在入关后建立的。对于清朝而言,建立绿营军有着非常实际的考虑。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来说,无论战斗力如何强悍,人口数量总归是个硬伤。八旗军自身又要保卫京师、保卫东北,想要统治那么一大片土地,必须有人帮助。所

  • 关于原宪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原宪,孔子,历史解密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原宪,字子思,宋人。”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原宪,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庄子》: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

  • 揭秘:南唐第一名臣宋齐丘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齐丘,南唐,历史解密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 真实的历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什么还能支撑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国,春秋,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中,赵国被秦国歼灭四十万士兵,这些士兵全都是赵国的精壮男子。这次战斗让赵国元气大伤,国力衰败,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国都难以恢复。假如别的国家趁虚而入,吞并或者消灭赵国易如反掌。有意思的是,在长平之战后的三十年中,赵国却安稳度过,本来遍体鳞伤的肌体逐步修复,国力逐渐增强,军事实力慢慢超越其他国家。

  • 北宋宦官周怀政:和寇准发动政变,事败后一人承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怀政,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真宗时期,曾出现一个仗义宦官。此人和寇准谋变,另立新君,铲除奸贼,事败之后他一人承担责任,不连累寇准,也不连累任何人。这样的宦官,在宋朝很少见,在其他朝代也很少见。这个宦官名叫周怀政,是宋真宗的近侍。宋真宗得病的时候,怕自己一病不起,曾躺在周怀政腿上,说自己打算诏命太子监国。因为寇准酒后走露了消

  •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创作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印象主义音乐,古典乐派,历史解密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 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

  • 古代皇帝吃不完的剩饭,都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吃饭和普通老百姓吃饭大不一样,每顿饭至少有七八十道菜,每次在吃之前都会有专门的太监试吃一遍,确保菜里无毒才会端上来。清代有人统计过慈禧一顿饭就要花上万两银子,不过几百道菜哪里能吃得完,那么这么多的剩菜是怎么处理的呢?如果喂牲口,未免有些侮辱皇帝,其实宫廷里的剩饭处理有多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