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帮闲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被人看不起?

帮闲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被人看不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48 更新时间:2024/1/15 17:18:23

可能有人听说过在古代有这样一种职业,名为“帮闲”,帮的意思自然是帮助,但是闲又是什么意思呢?而且在《水浒传》当中,高俅就曾经做过帮闲,在很多其他的古代书籍当中也有出现过这个词,那么帮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做这份职业的又是什么人呢?帮闲在古代又为什么会被人看不起,这背后又有什么历史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据《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记载:"又有那一宗老帮闲专到这些人家来替他烧香,擦炉,安排花盆,揩抹桌椅,教他琴棋书画。"

这里的帮闲是出现于元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职业。帮闲的职能,是"替主人家烧香、擦炉""教他琴棋书画",其实帮闲最初是只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的"职业陪玩"。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衍生出了诸如《红楼梦》的刘姥姥之类的女性帮闲,后来又发展出"清客"、"白相"等多种多样的寄生方式,这个职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中国古代特定时期的产物,同时也一度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帮闲"的存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帮闲”职业社会风评差,人格尊严没有保障

帮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和其他许多职业一样,帮闲具有自身的职业特色。

帮闲为人们所不耻,带有极强的负面性

负面性是帮闲诞生之初的一个显著特点。《金瓶梅》第十五回有首《朝天子》词写的就是帮闲的日常生活——"在家中也闲,到处刮涎,生理全不干"气球儿不离在身边,每日街头站。穷的又不趋,富贵他偏羡。从早晨只到晚,不得甚饱餐。赚不得大钱,他老婆常被人霸占。"

由于帮闲的最初的主要职能是陪着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玩乐,所以在大众的认知里属于"不劳而获"者,由于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人民的骨子里天生带有踏实、勤恳的偏好性,因此对于劳动与收获不相称的职业大多不看好。

同时帮闲整日游手好闲,出入娱乐场所,所干之事皆是传统意义上的"闲事"不符合我国儒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因此,总的来说,帮闲这一职业最初的社会风评差,为人们所不耻,带有极强的负面性。但后期发展出的"白相"、"清客"等有一定真才实学的人的情况则有所改善。

帮闲对主人家有极大的依附性

帮闲一般没有正当职业,在主人家有需求的时候就出现,没有需求的时候就"待业"。如果是有技能或是才艺的帮闲还可以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凭借技能赚些"生活费",对于那些只懂吃喝玩乐的正宗"帮闲"来说,没有工作就等于没有收入,因此,帮闲对主主人家表现出极大的依附性,可以说是封建地主家庭的"寄生虫",因此"赚不得大钱,他老婆常被人霸占。"

同时,由于和主人的财富与地位相差较大,因此帮闲虽承担了"玩伴"之名,但事实上人格尊严并没有保障,常常是在主人的旁边赔笑。就算是史上做帮闲最成功的高俅,在端赵佶的身边也得小心侍奉,不得放肆。

帮闲诞生具有时代性

这里的时代性是指,帮闲的产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特定历史化经济条件的产物,并不是如历史上的大多数职业一般,在不同时期都稳定存在。帮闲既没有出现在统一辽阔的汉代,也没有出现在包容开放的唐朝,而是出现于宋朝,其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娱乐活动的丰富。

可以说,帮闲诞生之初就"与金钱挂钩",因此也常常被人们与"堕落"、"不务正业"联系在一起,加之宋朝理学的盛行,导致了社会评价体系的变革,可以说,在某个层面上,帮闲的时代性与负面性是紧密联系的。

2、帮闲产生—城市化发展,农村迁入的"新市民"没有固定职业

门客和帮闲各有不同

帮闲虽然最早出现于宋代,但是与其性质相似的职业却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

众所周知,战国有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各有门客三千人,战国时的门客的职责,简单来说,就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他们享受来自主君的供养,在主君需要的时候为其出谋划策。相比起后来出现的帮闲,门客的学识要求更高,同时也享受更高的待遇,主要体现在收入和主君对其的尊重上。

经济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门客的才能特别出众或是名声特别响亮,还需要主君放下身段,礼贤下士才会答应他的招揽,服务对象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门客和帮闲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养士"之风古已有之。

"富贵闲人"增多,为帮闲提供"顾客来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帮闲的出现提供了两点基础:一是商人阶层的扩大;二是娱乐活动的丰富。首先,宋朝时期坊市制度瓦解,禁夜制度废除,整个王朝呈现出商业蓬勃的气象,商人群体也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富人也越来越多,所谓的"富贵闲人"也越来越多,为帮闲的出现提供了"顾客来源"。

其次,社会上的闲人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也是有原因的,中国最早的城市化就发生在宋代,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临安都是人口逾百万的国际大都会,大量农村人口从乡村涌现城市,但由于职业数量的有限,这些失去土地,放弃农民身份的"新市民"只能整日游手好闲,没有固定的职业。

其次是娱乐生活的丰富,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复。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举目望去,城市的大街上尽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宋朝社会阶层无论高低,皆是"全民娱乐",文人士子有高雅的玩法,商人平民有"接地气"的玩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纨绔子弟之间很容易就形成了一股享乐之风,而帮闲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恩荫制度下,纨绔子弟需要帮闲加持

雇佣帮闲的人,不止有商人家的纨绔子弟,在某些情况下,帮闲的雇主还包括官宦人家的纨绔子弟。这些公子哥,大多出身显赫,父辈在朝中为官或是祖上有军功、爵位,在其他士人只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时候,他们只需要依靠"恩荫",就可入朝为官。

这就造就了一批不学无术的官家子弟,整日走马游街,聚众玩乐,服务这一类人群的帮闲也更高级,远非只会吃喝玩乐之徒可比,由于需要陪富贵公子游宴、进出各种高级场合,这一类帮闲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学识底蕴,通常有落榜的落魄文人担任。

3、帮闲产生的社会效应弊大于利

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

帮闲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多劳多得",而是像寄生虫一般依附于富贵人家,这样的生存方式,不仅助长了上流社会的奢侈之风,而且对于那些无业游民来说,不失为一种挣钱的快捷通道,与其踏踏实实干营生,不如攀附个有钱的公子哥,牺牲一点自己的尊严,就能换来不菲的收入和与其一同进出高级场合的机会,这就给社会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违背了传统的"义利观",形成了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

同时,底层游民更加不思进取,阶层逐渐固化,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样一来,纨绔阶层沉迷享乐,游民阶层好逸恶劳,两个阶层都弥漫着颓靡的气息。甚至于官场也有雇佣帮闲的风气,并以此作为攀比的本钱,或是十分享受来自帮闲的阿谀奉承,如水浒传中的"高俅",可以从,社会自上而下各阶层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帮闲文化的影响。

丰富娱乐文化生活

虽然帮闲的影响弊大于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帮闲的出现确实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帮闲与其说是游手好闲者,不如说是"职业玩者",没有人比他们更懂怎么玩得舒服,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帮闲与其雇主也探索出更丰富的娱乐方式,如"擎鹰、架鹞、调鹁鸽、斗鹌鹑、斗鸡、赌扑落生之类"的新型娱乐活动,对于当时的民众,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民众,都是新奇的娱乐方式。

同时,帮闲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劝了豪门纨绔子弟的行为,出于小市民心理,帮闲们处事更加谨小慎微,更怕惹事生非,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作恶行为"的发生。

总结

帮闲文化产生于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帮闲一方面吝于付出劳动,一方面又渴求财富,于是选择了出卖尊严换取成为公子哥们的玩伴,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鄙夷。可以说,帮闲这一群体,是富人阶层"寄生虫"般的存在。

他们的发达,勾起了底层游民"不劳而获"的欲望,也助长了上流社会的奢侈享乐之风,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底层永远是底层,而非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上流社会。帮闲因高度发达的社会娱乐文化而得以产生,其本身又作为一种娱乐文化的推动力创造出更多的娱乐方式,纵然如此,也掩盖不了其庸碌无为、好逸恶劳的本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最终都归为秦国,很多人也都觉得是秦国灭掉了六国,最后完成了统一天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在杜牧眼中却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也就是说他认为,六国之所以会灭亡,原因并不在秦国和秦始皇身上,而是因为六国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六国的灭亡根本原因究

  • 刘琰妻子胡氏和刘禅真的有染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刘琰出场的次数并不算多,而且对于他的描述和正史上有所不同。刘备拿下益州后,刘琰任固陵郡太守,等刘禅继位,刘琰升任车骑将军。可以说,当时刘琰在蜀国已经有着很高的地位,但他却做了一件事,导致被处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事还要从他的妻子胡氏说起,刘琰怀疑胡氏和刘禅有染,这件事传到刘禅耳

  • 娘子关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很多网友好奇,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叫娘子关,其实这背后的故事和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平阳公主有关。平阳公主曾率军在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驻军,据说是在此地驻防时所建,而她当时的军队叫做“娘子军”,所以此地也就被称为娘子关。下面就准备跟各

  • 郭靖、黄蓉武功强劲,为什么他们的后代却武功平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郭靖和黄蓉的武功放在整个武林来看,都算是高手中的高手,特别是郭靖,他的巅峰期堪称最强之一。不过为什么郭靖和黄蓉的后代,没有继承他们的统治力呢?就拿郭芙和武修文、武敦儒来说,在读者眼里他们的武功非常一般,基本没有多少亮眼时刻。当然,我们一般是拿同时期的杨过和他们对比,这就有点为难郭芙他们了。杨过各方面

  • 满族的祖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满族人口约有1068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等省市。我们都知道,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满族的起源如何,满足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其实满族的历史也很悠久,甚至能在《山海经》中找到一些线索,那有关满族的

  • 郭靖、杨过、张无忌三个人谁实战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纸面上的战力来看,张无忌肯定是要强于郭靖和杨过的,这点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不过从实战的角度分析,张无忌是否依然是最强的那位呢?恐怕小伙伴们就有话说了。因为就实战成绩来看,张无忌虽然武功超群,但他总是会陷入各种苦战,最后就算赢了也不会给人一种很爽快的感觉。张无忌如果使出全力,世上恐怕无人能通过单挑战

  • 为什么孙悟空经常召唤土地,八戒和沙僧从不召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需要找人帮忙的时候,经常会找当地的土地,因为土地应该可以说是对当地的各种情况最了解的人了,而且土地对孙悟空的态度也都很恭敬,就没有打听不来的消息。但为什么只有孙悟空召唤土地,八戒和沙僧却从来都没有召唤过?是因为召唤不出来,还是没有什么必要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其

  • 西游记里为什么经常提到锦衣卫?唐朝就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锦衣卫是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的一个机构,后来废掉了,朱棣时期又重新建立起来,一直到明朝灭亡。锦衣卫每次在影视剧里出现的时候,似乎总是会与一些很不好的词挂钩,人们对于锦衣卫的想象也都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在《西游记》里面,故事背景是唐朝时期,但是为什么却也会多次出现锦衣卫这个词呢?难道唐朝时期

  • 古墓里挖出来的遗体是怎么处理的?尸骨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经常会有一些古代的古墓被挖掘出来,而古墓里面除了各种文物之外,就是古人的遗体了。但是那些文物可能还会进入博物馆进行展览,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历史,但是却似乎很少在博物馆见到古人的遗体,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古墓里面的那些尸体很少进行展出,这些尸骨都到哪里去了,被怎么处理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恐龙挑食吗?吃什么食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亿多年前的恐龙吃什么?恐龙会不会挑食?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根据美国CNN的报道,曾在1.1亿年前有一只有着惊人壳甲的恐龙在吃完自己最后一餐之后被迅速的埋葬了,然后变成了化石。恐龙的胃和关于它们食物的证据很少被保存下来。虽然偶尔会在恐龙遗骸的内脏中发现种子和细枝,但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