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龙江的黑龙传说,是从哪里来的?

黑龙江的黑龙传说,是从哪里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11 更新时间:2024/2/2 12:56:19

黑龙江大家都知道,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可能也是非常好奇的,黑龙江的名字里面有一个“黑龙”,而龙又是一种存在于古代的神话故事中的生物,那黑龙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传说呢?黑龙和黑龙江又有什么关系,黑龙江的名字的来历和黑龙有什么关系吗?黑龙江的名字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黑龙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流,全长4440公里,同时也是亚洲东北部的重要河流,是我国、俄罗斯、蒙古国的界河。关于它的名称问题,在学界也一直存有争议。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化身,上到大海,下到水井,我们总希望能有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黑龙江则是其中一条直接提及“龙”的大河,民间也流传着黑龙打倒白龙带来太平的传说。不过历史考证告诉我们,黑龙江真正的意思与我们的愿景可能并不匹配,而是从少数民族的语言中音译而来。

1、黑水与黑水靺鞨

中原王朝很早就知道黑龙江的存在,《山海经》记载:“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东晋学者郭景纯注释道:“浴即黑水。”不过官方史籍一般称其所在地区为肃慎,肃慎自夏禹定九州时就与中原建立了朝贡关系,只是由于距离过于遥远,它的底细并不为先人所知,他们能知道的只有:这是一个位于东北的番邦,以进贡楛矢石砮而闻名,孔子曾提到这种箭矢足能射穿天上的隼鸟。

直到隋朝的时候,朝廷开始将高句丽作为经略的对象,才发现在高句丽的北方还有七部靺鞨,其中有一黑水部,居住在安车骨西北方向。黑水靺鞨以骁勇闻名,曾经是高句丽的仆从,后因被隋炀帝击败,选择臣服中原。“黑水”方为人们熟知,以其水色发黑之故。

隋朝很快二世而亡,黑水靺鞨转而向唐朝称臣。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黑水靺鞨遣使朝贡,唐太宗顺水推舟设置了带有羁縻性质的黑水州,这是黑龙江历史上首次以江河来命名行政区划,其后双方往来越来越紧密。

高句丽败亡后,唐朝在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黑水靺鞨也走向兴盛,发展成十六个部落,他们自恃勇力,常常袭扰周边部族,甚至与唐朝发生冲突,但被同为靺鞨族的唐将李多祚击败。

电视剧中的唐将李多祚年轻时骁勇善射,慷慨激昂,讨伐黑水靺鞨时,李多祚设计诱其首领,置酒高会,乘着他喝醉将他斩杀,大破其众

或许是出于忌惮,到了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安东都护薛泰请求建立黑水军得准。次年,又薛泰上奏在靺鞨中最大的部落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他部落则置刺史。两年之后,朝廷再赐黑水都督李姓、名献诚,还派遣长史进行监管,令靺鞨归幽州都督节制。朝廷恩威并施的同时对黑水的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所谓的“他漏河”,就是今天的嫩江支流洮儿河,向东北流入黑龙江。

2、黑龙江名称的出现与“黑龙”

安史之乱后,唐朝越来越无力管控边疆地区,安东都护府和黑水都督府先后解体。

907年,朱温篡唐自立,中原陷于五代十国的战乱之中;比这剧变稍早两月,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敏锐地感觉到唐朝将亡,他决心效法中原王朝而称帝,并用了九年的时间将不服从号令的部落一一平定,建立起强大的辽国。辽国不仅向南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还向东消灭了渤海国,黑水靺鞨也臣属于契丹,后来被改称为女真。鉴于后来宋朝军事上的乏力,东北被少数民族政权牢牢掌控。

也正是在辽国时期,“黑龙江”这个名字首次出现于史册。《辽史·道宗本纪》记载:“太康三年(公元1077年)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14年后,辽道宗耶律洪基再次巡游黑龙江。而且路线与时间颇为接近:都是先在春正月“如混同江”、二月“如鱼儿泺”,再到黑龙江。

关于“混同江”,《金史》提到:“混同江亦号黑龙江”;而“鱼儿泺”,指的就是洮儿河。问题则在于,“龙”作为中原文化的印记,是如何出现在辽国的,黑龙江到底有没有“龙”?

清朝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提到,这种现象或许和辽国崇尚黑龙的文化有关。相传,耶律阿保机曾有射杀黑龙的壮举,其后辽国便将黑龙视为祥瑞,也视作耶律阿保机武勋彪炳的象征:太祖陵有黑龙门、祖州有黑龙殿,陵寝中藏有耶律阿保机生前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来告诫子孙不要忘本。

在我国,从来就没有纯粹的游牧政权,都不可避免地要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龙”自然成为了辽国九五之尊的象征,而耶律洪基是其中文化修养最高的皇帝。只是,在他的治下,辽国的后方并不太平,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五国部多次叛乱,耶律洪基的巡游恰好是在叛乱被镇压后不久。

实际上这和辽国独特的政治制度——“捺钵”有关,所谓捺钵,就是辽国皇帝的行宫。秋冬季为了避寒,春夏季为了避暑,所以皇帝大多数时间反而不在上京,而是在四处巡游,在黑龙江流域巡游正是春捺钵的一部分。耶律洪基冠以“黑龙”之名,想来是有政治震慑的目的,因为在春捺钵,皇帝要接见的正是女真各部的首领,黑龙传说与黑龙江的得名有所关联看似是说得通的。

然而毕竟没有史料直接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黑龙江外记》还指出:先有黑龙江之名,后来才有黑龙殿、黑龙门。所以就衍生出另一种观点:“黑龙”指的并不是怪兽黑龙,而是一个由契丹语音译并演化而来的词语。

唐朝虽亡,但“黑水”这个称呼保留在了契丹人中,《契丹国志》在卷首中就提到,河流在契丹语中读作“没里”。同时,游牧民族普遍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有着“伟大”“辽阔”“神圣”等意义,契丹人也不例外。例如辽国的另一个国号——“大中央哈喇契丹国”,“哈喇”就是黑色的意思。那么,契丹人将“黑水”意译为“哈喇没里”,无需用“龙”同样可以宣告辽国在当地的权威。

只是这宣告权威的背后是外强中干,饱受契丹人压榨的女真揭竿而起,灭亡了辽国。残余的契丹人一部分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向西迁徙,在新疆重建辽国,史称“西辽”;还有一小部分在库烈儿的率领下向北迁徙到黑龙江流域,他们的后裔就是今天的达斡尔族。

《黑龙江志稿》提到:“达呼尔,契丹贵族,徙黑龙江北境。”达斡尔人继承了契丹语“哈喇没里”的说法,称黑龙江为har-muru。在新家园站稳脚跟的他们,后来参加蒙古的南征大军,为消灭金国出了一份力,算是为祖先报了一箭之仇。

黑龙江流域孕育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各民族的语言不尽相同,黑龙江也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呼。仅以主要民族为例,黑龙江上游生活着蒙古人,蒙语称其为“哈喇木伦”;没有跟随完颜部南下的建州女真后来发展为满族,满语则称其为“萨哈连乌拉”,二者都可译作“黑色的江水”。可以看出,各民族的称呼在读音上可以说十分接近,意思也相同,且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提到“龙”的,所以有学者认为“黑龙”可能是“哈喇”音译成汉语的最终称呼,但这也没有史料直接佐证。

3、黑龙江建置的确定

努尔哈赤死后,继位的皇太极于1636年登基称帝,改女真为满族、国号为“清”。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皇太极向素以骁勇著称的索伦三部(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发起征讨,人口稀少的三部无力对抗,选择归顺满清,成为清军力量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俄国的扩张步伐也已经到了东北边疆,1640年,某位哥萨克听说有一条流入东方海洋的大河,只是不知道它的名字。

后来,以波雅尔科夫为首的侵略者来到此地后,在与达斡尔人的交战中才得知这条河叫“哈喇没里”,俄罗斯人把它音译为阿穆尔河,成为了黑龙江的别称。

1644年,明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崩溃,满清趁机入关夺取了政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俄国侵略者也趁着满清忙于巩固统治而无暇顾及东北的机会,扩大侵略规模,强占雅克萨,达斡尔人与各族人民也没有想到过在寒冷贫瘠的西边还能有外敌入侵,加上武器装备严重落后,不得不退走到黑龙江南岸,向清朝求救。

所幸的是,康熙皇帝亲政后迅速稳定了国内局势,开始腾出手来解决边患问题。在战争初期,清廷意识到防务空虚使得远道而来的敌人反而占尽便宜,自身需要留有军事存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廷设置黑龙江将军府,以萨布素为将军。在各族人民的配合下,清军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暂时遏制住了俄国对东北边疆的染指。面对着长久的军事威胁,黑龙江将军作为常设行政单位管理当地,直到清末新政时才被改建为省。

“黑龙江”之名最终能普及到全国,与满清长时间统治中原不无关系,而“萨哈连乌拉”尽管仍然在当地沿用,但由于封禁政策,清朝时的东北人口稀少,这个名称并未在国内发挥影响力,现在还能知道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因此,“黑龙”究竟从何而来,我们能确定的只有因为其含腐殖质高导致水色发黑,再以“黑水”为起点通过不同民族的语言演化回汉语的“黑龙江”,与“龙”是否有直接干系则无法判断,但这都是中原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至于民间黑龙打败白龙的传说,那纯属子虚乌有,在史料中连一丝的痕迹都找不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安发现长恨歌骊宫是怎么回事?有怎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长恨歌》作为一首非常经典的唐诗,很多人对这首诗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这首诗写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可以说是一段悲剧故事,而诗中提到过一个“骊宫”,也就是华清宫,就在最近被考古人员发现了遗址。很多人对此也一定是感到非常好奇的,这个骊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如

  • 石崇斗富吃女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石崇斗富这个事情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大家如果知道的话,那是真的非常非常不适的,感觉到了非常不适哦,石崇斗富的核心其实就是“吃女人”了,那么在当时这个事情是真的有发生吗?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

  • 萧道成的后代也被杀了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萧道成的后代是不是也被杀了,看到这个很多人也都非常高兴了,因为这个萧道成也把别人后代都杀了,这个是不是又印证那一句什么世道有轮回的说法啊,嘿嘿,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这个萧道成的后代是不是被杀了,然后又是被谁杀了的相关的问题吧,感兴趣的可以速度的看看了!萧道成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怎么救阿斗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不会陌生,就算你没看过《三国演义》也应该听说过这起事迹。当时曹操南下进攻刘备,刘备携民渡江,但自己却和家人走散,关键时刻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这才保住刘备的血脉。不过演义对于这件事的描述是真实的吗?赵云一人能在曹操最精锐的部队杀进杀出,实在有些难以信服。当然,其实单骑救主

  • 关羽在西游记里是什么神仙?为何只是南天门的一个守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和孙悟空这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两部作品中不同的人物,也很难能够将他们两个人联系在一起,而且一个是有历史原型,另一个则是虚构的神话人物,但其实关羽在《西游记》当中也是出现过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羽在《西游记》里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可能很好奇,

  • 红楼梦里王熙凤身为大家闺秀,为什么不识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红楼梦》当中,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而王熙凤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出彩的人物,但是很多人在读小说的时候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王熙凤好歹也是出身大家,算是一个名门闺秀,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却不识字?王熙凤认识的字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似乎与她的身份有点不太相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姜子牙封完神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姜子牙电影最近也还是有很多很多人都在看的,也是真的超级好看的,但是很多人对这个姜子牙的一些故事还是不太理解的,比如说这个姜子牙封完神之后到底又去了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封神结束之后,才是姜子牙真正享受人间富贵之时。武王分封诸国

  • 狼烟和烽火是一个意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里面看到这样一个词“狼烟”,这样一个词一出来,其实很多人的脑海里面都已经有了画面感,对于这个词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感觉,是其他的很多词无法表达的。那狼烟到底指的是什么,和狼有什么关系呢?狼烟和烽火是同一种东西吗?狼烟究竟有什么来历呢?下面就让

  • 杜莎夫人蜡像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文明的世界当中,有很多的东西消失,也同时会有很多东西留存下来。在这个世界上总会存在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一些东西,即便是关注的人,喜欢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还会在很多人内心深处是比较反感,而最终却在时代的变迁当中就这么不动神色的留存了下载,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提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rdqu

  • 古代荤菜原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我们一般说荤菜,是指带有肉类的菜品。不过“荤”这个字的原意是说葱、蒜等辛臭的蔬菜,所以还是素菜,那为什么后来会变成指肉类食物呢?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少字的含义在百年的岁月中都产生了变化。那今天就准备重点跟大家讲讲有关“菜”的故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