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清为什么没有外戚专权?

明清为什么没有外戚专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59 更新时间:2024/2/20 14:46:33

在我国古代有众多的历史朝代,而在很多朝代中,都曾经出现过一种情况,那就是外戚干政。对于皇帝来说,任何一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存在,都是不能留着的,但是外戚的势力又是盘根错节,想要直接连根拔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威胁一旦产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清除干净。但是为什么在明清时期,却很少看到有外戚干政的情况出现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外戚是如何出现的

外戚、重臣揽权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但独独明清二朝少有权臣出现。有人说这是明清独特的政治制度决定的,例如锦衣卫、东西二厂、八旗、军机处等等。

当然,有这些制度的因素,却不是根本原因。若想搞明白最关键的因素,还得去历史长河中寻找。

差不多有历史记载后,“权臣”便随之出现。春秋时期的各路诸侯,也可以看作是周朝的另类外戚权臣,只不过这些人仅是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罢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混战,放到一国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争夺资源——土地、人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而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财富。

若将视线集中到各国掌权者身上,我们便会发现除了夺取财富外,他们在积攒手中的权力——领土的扩大,标志着权力的扩大。

春秋各国混战的出现,主要是周天子将权力下放,也就是分封制导致的原因。但早年的分封制也是有其先进性的,这里不再多说。所以,要想天下太平,权力必须集中才行。

秦国最先搞起来中央集权制,所谓郡县制无非就是收缴地方“诸侯”的权力归于中央。注意这里的“中央”不单指皇帝,而是包括皇帝在内的朝廷大臣,例如秦朝的三公九卿。

早年的皇帝权力并不大,远远没有达到后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有人会说,秦始皇的威信就很高,说杀谁就杀谁。

这是事实没错,但要明白秦始皇的权力不是来自自身的皇位,而是自掌权(指当上大王)后一步步建立起的君主威仪,驱逐吕不韦、灭六国等等,才铸就始皇帝的无上权威。

2、皇帝与外戚的关系

秦朝时间短,我们来说说汉朝。刘邦为何施行郡国并行制度,难道他不想大权独揽?他不明白诸侯对中央朝廷的威胁?他当然明白,只是办不到。

我们知道,地盘大意味人口足、土地广,同样代表管理成本的增长。秦朝的弊端之一便是地方官吏不足,对六国故地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类似的情况在现代企业中屡见不鲜,不少大公司不是被他人淘汰,而是倒在扩张的道路上,步子太大容易扯到DAN。

长安作为一国都城,有利也有弊。汉朝的地盘太大,坐镇长安的中央朝廷无法及时照应到东方、南方,所以干脆设立些诸侯国,一方面减少中央朝廷的负担,一方面同地方的郡县互相牵制。

早年的皇帝面临两个大问题:同以丞相为首的大臣争权,同地方势力争权。大臣的直属上司不是皇帝而是丞相,大臣对丞相负责,换句话说丞相才是其他大臣的衣食父母。若你是皇帝,怕不怕?

皇帝没法绕过丞相拉拢其他大臣,那怎么办?只能引进新的利益集团——外戚。这也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重用外戚的原因。

丞相大权被诸多皇帝不断压榨,对皇权的威胁越来越小,但出现新的问题——世家豪族。世家不仅自身家族成员多,彼此间还互相联姻,成为皇权的最大威胁。

汉末魏晋南北朝除了民族矛盾外,完全可以看作皇权同世家间的斗争。

世家间彼此牵制,又一致同意对付皇权,毕竟世家间是平等的,皇帝却高于他们一头。东汉小皇帝被外戚架空,也有世家的默许。

外戚是把双刃剑,皇帝需要用他砍世家的人,但稍微不慎最后可能伤到自己(一般是继位的皇帝)。因此东汉的皇帝喜欢用宦官来对付外戚和世家。

外戚也好,世家也罢,不过是皇帝夺取权力的工具。

3、皇帝不得不用外戚

无论外戚造成多大的危害,后世的朝廷仍喜欢用外戚,难道历史的教训不够深刻?还是他们认为自己比先辈们强,外戚这把剑伤不到自己?其实这真的是皇帝的无奈之举。

皇帝想对付世家,但无人可用啊!人才大多都在世家手里攥着呢。科举之前,朝廷选拔人才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然而它们完全被世家把持,皇帝去哪里找人?

最后,皇帝还是不得不找身边的人——外戚和宦官,用了可能会被架空,不用肯定被架空,你会怎么选?

魏晋南北朝的混战,带来的苦难数之不尽,但有一个益处却不得不提——知识的普及。春秋混战,导致一些贵族破落,变成“士”,这使得士的阶层崛起,最后导致贵族政治的终结。

魏晋南北的战乱同样如此。不少世家大族在混战中衰落,坠落到“民间”,也将他们掌握的知识带到“民间”,使得真正的寒门逐渐崛起。

经过300多年的大乱,普通人渐渐掌握以前世家大族才能学到的知识,为隋唐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若没有足够的底层人才,科举制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曹操当年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效果却很一般。人才都在世家手中呢,哪怕曹操招来上百人,对于治理天下需要的人才不过杯水车薪。

科举制为皇帝提供了选拔人才的通道,皇帝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没有任何根基的寒门子弟比外戚可强太多了。

世家时代,大臣是不可取代的,换了张姓世家,上位的不过是李姓世家。但有了科举制,大量人才供皇帝挑选,张三李四王五……皇帝的权威越来越盛,皇权越来越强,中央集权制变成了君主集权制。

明清二朝自然没了外戚(明朝的宦官是另外的因素,这里不多说)专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他的名字怎么读?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关于这个中国国粹的内容了,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了,这个中国老一辈的东西还是非常厉害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活字印刷术吧,那么这个活字印刷术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发明者的名字到底怎么读呢?他又处于什么年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的

  • 明朝为何要将省会从青州迁往济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在山东,若是有青州人拍着胸脯说到:“我的祖宗曾经富过”。他么其他地块也只能静静地看这他装X了。虽说如今的青州市,仅仅只是山东潍坊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是要知道,在明朝初年的时候,青州可是山东省的省会。从那个时间起往前推移1500年,在大多数时间里,青州都是山东地区的行政首

  • 古代中国为何叫华夏?含义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断绝,一直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华夏子孙有足够的理由为我们的文明而感到骄傲。尤其是在近代史上中,尽管中国收到了各类文化的侵略,西方文化的侵略,但是华夏文明却依然在顽强切执著的传承着。纵然岁月更迭,华夏儿女至今都是一身铮铮铁骨,当中国人在传承华夏文化,荣做华夏子孙之时,人们是

  •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是父亲谁是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苏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想必应该都是有听说过的,小编这样不怎么学习的人也是知道的,但是如果硬要小编把这三个人名字给列举出来,那小编还是不知道的呀,所以这个三苏到底是指哪三个人呢?下面跟谁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之间的关系是:苏洵是父亲;苏轼、苏辙是儿子;苏轼是

  • 古代犯人脸上刻的是什么字?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电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一些犯人,他们犯了罪之后,有可能会在脸上刺字,比如宋江,他就是在脸上刺了字,和他一样的还有不少人。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脸上刺上字,别人就会知道这个人曾经犯过罪,对他而言是一种终生的耻辱。但是,他们肯会在脸上刻上什么字呢?他们刻的字又是什么意思,如何解释这种刑罚

  • 刘备有可能吞并东吴吗?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伐吴虽然看起来是为了关羽,但是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真实的目的却远不止于此。刘备伐吴最终虽然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而且刘备还病逝白帝城,但后世仍然还有很多人对此产生很多的疑惑,究竟刘备有没有可能灭掉孙权,吞并东吴,最后直接和曹魏对抗呢?刘备伐吴的时候,他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他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 时迁只不过是一个小偷,为什么也能被称为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水浒好汉,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各种人物形象,个个都是义薄云天的英雄人物,打虎的武松,豹子头林冲等等,都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但是好汉当中也不人人都是光彩照人,也有人做的事情让人有些不齿,比如时迁,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偷,这个“职业”不管在任何时候其实都让人很看不起,但为什么

  • 刘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刘备,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他的仁慈,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普通人家了。但刘备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蜀国开国皇帝,鼎立于三国,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乱世中能否出头,有时候还要看运气如何。不过抛开运气一说,刘备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他优秀的品质。如

  • 陈平谋略不输张良,为何后世多赞扬张良贬低陈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陈平和张良,都是刘邦的谋士,但是很显然张良的名气和名声,都比陈平要高出很多,张良被誉为是谋圣,但陈平却很少有人了解了。但其实在当时,陈平的谋略其实是不输给张良的,可以说两人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但是为什么不光是后世,包括刘邦也是如此,都是经常赞扬张良,却对陈平没有什么表扬的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蝎子精为什么那么厉害,如来和观音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蝎子精作为《西游记》里面的一个妖怪,看似是没有什么背景的,不然最后也不会被杀掉。但是蝎子精却极其厉害,当年将如来蛰了一下,逃出灵山,如来也没有去记住抓她,孙悟空找到观音来的时候,观音也没有出面,而是让孙悟空去找昴日星官,这才终于制服了蝎子精。不过,为何如来和观音都没有将蝎子精制服,却还要依靠昴日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