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墓中有哪些文物?

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墓中有哪些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2/20 14:44:21

曹操这个人物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争议颇多,不管是贬低曹操的,还是崇拜曹操的人都不在少数。而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的一座古墓,在2009年被认定为曹操墓,最近又有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的消息,更是激起了很多人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那么在曹操墓中,到目前为止,发现了哪些文物呢?这些发现对于研究曹操和研究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曹操墓文物将首次全面亮相

备受公众与文史考古界关注的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近日已进入文物布展阶段,并将打造为三国文化遗址公园,成为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其中的A区遗址博物馆,主要用于曹操生平事迹和文物展示,该区的主体工程自去年年底完工后内部的布展工作随即展开,截至目前,已完成总量的三成左右。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共清理了两座墓葬,编号为一号墓、二号墓。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相关学者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国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在曹操墓的认定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质疑的声音,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等。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据透露,安阳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是河南省重点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占地32.72公顷,其中,保护展示主体工程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工程分两期进行,西高穴进村路以西为一期,占地14公顷,西高穴进村路以东为二期,占地18.7公顷,包括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辅助用房及室外配套设施等建设项目。正在施工的一期项目主要分为A区遗址博物馆、B区遗址展厅、C区能源中心。

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进入文物展示布展阶段。其中,B区钢结构施工范围内的土体均为文物,而遗址正上方为120m×140m大跨度。为确保文物安全,施工无法采用常规跨内或跨外分块吊装、整体提升、高空散装等工艺,项目最终利用B区原有的混凝土柱,采用了创新研发的“巨型桁架加强+双滑道高空累积滑移施工“技术。记者了解到,120m×140m的屋顶重型钢构整体滑移在国内文保界尚属首次,是一次施工技术的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安阳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郑虎山在接受《安阳日报》采访时表示,安阳高陵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丧葬文化乃至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为更好地体现安阳高陵的史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价值,安阳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将打造集历史展示、宣传教育、文化旅游、休闲观赏等为一体的三国文化遗址公园。

2、曹操墓中出土的文物

曹操高陵二号墓坐西朝东,方向110度。斜坡墓道,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长18、宽19.5~22米,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墓门宽1.95、高3.02米,砖券顶。有石门,石门外有三层封门砖封闭。墓室为砖室,分前、后两室,并均有南北两侧室。前室近方形,四角攒尖顶;南侧室平面为长方形,弧形券顶;北侧室平面也为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后室为四角攒尖顶,南北两侧室均为弧形券顶。墓室青石铺地,四个侧室有石门封闭。

从所出墓门残块看,部分墓门上应有精美的石刻画像,内容有“神兽”、“七女复仇”、“宋王车”、“文王十子”等。墓内共发现3个个体的人头骨,其中2个女性头骨位于后室,男性头骨位于前室门道处。经鉴定,男性为60岁左右;女性分别为50岁左右和20岁左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是仍出土了一批遗物。

据初步统计,可复原者约250余件。种类有青石圭、璧等礼器;铁甲、剑、镞、弩机构件等兵器;铜盖弓帽、伞帽、铃和煤精石虎雕等车马杂器;陶砚,石枕,铜带钩、带扣、铺首、钗、环、帽钉,银带扣、铺首、饰件,铁帐构件、镜、削等用具;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玉佩等装饰品;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等陶瓷器;以及刻铭石牌59块。

刻铭石牌一类为圭形,其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铭文;另一类为六边形,其铭文内容为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如“黄绫袍锦领袖一”、“丹绡襜襦一”、“镜台一”、“书案一”、“渠枕一”等。刻铭的字体绝大多数是汉隶,俗称“八分体”,字体规整,遒劲有力。

根据墓葬的形制与规模、出土遗物、石牌铭文的内容及字体、墓主骨骼的鉴定,并结合鲁潜墓志和西门豹祠等的相互位置,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魏武帝陵位置,确认该墓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项重大新发现”,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曹操高陵名列其中。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高陵临时展馆于2010年9月初对外开放。

2013年6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此前报道

162件三国文物齐聚日本,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牌亮相

去年,在日本举办的“三国志”特展,吸引了中日两国的众多“三国迷”和文史爱好者。该特展是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署40周年而举办,展览最早于7月份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亮相。10月份,又转至位于福冈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展出,在日本的展期长达半年。

三国志特展,总共有来自中国46家文物收藏机构的162件文物,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是近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文物外展之一。而且,有很多展品是首度在日本公开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魏王曹操墓新出土的文物,比如证明曹操身份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等。

为了配合本次三国志特展,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还举办了相关的主题展,展出了日本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的文物,以期从多个方面展示三国时期的真实面貌。

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牌亮相

笔者日前在日本福冈县太宰府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参观了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而举办的特别展“三国志”(展期到2020年1月5日)。三国时代(公元220年至280年)指的是从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到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的这段历史。而广义上的三国时代,还包括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到汉朝灭亡这一段历史,也就是说三国时代是一个总长约一百年左右的乱世。

三国时代在中国的历史上,算不得特别重要,但是那一时期的人物故事之精彩纷呈,在世界史上都少见。三国归晋之后,蜀人陈寿开始编写《魏书》、《蜀书》、《吴书》,大概于公元280年至290年之间完成,三本书分别流传,到北宋时被合为《三国志》。从宋元时代开始,三国志的故事逐渐被搬上舞台,无论是演戏还是说书,三国故事都是最受欢迎的。元代末年,罗贯中总结了历代流传的三国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是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于明代末年传入日本,也成了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小说,而曹操、诸葛亮等人,也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直到现在,日本还有很多文化商品根植于三国故事,最典型的就是游戏和漫画,这次特展上还展出了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原稿。

三国志特展,总共有来自中国46家文物收藏机构的162件文物,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是近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文物外展之一。特展最大的亮点来自三国最著名的人物:曹操,因为这次特展也是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第一次海外集中展出。

2008年至2009年,河南安阳发掘的东汉末年西高穴二号墓,被专家确认为曹操墓,也称曹操高陵。虽然墓室多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曹操头骨等众多珍贵文物。关于曹操墓,《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记载,说曹操由于一生盗墓太多,所以临死前立72个疑塚,然后密葬,让人根本找不到他的墓在哪里。当时有关曹操墓被发现的新闻,在民间掀起了巨大的舆论波澜,很多人发表言论认为这不是曹操墓,而普通民众也无从分辨各种言论的真伪,结果网上一时众说纷纭,让一个从专业角度看来本该没有争议的考古发现,成了所谓的“疑案”。

不过文物部门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因为曹操墓本身没有问题。按照正史记载,曹操墓虽然不封不树,但是位置一直是公开的,唐太宗李世民还给曹操墓写过祭文。从宋代开始,曹操墓的位置没人知道了,加上曹操被定位为奸雄,于是人们把邺城西边的北朝墓群当作了曹操的疑塚,然后在《三国演义》里定案下来。实际上曹操墓从来就只有一个,就是西高穴二号墓。2010年,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曹操在日本的名气

曹操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所以这次特展把曹操墓的文物做了重点展示。一个明星展品是证明曹操身份的石牌,上面写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曹操去世时身份是魏王,谥号武王,下葬时候的正式名号就是魏武王。曹操墓里出土了一些用于记录物品名称的石牌,由于以前没人见过,一度被民间学者怀疑,但是后来洛阳市西珠村一号墓也出土了同时期同风格的石牌,从而证明这就是汉末曹魏时期贵族墓葬的正常配置。

另一件珍品是白瓷罐。这个罐子高13.4厘米,口径8.7厘米,是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研究小组对其仔细调查后发现,瓷罐中上部经过上釉和高温烧制,形成了玻璃质的釉层,是一件白瓷制品。白瓷从隋唐时期开始流行,与南方的青瓷并称为“南青北白”,尤以河北南部的邢窑白瓷最为典型。曹操墓白瓷罐的出土,把中国白瓷的历史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在中国科技史和艺术史上都是重大发现。

由于曹操在日本太出名,馆方在展厅里还举办了演出活动(一般是在周末),主题是倭国(当时日本的名称)使节难升米在洛阳拜见曹操,曹操赐予印绶,并给使节讲解魏国兵器的使用方法。在真实的历史上,没有记录显示曹操见过倭国使者,但是据史书记载,在辽东公孙渊司马懿平定之后,魏景初三年(239年)六月,倭国女王卑弥呼遣大夫难升米,副使都市牛利到洛阳朝见皇帝,献上男子四人、女子六人及班布二匹。后来魏帝曹芳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赐予金印紫绶,难升米被赐予银印青绶,另外赐予大批宝物,包括丝织品、黄金、宝刀及铜镜百面等。

在日本还出土过一些汉魏时期的铜镜,其中有的还有魏文帝的景初年号,有可能就是当时魏国赐给倭国的。所以,这次九州国立博物馆为了配合三国志特展,专门展示了一面“金银错嵌珠龙纹铁镜”(展期到2020年1月19日)。这面镜子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财”,相传于1933年出土于九州大分县,是在当时铁路工程中出土的。

中国的古镜一般为青铜制,铁镜极为罕见。这面铁镜虽然由于锈化而剥落严重,依然是罕见的佳作。镜纽为半球形,镶有金线。纽座为蝙蝠座,以金银线表现出涡云纹,中心镶嵌有1颗玻璃珠。蝙蝠纹之间以镶金手法刻有“长宜子孙”的文字。镜纽周围有许多以镶金的细龙纹,龙眼与身体上镶嵌有绿松石以及红色宝石。一般认为,这面镜子生产于2-3世纪的中国,而且是用当时最高工艺制作的。从制作时间和出土地来看,笔者推断可能是正始元年(240年)魏国赐给卑弥呼女王的。无独有偶,曹操墓里也出土了一面错金银铁镜,从文物部门披露的资料来看,和日本出土的铁镜工艺高度相似,可见错嵌金银的铁镜应该是三国时期高级贵族的所有物。

九州国立博物馆为了配合三国志特展,专门办了一个特集展示“长崎的关帝信仰和最古老的三国志”(展期到12月22日)。长崎是九州的港口,在17-19世纪是日本唯一的通商口岸,有很多做生意的中国商人旅居此地,于是把中国的关帝信仰带到了日本。这个展示的主题是日本17世纪以来的关羽雕塑和画像,很多都是中国工匠的作品。

在“长崎的关帝信仰和最古老的三国志”展示上,最有价值的就是三国志的古抄本:“吴书第十二卷残,虞翻陆绩张温传”。这卷抄本于1915年前后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长八十行,有一千余字(以下称八十行本)。虞翻卷前面还有十行百余字残卷,也是一起出土的,现藏于东京台东书道博物馆。

1924年,收藏家白坚重金购得八十行本,影印后将其公布(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版《三国志》,开篇就是八十行本的影印版)。1930年,白坚将八十行本卖给日本人武居陵藏,此后它就一直在日本流传了。

据推测,八十行本抄写于五世纪,比南宋绍兴年间最早的完整本《三国志》早了约700年,其中部分文字出入还可进行勘误,文献价值极高。不过八十行本并非现存最古老的《三国志》,最古本是1965年新疆出土的《孙权传》40行残卷,有570余字,和通行的《三国志》没有文字出入,推测是四世纪抄写的作品,大概写于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现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览。

除了三国志特展和相关的特集展示,九州国立博物馆现在还有一个和中国相关的展示叫“版经东渐”(展期到12月22日),内容是对马岛保存的由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的经书等古物。其中有东泉寺收藏的元代未知雕本的《五部大乘经》,卷尾还有罕见的明代建文年间题记,值得一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时期的出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新石器时代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吧,但那是对于这个时期所指代的时间段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时期是一个设定的概念,时间从距今一万多年前开始,直到距今5000年或者距今2000年结束,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的。而就在最近,在山东临沂发现了北辛文化环壕聚落,据考证这就是一个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那么在这样的

  • 杨过和小龙女年龄差多少,郭靖为什么反对他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神雕侠侣》中,杨过逃出重阳宫,后来被小龙女养的玉峰蜇伤,孙婆婆见状好心把杨过带回古墓治疗,这是杨过和小龙女第一次相见。在听闻杨过的身世后,孙婆婆想让小龙女收留杨过,起先小龙女还比较犹豫,结果孙婆婆遭遇意外,小龙女只能答应她的遗言,负责照顾杨过。谁知他们日后互生情愫,相互之间都有了爱慕之情,已经不是

  • 袁世凯当皇帝后为何不敢坐龙椅,而要用另外的椅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退位之后,袁世凯曾经复辟帝制,自己想当皇帝,但是没想到最终却还是因为各方的反对,不得不选择取消帝制,看来袁世凯想当皇帝也是很不得人心的。不过他当皇帝,却并不愿意坐原有的那张龙椅,却一定要自己重新再打造一个龙椅,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先的龙椅为何袁世凯不愿意坐,这其中是有什么说法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亚圣是哪位圣人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亚圣到底是谁呢?亚圣其实就是一位比较伟大的儒家思想家了,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有什么样的著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亚圣是指的“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为“亚圣&rdq

  • 龙虎山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龙虎山在什么地方呢?其实这个问题好理解也好理解,不知道的人也是不知道的,其实龙虎山对于喜欢道教的人那一定是非常关心的,很多人都想去一去这个龙虎山了,去看看道教神秘的祖庭,所以这个龙虎山到底在哪里呢?具体在什么位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龙虎山位于这个: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 孙悟空大闹龙宫的时候不怕水,为什么取经的时候却怕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孙悟空怕水,这一点在取经的过程中处处都有体现,一旦遇到需要下水的时候,他虽然也会自己下去,但是更希望是自己的两个师弟下去抓妖怪,说自己水性不好,毕竟猪八戒曾经掌管天河水军,而沙僧就是水妖,相对来说他们对于水里是更熟悉一些的。不过当年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取金箍棒的时候,却也没听说他水性不好,甚至还闹得龙宫

  • 关羽打不过庞德,那他能打过马超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身为武圣,很多人对他都是非常的敬佩的,那么既然是武圣,武力值必然是要非常出众的,不然这个武圣似乎就显得有些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了。不过关羽的武力值,在《三国演义》当中,曾经被庞德击败,那么如果与马超相比呢?关羽和马超相比的话,谁能够获胜?马超关羽同样都是蜀汉的大将,如果他们之间有一战,谁能获得最终的

  • 南唐和后唐是什么关系?和唐朝又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作为现代人心目当中,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盛世朝代,很多人都对唐朝很感兴趣,不过历史上与唐有关的,除了唐朝,还有后唐、南唐等朝代,虽然这些都不是大一统的朝代,但是也曾经是割据一方的势力。那么后唐、南唐和唐朝这三个朝代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南唐和后唐是同一个政权吗?他们和唐朝又是什么关系,分别

  • 关羽被杀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虽然在历史上其实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虚构出来的,关羽的坐骑和武器。赤兔马原本是吕布的坐骑,吕布死后归了关羽,那么关羽死后,赤兔马又去了什么地方,又归了谁呢?青龙偃月刀在关羽死后,又是被怎么处理的,归谁了呢?关羽是死在东吴的手上,那么这两样后来究竟是怎么处理的

  • 《龙须沟》中五雷轰顶是什么意思,“五雷”是指哪五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五雷轰顶”这个成语出自老舍的《龙须沟》一文。日常中,一般听人发誓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五雷轰顶这四个字,那你知道其中的“五雷”是指哪五雷吗?五雷轰顶的惩罚已经非常重了,想想一般人要是被雷击中往往都是凶多吉少。古人眼里这“五雷”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