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在变法前都做了些什么?是怎么让大家支持他的

王安石在变法前都做了些什么?是怎么让大家支持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53 更新时间:2023/12/28 3:53:31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大一些,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又能旁征博引,始终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登杨寘榜(此次杨寘为进士第一名,故以杨寘命名此次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他在任上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宋仁宗举荐,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予以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又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再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宋代董煟所著《教荒活民书》,以封建国家从皇帝到各级官吏职责为根据,提出在救荒时各自应该完成的工作。他讲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有学者认为董煟提出了系统的赈济学说理论,特别提出了对残疾人群体的救助,为后世的救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代还特别注重仓储在救灾救济中的作用。历代出现过的仓储形式在宋代几乎都曾设立过,如常平仓、社仓、义仓等,另外还有广惠仓、半储仓、平余仓则是宋代的创举。这些仓储形式对救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下诏设置广惠仓,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此后,朝廷多次以馆阁之职委任王安石,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以致朝廷屡次想对王安石委以重任,都担心其不愿出仕。后来,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他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也辞谢多次才接受。不久,王安石任职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并据理力争,遂得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因母亲病逝,王安石便辞官回江宁(今江苏南京)守丧。

宋英宗继位后,屡次征召赴京任职,王安石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标签: 王安石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个被老虎喂养的千古名相:斗子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斗子文,春秋,历史解密

    历史上从来不缺传奇故事,战国时期因为时代不太平,因此有更多吸引人的事迹。由于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几乎每年都有战争爆发,各个国家实力相差挺大,几十年来总会有战火燃烧,百姓们只能忍受着这些痛苦。就在这种战争频繁的环境下,依旧可以诞生不少有能力的诸侯,或许就是这样的残酷环境磨砺了这些人的心智,让他们可以迸发

  • 一直遭受小国北汉的进犯,为何赵匡胤至死也没能击败这个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在战争之中,一般来说小国不要被大国盯上了就算是万幸了,更不要说是去招惹大国。但是,赵匡胤作为大国之君,却一直遭受小国北汉的进犯。面对小国的行为,赵匡胤却至死也未能将其灭国,这是为什么呢?话说,赵匡胤当时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势力,不过除了他之外的小势力还是有很多的,而一心在于扫平其他势力,收纳其他领地

  • 辽国开国皇后述律平帮丈夫打天下,晚年因谋杀孙子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述律平,唐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女人能站上“历史前台”的都很强势,像刘邦老婆吕后,为刘邦默默无闻养育儿女,但刘邦当皇帝后,吕后也从担惊受怕中一举成为汉王朝的皇后。特别是刘邦死后,吕后把持朝政,杀了很多刘氏宗亲,大汉天下尽在她的手中。如果吕后再狠狠心完全可以当第一任女皇帝,但最终吕后没敢走出这一步。不过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也

  • 明朝最强的六位英雄,开疆辟土除外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渊远流长,曾达到过无数的繁荣盛世,得到过很多外邦国家的俯首称臣。但同样随着世界不断的进步,也遇到过一些不知好歹,不知深浅,不自量力的国家妄想侵略我中华国土,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在大明朝时期前有无数英雄豪杰驱除元朝统治,恢复汉人江山;后虽有倭寇横行,企图强占我大明朝中华国土,但却有民族英雄的出

  • 揭秘:古代的床跟现在的床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睡觉都是在床上睡,现在床的作用也就是睡觉用的,现在的床也有很多种,有实木的,有包皮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床垫,古代时期的人们床一般都是在地上铺上一些树枝,蒿草或者兽皮等东西来睡觉,到了后来才慢慢的有了竹席,苇席,到了这时才接近现在我们睡的床。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一张床是出现在河南信阳的楚墓里面,出土

  • 这个医者悬壶济世,最后被人刺杀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扁鹊,战国,历史解密

    扁鹊这个名字相信都不陌生了吧,要是放在以前有可能还没听说过,但是有款游戏里面有这个角色,从而让大众熟悉的知道。擅长用毒,呃。。。跟医还是有点关系的吧。但是现在讲的是历史故事,真实的历史跟游戏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偏差的。这个扁鹊的医术啊,真的是非常的高超。扁鹊这个称呼可不是说着玩的,关于这个称呼的由来,是

  • 吕雉听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何还让她一生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薄夫人,汉朝,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雉临朝称制,掌握了军政大权,同时亦掌握了对后宫嫔妃们的生杀大权。吕雉残酷打压了戚夫人,可是为什么,吕雉却放过了刘恒的母亲薄姬呢?而且为什么,就算听说过薄姬将会是“天子之母”,也让她一生平安呢?(吕雉剧照)一、吕雉为什么残酷打击戚夫人?在刘邦众多妃子中,戚夫人是最得宠爱的一个。她的

  • 元顺帝为何如此热爱做木匠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顺帝,元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皇帝都有,宋代的皇帝喜欢书法字画,明代的皇帝不爱上朝,而介于宋朝和大明之间的大元,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产生了十一位皇帝,大元换皇帝的速度太快,导致人们对元朝的皇帝了解都不多,大明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在元朝也有这么一位喜欢做木匠活的皇帝,这就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尔。元顺帝是元明宗的

  • 尹德妃恃宠而骄,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竟和她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尹德妃,唐朝,德妃,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著名的政变,对于这次政变,后代的学者也发表了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认为李世民趁着李渊还活着的时候发动了政变,实属大逆不道;有的人认为李建成太无能,确实不应该占据太子之位;有的人认为李世民其实是个没有亲情的皇帝,实在狠毒。但是李世民虽然有野心,但之前还不至于狠辣到如此地步,最后发动玄武门

  • 雍正继位后如何对待他的兄弟的 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又称康熙病逝畅春园。此后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成为了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又称雍正。那么雍正继位后如何对待他当年的那些竞争者们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雍正是如何处理他的兄弟的。雍正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可以说胤禛继承皇位这件事还是比较出人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