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

夏朝真的铸造了九鼎吗?存在的可能性有多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4/2/20 15:13:11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大禹铸九鼎这个传说了,相传大禹曾经在治水成功之后,铸造九鼎,以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在此之后,九鼎这个词就成了国家的一种象征,鼎这种器具也是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物品。只不过九鼎后来失传,现如今再也找不到去了什么地方,但是人们只知道古代有鼎,却不知道鼎这种物品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人们为什么会想到要铸造鼎这种器具呢?大禹九鼎是否真实存在,存在的可能性又有多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1、鼎有三名,鼐,鼎,鼒

深入了解鼎的来历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文献是怎么说鼎的。

按照古人的说法,鼎其实有三种:其一名为鼐(nai),意思是非常大的鼎。其二名为鼎,圆形的叫做鼎。其三名为鼒(zi),据说是一种附耳突出于鼎外壁的鼎。(也有另一种说法,大鼎为鼐,小鼎为鼒)

《尔雅》:“鼎绝大谓之鼐,圆弇上谓之鼎,附耳外谓之鼒。”《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毛诗注疏》:“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

按照这种说法,其实我们熟悉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古人叫做鼐。这个鼐到底有多大呢?鼐据说是可以煮一头牛的,故又称牛鼎。当然,这种大鼐极少见。“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吕氏春秋》

著名的商代后母戊鼎,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煮个小牛犊应该没太大问题。所以,牛鼎一词并非虚言。但古人解释说,容积达到十斗的,就叫做牛鼎。“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九家易》

鼎自然是越大等级越高的。那么,为什么这个鼎会成为国家社稷的象征呢?这还要从新石器时代的黄帝说起。

2、黄帝铸鼎的传说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竹书纪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传说中的黄帝到底姓什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黄帝为有熊氏或轩辕氏,则是自古以来认定无误的。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学术界一般认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文化遗址。

《史记》说黄帝最早铸造了铜鼎,那么,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什么时代的呢?

1977年在甘肃临洮县东乡林家马家窑遗址,发现了一把青铜刀。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这把距今约为5000年的青铜刀,因此成为了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器。此时是否出现青铜鼎,目前尚无法证明。

后来发现的马厂青铜刀,距今约为4300年左右。也未发现青铜鼎一类器物。但基本上可以说:黄帝时代,青铜器已经出现了。

黄帝时代是否真的出现了青铜鼎,这个不太容易证明。但黄帝时代,鼎已经成为了象征王权的礼器,这点毋庸讳言。

鼎为什么会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呢?还得从原始社会说起:原始社会,可分为原始群时期、血缘家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时期三大阶段。原始群时期指的是人类从猿转变为人的阶段。此时的男女关系非常混乱,与兽类无异。

而到了血缘公社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形成了。先民们知母不知父,逐渐形成了以老祖母血缘为核心的家族公社。在长期的繁殖生育过程中,人类逐渐意识到:不同血缘关系男女结合生下的后代,品质远优于同血缘关系结合生下的后代!

于是,与外族通婚的习俗逐渐形成,这种习俗又称群婚制。著名的普那鲁亚婚(Punaluan family)制就是群婚制的代表。

考古研究表明,陶器的发明是上古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有了陶器,人们可以用火煮食。煮熟后的食物,大大提高了消化率,消灭了细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从而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原始农业发明了,人类的农业生产劳动产生了剩余价值,也因此逐渐形成了贫富分化。有权势者逐步成为部落首领,掌握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我们所说的鼎,其实就是氏族公社时代,人们用来煮食的大锅。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首领,自己占有了大量剩余物资之后,往往要在年终回馈一下全族。所以,在丰收之后的秋冬季节,部落首领会杀牛宰猪用大鼎煮熟分享给部众。

打猎获取的大型野兽,一般也采取这种方式与众人分享。(这种风俗直到民国时期还存在于少数民族部落中)

煮肉的鼎越大,证明这个首领越大方,代表着他所拥有的财富也就越多。在部落与部落的交流过程中,拥有大鼎的人口繁密的大部落,逐步成为中小部落的领导者。在共同对外的战争中,部落联盟首领出现了。

最早的特大型的部落联盟,出现在黄河中上游流域,是大约5000年前的炎帝神农氏集团。大约4500年前,黄帝有熊氏集团和蚩尤集团出现了。

对于权力的渴望,引发了最早的大族群战争,分别是史称“坂泉之战”的炎黄大战和史称“涿鹿之战”的黄蚩大战。大战胜利之后的有熊氏轩辕,不再仅仅是有熊国的国君。他征服了周边地区不服从的古国,建立了轩辕氏集团,成为了新的华夏族部落联盟大首领。因此被后世尊称为黄帝。

黄帝之后代夏禹,历经数百年后,终于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国。由于夏的号令万邦服从,所以后世夏国被尊称为夏朝。

3、夏后氏铸九鼎,成为传国之宝

搞清楚了鼎如何成为权力象征的演变过程,我们对夏后氏铸造九鼎之事就好理解了。《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二十七年,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十五年冬,迁九鼎于洛。”

"有昏德,鼎迁于商。"《左传 宣公三年》

王朝的更替,把九鼎搬到自己的地方,成了一个必须要走的形式。那么,商人迁走的九鼎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九鼎,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大禹铸造的。"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史记·封禅书》

但按照墨子的说法,九鼎则是夏禹的儿子夏铸造的。《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商、周)。

青铜九鼎不管是大禹还是夏启铸造的,年代当在公元前21世纪前后。鼎和青铜刀不一样,单独一个范是铸造不出来的,需要复合范。那么,这时期有没有复合范铸造的青铜器文物被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呢?还真有!

1983年,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陶寺文化晚期铜铃。这件铜铃是陶寺发现的第一件铜器,证明陶寺文化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铜铃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左侧股骨、趾骨之间,器型不大,做工也较为粗劣。但它确实是用复合范(外范与内芯)铸造的青铜器。铜铃的铸造成功意味着青铜鼎也有铸造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陶寺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300-1900年,大致和传说中舜禹时期到夏朝初年吻合,所以陶寺青铜铃的出土基本上可以证明:夏朝初年,人们是具备了铸造青铜鼎的技术的。所以,夏朝初期铸造九鼎的可能性极大。从技术上讲,历史上夏禹(启)铸九鼎传国之事当非虚言!

夏禹在继承了舜帝的位置之后,曾经在涂山大会诸后(此时的后是独立的小国君主,并非夏分封的侯),防风氏约期不至,大禹就诛杀了他。“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国语·鲁语》

这件事的出现,说明大禹已经把生杀予夺的权力扩展到自己族人之外!因此,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霸主。有此权威,后来才有大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夏启的事出现。

“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 夏本纪》

也就是说,夏启仰仗父亲的武功和权威,夺取了本属于伯益的天子之位,变禅让制的民主推举为家天下。

夏禹(启)用诸后贡献的吉金(青铜)铸造了九个青铜鼎,这件事应当是可信的。当然,以此时青铜的珍稀程度来看,这九个鼎不可能很大,也不太可能很精致。

由于九鼎是夏王朝建立之初所铸造的象征王权的器物,在夏商周传了近两千年,所以它们才被后世公认为华夏至宝,天命的象征。才有了后来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庄王问鼎的故事。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

虽然楚国国君此时已经自称为王,周朝衰落。但在王孙满的嘴里,象征着天下王权的九鼎,依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才有“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的回答。

结语

九鼎后来在朝代更替过程中莫名其妙的遗失了。虽然《史记》里有九鼎被秦国迁走的记载,但在刘邦攻入咸阳后,秦王子婴投降过程中,九鼎并没有再出现在史册中。九鼎去哪了?这事成了历史上一个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燕云台萧燕燕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台》的背景是在宋朝年间,不过这部剧剧情重点并没有放在宋朝,而是主要讲述辽朝的故事。女主萧燕燕其原型正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其中一位女性政治家——萧太后。萧太后在位期间,多次击败宋军,取得一定优势,并且推行汉化,使得辽国国力达到鼎盛,可以说萧太后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所以在《燕云台》这部剧中,我们

  • 塞上风云记人物关系图,吕俊杰和谁在一起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塞上风云记》剧情慢慢渐入佳境,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不过这部剧时间跨度很长,所以新出场的角色会比较多,为了方便各位能够更好的追剧,我们已经把人物关系图放在下方了。吕俊杰一心想要重振吕家事业,却发现前方有着重重困难,好在吕俊杰一直在坚持没有放弃,中间遇到了一些贵人,最终是坚持自己的商道,成就了一

  • 暮白首感情线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暮白首》开播后,不少观众好奇剧中主要角色之间的感情线,其实从前期海报就能看出端倪,林敬和容婳是一对,陆一舟和容夙是一对。不过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当然这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林敬的真正身份是那岚岳,他和容靖沣有着血海深仇,此番混入龙吟城就是为了报仇。而容婳是容靖沣最疼爱的女儿,

  • 古代贵族为何养门客?这些人究竟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在很多国家都有很多贵族,他们一般都是家中钱财很多,社会地位也很高,有权有势有身份的人物,而这些贵族们,有很多人又会在自己家里养一些“门客”,给他们提供吃喝住宿,但其实对于贵族来说,这当然不能是白白提供的。那么究竟为何这些贵族们会养这些门客呢,门

  • 卫子夫墓离刘彻墓远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卫夫子的一些问题,很多人都问了,这个卫夫子死了之后埋葬的问题,有的人说卫夫子死后离这个汉武帝的墓穴非常远,也有的说没有合葬在一起,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太对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都还有哪些问题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关于卫夫子的墓穴其实有个故事,叫这个“张冠李戴&r

  • 百花羞救了唐僧,为何孙悟空还摔死百花羞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里面,百花羞公主被黄袍怪抓走,而唐僧也被抓来,百花羞偷偷放走了唐僧,请求他到宝象国给她的父王送信,让他来救自己。这样说来,百花羞虽然目的是为了解救自己,但还是放走了唐僧,按理说应该是对唐僧有恩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孙悟空却要刷死了百花羞的孩子呢?这难道不就成了恩将仇报了吗?百花羞面对

  • 大唐儿女行李恪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儿女行》中,李恪是男二号,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李恪陌生,历史上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李恪可以说是文武全才,还曾被列为立储人选,但长孙无忌坚持立李治为太子,甚至还陷害李恪,导致李恪最终无缘皇位。不过此后李恪有被平反,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让后人记住了他。下面就来讲讲有关李恪的生平

  • 局中人结局是喜是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将于明晚正式播出,喜欢谍战题材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从预告片就能看出,这部剧的制作非常精良,演员的演技也都没问题,主角是由张一山和潘粤明担任,光是这二位的名字应该就可以另很多网友放心了。关于《局中人》的剧情,这次打算来做个简单的介绍,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提前了解看看,最后结局虽然算不上完美,但

  • 暮白首墨幻喜欢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观众都称自己被墨幻给圈粉了,还挺喜欢墨幻在剧中的人设。而且更是体谅墨幻的处境,毕竟双方只是各自立场不同,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过从墨幻所做之事来看,她反派的标签肯定摘不掉,但编剧给这个角色增添了多面性,所以看上去也没那么坏,这点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大家都好奇,墨幻结局会不会将她洗白,就目前的剧

  • 为什么帝国主义没有占领海南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可以说是非常的落后又丧权辱国的了,签订了很多的条约,也有很多地方被列强侵占,可以说是非常危难的时代了。不过在众多被侵占的地方中,却并没有海南岛,事实上列强对于海南岛不可能没有兴趣,他们对于海南岛也是非常觊觎的,但是为什么海南岛并没有遭到被列强占领的命运呢?清政府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