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古代有长弓吗?

我国古代有长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4/1/26 22:49:33

长弓这种武器,一般来说在英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是英国精锐弓箭手的主战武器,而且一般认为,长弓也是起源于国外,看起来似乎和我国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于长弓的存在,只不过后来演变成了其他的弓,而且长弓因为使用并不多,所以在历史上也就不怎么显眼了。那既然能够在国外作为主战武器,为我国古代人打仗却不用长弓呢?没有使用长弓那么古人使用的又是什么弓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长弓,相信浮现在大家脑海里面的通常都会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格兰长弓手形象。毕竟早在公元1503年,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利用八千兵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击败了法国的三万板甲骑兵部队,就连法军主帅“穆尔公爵”也一并阵亡。也正是这场战役,让当时的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都开始逐渐重视起“火绳枪”等单兵热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可一直到公元1595年,在英国签署通过《终止长弓法令》以后,英格兰长弓手这才在火绳枪扬名欧洲近百年的情况下逐渐退出了战场。如此明显的冲突,不可能不让人印象深刻。

反观我国封建时期,长弓的存在感则就显得十分薄弱了,相信大家所想到的普遍会是一种相对长弓而言较为短小精悍的“角弓”。正如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写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犹著”,类似的诗词着实不算少见。由此也就让很多人都产生了长弓就是欧洲特产,在我国封建时期就没有长弓诸如此类的错觉。

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

1、我国封建时期的长弓

毕竟从本质上来讲,长弓说白了就是“单体弓”,也就是由单一材料所制作的弓,当然,这里不包括“弓弦”。而角弓则是由木材、动物的角、筋等材料混合制作而成,所以也称复合弓,同样的,这里也不包括弓弦,“复合弓”也不是主要利用滑轮组来省力的“现代复合弓”,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那么请问,如果没有单体弓作为原型的话,我国封建时期这种混合材料制作而成的“角弓”又是怎么来的呢?就像火绳枪与燧发枪的关系,如果没有“火绳枪”那频繁点火的繁琐操作作为发,大大简化击发流程、提升射击速度的燧发枪会出现吗?

显然不能。我国封建时期的传统弓变迁历程其实也是如此。不过在很久之前,又长又大的“长弓”就已经演变成“角弓”了。

就好比我国跨湖桥遗址所出土的那把用桑木之心制作而成,且残长121厘米的漆弓,从其弓弰以及整体的形态来判断的话,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其就是一把长弓。而这把弓的制作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

继而紧接着到了西周时期,或者还要更早,就已经出现角弓了。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下西周时期的《冬官考工记·弓人》。这篇由周公所作的散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角弓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表明角弓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不但“干、角、筋、胶、丝、漆”等六种基础材料需要精挑细选,制作时间更是动辄一年半载,而且最后装上弓弦以后也不是就能拿起来用了。

还必须先“藏置一年”,然后才可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一柄角弓的制作周期怎么着也得一年多甚至两三年了。这还没算角弓那因为繁琐的工艺所附加而来的昂贵维护成本,比如配套防潮木盒啥的。

反观长弓,就以英格兰长弓为例吧,如果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制作的话,通常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完成。毕竟长弓结构简单,简单来说也就只要找一根坚韧且弹性足够的木棍就可以了。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在“驯弓”的阶段,也就是给弓装弦的过程。

那么按常理来讲,应该是长弓的存在感更强呀对不对,毕竟长弓结构更简单,所附加的维护成本自然也就更低,而且还可以很轻松的实现批量化生产。

以古代军队的装配标准来看,显然长弓才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反而角弓则更像是封建贵族的专属,即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不是战争武器。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就好比唐朝时期一些描述唐朝军队的壁画、以及宋朝的“清明上河图”,里面也都有“长弓”的存在。

这些个案例也足以证明,在角弓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弓依旧活跃在我国的封建战场上,甚至还有可能是主流战弓。毕竟长弓个体数据虽然比角弓弱,但是群体输出的话,一轮抛射下来,长弓的杀伤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那为何长弓在中国古代却会呈现出没啥存在感的局面呢?

2、长弓在中国古代没啥存在感的实质

这就要从长弓的另一条演化之路开始说起了,也就是“单体反曲弓”,也就是由单一材料制作而成的反曲弓,而不是像角弓那样的筋角复合反曲弓。就好比现藏于湖北荆州博物馆一把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弓”,其就是一把典型的“单体反曲弓”。

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在战国时期,长弓就很有可能已经因为能效比不上角弓而面临一个逐渐被淘汰的尴尬局面。当然,单体反曲弓出现的时期应该还要更早,极有可能是和角弓同时出现的,甚至可能比角弓出现的时间还早。不过本着严谨的原则,咱们就暂且以这把楚国弓为准吧。

毕竟在使用同样力气拉弓的条件下,由于角弓有着“弓体复合结构”的韧性、以及“反曲弓弰”复位时张力的加持,在释放的时候可以把更多的能量转化到箭矢上面。

但由于角弓制作工艺繁琐、维护成本高,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没办法批量化生产。所以也就只能是本着性价比的原则退而求其次,选择造价低廉、且维护成本更低的单体反曲弓来装配军队。

那么大家说,在“长弓”和“单体反曲弓”之间,古人会怎么选啊?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单体反曲弓”,但这不代表长弓就彻底淘汰了,毕竟在木材变弯的同时,木头内部也会因为应力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损坏。

那么如果想要让其各段弹性依旧保持均匀的话,势必就还需要英格兰长弓“驯弓”那样一步一步来,利用火烤、亦或者刀削等多种方式来保证木材内部的应力平衡,这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换言之,即便有了单体反曲弓,长弓也只能说是在军队中的装配范围受到了压缩,或者也可以说是有了具体的使用情景划分,就好比唐朝史书所记载的,“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即便是盛极一时的唐朝步兵,也依旧存在规模化使用长弓的情况。至于高阶一点的骑兵,大唐财大气粗,自然普遍装配的都是“角弓”。

可到了宋朝以后,虽然宋朝的经济水平也着实不低,那么按常理来讲,应该是装配更多的角弓才对。然而问题在于宋朝的骑兵力量比较弱,后期经过一系列诸如“澶渊之盟”等和议的签订,更是连饲养战马的马场都没剩下几个,所以也就主要演变成了以步兵作战为主。

既然是步兵作战,那么在大规模装配的情况下,以宋朝那常年冗官冗兵的势态,长弓以及一些弓梢较小的单体反曲弓自然也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点大家也要注意一下,角弓并不适合在一些气候条件相对潮湿的地区作战。毕竟角弓的各个部位基本都是用胶水粘合在一起的,虽然有筋、漆等加固防潮,但也很容易因为天气潮湿而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长弓则不然。

那么大家再想想我国北方以及欧洲的气候条件差异,相信大家便一目了然,毕竟英国伦敦的“雾都”之名可不是白来的,再者,宋朝在中后期的作战场景也主要是在江南一带,气候相对湿润。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有保持太久,因为明朝来了,明朝的主要战争对象是谁,是元朝,还有后面的建州女真,这两个政权可都是以骑兵作战为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说元朝和女真会喜欢使用长弓或者同样长达一米多的单体反曲弓吗?显然不会,毕竟这两种弓都不像角弓那样适合骑兵作战,而明朝想要战胜这两个骑兵作战为主的政权,自然也不能在远程冷兵器上落了下风。

再加上中原地大物博,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元、明、清三个朝代自然也都开始在短小精悍的角弓的更新迭代上卯足了劲。这点大家可以参考明代《武备志》所记载的,“今各边马步射俱用此,以其长阔而稳”,指的就是明朝骑兵以及步兵都普遍装配的角弓“大弰弓”。

3、结束语

那么长弓在中国古代没啥存在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一方面是因为角弓的出现时间早,让长弓在战争中的成就和地位受到了限制,就好比大家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可大家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吗?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很模糊吧?

即便角弓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而且制造工艺还极为繁琐,无法大批量生产,但是却还有性能比角弓弱但同样造价低廉、易大批量生产的“单体反曲弓”做后补。长弓在战场上的地位自然也就又降了一级,存在感自然也就更为薄弱了。

再者,就是古代封建政权在大一统以后的财力了,中原的地大物博和统一政权那强大的财力,自然也就让更加适合骑兵作战的角弓迎来了一个普及的契机。

虽然造价还是高,但是其成就也显著,更别提在大规模普及的前提下,以及封建政权强大财力、物力的支持下,角弓那高昂的造价以及维护成本还算昂贵吗?显然不算。如此一来,长弓一没有成绩优势,好不容易有点造价优势吧,结果还被单体反曲弓和角弓的逐渐普及而消磨殆尽。

自然也就只能是从主流战弓的宝座上退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弓箭发展史上的一道印记,静静的躲在角落蒙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昭君真的是自杀而死的吗?为何她会服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王昭君大家应该对她也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和亲公主,王昭君的事迹一直都在民间广泛流传。而很多人也很好奇,王昭君远嫁之后经历过些什么,虽然说史书上有一些记载,但是毕竟年代久远,而且史书的记载距离王昭君的时代也有些距离,王昭君远嫁匈奴,想要知道她的境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也有一种

  • 如果岳灵珊反悔重找令狐冲,令狐冲会接受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令狐冲一直暗恋师妹岳灵珊,可惜岳灵珊并不喜欢他,就因为这事令狐冲还自暴自弃,堕落过一阵子,第一次尝试失恋的滋味竟然如此不好受。感情的事很难说出个所以然,岳灵珊不喜欢令狐冲也不能怪他,后来林平之的出现让岳灵珊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可惜她和林平之的婚姻并不纯粹,林平之是为了自保,岳不群则是为了得到辟邪剑法

  • 斛珠夫人讲的是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斛珠夫人》因为是由杨幂和陈伟霆主演,因此在网上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度。《斛珠夫人》剧版是改编自萧如瑟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也是拥有众多原著粉。女主方海市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渔村少女,后来遇见方诸,两人的命运也就此发生改变。不过方诸是一名宦官,他年轻时是六翼将,过着无忧的生活。后来则是在暗中操控黑衣羽林,

  • 夏桀王的宠妃妹喜怎么读?真的是个女间谍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妺喜简介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夏朝最高领袖的妻子称为元妃)。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妹”的&l

  • 万山河绘卷和如意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民初奇人传》中,华民初看似阴差阳错成为八行持卷人,其实他的身世和八行有着一定联系,不然也不会选择他。不过光是得到十行者绘卷还不够,还需要找到万山河绘卷的下落,才能大功告成。而此后各方势力为了争夺万山河绘卷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虽然华民初是要解散八行,但此时影响到家国安危,八行还是决定在隐退前共同携手抗

  • 民初奇人传谛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以为钟瑶只是一位普通的大小姐,没想到她才是全剧隐藏最深的那个人,八行之一的谛听之主正是钟瑶。此前从来没有人见过谛听长什么样,他们有着独特的行事方法,从不轻易现身。如果钟瑶也是八行之一,那接下来的剧情就更加精彩了。华民初成为八行持卷人后,他的任务是要解散八行,让他们做回普通人。不过钟瑶和华民初、希

  • 汉武帝和谁葬在了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武帝大家也知道他的后宫还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又有人说了,多是多,但是总有一位最爱的吧,那这个汉武帝死了之后应该是要和这个最爱的人合葬在一起的吧?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汉武帝死后到底和谁葬在一起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咳咳,其实汉武帝和任何人都没有合葬,不管是李夫人

  • 阴丽华9个孩子结局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阴丽华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非常的厉害,也是这个刘秀的梦中情人,最后也是顺利的嫁给了刘秀,也算是好事一桩了,而且这个阴丽华也非常的争气,前前后后给刘秀生了9个孩子,里面有5个儿子,4个女儿,那么这9个孩子的结局都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阴丽华一共生了5位皇子和4位公主,他们

  • 云台二十八将领武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云台二十八将领大家也是知道的,非常的给力的,在历史上也非常的知名,如果没有这云台二十八将领,这汉光五帝打天下也不会那么简单了,所以这二十八位,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那要是想给这二十八位武将做一个排名的话,这个云台二十八将领的武力排名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闲

  • 都是功臣为何陈平屹立不倒,周勃却总是被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陈平和周勃两人,同样都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之一,两人在汉朝的建立上都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然而同样身为功臣,两个人之间的待遇却可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陈平自然是身居高位,不仅如此而且还一直都屹立不倒,在自己的官位上一直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同样身为功臣的周勃,却和陈平有着完全相反的境遇,汉文帝总是非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