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2/20 14:38:49

太学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汉朝时期,汉武帝听取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不过中间因为王莽篡汉,导致太学一度零落。到了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重新用太学,并且立五经博士,到了汉质帝时期,太学里的学子已经高达3万多人。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魏作为人才、学子最多的一方,那时太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实际上退步了很多,当时太学风气不佳,学子质量很差,有的甚至无法提笔书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给大家做一番简单的分析。

曹魏时期的博士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呀。人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中部分博学多才者会选择将知识传递给他人。本篇就来聊聊魏国的博士们与太学诸生。

曹魏有着为数众多的博士,各国对于教育也颇为重视,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就设置了学师去教导阵亡将士的后代,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在洛阳设立太学,还设置了五经博士。魏明帝曹叡在青龙四年(236年)又设立了崇文观。

案《通典》,博士的职能是“掌以五经教子弟”,也就是说魏国设立的博士们要通晓五经,负责教导太学的学生们。梳理了下魏国的博士们,列个名单:博士:管邈、乐详、卑湛、曹志、邯郸hándān淳、缪miào斐、孙该、卢钦、高堂隆、淳于俊、马照、庾yǔ峻、苏林、马均、傅祗zhī。

其实还可以算上不知姓名的“博士臣范”、“博士静”,魏国设立的博士员额十九人,其水平参差不齐。有像乐详这样能贯通五经的,教学方式还深受好评,也有些博士只擅长一部分经义,乐详能教授五门经义,而他们只能教授一部分。

“魏及西晋朝博士置十九人”——《通典》

“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解,质而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以是独擅名於远近。”——《三国志·杜畿传》注解

太学风气如何

曹魏太学的规模是在逐渐扩大的,从曹丕黄初时期的博士十余人,扩大到学官博士七千余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有着飞跃,案《三国志·刘馥传》,魏国太学设立了20多年,但培养出的人才寥寥无几,不仅仅是因为选拔博士的门槛太低,导致授课的博士才学不足,也有这数千诸生自身的原因。

“内宫美人数至近千,学官博士七千馀人”——《三国志·王朗传》注解

他们有的就是为了躲避劳役,没多少学习的意愿,每年的课试能通过的不足十分之一。这种风气极大的影响了世人对于太学的评价,有志之士都不愿意来太学,高门大族子弟更不屑来此,只留下了些追名逐利的人。

“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三国志·刘馥传》

甚至朝堂上的公卿百官水平相差极大,堂上400多人,其中能提笔就写的不足10人,让人质疑这些臣子就是来混日子的。乱世中确实容易断了知识的传承,但依然有官学、私学供人求学,至于学习态度就是个人自己的问题了。

“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三国志·王肃传》注引《魏略》

“数年,隆等皆卒,学者遂废”——《三国志·高堂隆传》

行为人表,学业沉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无忌周芷若大婚,周芷若怎么做才能阻止张无忌被赵敏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张无忌和周芷若的大婚之日,赵敏带着谢逊的头发来找他,称只要跟她走,就告诉无忌谢逊的下落。一边是未婚妻,一边是义父,最后张无忌还是选择暂且放下婚事,和赵敏走。周芷若一气之下撕毁和张无忌的婚约,两人此后基本从爱人变成了仇人。那周芷若当时怎么做才能阻止赵敏呢?回过头来看,其实方法还挺多的,周芷若可以将赵敏

  • 画龙消鱼骨真的有效果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龙作为一种神话中才存在的生物,一直以来很多人也都只是将它当做传说来看待的,而在一些地方,有一些民间习俗与龙有关,比如画龙消鱼骨,就是说当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卡主的时候,就去倒一杯热水,然后在空中比划几下画一条龙,再扔进水里,喝下去,鱼骨就消掉了。这种方法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真的有效果吗?为什么要画龙而不是

  • 问米是真的吗?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有很多人听听说过民间有这样的一种习俗,名为问米,是一种诞生于古代的“巫术”,将亡者的魂魄召回阳间,附在神婆的身上,家人就可以与之对话。那么这种巫术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史?问米是否真实存在,问米真的能够实现与死去的人的交流吗?古人问米又是怎么问的呢?今天就让

  • 老人洞的传说,真的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现在比较提倡要传承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不全都是好的,对于一些不好的习俗,自然是没有必要再继承的了,其中就有一种民间习俗,名为老人洞,也叫弃老洞。顾名思义,就是将家里的老人丢弃在一个洞里,不再管他们的死活,这听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尤其是古代尊崇孝道的时代,怎么会有弃老洞的诞生呢?那么究竟老人洞

  • 刘邦项羽争天下的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汉朝几大历史事件,这个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故事我们是一定要说说的,小编其实也只是听说过了,并不知道这其中的详细情况,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这个刘邦项羽争天下的故事的简单版本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吧,一起学下知识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

  • 猪八戒是错投猪胎,还是本身就是猪成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猪八戒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很多人都对他的外型非常熟悉,猪八戒原本身为天蓬元帅,但是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胎的时候又错投猪胎,才导致他是猪的真身。不过当他投胎之前,还是天蓬元帅的时候,他的真身又是什么呢?猪八戒究竟投胎是投错了,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猪修炼成仙了呢?他的真身是不是猪,今天就让小编

  • 上方谷下雨后,诸葛亮为何不用箭射死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上方谷火烧司马懿,是《三国演义》里面非常经典的一段情节,原本司马懿就快要被火烧死,但是却没想到竟然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一命,诸葛亮因此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来诸葛亮也认定是天要救司马懿,所以也没办法再强求了。但是,虽然火被浇灭,但诸葛亮仍然可以用箭将司马懿射死,为什么

  • 张无忌在射雕三部曲中处于什么水平,实力能进前三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只是对比主角,张无忌无疑是《射雕三部曲》中最厉害的男主,这应该没有太大争议。不过要是和三部中所有出现过的人物相比,张无忌又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位置呢?其实从时间线上看,随着历史的进程,武林中各派高手综合实力肯定是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后辈实力总是要进步的。所以到了《倚天屠龙记》的背景年代,各门派

  • 刘协的两个女儿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刘协和这个曹操还是挺有意思的,曹操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这个刘协,而且刘协又把自己的女儿也都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这两人真的挺有意思的,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刘协的两个女儿最后的下场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刘协的两个女儿的下场史料并无记载,野史也没有记载,但是从一些侧面的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这个说法也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其实仔细一分析发现这个刘协和刘备才是一家人啊,才是匡扶汉室的匡庄大道啊,其他的什么都是觊觎皇权的人了,所以很多人都问了,既然目标如此高度一致,那这个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刘备一心匡扶的是汉氏而不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