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苗疆的神秘感是哪来的

苗疆的神秘感是哪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57 更新时间:2024/1/16 9:48:03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苗疆这个地方陌生。小说里的苗疆往往拥有很浓重的神秘色彩,这个地方会跟巫术、蛊术挂钩。那苗疆到底是指的哪里呢?其实苗疆一词常见于明清时期,意思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就是指苗族在全国的聚集区,而狭义则更加细致一些。其实苗疆并没有那么多神秘的独门法术,这些都是小说赋予的。那今天就借此机会给各位讲讲苗疆,看看真正的苗疆是什么样子。

1、苗疆≠苗族聚居地

记得,跟友人闲聊时,说起“苗疆”在哪儿的话题。一友人脱口而出道:“就是苗族聚居地吧。”我于是追问:“苗族聚居地在哪儿?”哑火。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武侠小说里形容的“苗疆”,确指某个或某些地方,也不能跟“苗族聚居地”画等号。

而且,仅就“苗族聚居地”而言,今天跟共和国成立以前,也是有所不同的;更别说对比武侠小说幻化的“古代”了。

不同源自两方面:

第一是根本性的——苗族的定义,也就是苗族指什么、指谁?指或说定义不同,聚居地也自然就不同了。

第二是地域性的——无论怎样定义,苗族作为一个民族,其所定居、聚居的地域,在历史上也是有调整和改变的。及至今天,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少数民族”当中,属于“多地聚居”的“较大者”。即:苗族从人口来讲,属于比较“大”的少数民族,且聚居地并不似其他“大小”可比的少数民族那样相对集中。

今天来说,苗族在湖南、贵州、四川都有聚居地,甚至在云南、湖北的一些地方,也有苗族。他们在本民族内部,有着不同的、或许牵连紧密也或许牵连不怎么紧密的分支,彼此的聚居地并不都“接壤”,甚至有的还相距遥远。

很显然,这些未必接壤甚至可能相距遥远的区域,不能套概念地被认作是“苗疆”。

2、“苗”之含义及演变

说“苗疆”,先得说“苗”。

如同上面讲的苗疆不能跟苗族聚居地画等号一样,“苗”作为对种群的称谓,其含义,也不同于今天说的“苗族”。

我国古代,尤其上古至中古(夏商至隋唐),中心政权直接管理的区域大小不一,但一般都以“中原”和“关中”为核心。所谓中原,往大里说,概指以今河南省及周边的河北中部南部、安徽西部北部、山东中西部、湖北长江汉江以北地区,往小里说,就指河南省大部(南部除外);而所谓“关中”,指的是对应“中原”的“河西”部分,即今陕西省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的平原、类平原区域。

由“中原”、“关中”构成的中心地带以外,不同朝代、同一朝代不同时期,管理模式不同,但对相对边缘的当时的少数民族(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汉化”、融合,今天已属汉族),却有着相对“稳定”的防备和带有轻蔑、歧视色彩的称谓。

上古时期(商周)在称谓上,是说“东夷、西翟、南蛮、北胡”。即中心地带以东(多涉及沿海地区)称“夷”;以西称“翟”(又作“狄”或“戎”);以南称“蛮”或“苗”;以北称“胡”。其中北、西两个方向上,称谓常混用,而对于南面,叫法相对固定;东南地区,因处在“夷”和“蛮”交界,也称“蛮夷”。

有说法称,“蛮”和“苗”,在古字里“相通”,在称谓族群时可互为替代。要是这说法靠谱,那就可以认为,“苗”和“蛮”相近,是对中心地带(称“中原”、“中国”)以南的少数族群的通称。如果把这个定义之下的“苗人”作为祖先,衍变至今,应该囊括了包括汉族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南、东南、西南的民族。

在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两汉、魏晋),中原集权衰落,加上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入主中原”(五胡乱华)、汉族南迁(南朝)等多重原因,中原化向南传播,很多曾经的“化外之地”,逐渐与南迁的汉族融合、共生;也有些汲取了中原文化,自我强大;广大的南方区域,出现了新的族群分化,开始有了相对“教化”的“苗”、“冥顽不化”的“苗蛮”、“百夷”、“百越”。地域上,“苗”更多是在汉族统治区域边缘相对平坦、富足地方;“苗蛮”则主要生活在相同或相近区域中崇山峻岭、艰险贫瘠之地;“百夷”主要指今云南省靠近贵州四川的部分和广西临云南部分;“百越”则指今“两广”大部和闽南地区。

中古繁盛期(唐),是“粟作文明”向“稻作文明”的转型期,中心政权的管理范围扩大,人文影响深远,曾经跟汉族“共生”的“教化的苗”,几乎完全融入;而同时,曾经的“苗蛮”,则迫于生存压力,或“向心”地靠拢被汉族“同化”的本族,或与“百夷”、“百越”竞争、共生,形成今天西南中南少数民族集群的前身。

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苗蛮”,还是比更“化外”的“百越”、“百夷”们,多受了些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有限的)先进性,故而在竞争中显示强势,在共生中占据主流。武侠小说所主要涉及的年代,大约最早始于这个阶段。

随着历史发展,到近古(元明清),聚居于交通阻隔严重地域的“苗蛮”,又分化成诸多族群;其中一部分,是今天苗族的前身,也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另外的民族。提到“苗疆”的武侠小说所涉及的年代,通常比较晚的,便指向这个时期。

3、“苗疆”的概念性定义

所谓“苗疆”,在武侠小说的语境中,可以有三种理解:

(1)、概指有“苗”、“苗蛮”聚居的所有区域;大致可对应理解为今浙江省南部内陆地区、江西省中北部地区、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大部、贵州省大部、四川省东中部、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四川相近地带。

(2)、指“苗蛮”聚居的主要区域,大致可对应理解为湖南、湖北南部、贵州及与之相邻的四川、广西、云南这些地域中的险峻山区。

(3)、由武侠小说“讲故事”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成是长江、汉江以南偏远山区中的崇尚巫鬼文化的族群的聚居地。

笔者认为,从武侠小说论,上述“3”,是更趋于“准确”的定义式描述。亦即:苗疆不苗疆的,地域详由尚属其次,关键特征是崇尚巫鬼。

巫鬼到巫蛊,一步之遥!

巫鬼文化,曾经是主流文化,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衍生而来,始于夏商之交(约公元前十七到十六世纪),也有说始于商朝早期(公元前十六世纪),在商朝中晚期(公元前十三至十二世纪)达到鼎盛,商朝末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走向没落。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便是巫鬼文化时期占卜的产物。

之前,笔者曾撰文述及,人类的意识崇拜,从最古老的自然崇拜衍变到自然象征崇拜和“平级”的图腾崇拜,再就出现了异向的分化,呈现出巫鬼崇拜和象征图腾崇拜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是趋于自然的早期崇拜的抽象化,但巫鬼崇拜抽象化程度更高,多生发于经济和军事相对发达、规模较大、在局部处于主流地位的国家、部族。

由于巫鬼崇拜及其衍生出的涉及方方面面的巫鬼文化的高度神秘、抽象,以及崇尚巫鬼、盛行巫鬼文化的国家、部族的“帝国”式的扩张意识和相应行动,巫鬼崇拜和巫鬼文化,在“帝国”式的国家发展进程中,越来越融合于武力扩张和高压统治,显现前所未有的暴虐、血腥、虚无,走向腐朽没落、激发严重抵触甚至反抗,盛极而衰,很难看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之后,人类的精神崇拜,在巫鬼崇拜及其文化的废墟上,呈现出三种走向——与哲学思辨相关的成熟的神话体系(如古希腊)、具有哲学性的宗教(如佛教、犹太教)、建立在具有一定唯物属性的道德体系基础之上的高度抽象化象征(如我国周朝)。前二者,因为很大程度继承了巫鬼崇拜的“神主”本质,历史地看,对巫鬼崇拜及其文化特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融合力;而以我国西周朝为最主要代表(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例)的道德体系,具有明显的“人主”色彩,因而严重排斥巫鬼文化,结果呈现两个极端——大面上,很是“肃清”,不留遗患;另一方面,非主流的少数“残”,则趋于顽固的保守。而这种顽固的保守,在我们国家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下,获得了独特的存在空间。

相传“苗疆”的“巫术”和至今仍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存在的“萨满”,都源于巫鬼崇拜,但都并不就是曾经的巫鬼文化,而是因由着生存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而经历了漫长演变。

具体到以中南和西南地区险峻而闭塞的大山为“基地”的“苗疆”,传统的巫鬼文化,逐渐呈现适应环境的演变。比如:带入、融汇所聚居区域的特别物候(穷山恶水)、动植物及微生物特征(毒虫瘴气)等元素。而武侠小说有关“苗疆”的描述,多与文化“相异”及其产物相关;其中尤其多涉“毒”、“蛊”等“生物武器”和东南亚称“降”、“降头”的“噬”、“禁”等巫术。

所以,武侠小说讲的“苗疆”,其重要特征,该是崇尚巫鬼。

所以,有些武侠小说里说到“苗疆”,还“阿弥陀佛”着,肯定不靠谱。

4、武侠小说关于苗疆的描述是否有依据?

如前述及,武侠小说讲到“苗疆”,主要涉及“生物毒素”及其使用,和,巫术。

当然,也多半会提及跟生物毒素、巫术或许相关或许不那么相关的独特武功。

关于“武功”,武侠小说讲的,不管是“苗疆”的还是哪儿的,都跟现实基本没关系。简单说,绝大多数的“武功”,都是瞎编。不同只在于,编的是否靠谱。

拿公认的武侠小说“四大家”(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来说。

金庸,无可争议的“王者”,小说作品中涉及“苗疆”的人物、情节最多。作家本身是比较纯粹的书生,懂一些中医,可以认为完全不懂武术;作品中讲到的武功,基本都不靠谱;但强在想象力超级强,对于苗疆武功没多少特别渲染,主要讲苗疆的“毒”、“蛊”,倒很有“说到点子上”的意思。

古龙,很多人说他并不是纯粹的武侠小说家,而更是借了武侠“壳”的侦探和言情小说家。写的故事惊险玄妙、荡气回肠,但对于喜欢看“武功”的读者,却不“招人爱”。他的小说里,几乎所有的“过招”,都是“瞬间”看不清的“完成”。而其实,这种近乎“抽象”、“剪影式”描述,反倒最接近实际的情形。关于苗疆及其特色,在其小说作品里的描述,玄且神,基本是信手拈来、不加纠结,几乎等于把“苗疆”当成承载玄奇的大筐。

梁羽生,属于比较老派的武侠小说作家,无论写苗疆还是哪儿,相比前面二位,特别相比古龙,显得比较中规中矩;涉及更多的也是“蛊术”、“用毒”,而不怎么碰“巫术”;几乎所有“苗疆”的独特武功,都与“用毒”有关。说没依据,刻薄了点儿;但说多有依据,也算不上。

温瑞安,本身是武术家,又是东南亚华裔,听起来跟“苗”的“人事关系”,比前面三位都近些,但其实人家究竟祖居方,笔者并不确知。不过,他生长在有“降头术”的国家(马来西亚),或许对“巫术”多一些了解,小说故事涉及到时,或许多少含了些照葫芦画瓢的。作为“外国人”,他对“苗疆”的地域,或许未必很了解;但作为武术家,他小说作品里涉及“武功”的部分,剥离掉文学式的夸张,并克服他有时稍嫌拖沓的文风,之后,细品起来,该是比较到位的。至于苗疆的武功,也许,在他的理解中,会很接近东南亚的武术(比如泰拳);虽在作品中涉及不多(或也由于笔者阅读有限而没有发现很多),但涉及到时,总觉得有泰拳的影子。靠谱不靠谱,只能大概模糊地认为,可以想象。

无论他们谁,都肯定没在“苗疆”生活过。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生活时代,早就没有了“苗疆”的概念。所以,在他们作品中对“苗疆”的“地方”描述,很少。这也是小说家的聪明——了解的就浓墨重彩,不了解的就一笔带过。

那些很少的描述,作为同样也不了解的后生,笔者曾经路过过有可能曾经是“苗疆”的地方,白驹过隙的印象对比想来,觉得多多少少,还算有点儿依据。但更多的,其实对于小说作家而言也是更要紧的,是源于“印象”的、文学式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为何要用玉做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古代的兵器,很多人首先能够想到的应该就是刀、剑、弓箭、长枪这一类的兵器吧,而这些兵器所采用的材料,一般也都是一些坚硬的金属材质,也会有一些上好的木料,经过锻造最终制作成了兵器。但是曾经有一种材质,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那就是玉。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玉器一般都是代表着各种身份象征、礼仪象征等等,有

  • 哪吒降妖记哪吒喜欢小龙女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哪吒降妖记》虽然是一部讲述哪吒的故事,但剧情和我们以往熟知的完全不一样。此前还有不少朋友问哪吒性别到底是男是女,后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哪吒其实是男的。不过这次剧版找了位女演员饰演哪吒,而且造型也有一些争议,估计只能满足部分观众了。剧中还有两位非常重要的角色小龙女和摩昂,他们之间关系

  • 王小波起义的历史意义,为何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出现的次数最多的一个朝代了,平均算下来几乎每一年都有起义,农民起义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而历史上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各种起义,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说王小波、李顺起义。这一次的起义在历史上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因为在起义中,他们喊出了均贫富的口号,这相

  • 暮白首容夙陆一舟在一起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预告片的朋友,应该已经察觉到《暮白首》中,容夙和陆一舟走的比较近。因为那岚岳和容家有仇,陆一舟作为那岚岳的好友,应该也没办法和容家的人走太近,但他偏偏就是爱上了容夙,这也让陆一舟感到无比纠结。关键是容夙不想她姐姐容婳那么通情达理,陆一舟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容夙拉回正轨或许还要打上一个问号。下面

  • 暮白首那岚岳身世是怎样的,那岚岳和林敬身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暮白首》中,容婳的父亲容靖沣为了一己私欲加害那岚一族,所以此次那岚岳就是来找容靖沣复仇的。不过那岚岳不能以目前的身份行动江湖,所以他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林敬,而且性格也变了,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两个人。后来那岚岳遇见容婳,两人都对对方有了好感,不过当他们得知那岚家和容家存在世仇的时候,两人感情出现裂

  • 刘秀二十八功臣结局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秀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还是非常非常优秀的,被誉为是位面之子,而且说刘秀的出生,还有这个刘秀的历史功绩的话,能有刘秀这样功绩的皇帝也不多见的,所以这个刘秀是真的厉害了,但是一个人厉害其实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了,他更多的是还有兄弟了,刘秀的手下其实就是有这个二十八功臣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

  • 四大位面之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位面之子大家也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吧,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刘秀了,但是其实网传这个位面之子有四位,那么这个四大位面之子分别是谁呢?他们又叫什么名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四大位面之子分别是:“刘秀、王莽、陈庆之、朱棣。”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呢?接

  • 观音的坐骑金毛犼是什么来历?它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很多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坐骑,而这些坐骑很多也都被“征用”去做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妖怪,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观音的坐骑金毛犼。金毛犼也就是赛太岁,它原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长得像狗,非常的凶猛,还会吃人,而且凶狠的经常和龙争斗。这样的神兽自然是非常厉害的。那么究竟

  • 十万岳家军,为何没有一个人想要为岳飞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岳飞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抗金英雄,他的事迹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了,而岳飞最大的事情,就是他被秦桧诬陷,被宋高宗处死,造就了南宋历史上一个非常大的冤案,好在后来还是为岳飞平反了,只不过在很多人看来,这还是很遗憾的。而在岳飞的麾下,有十万岳家军,这么多的人,当时为何不去为岳飞平反呢?这

  • 暮白首人物关系图,各个角色结局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暮白首》这部剧并非根据小说改编,所以大家对剧情还有人物关系会比较陌生。不过从角色简介来看,男主是有着双重身份,林敬和那岚岳。女主则是林敬仇人的女儿容婳,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遭遇一些阻碍。容婳的妹妹容夙在剧中有也是一名非常关键的人物,在后期有着重要作用。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暮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