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哪些我们以为没有,其实很常见的东西?

古代有哪些我们以为没有,其实很常见的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4:01

很多人对于古代人的了解,都是出自一些影视剧,但是影视剧里面却也并不能够完全的还原古代人真实的生活场景,而人们对于古代的认知也就有了很多的偏差,觉得很多东西应该是现代才出现的,古代是不可能有的。但其实有些东西,古代其实早就很普遍了,并不是诞生于现代的,究竟有哪些东西是这样,已经拥有了很长久的历史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眼镜

眼镜在明代就已经步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了,晚明时一位叫孙云球的苏州人还写了一本《镜史》,可见当时人们对眼镜这一事物已不稀奇。

2、商标

北宋时期已有商标出现,并且还有logo。

版心中一只玉兔捣药的形象,左右书连起来是一句话「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正下方广告内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有优惠),请记白。」

结合大白话,言简意赅,图形生动易记,完全具备现代商标和广告的特征,鉴于这一个印刷版,所以当年一定大规模印刷纸质广告或招贴。

3、牙刷

宋代徽宗时人温革《琐碎录》载当时已生产一种以马尾制造的植毛牙刷,南宋临安城经常有卖「刷牙子」的小商贩,其市西坊南并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还有「傅官人刷牙铺」等牙刷专卖店;谬所编《百选方》中记载有牙粉的配方等。、

4、肥皂

古人与今人一样也要保持个人卫生,洗澡洗衣是日常需求,那古人用洗涤剂吗,用。在近代化学工业出现以前,世界各地的洗涤剂千奇百怪,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了油脂和植物灰混合成的洗涤剂;古罗马人很有味道的用尿洗衣服,为了收集尿液洗衣店外会摆上几个桶,去桶里撒尿伙计还会给你两个小钱。

中国北方人们会用皂角树的种子皂荚当洗涤剂,而南方则是另一种植物:「肥珠子」又名「无患子」,古书载「肥珠子者……膏润于皂荚,故名肥皂(注意:肥皂是中国原生词)」;合成洗涤剂方面有一种洗澡的叫「澡豆」,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粉状,用以洗手,洗面,能使皮肤滑润光。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就记载了一种澡豆的方子,那用料是相当的名贵。宋人有记王安石见镜中脸黑以为有疾,医生说这是脸太脏了给他开了澡豆让王荆公回去洗脸,然而王安石拒绝了。宋代时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胰子」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含有猪胰脏和草木灰成分的合成洗涤用品,近代也有把肥皂称作「胰子」的,答主老家小时候还有把香皂叫「香胰子」。

5、可折叠房屋

现代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榫卯技术,事实上在中国人玩榫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金属和木头的结合就已经玩得很6了。比如可折叠房屋,时间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甚至还要早(把金属用于建筑上的时间更早,时间可以追溯到早商时期)。

6、白内障手术治疗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

可能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认为白内障是现代医学发展之后才逐步认识并能够治疗的疾病。实则不然,早在唐朝时,中国的医家就已经对白内障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手术疗法——金针拨障术。由汉朝起而至唐朝,伴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大量的印度医学典籍也伴随着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形成了中印医学相互交融的局面。

印度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影响最大的学科莫过于眼科,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由王焘编著的中医学书《外台秘要》(40卷,1104门,6000余方)一书中就已有全面论述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的内容,而且细致描述了当时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拨障术」。

白内障的症状,《外台秘要》记载为:……(患眼)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遂致失明,令观容状,眼形不异,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知昼知夜,如此之者,名作脑流青盲眼。

这段描述可以说与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症状的描述十分接近了。

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外台秘要》则记载为:……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如见白日。所谓「金蓖决」即是金针拨障术。其基本原理就是用金针将浑浊的晶状体拨入后方的玻璃体腔内,使光线能顺利的到达视网膜,从而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金篦是在佛经中经常出现的词,《玄应音义》卷二曰:篦实弥切。金中精钢者为篦,又做金筹,是针拨白内障的器械。

其制备方法为:金针用上赤不脆金,抽作金丝,粗如缝布鞋底的钢针,长约3寸,敲作针形,以小巧光滑铁锤在镦上缓缓磋之,令尖圆若绣针状,亦不可太细,太细则易折,如觉柔软再磋令坚,不可锤击,恐脆则易断,用时发生事故。

以坚细中空慈竹作柄,则轻便易转,且不滑指。留锋寸余,针根用银镶好,不使动摇,针锋以银管护之。先用木贼草擦令圆锐,更以幼滑的石磨令滑泽,穿腹不疼,则入目不痛,方可应用。在正式为病人手术前,往往先以动物眼如羊、猪眼等进行针刺手法练习,待手法纯熟后才能进行人体治疗,古人曾有「羊头初试,得其轻重」之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什么不和赵云比武,却和马超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在现代人眼中是被誉为武圣的人物,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很多人也会认为,关羽的武力值也很高,尤其热衷于给《三国演义》中的众人物进行武力值的排名,而且五虎上将中,关羽也是排在第一位的。不过关羽曾经与马超比武,除了结果之外,很多人更在意的是,为什么关羽只找马超比武,却不找赵云呢?关羽没有找赵云比武的原

  • 北宋孙行友和孙方谏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灭亡后,中国又进入到大分裂期,中原前后崛起了五个政权。直到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再次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都说乱世出枭雄,五代十国时期自然也出了不少枭雄,那今天就准备跟各位讲讲孙行友和孙方谏这对兄弟的故事。其实在乱世中,谁都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胜者,但机会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 官渡位于现在的哪里什么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官渡之战在这个历史上还是非常非常出名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那这个官渡之战中的官渡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是非常值得一说的了,所以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位于现代的:“河南省中牟东北地区”。

  • 赛艇运动起源于哪里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最久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赛艇运动到底起源于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别以为这个赛艇运动是现在才兴起的,这个运动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赛艇运动起源于什么地方吧,还有这个赛艇运动的相关历史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哈!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rdq

  •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河西走廊大家也都有应该听说过,但是不仅仅如此,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分析一些其他的内容了,比如说这个,河西走廊是位于什么以西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小编想过,但是一直没有研究过,所以这个答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河西走廊是位于这个“黄河”以西的地方了。但是

  • 曹丕的武功有多厉害?用甘蔗战胜一员猛将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自然是有很多武艺高强的大将了,很多人都能说出不少人物,不过也无外乎是赵云、关羽、吕布这一类武将,但他们的武力值大部分其实都是经过了《三国演义》的渲染,是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的,但当时的确还有一位高手,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那就是曹丕。曹丕是在史书记载当中,用甘蔗就打赢了一位猛将的人物,这段

  • 癌症在古代叫什么?中医里是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癌症这个词,我们应该都并不陌生,现如今又很多的癌症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不过癌症这个词,其实是西医的说法,那么也会有很多人比较好奇了,西医成为癌症的这些病,在古代中医的说法里面,又应该叫什么名字呢?古代有没有癌症,古代的癌症是怎么治疗的呢?古人面对癌症这些病症的时候,有什么应对方法?今天就让小编带

  • 刘邦能放走张良,为何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历史上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而他们有很多相似点,却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面。朱元璋杀了功臣,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他的疑心,而刘邦杀功臣,却不会像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杀,而且对待自己的谋臣,刘邦放走了张良,给他封了侯,但朱元璋却没有放过刘伯温,为何他们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 分封制将权力分散,为何周朝还存在了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按照延续时间来算,周朝算是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了,前后大约有800年的时间,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像周朝这么长久。而周朝当时实行的又是分封制,分封了很多的诸侯王,尤其是在东周时期,分封制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最终各国都脱离了周王室的统治,大一统的秦朝出现了。不过,既然看起来分封制并没有什么好处

  • 明朝灭亡很多人殉国,为何清朝却没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灭亡,可以说场面还是非常惨烈的,崇祯帝自杀殉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官员同样自杀,不仅自己,还连带着家人一起自杀,史书记载,明朝灭亡的时候,殉国的人数成千上万。当然也不乏有很多并没有自杀,而是向清朝俯首称臣的,但殉国的人还是不在少数。但是清朝后来灭亡的时候,却并没有人要去殉国,甚至很多人连同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