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蒙古盟与旗的区别是什么?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内蒙古盟与旗的区别是什么?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3/10 4:32:12

当我们看看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名的时候,会发现当地的地名非常有特色,比如说:阿拉善盟、陈巴尔虎旗、正蓝旗等等。这其中盟属于市级单位,旗则属于县级单位,盟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一种叫法。内蒙共有3个盟:阿拉善、锡林郭勒、兴安;49个旗,还有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3个自治旗。内蒙古为什么会有旗、盟这种独特的行政单位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蒙元时期的草原

我们先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开始说起。在宋金时期,草原上分布着各个部落:乞颜部、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等等。这些部族各自为政,互相攻伐。直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才结束这一局面。成吉思汗将原先的部族拆散,以逢十进一的原则,将部民编为百户、千户,封给家人和功臣管辖。

到了元代,草原老家成了岭北行省,岭北省和内地其他省的行政体系不相同,岭北省下边不设置路府州县,而是由一个个公贵族的封地“爱马克”构成,爱马克下面再设置十户、百户、千户。实质上和成吉思汗时期没有太大的不同。

在这个体系中,头领世袭罔替,上下级之间有非常严格的隶属关系。蒙古骑手有编制有单位,故而有组织有纪律,战斗力也就体现出来。

混乱的北元时期

元朝灭亡后,蒙古族被迫迁回塞北。元汗庭衰落,内部纷争不断,一些人控制了好多个“爱马克”,称之为“鄂托克”。这些贵族们谁也不服谁,互相打来打去。而原来依附于大汗的“森林百姓”瓦剌力量崛起,要和蒙古本部一决高下,就这样草原上陷入了一片混乱。

大约到了明朝弘治正德年间,黄金家族里出了一个人物,名叫孛儿只斤-巴图孟克,《明史》上称其为小王子。这个小王子打跑了瓦剌人,再次统一了蒙古各部,被称为“大元中兴”之祖,人称达延汗。达延汗废除了长期被瓦剌人占据的太师一职,设立了“济农”(汉语晋王的音译)职位,由大汗的嫡子或兄弟担任,强化了汗庭的权威,同时重新编排了蒙古各部。

达延汗把蒙古各部主体部分,分成左右翼共六万户,万户总理旗下的“鄂托克”。左翼三万户:察哈尔部、兀良哈部、喀尔喀部;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永谢布部。

察哈尔万户为大汗直辖,鄂尔多斯万户为济农直辖,其他各部的头领也都由达延汗的儿子担任。这六万户的划分影响深远,直到现在的蒙古国,还自称是喀尔喀蒙古,这喀尔喀就是当年达延汗划分的左翼万户之一。

但是,达延汗死后,蒙古各部重新陷入分裂混战,其原因在于达延汗采取的集权措施不够彻底。各部就像当年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一样,首领世袭罔替,而大汗也只管一部,力量和诸侯差不多,时间久了,便“后属疏远,相攻如仇雔,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了。

其次,达延汗没有把瓦剌部统一在他的体系内,蒙古一些较小的部族也没有被他收入囊中,比如后来为大清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尔沁部。

故而,必须要有一种更强大的政治势力,有更广阔的控制范围,能建立一套更有约束力的体制,才能够确保蒙古高原的稳定。

清代:旗盟制的建立与推行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了一套八旗制度。以数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意思,有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八个旗。旗下丁壮,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为满洲贵族牢牢控制。

在清势力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少蒙古部族或被清征服,或主动投奔清。开始,清政府把他们编入满洲八旗,后来归顺清廷的蒙古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八旗装不下了,特别是在1634年,皇太极击败察哈尔大汗林丹汗之后,所获壮丁无数。于是专门搞了一个蒙古八旗,这就是“旗”在蒙古民族内推行的开始。

蒙古八旗是从属于满洲八旗系统的军政一体组织,同后来的地方行政区“旗”还是不同。1636年5月,皇太极在盛京会盟蒙古十六部落四十九王公,将蒙古划分为四十九旗,原来的王公为札萨克(旗长),这里搞的才是真正的“行政旗”。这些“行政旗”由原先的鄂多克仿造八旗制度改造而成,若干个旗定期进行盟会,故称为“旗盟制度”。到了1640年,皇太极宣布废除原先的“万户”“鄂多克”等单位,全部按旗划分管理,旗盟制在清控漠南地区全面实行。

旗盟制度随着清朝势力在蒙古地区的扩张而不断地被推广。康熙三十年(1691年),漠北蒙古归附清朝,外蒙开始实行旗盟制。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等地的厄鲁特蒙古开始实行旗盟制。到了乾隆攻灭准格尔后,基本上清所辖的蒙古地方,都实行了旗盟制度。

旗盟的组织形式

清朝将蒙古部族大致分成三类管理: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和内属蒙古。八旗蒙古制同满洲,驻防全国,自成系统。草原上的蒙古部大都属于后两者。而其中又以外藩蒙古为多数。

外藩蒙古的旗盟

外藩蒙古所谓的外藩,就是由部落首领自治。蒙古领主世袭担任旗长称为扎萨克王爷。旗内领土皆是他的封地,旗内人丁都是他的属民。扎萨克的办公机构叫和硕衙门,设有2名协理、1名主管、1名梅林(即总兵),合称掌印五大臣。旗下一级设有苏木,苏木的主官叫作苏木章京,苏木再下一级称为昆都。

相邻的几个旗每三年盟会一次,有中央指定的旗长任正副盟长。盟长和中央特派员一起召集盟会,向各个旗布置中央任务,传达朝廷指示,并清点统计各旗人口经济数据,汇总办结司法案件,汇报给中央。清朝时期的盟本身没有行政机构,还不算一级行政单位,只是起到对与盟诸旗的监督和协调联络作用的一个委员会。

内属蒙古的旗

内属蒙古由是中央直接委派官员管理的。任命总管、副都统、散秩大臣为旗长。旗下有佐领、参将等官员。内属蒙古旗几乎不会盟,直接由将军,都统等封疆大吏管辖。可以说外藩蒙古是充分自治,内属蒙古是中央直管。

内属蒙古很多是由原先的外藩蒙古因为叛乱被镇压、“改土归流”而来。最大的内属蒙古部众,就是察哈尔部。清康熙十四年,察哈尔亲王布尔尼觉得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嫡系正统后裔,怎能屈居人下?于是趁三藩之乱的时候,起兵反清。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被清廷镇压了。康熙把察哈尔部设成八个内属旗,使用正镶红黄白蓝旗的名号,人称察哈尔八旗。

旗盟的背后的恩威并施

旗盟制度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清朝对蒙古的策略,就是拉拢加上防范限制、恩威并施。

先看看恩的一面,高官厚禄拉拢上层。清廷给札萨克王爷极高的待遇。给他们赐予超品的爵位,从镇国公到亲王不等,并且和他们联姻结为亲家。蒙古旗盟里的其他官员也品秩极高。旗的体量相当于内地的县。但是旗协理却是一品官,协理、梅林有二三品,比内地的七品芝麻官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再说威的一面。清廷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文武两套班子,来管制约束蒙古。

在中央有理藩院,专管蒙古事务。蒙古王公的封爵会盟朝贡赏赐,都由理藩院管理,旗内重要事务,都必须承报理藩院批准,旗里的牧地、人丁、牛马、田产都要汇报给理藩院。理藩院还负责制定法律法规《理藩院则例》《蒙古律》等约束蒙古王公。

在地方派大员设重兵。蒙疆广袤的土地上,则设置了呼伦贝尔副都统、热河都统、乌利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绥远城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节制、监督蒙古部族,如有谋反不轨行为,则立即讨伐诛灭。

在恩威并施下,旗盟制把蒙古部族牢牢地束缚住了。旗和旗之间划定了严格的疆界。不同旗的牧民不能越界放牧。旗地和汉地也界限清晰,蒙汉人民也不能自由往来。这样可以防止蒙古各部和蒙汉民族之间联合做大,对朝廷造成威胁。

尾声

旗盟制度施行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清末,列强侵略、清室衰微,才逐渐走向崩溃瓦解。旗盟制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保证了草原边疆的和平稳定,使得蒙古各部之间的纷争战乱大为减小。但它终究是清廷维护统治的封建产物,有时代局限性。

由于旗盟制度的长期实行,旗和盟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地区称谓。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旗盟旧制彻底被历史淘汰。但是依据习惯,还是留下了旗和盟作为一些行政区划的名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准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问,这个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呢?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比较复杂的,为何说复杂,其实这个三急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三急,这个三急有太多太多的说法了,哈哈,更多就需要仔细的分析说说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了!1、一般说法:人有三急就是指的:屎急、尿急、屁急。2、孔子说法:孔子其实也说过三急的

  • 阮氏在魏晋时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阮籍是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原本也是一位有志之士,推崇儒家思想,希望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不过魏晋交替一事,让他内心感到无比的失望,也感叹人生的无常,此后他便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思想上也逐渐转移以道家为主。其实阮籍的选择,正好可以说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部分文人他们内心到底是如何变得愤怒或者癫狂

  • 仙人跳什么意思?又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仙人跳想必大家也知道一些吧,小编是知道这个说法的,但是小编在没真正了解之前,这个仙人跳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小编就以为是这个仙人在跳舞了什么的,其实并非如此了,那么这个仙人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出自于哪里呢?还有这个仙人跳的历史故事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仙人跳的意思仙人跳其实简

  • 妖怪抓住唐僧之后为何不立马就吃,非要先干掉孙悟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百看不厌,不过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原著里面,都有一个问题让人疑惑不解,故事里面的那么多的妖怪,既然已经抓住了唐僧了,为什么不直接就吃掉,非要先把孙悟空给干掉?孙悟空一日不死,他们就绝对不会动唐僧,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直接吃掉唐僧,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 匈奴后来是融入汉族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可以说是古代众多的外族当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民族了。匈奴与中原来往最密切的时期,应该算是秦汉时期了,只不过这种来往并不是友好的来往,这一点很多人也都很清楚。不过对于匈奴人后来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很多人也很好奇,似乎自从汉朝之后,就很少再听说有与匈奴有关的事情了。而有一种说法是说匈奴后来已经融入

  • 八佰事件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八佰》的上映也是一波三折,原本计划2019年上映,后来经历退档。直到前天,官方正式宣布定档于8月21日,这次应该是能顺利播出了。《八佰》的背景,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期间,电影主要讲述“八百壮士”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抵挡日军进攻的故事。那今天

  • 红崖天书究竟是谁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天书”,自然也就预示着这个“红崖天书”没有那么简单,红崖天书位于贵州腹地,是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而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展现的内容是非常令人疑惑不解的,而也正是因为无法理解,无法读懂,才被称为“天书”。那么这个红崖天书究竟有

  • 西门庆武艺不在武松之下,为何最后被反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西门庆最终自然是被武松杀掉了,武松为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报了仇,杀掉了西门庆、潘金莲,而潘金莲作为一个不会任何武功的女子,自然不是武松的对手,但西门庆不一样,他的武力值甚至可以说不在武松之下,因为他曾经一脚就把武松的刀给踢飞了。既然西门庆武艺不低,为何最终却还是死在武松手上,被武松反杀掉了呢?西门庆是怎

  • 封神榜九大先天圣人如何排名?排名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中,成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除了在人间的众位封神榜上有名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参与或主导封神的神仙们。他们并不在封神榜之列,但是他们各自却有着很高的名气和很大的本事,总共有九位,被称为是九大先天圣人。那么这九大先天圣人分别都是谁,他们各自又是怎样的排名情况呢?排在第一位的又会是谁

  • 张无忌为什么能放弃仇恨,全然为大局着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何况在一个武侠世界里,多少恩怨纷争都因仇恨而起。特别是家人被害,那势必会和仇人不共戴天。但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被五大派逼死,等张无忌有能力报仇时,为什么他能放下心中的仇恨,全程都以大局为重呢?其实准确来说,张翠山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