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力?

真实的西域都护府有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4/1/19 11:00:21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相信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朋友们多少对这个都会知道个一星半点的。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说,但事实上并不是。1928年,著名史地专家黄弼在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处(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发现了两处遗址。

据其著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的记载,“野云沟村南约半里,有一高阜,面为深沙堆集,上生芦苇,间有红陶片”。

此外,两处遗址上还发掘出一些存贮粮食的陶罐,根据文献和实地考察的辩驳,黄文弼认为很可能是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而这些遗物极可能是士卒在此屯守的用物。

当然,关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目前又能保存多少,其实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界都有很大的争论。

毕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沙侵袭,即使遗址尚在,也可能早已埋入风沙之中,或者被盐渍侵蚀了。事实上,即使是明朝修建的很多烽火台都是如此残破,何况两千年前的遗址?

最近,有考古学者宣称很快就能找到并确定西域都护府的遗址,其中称:“现在就差临门一脚了。从种种迹象都可以推断,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地理位置应该就在这里。这一点完全可以认可。只是我们还必须进行考古发掘。只有看到了这个城的真实面貌,我们才能肯定这种判断。”

然而,也有人认为,“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这里盐渍很严重,这对有机物,陶器等侵蚀很严重,没有找到指西域都护府的直接证据。本想通过对烽燧的调查来推断乌垒城的位置,也因为烽燧遗址损毁严重,无法确定它最后的位置。”

那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域都护府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是很难说的,学界最好不要为了自己的业绩或者当地为了建立旅游点而贸贸然的自说自话,否则很容易成为笑柄。

从历史记载来看,在汉武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130年左右),丝绸之路和西域才真正被西汉朝所重视。

但由于实力和地域的原因,在近半个多世纪后,即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才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骑都尉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驻扎地点为乌垒城。

根据《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的记载,“乌垒,户百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人。城都尉、译长各一人。与都护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而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记载,“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

也就是说,西域都护府所掌握的兵力仅仅为300人,而西域都护的官职、地位也仅仅与太守(郡太守是两千石)相当,并不显赫。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域都护府很可能只是西汉派出的带护卫队的使馆机构,谈不上真正对西域有实质性的控制。而其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又与西汉的强大与否相关。

如《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上》说的,“神爵二年,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

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横穿戈壁沙漠、距离太远的西域都护府几乎不可能得到本土的后援(事实上也没有发生过),因为后勤没有保障这才必须在当地屯田养活自己。

而其职责,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统辖西域诸国之类,其实就实力而言,未免太高看了。

事实上,所谓西域48国也仅仅是一些绿洲城邦的组合,如果只对付其中一两个,3百职业兵士大概也就够了,因为这些绿洲城邦本就是吹弹即破的墙头草,谁强大服谁呗!

据记载,自郑吉为西域都护至西汉末,前后任西域都护者18人,姓名见于史册的有10人,除郑吉外,还有韩宣、甘延寿、崇等,这些人大概就相当于武装大使级别的人物吧。

而从他们的职责看,更多是维护西方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尤其防止他们与北方的匈奴勾结),另外,就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以保障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贸易利益。

然而,因为缺乏后援的缘故,西域都护府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其实也很难考量。事实上,有些都护非但不能起到安抚西域诸国的作用,反而有被后者所杀的例子。

如汉明帝 (公元74年)时期派陈睦当都护时,第二年就因为焉耆、龟兹叛乱而被杀了、而在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西域都护府干脆就被裁撤了。

此后,因为内乱的缘故,中原王朝再无力西顾,西域也不再受中原牵制,西域都护府也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这个角度上说,仅凭一个西域都护府就说西汉控制了整个西域及“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说法,至少在西域问题上显然是软绵无力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有韩国网友称明朝的服饰是抄袭的韩服,这种说法实在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朝鲜”的国名还是由朱元璋裁定的,历史上朝鲜各方面的文化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说明朝服饰抄袭古代朝鲜,毫无道理可言。准确来讲,朝鲜的服饰才是借鉴了明服,如果仔细研究的话

  • 金朝为什么要修长城?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长城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可以抵御外族对于中原的入侵,在这一点上面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秦始皇要将长城连接在一起,而后世各个朝代几乎都会对长城进行修缮和加固。然而,由女真族统治的金朝,为什么也要去修长城呢?长城本来就是用来抵御外族的,那他们修长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

  •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鼎盛期,其战力所向披靡,西夏、金国、南宋统统不是元军的对手。所以后来元朝才能完成统一,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元朝为什么没有将高丽一同吞并呢?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当时元军想要灭掉高丽都不算难事,为何忽必烈没有下手?那下面就准备跟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外界因素所致,想

  • 尼布楚在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在清朝初年,康熙爷与沙俄签署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便是《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是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之所以将这条约称之为尼布楚条约,是因为这份条

  • 非洲有长城吗?解密约鲁巴环形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有太多的文明建造了类似于长城的防御工事,成为了充当拱卫自身安全的保障。所以这类建筑就几乎遍布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地区。例如被人发现于尼日利亚境内的约鲁巴环形墙,就是这类永固设施的代表。今日的约鲁巴环形墙遗迹由于历史沿革和人口流动,后世对约鲁巴环形墙的建造、使用

  • 长安为何要改名为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西安,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一座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是中国古代13个王朝的古都,也是中国历史上建朝最多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的人或许会疑惑,既然西安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为何在古代的诗歌作品、历史记载中,西安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呢?这就必须要说到西安的

  • 历史上有几人死后被鞭尸?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古人都认为死者为大,除非是一些坏事做尽的坏人,死后尸身或许也得不到保护,比如董卓,但如果人死后已经入土,大部分时候也不会再去想要报仇了,但历史上却记载着这样几个人,他们即便是自己死了,自己的尸体也是得不到安宁的,还被人从墓里掘出来鞭尸,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为什么死后还要遭到这样的对待?今天

  • 高湛为啥不传位兰陵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说了,这个高湛还挺有意思的,话说他和这个兰陵王的关系非常好,而且兰陵王也的的确确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最后这个高湛却没有把皇位传给这个兰陵王,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高湛为啥不传位给兰陵王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高湛是兰陵王的伯伯啊,高湛自己有儿子不传位,

  • 高长恭有孩子吗,高长恭有多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高长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高长恭到底有没有孩子呢?这个高长恭到底有多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所以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具体的答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呀!高长恭是没有孩子的哦,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了,至于说这个高长恭有多帅,那一定是非常非常帅了,毕竟是历

  • 兰陵王墓为什么不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问这个兰陵王的墓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墓呢?其实也非常简单了,就是非常单纯的一座墓穴了,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兰陵王被誉为是美男子,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真实的兰陵王到底有多帅,所以这个兰陵王的墓就很多人想知道挖掘了没有,其实还没有挖掘了,那么为什么不挖呢?下面我们我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兰陵王墓为什么不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