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应该怎么区分?传统司法怎么判定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应该怎么区分?传统司法怎么判定正当防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4/2/16 6:05:56

如果有人侵犯了你,或者威胁到了你的生命安全,你为了自保把这个人杀了,那到底是算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呢?其实传统司法对正当防卫还有故意伤害是有明确行为划分的,有些也需要看具体情况在定夺,毕竟相对普通案件来说情况会比较复杂,而且很多细节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可能光看行为都还不严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时候是怎么划分正当防卫还有故意伤害的,一起来看看吧。

“正当防卫”是一个现代法学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从近代西方传过来的法律术语。但,在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中,就没有类似“正当防卫”的立法与判例么?当然不是。

且不说清末《刑律草案》第15条明确规定:“对于现在不法之侵害,而出于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利之行为,不为罪。但防卫行为过当者,得减本刑一等至三等。”属于毫无疑问的“正当防卫”立法,就来说西风东渐之前的中国传统司法制度吧。

《周礼·秋官》载:“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这是西周时期的立法。什么意思?《钦定周官义疏》注解说:“军中级邑有盗贼来劫,窃其财物及家人者,当时杀之则无罪也。”换言之,按西周立法,面临抢劫的盗贼,人们拥有无限防卫权。当然,这一涉及“正当防卫”的规定,有些粗糙。

《汉律》规定:“无故入人室宅庐舍、上人车船、牵引欲犯法者,其时格杀之,无罪。”这一立法,我们可以从“私有住所不受侵犯”的角度来讨论,也可以视为是“正当防卫权”的体现。

《汉律》这一规定延续至《唐律疏议》与《刑统》、《大明律》与《大清律》,而且又有所发展。

《唐律疏议》与《宋刑统》均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若知非侵犯而杀伤者,减斗杀伤二等。其已就拘执而杀伤者,各以斗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又以“疏议”加以注解:“若知非侵犯,谓知其迷误,或因醉乱,及老小疾患并及妇人,不能侵犯。而杀伤者,减斗杀伤二等。”也就是说,对于明显没有侵犯能力之人,不适用“正当防卫”。

《大明律》与《大清律》亦规定:“凡夜无故入人家,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其已就拘执而擅杀伤者,减斗杀伤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清律还补充了一则条款:“凡黑夜偷窃,或白日入人家内偷窃财物,被事主殴打至死者,比照夜无故入人家;已就拘执而擅杀至死律,杖一百、徒三年。若非黑夜,又未入人家内,止在旷野,白日摘取蔬果等类,俱不得滥引此律。”对“正当防卫”的实施条件作出了更明晰的说明。

关于“夜无故入人家”情景下实施“正当防卫”的条件,清代法学家沈之奇曾有精到的概括:“必是黑夜,必是无故,必是家内,必是主家,必是登时杀死。”当然,按清律,白日入室盗窃,视同“夜无故入人家”。

除了“夜无故入人家,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的立法条款,我们还可以从传统司法制度中找到其他方面的“正当防卫”,比如女性遭遇强奸时,奋起反抗,杀死强奸者,也属无罪。

我举个例子:宋徽宗大观二年,昌州有一名妇女任,丈夫已亡故十年,但阿任没有改嫁。亡夫的亲兄弟卢化邻垂涎阿任姿色,伺机“侵逼强奸”,“阿任仓卒之间,无可逃免”,杀伤卢化邻,导致其伤重身死。昌州将案子呈报梓州路提点刑狱司,提刑司又呈报中央。中央法司认为,阿任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免勘特放”,朝廷还“支赐绢五十疋”给她,以示嘉奖。

清代时,朝廷还明确立法,承认“拒奸杀人”为正当防卫:“妇女拒奸杀人之案,登时杀死者无论所杀系强奸、调奸罪人,本妇均勿论。如捆缚复殴或按倒叠殴,杀非登时者,所杀系调奸罪人,即照擅杀罪人律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所杀系强奸罪人再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均照律收赎。”非“登时”杀死奸者,则为“防卫过当”。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清代的正当防卫判例《拒奸杀人之判》,收入《清朝名吏判牍》中。

案情概述:有陶凤者,涎其弟妇丁氏美貌,屡调戏之未得间。一日,其弟文麟因事赴亲串家,夜不能返。文凤以时不可失,机不可逸,一手执刀,一手执银锭两只,从窗中跳入丁氏房中,要求非礼。丁氏初不允,继见执刀在手,因佯许也。双双解衣,丁氏并先登榻以诱之。文凤喜不自禁,以刀置床下,而亦登榻也。不料丁氏眼疾手快,见彼置刀登榻,即急趋床下,拔刀而起,文凤猝不及意,竟被斩死。次日鸣于官,县不能决,呈控至府。

知府船山判:

(一)审得陶丁氏戳死陶文凤一案,确系因抗拒强奸,情急自救,遂至出此。又验得陶文凤赤身露体,死在丁氏床上。衣服乱堆床侧,袜未脱,双鞋又并不齐整,搁在床前脚踏板上,身中三刃:一刃在左肩部,一刃在右臂上,一刃在胸,委系伤重毙命。本县细加检验,左肩上一刃最为猛烈。当系丁氏情急自卫时,第一刃砍下者,故刀痕深而斜。右臂一刃,当系陶文凤被刃后,思夺刀还砍,不料刀未夺下,又被一刃,故刀痕斜而浅。胸部一刃,想系文凤臂上被刃后,无力撑持,即行倒下。丁氏恐彼复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猛力在胸部横戳一下,故刀痕深而正。

(二)又相验凶器,为一劈柴作刀。正与刀痕相符。而此作刀,为死者文凤之物。床前台下,又有银锭两只,各方推勘,委系陶文凤乘其弟文麟外出时,思奸占其媳丁氏,又恐丁氏不从,故一手握银锭两只,以为利诱,一手执凶刀一把,以为威胁。其持刀入房之际,志在奸不在杀也。丁氏见持凶器,知难幸免,因设计以诱之。待其刀已离手,安然登榻,遂出其不意,急忙下床,夺刀即砍,此证者诸死者伤情及生者供词,均不谬者也”。

(三)按律因奸杀死门载:妇女遭强暴而杀死人者,杖五十,准听钱赎(此处张船山对法律的引用可能有误)。如凶器为男子者免杖。本案凶器,既为死者陶文凤持之入内,为助威强奸之用,则丁氏于此千钧一发之际,夺刀将文凤杀死,正合律文所载,应免杖责。且也强暴横来,智全贞操,夺刀还杀,勇气佳人,不为利诱,不为威胁。苟非毅力坚强,能出此!方敬之不暇,何有于杖?此则又敢布诸彤管载在方册者也,此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掉宰相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非常悠久的朝代,同时,明朝的等级制度是很森严的,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说到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君王,当时的朱元璋从小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也是过得十分的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从小便学会了独立,同时,在朱元璋

  • 司马孚算魏臣还是晋臣?司马孚为什么一生以魏臣自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孚当时是司马家最长寿的人,活了92岁,比司马懿还要长寿。虽然司马孚也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帮手之一,但司马孚一生都已魏臣自居,而不当晋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司马孚也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有点像荀彧,荀彧虽然帮助曹操但一心只相当汉臣,最终被曹操逼死。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自然没人敢逼死他,而且司马

  • 庞统和诸葛亮谁的成就更高?凤雏卧龙得一可安天下有道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凤雏卧龙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是徐庶对刘备说的,意思能得到庞统或者诸葛亮其中一人便能治理天下,不过刘备两人都得到了,最后也没能完成自己的志愿,可见这句话还是不怎么靠谱的。而且在多数人的心里,蜀汉的军师似乎永远都是诸葛亮出镜率最高,导致其他人的存在感微乎其微,这对庞统来说也并不

  • 历史上的丞相宰相和相国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还是有很多的,不管是魏晋南北朝还是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是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的。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议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的制度,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丞相宰相和相国有什么区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宰相、相国、丞相,在古代位高权重,可谓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列宰辅。

  • 故宫地砖坏了打开后无意间发现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故宫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故宫是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尽情的感受到人文的气息,当然了。我们也知道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故宫中的一些秘密吧。最近有不少的人在说故宫地砖坏了打开后无意间发现一个秘密?这到底是什么呢?故宫一直以来就是皇帝所居住的地方,我相信看过古

  • 上古十大魔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上古时期的十大魔神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呀,什么战神刑天啊,什么水神啊,最后前前后后有10多个呢,那么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看看,这些称为神的这些人他们都是这么死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揭秘看看上古十大魔神死亡原因,感兴趣的一定被错过了!我国神话大全之上古十大魔神:上古十大魔神

  • 历史上为什么乾隆宠爱和珅,但是嘉庆却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一个经常活跃于乾隆时期的,有关前朝的清宫剧当中的人物,很多人深受王刚的影响,不自觉就将他演绎的形象代入对和珅的想象当中。历史上的和珅,的确也是深受乾隆的宠爱,尽管是一个大贪官,但是谁也阻止不了他的地位。但是乾隆死后,嘉庆却对他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珅最终也是死在了嘉庆手上。那么,为什么嘉庆

  • 孝庄太后停尸37年,康熙为什么不将她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历史上一般称呼为“孝庄文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祖母,也是皇太极的妃子。关于孝庄太后的影视剧不在少数,尽管仍旧有所更改,但是很多人还是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于真实的孝庄太后的历史情况。然而,孝庄太后死后,竟然长达37没有下葬,一直停尸宫中,而这又是康熙的安排。康熙究竟

  • 张飞是县候关羽是亭侯,这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飞和关羽的爵位问题其实还是挺有讲究的,话说张飞的爵位是县候,而且关羽的爵位是亭侯,着县侯很明显是要比亭侯的爵位高了不知道太多了,那么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刘备是不是亏待了关羽呢?从字面上看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的,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含金量较高的&ld

  • 司马家灭蜀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刻灭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东汉末年分裂许久之后,西晋在消灭孙吴之后,再度统一中国。司马氏掌握了曹魏政权后,取得了蜀汉旧地,打破三国鼎立局面,但是为何没有一鼓作气消灭孙吴,即刻统一中国呢?其实在吞并蜀汉政权后,西晋曾发起过一场战争,即西陵之战,意欲吞并孙吴。但是,在孙吴将领陆抗的带领下,吴国取得胜利。可以看出,孙吴政权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