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景之乱是怎么回事?

侯景之乱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3/12/19 0:41:43

说带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其实也还挺有故事的一件历史事件了,而且也非常的值得大家关注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侯景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还有当时的事件的具体过程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被错过了!

侯景之乱是爆发於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的一场动乱,使南朝、梁朝国力、社会遭到严重破坏。

侯景,字万景,朔方人,也有人说他是雁门人。侯景少年时代就放荡不羁,横行非法,乡里人都畏惧他。他长大后,骁勇善战,力气也很大,还擅长骑射。因此被征发入伍,在北魏在北方设置的防御游牧民族的军镇中服役。后来成为军阀尔朱荣的部下,参与了尔朱荣平定葛荣起义军的多次战役,以军功擢升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

高欢作了东魏的丞相后,进入京师洛阳,将专擅朝政的尔朱氏家族全部诛杀,于是侯景就背叛了尔朱氏,投降高欢,为高欢所重用。

侯景虽生性残忍酷虐,严明军纪;然每次作战所掠夺的财宝,都会奖励给将士们,自己不留分毫。因此,手下将士们也乐意为他效命,所参与的战争,多以胜利告终。因此侯景的地位也不断攀升,在东魏统治集团内,地位仅次于高欢。任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高欢死后,儿子高澄继承其位。高澄与侯景素有仇隙,侯景为避祸,决意投靠南朝梁武帝萧衍。

梁朝统治集团内部对是否接纳侯景,意见不一。萧衍决意接纳侯景,下诏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高澄遣大将军慕容绍宗率军将侯景及其所部围困于长社。数次激战后,侯景抵御不住东魏军的凌厉攻势,只好退入涡阳据守,此时,侯景所部马尚有数千匹,甲卒数万人,车万余辆,与东魏军相持于涡北。不久,侯景军粮吃完了,将士们也大都是北方人,不愿意跟着侯景南渡,因而部下暴显等将领各率所部向慕容绍宗投降。侯景军溃散,侯景与腹心数人自峡石渡过淮水,收拢散卒,仅得马步兵八百人,奔往寿春。初,梁朝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也是萧衍的侄子率军围攻彭城,兵败,萧渊明等梁朝贵族、将帅被东魏俘虏。萧衍遣使至东魏,请追前好。侯景闻知此事后,非常害怕,多次派遣使者固谏,但萧衍不听从他的意见。高澄给萧衍开出的议和条件是:萧衍交出侯景,东魏释放萧渊明等。萧衍采纳了这个交易。

侯景闻讯后,决定铤而走险,他勾结萧衍的侄子萧正德(萧衍称帝后,多年無嗣,故过继侄子萧正德为太子。后萧衍有亲生子昭明太子,故废黜萧正德太子之位,萧正德表面隐忍,实则怀恨在心,寻机报复)。听到侯景叛乱的消息后,梁朝君臣讨论固守长江防线,侯景兵力空虚,必然无法渡过长江天险,必然不战自溃。萧正德此时主动请缨,愿意承当防守长江防线的重任。萧衍很高兴,命他担负此职责。萧正德到前线后,先遣数十艘大船,对外声称载运的是荻草,实际上是装载的侯景部下。侯景在萧正德协助下,顺利地渡过长江天险,一路吸纳了大量的奴隶、流民,声势大振,直逼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作为回报,侯景遵守此前承诺,立萧正德为帝。

侯景围攻建康时,梁朝各地诸侯王(多为萧衍的儿子们、侄子们)起勤王之兵数十万,将侯景军包围在建康城下。本来,援军若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败侯景军,并无问题。可是各路援军为保存自己的实力,皆坐视自保,终致建康陷落。萧衍忧愤去世,侯景此时为笼络人心,废黜萧正德,立萧衍的儿子为帝,矫诏自进位为相国,封泰山等二十郡为汉王,享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等特权。侯景对此并不满足,又矫诏加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太宗大惊问道:“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世祖遣领军王僧辩率众攻击侯景,屡战屡捷。侯景废黜太宗,迎豫章王萧栋即皇帝位。侯景自攻占建康后,就一直在谋划篡夺皇位之事,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忌惮梁朝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想象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待四方平定后,再自立为帝。随着前线局势的恶化,侯景军不断被击败,巴陵失律,江、郢丧师,于是侯景加紧篡位,先矫萧栋诏命,自加九锡礼,置丞相以下百官。又矫萧栋诏,禅位于己。改国号为汉。

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侯景军溃散,侯景与心腹数十人乘坐一艘小船逃走,为减轻船的载重以加速前行,侯景甚至将两个儿子推坠水中溺死,逃至壶豆洲时,侯景被羊鲲杀死,送尸于梁军平叛主将王僧辩,曝尸于建康市。在侯景军围攻建康及占领建康前后,侯景军对建康城里的贵族百姓大肆屠戮,掠夺财物。建康城内,到处是断壁残垣,尸体累积。侯景曾向梁朝的几家贵族求婚,但都被强调婚姻要门当户对,鄙视侯景身份的贵族们拒绝。侯景占领建康后,对贵族们大肆屠杀,将很多贵族家庭中的年轻女性押送到军营里,听任军士们将其轮奸屠杀,活着的女子们被迫充当军妓,遭受无尽的凌辱和蹂躏。因此,建康无论是贵族官僚还是百姓都对侯景恨之入骨,争相从侯景的尸体上割取肉块,烧烤后啖食,焚骨扬灰。在侯景之乱中罹祸遇害人的亲友们,甚至用侯景的骨灰和在酒里饮下。侯景之乱虽被平定。然南朝亦遭到空前的浩劫,实力大为衰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选侯和选帝侯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选侯和选帝侯这个事情其实也还是听有研究价值的,这两个东西在欧洲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经常的出现了,那么有的人就非常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选侯和选帝侯这两种形式呢?他们的具体区别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也别错过了!选帝侯和选侯是对德语Kurfürsten一词的不

  • 古代女子穿衣服都是怎么打扮的?衣服为何越穿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宝贵的财富,同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其实,每个朝代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就拿当时的明朝来说,明朝是一个等级制度很森严的朝代,明朝出现了很多严格的制度,其实,这些都与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有关,明朝的开国皇帝

  •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国为什么是一个荒唐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国其实这个国家也挺有意思的,这个国家话说是在广东这边了,当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了,话说有的人说了这个南汉国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荒唐的国家了,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欢迎一起揭秘分析看看!“五代十国&r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长城全部都是秦始皇建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还是主因。在草原征战秦始皇的部队也不是匈奴的对手,想要把匈奴彻底毁灭一时半会也做不到。而且长城并不是由秦始皇一人全部建造,战国时期各国就已经修剪过,秦始皇把其中的一部分给连接了起来,而且后来的朝代也有修建长城。现在大家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不是秦始皇建造

  •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皇帝为何要下令保护明朝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清朝则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明朝的灭亡之后是清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明朝和清朝的历史,说到明朝就不得不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是一位很典型的疑心非常重的皇帝,其实,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朱元璋从小

  • 刘备伐吴只是头脑发热么?刘备为什么敢挑战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死后刘备动员了大部分的兵力伐吴,誓死要为关羽报仇讨回一个公道。历史上刘备如此兴师动众的时刻并不多,可见这次是真的生气了。但是刘备大军却在夷陵之战上惨败,差点全军覆没,只有刘备和几位将领逃到了白帝城,没过多久刘备也去世了。夷陵之战上的惨败让很多人都没想到,至少诸葛亮没有算计到,就算打不赢刘备也有能

  • 慈禧有遗言吗?三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早期的清朝社会太平,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安居乐业,同时,到了乾隆皇帝期间,当时的清朝是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不过,到了晚期,清朝由于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清朝的老百姓生活是变得非常的无知,因为老百姓接收不到新

  • 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八王之乱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家篡权成功后,司马炎称帝建立了晋朝。但是晋朝却把中原和草原带入了一段最黑暗的历史,因为在这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整个中原没有一块祥和之地,百姓民不聊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主要还是晋王的内部斗争实在太过残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司马懿生前受了太多屈辱,所以自

  •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花了六年时间北伐,最后于234年在五丈原病逝。那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真相你了解么?我们都知道,当时司马懿只守不攻,不管诸葛亮怎么激怒司马懿,司马懿都纹丝不动,这也让诸葛亮非常无奈。不过既然是这样的话诸葛亮为什么不主动进攻呢?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懂兵法的人,双方在野外交战,主动进攻的一方吃亏的概率会

  • 明朝的户籍制度是如何发展的?织户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在当时明朝所产生的一些类的制度也是沿用至今的,那么,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户籍制度是源远流长的,那么,在历史上,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的户籍制度,一起看看明朝的户籍制度是如何发展的?织户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要了解织户,必须知道的是明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