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扶苏不死,大秦不亡?

为什么说扶苏不死,大秦不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2/14 22:47:20

说到扶苏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对于秦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而且他的才华和能力在当时也是能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了,但是最后大家也发现了,那就是真正死的是他,继承皇位的反而是别人,但是最后秦朝也真的是灭亡了,这个时候有人就说了“扶苏不死,大秦不亡”,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也是他在弥留之际下诏书,确立的继承者,只不过这一切都被赵高扣押、隐瞒。

皇长子的名字取自《诗经》中的《国风·郑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寓香草佳木之意。

由此可见,秦始皇对于扶苏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过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记载公子扶苏非常有政治远见,,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不可实行太过严苛的政策,只不过这些与秦始皇的政治理论相悖,由此触怒秦始皇,被认为是一个性格软弱的公子,于是一纸诏书,将他打发到上郡监蒙恬的军中,希望由此历练出一个果敢刚毅的皇子。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迅速成长起来,扶苏成为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的一名战士。而他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也令边防将领自叹弗如。然而哪怕在这些浴血征战中,也没能磨灭掉他原本善良慈悲的心肠,他依旧爱民若子、待人谦逊,更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子,凭自身的政治敏感与秦始皇的栽培,且在朝堂经营多年,理应得到大部分大臣的拥戴,而在监军期间,又与蒙恬大将军等人有不错的交情,军中有人辅佐,朝堂有人拥戴,若是能够顺利登基所面对的局面也应该是人心所向相对稳定的。

就算秦始皇一直认定此子性格软弱,不是合适的继承者,可对于当时的大秦来说,一位怀柔的君主会让秦朝有更多缓和的空间,不至于会迅速崩塌。

好像皮绳被拉直绷紧后,如果外力消失,皮绳可以舒缓下来,那么你会看到这根皮绳是在向内收缩的,有时候,人心也是如此,被高压管制下的人心,就像一根绷紧的皮绳,随时有可能断掉,

而一旦这管制变松、变柔和,人心不再惶恐,便会有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重,也许还会有一些被救赎的感觉,甚至会觉得拯救了自己的这个人,才是真正识得本人这个千里马的伯乐,会更卖力的为这位君主、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此时人心的向心力是最大的。

胡亥不过就是一个被赵高利用的傀儡,加上他本身也没有多少政治头脑,只是贪图权力顶端带来的奢靡与享乐,从而更加放任赵高对朝政的把持与祸害。

胡亥之所以如此信任赵高,是因为秦始皇听说赵高为人勤奋,又精通律法,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更是让他教胡亥判案断狱,加之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这也就为他裹挟胡亥篡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高为宦官起家,最初因害怕扶苏继位后重用大将军蒙恬,而他与蒙恬素来不和,便伙同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幼子胡亥为帝,依仗着秦二世的宠信,自任郎中令并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将权利的暴虐向发展到极致。

而后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虽然此后不久便被子婴设计杀掉,且诛夷三族,但赵高的行为也是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秦的灭亡,源于赵高与胡亥的暴虐与严苛,残杀忠良,灭其宗室,让大臣无人再敢上书;穷奢极欲,供己享乐,至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重徭役赋税,酷色政刑法,使民不聊生怨声四起,各种矛盾交织在一处。

终于农民领袖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揭竿而起,很快各路人马因其目的一致,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因而与此对比,若皇长子扶苏继位,就算他宅心仁厚的性格如秦始皇所担心的一般,并不适合帝王之位,可在酷政后的慈悲,严律下的适度放松,对于大秦帝国都是一种良性发展,并且扶苏公子在朝堂本就拥有良好的人脉,在军中又有极强的依仗,继位后就算不会立刻杀掉赵高,也不会重用此人,便不会出现赵高权倾天下的局面。

扶苏本就以继承人身份生活多年,所学所看、所想所观,皆以帝王视角论之,他能明白权利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还有责任,因此自身就不会出现胡亥和赵高那样的放纵,与权倾天下后的自我膨胀与不管不顾。

而且,当扶苏公子成为权力顶峰的人,无论性格、眼界与行为,总会发生变化,这是权力带来的变化,他不会一直温良下去,会越来越刚毅果敢、坚忍不拔,因此,才会引发出这样一句话:“扶苏不死,大秦不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投降73周年,历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罪行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的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非常的贫穷,所以很多时候都遭受到了外国侵略着的侵略,其中,日本的侵华战争可谓是对中国的伤害是最大的,当时的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滔罪行,使得本身就千疮百孔的中国是雪上加霜。最后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让中国人们扬眉吐气了一回。那么,小编看到今天是日本头像73周年,历史上日本侵

  • 慈禧到底有多放不下圆明园?为什么这么喜欢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知道的,因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在中国的封建史上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细心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现在有很多的宫廷剧都是按照当时清朝的背景来进行拍摄的,确实,因为清朝很多的习俗和现在都是有很大的联系的,加上清朝是后宫中争风吃醋也是一

  • 古代的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太子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皇位的继承人了,那么我们也经常有听说过什么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这两种人了,那么这两种人的官职在和现代的官职做对比的话会是什么官职呢?而且他们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想知道这两个区别的网友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

  • 福王朱常洵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自成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到底有多么的厉害,他也算得上是农民起义里面的为数不多能坚持到很远的,但是他还是运气差了很多,最后被村民给误杀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个人的事情,我们要说的是关于他的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好像率领了很多人吃掉了福王朱常洵啊,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

  • 汉武帝为何下罪己诏?这份罪己诏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汉朝,说到汉朝其实也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汉朝是一个很繁荣的朝代,当然了,其实汉朝其实为后面汉文化的传播也是奠定了很深的基础的,那么,汉朝时期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了。当时汉武帝做出了一个令人十分不解的事情,那就是汉武帝为什么要下罪己诏?这份罪己诏到底有哪些的意义呢

  • 诸葛亮空城计有被司马昭看破么?司马懿撤退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看了《虎啸龙吟》以后,大家应该也明白司马懿在诸葛亮摆出空城计时到底为什么会撤退了。并不是因为司马懿怕诸葛亮耍诈在城里有埋伏,就拿当时司马懿的部队来说,一共有10万兵马,诸葛亮再怎么埋伏也是徒劳,所以司马懿完全没必要担心。但是司马懿想到了当时自己在曹魏的处境,所以选择了放了诸葛亮一马,这点上诸葛亮应该

  • 和珅死后他的家人是什么下场?嘉庆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很多人都对这个人物十分熟悉,除了荧幕上的经典形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是清朝时期一个很有名的大贪官。贪官,而且皇帝也都知道他贪,他贪的也很大,就连皇帝也都惦记着他的家产。和珅最终的结果还是被嘉庆皇帝给处死了,那么在他死后,他的家人们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嘉庆皇帝是怎样对待他的家人的呢?和珅是清朝

  • 诸葛亮得了什么病?为何会病逝五丈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刘备光复汉室的大业,劳累一生,从刘备请他出山开始,东征西战,出谋划策,也为历史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刘备临死前托孤,诸葛亮可以说是担当大任,而后,他挥师北伐,自己却也因病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之上。那么,诸葛亮当时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会如此严重,以至于丧命呢?三国后期,诸葛亮

  • 怎么不见古代君王把陵墓修在太行山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帝王的陵墓这件事情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其实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会发现在中国的古代啊很多君王都把陵墓修在一些不知道的地方,但是有的人却说了,其实在中国的古代好像没有见到什么人把陵墓修在太行山上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也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其实太行山上还是有

  • 溥仪一共有几个妹妹?傅仪退位后她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历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当时清朝的灭亡则标志着中国封建史的结束,清朝的皇帝也是有很多的,现在有很多的宫廷剧也是按照当时清朝时期的背景来进行拍摄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傅仪,当时溥仪一共有几个妹妹?傅仪退位后她们的结局是怎样的?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