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很多人说晁错死很冤?

为什么很多人说晁错死很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4/3/21 7:41:45

说到“晁错”这个人很多人应该知道一二的,他在西汉的政治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话说他提出的重农抑商政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了,对当时的社会也有一点的影响,但是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晁错好像死得非常的冤枉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还有晁错的死在当时来说到底有没有价值了,下面就跟随小编分析揭秘看看吧!

晁错死得很冤,首恶是汉景帝,但他自己也有责任

晁错与前吴国丞相袁盎关系极坏,两人互相见面就起身回避,从来不说话。晁错当上御史大夫后,以接受吴王刘濞财物的理由要将袁盎治罪,汉景帝将他赦免罢为平民。七国造反后,晁错认为机会来了,想趁机以串通吴王谋反罪置袁盎于死地,袁盎获悉后连夜求见老朋友窦婴,说他要求面见汉景帝说明吴国造反的原因。果然袁盎被召见,当时汉景帝正与晁错在谋划调度军粮。

汉景帝问:“现在吴、楚造反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袁盎回答:“不值得忧虑”!汉景帝惊讶,他认为吴王财富雄厚,招揽了天下豪杰,养精蓄锐几十年,年老了才造反,一定是筹划很完备了,怎么能说他不值得忧虑呢?袁盎说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财力雄厚,但是却没有天下豪杰,那些人只不过是些亡命徒和铸钱的奸商而已。这时连一旁的晁错也认为袁盎的意见很好。汉景帝又问平定叛乱的计策,袁盎要求左右随从回避,汉景帝照办,只有晁错还在。袁盎说他所说的话,人臣都不应该知道,汉景帝才让晁错回避。袁盎告诉汉景帝:“吴国、楚国的布告中说得很清楚,是当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迫害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所以才造反,他们只要诛杀晁错,恢复故地就会罢兵。既然这样,现在只有杀了晁错,赦免除吴、楚七国,恢复他们的故地,那么就可以兵不血刃平息叛乱。”汉景帝沉默很久才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是不惜为了天下安定而杀一个人的。”

过了十多天,遵照汉景帝的授意,丞相陶青等人弹劾晁错企图离间皇帝与群臣、百姓间的关系,要将城邑赠送给吴国,没有臣子礼节,大逆不道,要求将晁错腰斩,父母、妻子、同胞兄弟姐妹全家不老幼全部处斩。汉景帝批准了这一自己谋划的建议,命人将晁错欺骗用车载到东市,身着朝服腰斩。

晁错之死是一个悲剧,他的所有罪名都纯属捏造。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冒失削藩激起了诸侯王的叛乱,责任在于汉景帝自己,而不在于晁错。

建议者不应该负责,决策者才需要负责,因为建议不好你完全可以不采纳;反过来,既然采纳了建议,责任就应该由决策者承担;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建议者积极进言,决策者才能在不同的建议中分析、比较、选择。当年汉文帝回答晁错的上书时,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明白、透彻。

汉景帝与晁错相识多年,且对晁错言听计从,十分宠信,却在面临七国叛乱,自己皇位可能不保的时候,就惊慌失措,原形毕露,立即将他用残酷的腰斩处死,而且还处死了他的全家老小,以此远超出反叛者期望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欢心,这充分暴露了汉景帝极端自私、凶残、懦弱、推卸责任的一面,用弱者一方的鲜血来掩饰自己决策的失误,来博取强者的欢心。对于汉景帝来说,晁错实际上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小角色,一个甚至连宠物也不如的工具,两千年之后,仍让读史者心寒。

如果作为普通人,汉景帝不会有机会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人性的丑恶:如果有钱,他最多是一个平常的富二代;如果有权,他最多就是一个公子哥或枉法的官员;如果没钱、没权,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最多性格不讨人喜欢,很可能还混得很不如意。这些也恰好说明,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后会变得多么危险、可怕,而历史上的那些暴君、昏君们如果没有皇帝的身份,可能也就是我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权力会放大人性的缺陷,因此掌握权力却能克服这些缺陷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

反过来,晁错本人也有一小部分的责任,他的性格不随和,严厉刚直,做事不留余地,眼中只有皇帝而无其他人,与同事的关系极为恶劣。刚正不阿的丞相申屠嘉对他就极为厌恶,甚至想找个借口杀掉他,后来还没他气得吐血而亡。

晁错认为平叛的百万大军由臣下率领很危险,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长安,这种建议不要说汉景帝听了未必高兴,这是让他身居险地,大臣们包括平叛前线总指挥周亚夫及其他将领们听到了会开心吗?与袁盎的关系不好也就罢了,但晁错却想利用七国之乱的机会,罗织罪名杀掉袁盎,结果激起对方反弹,自己和全家反遭其害。从这个意义上讲,晁错有咎由自取的因素,因此众人也乐得他落得如此下场,没人替他抱不平,这也是汉文帝当年并不重用晁错的原因所在。

晁错属于谋士、智囊一类,而并不是能承担实际事务和参与决策的政治家;而汉景帝却将他火箭一样提拔为最高等级官员,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将不胜任者提拔到一个重要岗位,下则沐猴而冠,徒惹人发笑;上则对个人、对国家都是一个悲剧,事实证明果不其然!

汉景帝过分倚重晁错,冒失削藩,却在诸侯叛乱后惊慌失措,杀晁错诿过,与其父汉文帝宽厚仁慈、从容镇定、谨慎小心、勇于负责、谋定而后动比起来,汉景帝在人品、才具、胸怀上真是差得一天一地;甚至和明初、清初同样削藩的建文帝、康熙帝比较,至少在人品与胸怀上他也是远远不如。

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是评价一个人物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比较,一个人物的优劣长短就会暴露无遗。前面说过,汉景帝和晁错气味相投,性格相似,他们是一对空想家,而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实际的执行力。既然要削藩,既然有意想逼反诸侯王,当然要想到可能的各种后果,其中最坏也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诸侯王造反,因此一定要预先采取防范措施,而不应该遇事惊慌失措。汉景帝居然妄想通过杀晁错,恢复诸侯故地而让诸侯罢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件事同样提醒我们,做事情,眼里不能只有上级,还要有同事、下属,否则当你被上级当成替罪羊抛弃时(这是很经常发生的事),众人只会落井下石,最多冷眼旁观。才华横溢者经常会犯晁错一样的毛病,眼高于顶,容易瞧不起人,与他人处理不好关系,做事不留余地,经常伤人自尊,威胁别人的地位。

如果有一个宽容的上司罩着还好说,但更普遍的,上司经常是汉景帝这号的人物,功则归己,诿过他人,习惯用牺牲下属来推诿自己的过失。后人读史,其实就是在读现实。岂能不慎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希特勒为什么将党卫军圣刀师视为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希特勒的党卫军战斗极其勇猛,悍不畏死,大家人人皆知。因为那时候的党卫军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元首会带领我们走向胜利”,这个信念支撑他们无畏惧任何敌人。在战争中期,由于兵力资源的缺乏,希特勒组建了党卫军外籍军团,他们也会穿上党卫军军服,一同与

  • 为什么一张照片导致苏联少将一回国就被枪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军人的职责就是执行上级长官下达的命令,而一位长官的判断会牵连着军队士兵们的性命。军官的一言一句都会影响着士兵。在二次大战中有很多令人钦佩的将领,然而有些无法挽回战势,也会让一些很有天赋的将士陨落。在苏联有一位军官由于自己的判断失误,造成了敌军包围势态,是大量士兵的无辜死亡,然而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并

  • 德军为何与苏军在一栋建筑里面呆3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70多年前的1942年斯大林格勒大战爆发,斯大林格勒的繁华被无情的摧毁,变成一堆废墟。这场战役是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从双方伤亡数字来看,这次战役被称为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总计伤亡达到两百多万人。理查德·明希是当时攻打斯大林格勒的一位德军军官,这位德国老兵在回忆表示斯大林格勒的残忍是史

  • 成吉思汗不是蒙古人为什么后代被称为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成吉思汗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成吉思汗是一个很厉害的皇帝,同时成吉思汗在中国古代有不少伟大的功绩。那么成吉思汗其实在当时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在元朝,成吉思汗的作用还会是很大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当时成吉思汗不是蒙古人为什么后代被称为蒙古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成吉思汗不是蒙古人,为啥后代被

  • 元顺帝留下历史资料实录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元顺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位元朝的皇帝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述说的地方,但是他有一件事情让人觉得非常的有意思,那就是他好像并没有什么历史资料实录流传下来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楚邾的答案已经很明确地说了,元顺帝没有实录,因为实录都是后一朝时期编写

  • 为什么俄罗斯也称我们为战斗名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老邻居了。他们的豪迈,凶悍,好斗的本性让我们给他们一个外号,俄罗斯毛子战斗名族。而这外号并不是空穴来找,俄罗斯的本土中西伯利亚大的森林和草原站着很大一部分的土地,然而这就意味着有很多野生动物。棕熊与狼群那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的战斗天赋是天生的,尤其是高加索山一代的

  • 为什么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就阎罗王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阎罗王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有不少人都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的出名的,但是我们不妨也仔细的分析看看,在阴间阎罗王也算是阴间天子吧,而且话说他们也是有十代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就只有阎罗王一个人比较的出名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你这里说的十代冥王应该指的是十殿阎王,阎王这词最早

  • 为什么日军俘虏被释放的时候不愿意回到自己的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战斗的惨烈程度非常可怕,但是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战俘。在那个年代,很多国家对待战俘的态度都是差不多的。多半都是严刑拷打,逼供或套出有效情报等。就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待中国战俘大家心知杜明,很多都是被活活折磨致死。但是中方这边对待战俘就不一样了,只有一个原则,只要你放下武器,我

  • 老兵之间的对话,让人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是残酷的,一些曾经在战场上拼杀幸存的英雄儿女现在已经老了。很多老兵们精神上都有着战后创伤,不愿意提起当年那段黑暗的岁月。但有些老兵并没有被创伤侵蚀,他们还是像当年一样坚强的活着有信仰的活着。下面小编想提到的一位是当年二战时期的德国老兵,战后被释放后,他深刻的认识到了错误,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在晚

  • 奏折是从什么朝代开始启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奏折这个东西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就是皇帝每次都在那看啊看的东西了,其实就是大臣们给的一些报告了,那么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会有这样的一些疑问,那就是这些奏折是从什么朝代开始使用的,有的人是不是以为其实早就开始用了,但是并不是的,那么奏折到底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用的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说到奏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