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景泰帝为什么会在夺门之变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揭秘

景泰帝为什么会在夺门之变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14 22:21:38

说到明朝的景泰帝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位皇帝了,他的功绩非常的大保卫了当时的北京,但是他走到最后也是失败了,他的失败就是当时被称为夺门之变的历史事件,他在这次的政变中完完全全的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这一次政变显然是说的明朝景泰八年,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那次史称南宫复辟的夺门之变。

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请命孙太后,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帝。

迫于形势,孙太后提出保留英宗长子朱见深太子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作为条件同意了群臣的换帝要求。

次年,英宗被瓦剌也先释归,一回来即被景帝幽禁于南宫。

景帝无意归还皇位,并费劲周折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引起天下臣民不满。

11个月后,朱见济病故。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大将石亨伙同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

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率领千余兵将毁墙破门入南宫,拥立英宗复归皇位。

英宗复位后,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宫,一月后,景泰帝病逝。

英宗赐谥号“郕戾王”,并不许葬入皇陵。

那有看官就问了,景泰帝怎么会落得这么惨的下场呢?

其实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答案也就出来多半了。不信你听有书君仔细掰扯掰扯。

1.景泰帝不讲政治信用

话说这景泰帝也算是临危受命了。毕竟英宗被俘,国无君主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稳定。

因此,当群臣合请皇太后立郕王为帝时,孙太后即刻准议了。

但她同时提出了唯一的条件,即英宗长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

坏就坏在权利这种东西对人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抵挡,而世事又总是难以预料。

突如其来的王爷变皇帝,大权在握,换了谁也不愿意放手。

景帝继位后,在于谦等贤臣辅佐下治国安邦,国力渐盛,几次打败瓦剌,也先见没啥便宜占了,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

他是想放了,景泰帝却不愿意接了。

八月初二,也先派人护送英宗回京,代宗根本无意让位,迎接朱祁镇的礼仪也非常简慢,只派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迎于居庸关。

这还不算,英宗一回来,代宗就将他软禁在了南宫,并对他严加防范,不让他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英宗不能随便见任何人,不能过问朝政,也不能走出宫门一步,就连每天的饮食都是由专人从墙洞中递进来的。

历尽磨难的明英宗,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遭遇亲人这样的对待,一朝重新得势,他能不报复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2.景泰帝时运不济

想了半天,有书君也没找到更合适的说法来概括这件事,只能说景泰帝的确是运气不佳,不受老天待见。

为啥这么说呢?您听我接着诉说原委。

尽管小心防范着太上皇明英宗,景泰帝仍然心里不安宁。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背负天下骂名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问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了太子后并没啥大的过错,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几经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终于将侄儿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了。

处心积虑,终达目的。

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朱见济顺利继位,景泰帝顺遂了心愿,历史也就被改写了。

然而,真实事情的发展往往比剧情更出人意料。

新太子立了才几个月,偏偏就得重病死了。

这可是景泰帝唯一的儿子啊。这打击之于景泰帝,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斩断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基本上也可以预见他悲惨的下场了。

后继无人,又缺理在先,遭清算报复还不是必然的结局吗?

3.景帝政治手腕软弱,才能浅薄

景帝在统治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收买臣下,而不是恩威相济。

当初,景帝整天琢磨着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先赐给诸大臣黄金白银,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人说。

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

然而可悲的是,当他病重时,那些素日为他所收买的大臣却为了更大的利益,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

他们假设景帝会死,没有嗣君,大臣们会拥立被废的前太子朱见深,于是他们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拥立太上皇。

这样他们就立下大功了。

大臣们趋利避害,趋炎附势也是正常现象。

而景帝缺乏“政治家”应有的狠辣、狡滑和刻毒,一味讨好臣下,令大臣们根本不害怕他,或许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

景泰帝具备所有平凡人都有的私心杂念。

他在权欲的诱导下,软禁哥哥,废除侄儿太子身份,让自己站到了道义的对立面。

如果他认清局面,承认现实,宣布侄儿为储君,就不会给朝中心怀叵测的奸佞小人以机会利用英宗阴谋策划夺门之变。

英宗也只有到儿子继位才可能出来。

因此,景泰帝政治才能浅薄是导致他失败的又一根本原因。

纵观景泰帝的一生,做了7年的皇帝,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功劳,死后却获得了一个“郕戾王”的恶谥,并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对此,有书君认为,虽然景泰帝贪恋权位,软禁明英宗,废侄儿朱见深太子位,不能够全其贤名,令人叹息。

但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他重用于谦等贤臣,高举抗敌旗帜,抗击并打败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野心,巩固了大明朝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

因此,不能轻易抹杀他曾经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历史功劳。

景泰帝应该值得我们后世人纪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一共有多少儿子?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续齿的儿子有二十四人。这里先解释一下何为序齿。简单点说,就是夭折的儿子不排序。但也不一定,因为记载宗谱姓名的玉牒是十年一修订。有一些阿哥恰好是在玉牒的两次编订间隔期夭折的。尽管这些夭折的阿哥没成年,但在玉牒中已经将他们序齿了。比六阿哥胤祚,他只活了六岁,但还是给他排序了。

  • 刘备托孤时周围真埋伏了刀斧手么?刘备安排刀斧手是不是要杀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展开了最后一次生死考验。以至于有传言说,刘备当时在身边安排了刀斧手,一旦发现诸葛亮有叛变之心就直接就地正法。其实这个说法实在有些太激进,而且刘备也不是这种人。刘备虽然也善于使出帝王之术,但刘备一般都是动以真情。例如赵云当年七进七出,拼命救出阿斗刘禅,结果刘备差点当面摔死阿

  •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在皇宫里建豹房?豹房到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的皇帝,说到明朝还是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非常有威望的朝代,当时的明朝之所以这么的厉害,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建立了当时的明朝,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做出了不少的条例改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明朝的皇帝明武宗,当时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要在皇宫里建

  • 猪八戒曾武力值爆表为什么下凡后成了又丑又怪的菜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猪八戒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猪八戒最开始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猪八戒最开始是叫做天蓬元帅,长得也是高大帅气,很多女子都喜欢,可是,有一次因为天蓬元帅喝多了酒,趁着酒劲在天庭得罪和冒犯了嫦娥,所以后来被赶下天庭了。下凡后的猪八戒又丑又怪的,在人间也是没有很好的下场,有不少的人也是在

  • 古代新皇帝登基后,老百姓是怎么一步一步知道消息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新王登基这件事情其实在古代还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看电视剧一般都是什么大臣先知道新皇帝登基的消息,那么那个时候也没有微信,没有电视新闻,老百姓是怎么知道新皇帝登基的呢?还有最后那些边远地区的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1.古代皇帝驾崩归天,新皇

  • 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什么要全盘否定斯大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故事,虽然他们远在国外,但是一些资料显示这两个人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当然了在政治上的观点这个分歧才是最大的,所以当赫鲁晓夫上台后就把斯大林给全盘否定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到底会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分析揭秘看看!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活着的时候,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 刘备托孤对赵云说了什么?刘备为什么没选赵云当托孤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什么不选赵云当托孤大臣呢?要比资历,诸葛亮和赵云都是从早年便开始跟随刘备,所以在朝中的威望肯定都是没问题的。而且一般先帝托孤都是一位文臣一位武将,这样也能让双方的势力达到一个平衡,但是刘备最后却选了李严和诸葛亮,而且李严还不得人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只能说刘备还是不太信任赵云的能力,赵云虽然一生

  • 古代的丞相宰相和相国有什么区别?那个官职的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的职位,在明朝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大肆的杀害了很多的大臣们。同时,古代的丞相一般地位都非常的高,而且丞相的权利也是非常大的,在古代也就有了皇权和相权的争夺之战,在当时很多的皇帝也就是在不断想办法削弱相权,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丞相宰相和相国有什么区

  • 周朝实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后才有造反,汉朝怎么才几十就出现了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周朝的分封制度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还真的是很好的一种选择了,并无其他的好的选择,这就导致了后来的诸侯造反了,但是周朝分封制也是持续了四百多年了,我们再反向的看看汉朝,这分封制搞了不到几十年就出现了诸侯造反的情况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周朝和汉朝完全的分封制不一样吗?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 秦始皇为什么不用活人而用陶土的兵马俑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炒的秦始皇虽然他大一统了全国,但是其实仔细的了解这个人的话,你会发现他其实也真的是有残暴的时候,所以在那个年代用真人陪葬的话还是挺常见的,秦始皇用真人陪葬也比较的正常了,但是秦始皇这么暴躁为什么不选择真人陪葬反而选择了用陶土做的兵马俑呢?这好像不符合秦始皇的气质的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