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主因吗?

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主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2/16 20:21:40

整个北宋时期一共存在了160多年,也算不上很长。但关于北宋灭亡的原因却有好几种说法,到底是什么造成北宋早逝呢?今天就先拿王安石变法跟大家讲讲。其实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政策当中也有很多能富民强国的政策,只是最后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导致变法失败。当然就算王安石变法成功也不能保证朝代的延续,我们也只是通过马后炮来说一说变法的利弊,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1,靖康之耻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政和五年四月,燕辅臣于宣和殿。先御崇政殿,阅子弟五百余人驰射,挽强精锐,毕事赐坐,出宫人列于殿下,鸣鼓击柝,跃马飞射,翦柳枝,射绣球,击丸,据鞍开神臂弓,妙绝无伦。卫士皆有愧色。上曰:“虽非妇事,然女子能之,则天下岂无可教!”臣京等进曰:“士能挽强,女能骑射。安不忘危,天下幸甚!”

好一个“安不忘危,天下幸甚”!这是《清波杂志·卷八·宣和骑射》记载的发生于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的一个场景:

宋徽宗在蔡京等人的陪同下去往崇政殿检阅部队,检阅完毕之后是宫女表演,其中就有骑射、开神臂弓这样的高难度项目,她们的表现让个人武艺百里挑一的班直卫士都“面有愧色”了。

然后君臣之间一唱一和,在他们看来,平夏灭辽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全国上下一片“盛世气象”。

不像我们已经知道即将发生“靖康之耻”,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这个国家,至少政府正处于经济和军事的双重盛世,经济上的发展自不必说,军事上更是武功颇盛。

就在这一年,携七年前灭亡青唐吐蕃之威,大宋与西夏再次开战,两年后,宋军连续攻克仁多泉城、臧底河城,与西夏主力会战于席苇平,种师道率军取得一场斩首五千级的大胜。

此时西夏最好的兵源地已被大宋侵占,宋军轻骑可以随时进入西夏腹地扫荡,而西夏却无力发动反击。

也正如徽宗君臣预期,四年之后宋军全面攻占了西夏的核心区域——横山山脉,西夏被迫割地称臣,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于是,很多人沉浸在所谓“武功之盛前所未有”的喜悦之中。

只是没想到,十二年后,靖康之耻发生了。不仅徽钦二帝被虏,更是丢失了秦岭淮河以北的大片国土,半壁江山沦丧敌手,广大人民惨遭兵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一个强盛的北宋也变成了半死不活的南宋。

或许后知后觉的我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历史进程,但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不啻于天崩地裂,而且那么地突如其来。

若是早已显露败相也就罢了,但即使是看起来声势浩大、“横行二十五州、郡”的方腊之乱,也不过是被刘延庆、刘光世父子这般平庸的将领旬月之间带兵平定,更不用说留下传说的梁山好汉,也不过是栽在张叔夜、折可求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级军官手里罢了。

内患不足虑,外敌也并非不可战胜。后人们总只是觉得金兵不可战胜,却不知金兵第一次南下是很可能全军覆没的,若非投降派在资敌的同时不断在内部搞破坏,靖康这个年号或许会再持续三十年也未可知。

因此,南渡之后,很多人都试图总结靖康之耻发生的原因。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便以此为目的写就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只是可惜徽宗、钦宗、高宗三朝的部分在清朝中前期便已经莫名其妙地丢失了,我们无从知晓他对此做出了怎样的总结。

幸运的是,还是有大量客观真实的史料躲过了历次战乱以及文字狱,流传到了今天,能够让我们对靖康之变的前前后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后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总结也一直持续到了今日,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示。

2,王安石变法问题在哪里

靖康之耻发生数百年以来,大多时候王安石处于一种“人在坟中躺,锅从天上来”的状态,目前已知的史料中,最早将靖康之耻责任归咎于王安石的是成书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这是南宋官方给此事定下了一个基调。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到了明朝,著名的“三言二拍”系列小说更是将王安石黑得体无完肤。直到49年以后,因为改革的迫切需求,王安石摇身一变成为“十一世纪的伟大改革家”,可惜好景不长,目前王安石正在回归历史常规定位——造成靖康之耻的首要元凶。

但不得不说,变法的必要性还是客观存在的。大宋立国百年以来各种积弊已经严重到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比如财税体系,或者说二次分配体系,已经难以维系。治平年间(1064-1067A.D.),大宋中央财政收入亏空已达一千余万匹、石、贯、束、两,以至于宋英宗的葬礼都不是太体面。

另外,三十年前的第一次宋夏战争给统治阶层留下了诸如“镇戎三败”的惨痛记忆。

三川口之战,阵亡六千余人,两位主帅刘平、石元孙被俘;好水川战役,阵亡六千七百余人,主帅任福战死;定川砦之战,阵亡九千四百余人,主帅葛怀敏战死。以至于后来的宰相文彦博发出了“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的惊人之语。

于是,当有志于“富国强兵”的宋神宗遇到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王安石之时,颇有秦孝公商鞅刘备诸葛亮那般的风云际遇之感。

至于变法本身,虽有争议,很多还是可取的。比如将兵法,去除了“更戍法”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这在接下来对西夏的战争中有所体现,正如本文开头所说那般,西夏的下场成功证明了改革的部分成功。

免役法算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均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这些都算是利国利民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保马法虽然实行效果不好,但也及时废止了,没造成太大问题。

坏主要就坏在这个青苗法上。其实青苗法也不是王安石发明的,早在唐朝中后期就被发明出来,目的也是为皇帝创收,毕竟藩镇拿走了大部分钱,皇帝没钱花,没办法也得想办法不是,还是老百姓最淳朴,皇帝借你高利贷你敢不借?

王安石也曾在知鄞县任上尝试过,在常平仓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革,效果不错。要知道当时的高利贷是极其疯狂的,现在的P2P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春取一斗,秋倍偿之,经岁不能偿,则又倍之。”客观来看,王安石制订的20%利率可以说是良心中的良心了。

陕西转运使李参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谁曾想推行到全国就出问题了。毕竟上面提出目标、下面层层加码这种典型官僚主义作风从来是不会缺席的。最后,“国用”是足了,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虽然没被加赋,但加息也受不了啊。

而且,改革是否有必要如此激进也是值得商榷的。

咸平年间大宋财政收入不如此时的三分之一,依旧略有盈余,可见“三冗”的说法也不是那么夸张,司马光“节流”的思路也可能更合适。

另外,所谓“镇戎三败”不过被夸大其辞的文官间相互攻击的论点。实际上三川口之战西夏在数倍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战损比宋军更大,之后攻打延州毫无进展被迫撤兵,完全得不偿失;打的最好的好水川战役也不过是“杀伤相当”;而纵观持续数年的战争,西夏总体上并未占据任何优势,反而吃下不少败仗,比如兔毛川之战,文官张亢率军大败西夏主力部队,在未控制战场的情况下取得斩首两千级的战果(杀敌可能近万)。

如果立足于防御,至少不会造成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从这一点来看,司马光“二十年不兴兵”的观点还是支持者甚众的。

于是问题来了,大家都不支持,王安石和宋神宗怎么应对呢?

3,王安石不过是宋神宗的棋子

历朝历代都有个绕不过去的东西——祖宗成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非开国皇帝都在想办法与祖宗成法作斗争;在受到电视剧影响的众人心中,祖宗成法阻碍先进生产力、顽固而强大。

然而,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祖宗成法大多数时候还是管用的,只不过是对非开国皇帝不那么友好罢了,毕竟其出发点还是限制自己的继任者们胡作非为。于是,皇权看起来是将自己关进了“笼子”里,只不过钥匙也在自己手里。

宋真宗作为第一代守成之君,他算是贯彻了宋太祖、宋太宗打造的框架。他对于权力制衡有自己的理论:“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宋仁宗更是接近于“垂拱而治”的状态,并且也搞了一次变法——庆历新政,算是历代变法中较为成功的。

但这一切都被宋神宗和王安石破坏了。面对重重阻力,王安石希望加强集权以推动变法,宋神宗希望通过变法加强集权,两人有了合作的基础。只不过最后两人是一定会分道扬镳的,神宗借变法过程加强君主权力后,便将王安石踢出局,最后通过“元丰改制”将集权制度予以固定。

集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元丰西征。经过数年准备,元丰四年,大宋组织了五路大军总计三十六万人对西夏发动总攻,这种规模的军事动员西方数百年后也未出现。

但是集权的副作用更大,一旦遇到昏君、奸臣,对国家的伤害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得皇帝更容易变成昏君。

宋徽宗继位后,一开始还表现的像是励精图治的有为明君,但仅仅过了一年就堕落成声色犬马的昏君。面对大权在握的昏君,唯有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的幸进之徒才能分得权力的一杯羹,于是,整个国家从根子上就烂了,一直烂到了南宋。

很快,军事上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向皇帝邀宠而得势的幸进之徒往往没有什么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做“投降派”、扯后腿就成为他们彰显存在感、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了。

宣和七年(1125A.D.)金人第一次南侵,种师道已经成功遏制金军,然而投降派李邦彦等人不仅强迫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与金人和议,并且对金人提出的条件全盘答应,甚至暗中向金人透露作战计划,造成姚平仲袭击金营失败。

4,王安石激化的党争与北宋灭亡

前文提到了北宋初以来的政治平衡。虽然看起来很有现代民主政治的感觉,但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也非全无好处,毕竟可以将政治斗争维持在了一定的限度之内。

虽然第一次宋夏战争期间,以韩琦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稳健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但并未影响到军事作战;庆历新政也是一次经典的政治斗争范本,最终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改革派下台,但新法的大部分内部得以继续实施。而且,改革派中的富弼、欧阳修等人,后来又重新执政。

但王安石变法改变了这一切。由于改革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共识,王安石并没有自己的基本盘,只有一些借改革攫取利益的幸进之徒愿意加入“新党”,他们在改革过程中把国家弄的乌烟瘴气,并且极力打击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

新党们一时得势,却忘记政治的本质是妥协。待到宋神宗去世,新皇帝宋哲宗年幼,保守派太皇太后、皇太后得以执掌大权,旧党得势。他们不仅废止了大部分新法,为了否定新党的改革成果,甚至将宋神宗在位期间攻占土地归还给西夏。于是,路线之争演变成了意气之争。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重新得势,旧党大多被流放远恶边郡。甚至,宋徽宗时新党炮制了臭名昭著的“元祐党人碑”。此时,宋初四代皇帝苦心孤诣营造的政治平衡被彻底破坏了,政治斗争变成了残酷的清洗,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内耗。

这种酷烈的环境,君子往往不如小人适应,也造成了严重的逆向淘汰,最后劣币彻底驱逐了良币,又大权在握,北宋走向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事情,而金人南侵恰好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北宋巨大的国力优势,只要正常发挥,是断然不会败给其他国家的,有的只是自毁长城。孟子曰: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战中放走希特勒的士兵是谁?他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一直是人类的永久话题,发起方,胜利方与失败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方均是德国失败的一方也均是德国。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让整个欧洲变成一片废墟,而要对这一切负责的都指向了一个人“希特勒”。希特勒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次经历确差点改写了

  • 雍正皇帝后宫嫔妃战斗力排名,甄嬛是最强大的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雍正皇帝在位时间,远不如康熙和乾隆,但他的后宫妃子也不算少,而且当中的争斗也非常血性。雍正后宫团的战斗力算是比较强悍了,因为大家好像活的时间都比较久,而且暗斗不是很多,都直接摆到台面上来说话。我们最熟悉的甄嬛,肯定是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位,毕竟是从底层通关,一直打到了大BOSS级别。其实对比康熙、

  •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家在17世纪由荷兰创立的贸易公司,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实质上做的都是掠夺和殖民东方的一些业务,但因为当时荷兰拥有海上最强的部队,所以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那荷兰东印度公司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其实当时有很多西方列强都在东亚这边弄殖民,当时中国跟西方的差距并没有拉开很大,所以荷兰还不敢骑

  • 抗日战争为何有德式装备?纳粹军官法肯豪森对中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8年抗日战争中,国名党的部队有绝大一部分使用的是德式的装备。武器弹药头盔装备都是通过德国进口的。在抗战爆发前,德国就有顾问团在中国进行帮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纳粹军官法肯豪森。他对中国抗日战争有着卓越的贡献,他费尽心思的帮助了中国。现在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下这位纳粹军官对中国

  • 十二生肖属马的历史传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马从古至今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众多的角色。在古代,古人会骑着马出去狩猎,将马披上战甲外出征战,在欧洲还会用马来犁地,进行农耕。到现代马被养的越来越好,训练出有观赏性的马,用于跑马场比赛的的赛马等等。可以说是马从古至今从对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马被作为十二生肖的属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在十二生肖马之所以会

  • 在辛亥革命前傅仪为什么退位了?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辛亥革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同时,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其实中国的近代史也是有很多的波折的,加上中国的国情,老百姓也是非常的痛苦,所以,近代史还有邻国的欺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辛亥革命的故事,当时的孙中山也是被称作是国父,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

  • 雍正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弘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雍正皇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雍正皇帝是当时清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皇帝,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雍正是清朝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而关于清朝时期的故事我们也是知道的,那么,我们今天就具体的来说说雍正皇帝,看看当时雍正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弘时?一切都

  • 篮球真的是玛雅人发明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篮球是现在当今社会上最具有活力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之一,世界各地都有着篮球的踪影,更是成为了美国的国球。篮球大道世界级的比赛,小到小学操场,大人小孩都喜爱的运动。但是说起篮球这个运动,最早是谁发明的呢?这个在很多层面上颇有争议。有的人说是在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但是又有人说这项运动

  • 秦桧其实想放岳云活命的,为什么宋高宗非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桧其实很多人都说他是坏人,但是真正的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他并不是坏人,他可能只是做了替罪羊了,其实当时秦桧非常想放岳云一条生路活命的,但是最后宋高宗赵构还是选择了不答应,那么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答应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关于岳飞和岳云之死,南宋著名史学

  • 古代宫女为什么害怕被皇帝宠幸?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故事,说到清朝小编觉得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最近一个朝代,而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说现在很多的宫廷剧都是按照当时清朝时期的背景进行拍摄的,所以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不知不觉便学习了一些清朝的文化。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里看看在当时古代宫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