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汉美食“豆皮”与武汉的历史渊源?

武汉美食“豆皮”与武汉的历史渊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2/16 7:47:37

提起湖北武汉的美食大家第一反应肯定就是香喷喷的热干面,但是武汉的美食可不仅仅只是热干面呢,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其中有一个就是“豆皮”。豆皮的历史渊源可跟热干面追溯到同一个年代,也是相当美味的食品。豆皮是糯米和炕焦的豆皮合作而成,外焦内软,味道口感极佳。那么这么美味的食品是怎么出现的呢,是谁创造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豆皮本是武汉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每年冬季农闲之时,家家都烫豆皮,即用早稻和绿豆磨成浆,烫成薄皮,除即时用佐料炒新鲜豆皮尝试外,主要是切成丝子,晒干。即可在春节 用来待客,也可作为节礼送人。此豆皮传入武汉后,起初一些熟食小贩,卖汤豆丝,后用香葱和糯米作馅子,皮即早期“光豆 皮”。有时顾客自带鸡蛋,要求把蛋烫在豆皮上,居然色泽光亮,橙黄爽口,此武汉初期的“蛋光豆皮”。

在武汉,历史最久的是武昌府口豆皮(今武昌解放路 与紫阳路交叉处),因其为杨家祖传,又叫‘杨豆皮”,开业于清道光年间,因店小未用招牌,直到杨家第四代杨志福,才于1929年正式挂上“杨洪发豆皮”的招牌。杨豆皮为光 豆皮,由杨亲自制作,具有油重、外焦、内软、清香的特色,经济实惠,颇受食客欢迎。武汉三鲜豆皮的创制人郭春 山和被誉为豆皮大王的高金安,均先后在杨店做过。

1946年,老通城复业,高金安为独创“三鲜豆皮”特 色,在传统的制法上,大力创新,调整配料,精细制作,高金安做的豆皮具有浆清、皮薄、火功正、配料、调味适当均 匀;吃的味香,爽口、外脆、肉软,油重而不腻的特点。解放后,高金安又不断总结提高创新,将豆皮配料改为猪肉,口条和虾仁,并总结了豆皮馅、豆皮浆、豆皮煎制等 一整套精细的制作方法。使三鲜豆皮皮薄色艳、松嫩爽口,馅心鲜香,油而不腻,豆皮花色也由三鲜豆皮发展虾仁豆皮、冬菇豆皮等。高金安的制作技能主要为“三关”:即磨 浆关、火功关、下料关。磨浆关:浆要磨细,干湿恰当,随用随磨,随换清水。火功关:一锅豆皮中途变换几次火候,则充分显示豆皮 的色、味、香、型和外脆内嫩的特点。下料关:主副料配齐,花色全,加入海味,保持馅子原 汁原味。

50年代中期,三鲜豆皮不仅遍及武汉三镇,还传入广 州、上海、长沙、乌鲁木齐等城市。1958年 4月 3日下午 3时,毛泽东主席由王任重陪同,第一次到老通城惠济支店,品尝了豆皮。二王曾延龄做的豆 皮和傅汉卿烹任的菜肴。品尝豆皮时,毛主席向同桌的外省领导同志说:“你们那里没有这,这是湖北的风味。”

同年9 月12日,毛主席又第二次到老通城支店,进店就说:“又来 麻烦你们了。”这次是豆皮大王高金安为毛主席亲做的三鲜豆皮。十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汉召开,高金安等师傅到会 为代表们服务。毛主席曾教诲:“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 持下去。”

周总理也曾于1958年陪同外宾在老通城品尝了由豆皮二王曾延龄制作的豆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 平、李先念、李富春和蔡畅等中央领导也曾在老通城二楼进餐。金日成和西哈努克等贵宾及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游客也都慕名品尝三鲜豆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电影导演谢添同志曾书“人好豆皮香”、“山河壮丽”赠作纪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军事成就分析,刘备去世诸葛亮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在蜀国选一位主角出来,那肯定是诸葛亮的票数最高,超越刘备、关羽等人。主要就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化的太厉害,还有后人对诸葛亮的痴迷程度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以至于很多人会把诸葛亮在演义当中的神奇表现信以为真。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诸葛亮的军事成就到底有哪些。当然是站在正史的角度来讲,毕

  • 慈禧太后为什么突然对十一国宣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上关于慈禧的介绍和故事也是有很多的,当然了,慈禧其实是当时清朝晚期时期掌握大权的一个人,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说慈禧是改变了清朝的命运的,那么,慈禧在当时掌握了很大的权利,所以自然然享受了很大的待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慈禧太后为什么

  • 热干面与武汉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来到过湖北武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武汉人的脾气刚烈,热情好客。而这样的脾气跟武汉人的美食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提到武汉的美食,大家第一反应肯定就是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的招牌美食,跟武汉人的热情好客息息相关,不管您在武汉哪里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卖热干面的。尤其是每天早上起来,清新的空气中弥漫这热干面的香味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们就都安全了吗?开国元勋下场都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灭亡后,之所演变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就是因为当时藩镇局面已经不受控制,而且他们还拥有掌管军政大权的权利,兵权没有回收中央,这是唐末犯的最大错误。好在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不像十六国那么长,最终北宋赵匡胤又完成了统一。但统一后,赵匡胤还有几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等待他去解决,为了不再重蹈唐末的覆辙,赵匡胤需

  • 历史上祖冲之是怎么算出圆周率的?古代人如何表示小数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接触过圆周率的学习,自然也就知道我国古代一位数学家祖冲之,他可是能够在没有任何现代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将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圆周率推算到小数后七位,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用小数点的方式表示数字,同样是那个时代没有的办法,那么祖冲之是如何表示圆周率的呢?1.圆周率祖冲之计算

  • 为什么皇帝要选太监侍候,而不用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渊源流畅,小编看到有不少的人都是在议论,在古代的时候,其实每个朝代都是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的,说到中国古代的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了。历史上的清朝经济还是发达的,而当时的清朝皇帝也是有很多的,看过一些宫廷剧的也都知道,现在很多的宫廷剧都是按照当时清朝时期的背景进行拍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嘉庆杀了和珅,为什么不杀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作为清朝乾隆帝时期有名的大贪官,虽然在乾隆时期风光无限,备受乾隆的宠信,但是到了嘉庆时期,却下场凄凉。嘉庆毕竟不是乾隆,对于和珅可谓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现在能够扳倒和珅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放过。不过,和珅最后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却并没有。为什么嘉庆没有杀了丰绅殷德呢?1.丰绅殷德名字的来

  • 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而不是自己儿子?孙策去世时孙权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孙策被称为“小霸王“,有勇有谋完全是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优点,也是江东真正的奠基者。只是孙策年轻气盛,又打了几场胜仗,很快便成名天下。但孙策喜欢到处树敌,争强好胜,所以结下了不少的仇家。这也跟他英年早逝有关。孙策要不是死的比较早,定会前途无量,可惜25岁外出打猎被刺客所伤,救治不

  • 曹丕为什么一定要杀救了自己父亲曹操两次的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事情的曹魏政权其实也还是挺有争议的一个政权了,曹魏在对外其实是挺让人觉得十分厉害的对手的,但是对内的话好像政治也是十分的混乱啊,话说夺嫡之战也是把人看得大呼过瘾啊,最后大家也知道曹丕赢了,曹丕也算是一位心狠手辣之人了,话说他把自己的父亲的救命恩人给杀了,这个人就是曹洪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古代皇宫侍卫都是男子,为什么能免遭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是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的,当然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说,朝代的不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议论是什么原因改变了。而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体系决定的。而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紫禁城的安保级别也是很高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皇宫侍卫都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