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巡抚王亶望为何非死不可?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巡抚王亶望为何非死不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1/20 2:53:08

说到亶望其实大家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巡抚了,能做到这个位置你会发现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了,而且权利也非常的大,大家也知道最后他也还是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呢?乾隆为什么一定非常要杀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因为王亶望的捐监冒赈大案是清国入关百年里最大的案子,赃银数量第一,况且还是全省官员不论大小无不染指,这个也是大清立国百余年的第一回,除了吞没监粮以外,王亶望还盗取国库帑银,牵扯人数之多,赃银之多,空前罕见,如此,王亶望怎么还会有保命不死的机会?必死无疑的。

1.名声颇佳的官二代

甘肃一向地瘠民贫,还经常有灾荒,一直有这样的惯例:通过捐监,每个人上交粮食几十石,就可以得到监生的名头,当地政府也可以通过捐监筹集到几百万石粮食,在灾荒岁月对灾民加以赈济,利国利民。

陕甘总督勒尔谨为此上书请求恢复此旧例,管理户部的大学士于敏中也赞同勒尔谨的奏请,乾隆帝就也同意了,特意派一个能事之藩司前往主持捐监事宜。

这个能事之藩司就是官二代王亶望,他的父亲王师是进士出身,由知县做起,历任知州、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直到江苏巡抚,勤政爱民,官声很好。

王亶望以举人捐知县,先后任职甘肃山丹、皋兰知县、宁夏知府、浙江布政使,署理浙江巡抚,是乾隆帝眼中的才干之臣,因此,特意调王亶望去任甘肃布政使,主持开捐收粮的重任。时为乾隆三十九年四月。

2.胆大包天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王亶望上任六个月,就上报安西州、肃州共捐监生一万九千零一十七名,收各色粮食八十二万七千五百余石。

面对如此喜欢人的数字,并不糊涂的乾隆帝犯疑心了,觉得有些不通情理,其一,甘肃人穷的多,怎么会有那么多捐监的?如果是外省的人去捐监,为啥不直接来京城捐监,何必去甘肃呢?其二,甘肃素来穷困,自己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会有余粮卖给那些捐监的人呢···不可解之事太多,乾隆帝很疑惑,他也很精明,直接去问陕甘总督勒尔谨,让勒尔谨解释,不直接问王亶望免得他搪塞。

勒尔谨上书解释说,捐监的的确多是外省人,那是因为新疆开辟,商贾流通,安西、肃州边陲门户,商民必经此路,因为获利丰厚,就向当地富户购买余粮,踊跃捐监。

这个回答毫无病,乾隆就放下疑问,可没想到勒尔谨的回话就是王亶望的教导,号称的八十万石粮食全是纸上的数字,没有一颗入仓。

直到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被升职浙江巡抚,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捐监六百多万石,约有十五万商民纳粮成为监生。纳粮之多,监生之多,在陕甘地区是空前未有之事,就是全国,也是第一。如此大的功劳怎么能够不升职呢?

3.因雨暴露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河州回民苏四十三造反,乾隆派和珅阿桂去甘肃督办,就接连接到和珅、阿桂二人上报雨水太多延误出兵的奏报,乾隆想起前几年甘肃连年都报干旱的事,从此处看,乾隆还是蛮精明的,觉察出不对了,就命阿桂和署理陕甘总督李侍查办。

很快,阿桂就查明,监粮根本没有收粮食,而是折收银两,更没有连年干旱,只是以干旱报灾,然后开仓赈灾,再从账本上把那些数字消掉,如此二三,帐也平了,银子也收了。

作案手法就是如此的简单,王亶望们通过监粮侵吞上千万银两,从总督勒尔谨,布政使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全省大小官员上下一气集体作案。

如此巨大的案子,乾隆不禁拍案,下谕:王亶望立即正法,勒尔谨自尽,接任王亶望布政使的王廷赞绞监候,九月绞决。陆续斩杀正法五十六名,一次就处理这么多贪官,也是清国开国至今未有过的。

乾隆后期的六大案的甘肃捐监冒赈案就此把乾隆盛世撕开一个大口子,贪污之风横行,让乾隆诛之不尽,罚不胜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辽国和金国很多人都说了这两个国家其实实力还是非常的强劲的,所以很多人都对这两个国家的一些信息非常的感兴趣,最近也有人问了,那就是古代历史上的辽国和金国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那应该是现在的哪里呢?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辽国和金国都是

  • 许攸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许攸,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谋士,一个是关东营帅,然而人们经常讨论的自然是身为谋士的许攸许子远。这个许攸,可以算作是“三国三大愤青”之一,而且曾经还是曹操的发小,原本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后来改投曹操,并且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献计,赢了袁绍。然而这样一个有功之臣,最后却

  • 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打一生肖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个事情其实是在《三国演义》里面的第四十一回发生的,其实也算是到了三国时期的中期了,这两个事件也是把人看得非常的过瘾啊,一个是现实了刘备的爱民之心,还有一个就是现实了赵云的忠义勇武了,但是很多人都在问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其实是可以打一生肖的

  • 西夏不仅国小还被四强包围,为什么还能存活200多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西夏其实很多人应该还是比较了解这个王朝的,这个王朝其实很让人觉得佩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国家其实国土面积不大,就是可用的地方不大,而且四周还被其他的几个强大的国家给包围了,但是这个王朝竟然还存活了200多年,这放在古代经常打仗的年代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少见啊,那么他凭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

  • 为什么宋仁宗三十年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的宋仁宗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俗话也说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所以宋仁宗只要稳住就能赢了,但是宋仁宗其实做得更好了,话说他不仅仅是人非常的节俭,而且也创造了仁宗盛治这个时代,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他不立太子,而且最后竟然是过了四十年才立的太子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掉钟会和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邓艾,都是三国后期,曹魏一方的大将官员,他们在司马昭时期做出过的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灭掉蜀国,使得三国局面终于得到了改变,失去了来自蜀国的骚扰和攻击,剩下的也就只有东吴这一个对手了。但是,作为灭掉蜀国的大功臣,邓艾和钟会最后却都是遭遇了司马昭的命令被杀,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司马昭要这样做呢?邓艾

  • 历史上乾隆的令妃原名是什么?历史上的令妃是怎么成为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历史,说到清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在议论纷纷的,清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关于清朝的记载还是有很多的,在着,清朝最为有趣的就是清朝后宫的宫斗了。说到斗字就少不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情形了,那么,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宫廷剧都是按

  • 许攸是怎么死的?就因为他喊了曹操的乳名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曹操能战胜袁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最大功臣就是许攸,要不是许攸向曹操献计可能曹操还真拿袁绍没什么太大的办法。不过许攸这个人有点容易得意忘形,自己虽然有功,但是后面多次向曹操揽功,而且还挑衅曹操。之后有一次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的小名,被曹操直接杀死。所以许攸的死因和他自己的性格也有关,如果他能够低调

  • 曹操为什么被称为一代枭雄?曹操的名声真的就不如刘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叫曹操“汉贼“,因为曹操背离了汉室。但后人却把曹操称作一代枭雄,“枭雄”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起码大家把曹操叫做枭雄应该是一种称赞,不过曹操一生也做了很多暴虐的事情,为什么还能被叫枭雄呢?对于很多没有看过完整三国的人来说,曹操和刘备不管是人品还是

  • 七擒孟获都是编的吗?历史上七擒孟获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七擒孟获,每次还都吧孟获给放了,最后孟获终于被诸葛亮给折服答应他绝不在发动叛乱。看似又是一次诸葛亮智商上的碾压,不过孟获难道就这么容易被抓么?古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孟获是怎么做到被连抓七次的。所以七擒孟获的真实性也受到了怀疑,那七擒孟获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编出来的呢,其实想知道这个问题只要多读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