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崇祯杀了魏忠贤,临死之前为什么要厚葬他?

明朝时期崇祯杀了魏忠贤,临死之前为什么要厚葬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2/16 6:32:48

明朝后期,我们都知道,魏忠贤作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祸乱朝纲的宦官,在朱由校时期很受宠信,但是这份宠信到了朱由检时期,就荡然无存了。崇祯帝朱由检上位之后,专门花了时间和经历去对付魏忠贤,最终扳倒这个大宦官,清除掉了魏忠贤的余党势力。原本看上去大快人心,但是在崇祯临死之前,却要将魏忠贤厚葬,这又是为什么,为何崇祯帝会对魏忠贤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崇祯16岁登基执政时,整个明朝就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病入膏肓了。崇祯在位的17年,尽管勤勉敬业,全力与明末文官集团抗争,但是终未逃过国破自缢的悲惨结局。

然而,崇祯皇帝在临死前5天,做了一件令人惊讶诧异之事,命人厚葬魏忠贤。将死之人,为何有这样反常的举动呢?反映出他当时怎样的思想和心境呢?

1.一是对当初的追悔。大家知道,当初崇祯在天七年继位登基之后,就开始对皇兄最信任重用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扳倒了魏忠贤,叫他到凤阳祖陵为皇兄守陵,之后又下令抓捕魏忠贤即刻押送回京,魏忠贤得知,万念俱灰。次日凌晨,上吊自杀。此后开始讨伐阉党,大规模清算乱政太监。

17年后的今天,崇祯已是外有围兵,内无良臣的光杆皇帝,在听了随从太监曹化淳说的“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勾起他当初除掉魏忠贤的追悔。魏忠贤毕竟比东林党人那帮人更能干、更有用。也许此时想起了皇兄临终对他讲的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那番话。

2.二是对能臣的渴望。崇祯临终之前写下“诸臣误国”,“文臣人人可杀”,这也许是他17年执政的深刻体会,这时他可能更加领悟皇兄临死前让他重用魏忠贤的深意。

朱由校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如此高的评价绝不会是信口一说,是他多年从政对魏忠贤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他更了解魏忠贤在处理重大问题上的清醒和果断,特别是在维护大局、知人用人、奖罚分明等关键问题上的突出表现。

魏忠贤确实是个理政强人,勇负责敢担当有手段,能够力排众议,能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文官们把嘴闭上,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而不至于成天在争议扯皮中度日,说到底能干事、能干成事。国破思良将。现在国家濒临灭亡之际,崇祯一定感叹,魏忠贤式的能臣良将在哪里?

3.三是对文臣的鄙视。崇祯执政的17年,用的清一色东林党人,现在国家将亡,他对东林党人失望痛恨至极。他所用的东林党除了人品高洁,自命清高,高谈阔论,互相攻击以外,并没有其他本事,他们永远对别人的办法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自己却又一筹莫展,有例为证。

比如,杨嗣昌为解决难以同时应付的内忧外患问题,提出先与满清议和以赢得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内患。应该说这是解决困局的一个不错的举措。然而文官知道后,个个大义凛然,声称议和就是丢祖宗的脸!最终导致先安内再攘外的计划无法实施,彻底陷入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

还有在北京城破一个月前,崇祯曾考虑迁都南京,避免被李闯部队包了饺子,这也不失为一个不得已的正确办法,然而这帮文官支持的与反对的争吵不休,莫衷一是。崇祯也举棋不定,呆在紫禁城坐等李闯来包围。

东林党就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屎棍子。崇祯死前哀叹:“文臣皆可杀”,“此皆文臣误我”。此时,他更加鄙视这帮文臣,想起了魏忠贤,一定追悔不该不听皇兄的话而干掉魏忠贤,不该唯独重用的东林党。

17年的挣扎仍未逃出亡国的命运,如果魏忠贤不死,也许明朝不会这么快灭亡。他怀念魏忠贤,痛恨东林党,思慕能臣良将!但什么都晚了,能做的只有厚葬魏忠贤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郭淮为何被称为三国中的痴情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现今山西太原人。郭淮曾是张郃手下的将领,曹魏建立后,获封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郭淮料事如神,在诸葛亮率军伐魏时,多次立下战功,公元240年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人人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样一位料事如神,勇猛善战的猛将也是无法过情愫这关的,郭

  • 孙尚香嫁给刘备是自愿的么?孙尚香出嫁时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便把自己的妹妹孙氏嫁给了刘备。历史上孙夫人的具体名字并没有被记载,后人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孙尚香,这个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当然在古代,各国之间的联姻非常正常,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然也是有很多目的在其中,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联姻。毕竟今天吴蜀是朋友,未来总有成为敌人的

  • 白起屠杀赵军40万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第一大元帅白起,在昭王十二年的时候,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具有战术头脑,战略方针的强大奖励成为了秦国当时最需要的人才。昭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权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就在秦国出征赵国的期间,由

  • 清初的孝庄太后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当时的清朝经济还是很发达的,清朝的结束也是标志着中国封建史的结束,那么,关于清朝的皇帝大家知道最多的应该还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实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当时清朝的经济是达到了一种顶峰

  • 新婚初夜,猴急的纪晓岚说了什么让大家一哄而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有名的大才子,乾隆皇帝的宠儿,纪晓岚。原名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为什么说纪晓岚是乾陵的宠儿呢?因为纪晓岚除了博才多学外,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应变能力。乾隆皇帝曾经常刁难纪晓岚,起出绝妙上联让纪晓岚对下联,

  • 胡适在北大的最后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胡适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胡适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胡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作家,发表的刊物也是有很多很多的,而胡适后来也是在北大教书的,说到胡适的一生,其实都是非常充实和自在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当时胡适在北大的最后时光是如何度过的?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

  • 曹操有没有称帝?揭秘三大原因限制曹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完成天下统一,还有就是在自己权利巅峰时刻没能称帝。当时曹操已经破了刘邦制定的规矩,封了异姓王,也说明汉室政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说严重点几乎没可能完成翻盘了。毕竟汉献帝从上位的那一刻,便注定一辈子都要被挟持,先是董卓后是曹操。曹操的各方面待遇已经跟汉献帝没有任何区别

  • 清朝的八旗都统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在当时的历史上,清朝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关于清朝的传说还是有不少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制度,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有八旗制度的,第一旗肯定是最厉害的,依次往上。一般一旗都是皇帝的亲信,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八旗都统究竟是个多大的

  • 乾隆让纪晓岚跳水自杀,纪晓岚说了什么捡回一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第一大才子,在对对子与写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史上能够官居大学士,除了博才多学外,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应变能力。在清朝乾隆年间,属于清朝最为昌盛的时间,乾隆有时候会生性顽皮,会时不时刁难一下纪晓岚,然而纪晓岚每次都能妙趣横生的化解乾隆皇帝的刁难,往往能令皇上心悦诚服。根据史书记载,乾隆当皇帝几十年之后

  • 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因为地狱辽阔,所以现在中国是分为南方和北方,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说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差异还是很大的,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习俗,或者是个人的习惯,以及风情特色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典型的就是南方和北方人们的性格以及吃的,北方喜欢面,南方喜欢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什么区别?到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