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成就了韦应物,让他从流氓到诗人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成就了韦应物,让他从流氓到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05

说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唐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转折点,这对于唐朝来说是致命的,但是这件事情却对一位叫韦应物的诗人来说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因为话说韦应物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从一名流氓变成了诗人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诗人很少有坏人,如果有,年轻时的韦应物应该算一个。

不信?看看韦爷下面写的这首自叙诗就知道了。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白了说就是:

我年少时仗着玄宗皇帝的宠爱,是长安银枪小霸王。

横行街头巷尾,家里窝藏的都是亡命徒。

白天我去赌钱,晚上去撩邻居家姑娘。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警察来了又怎样,我站在皇宫的白玉阶上,谁敢抓我?

骊山大风大雪的晚上,还在长杨宫里陪皇上打猎。

那时候我就是个文盲,整天沉迷于饮酒作乐。

这首诗叫《逢杨开府》,是韦应物五十多岁时,写给发小杨某的一首青春回忆录,虽有装逼的嫌疑,但无不散发着诗人内心的坦诚心境。

摇色子把妹,身在宫廷,朋友却多是黑社会。如果韦应物有别名,应该叫小宝。

看来,金老爷子在写《鹿鼎记》前,是研究过韦应物的。

大家都知道,韦小宝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恩宠,是因为他是能说会道、人品爆棚的小桂子。

可是,韦应物又是凭啥能耐得到皇帝的恩宠进入禁卫军的呢?

原来,城南杜陵住着当时两大家族,京兆杜氏和京兆韦氏。从汉朝开始,韦杜两家就是跟着皇帝混,是典型的士大夫阶层。

皇帝选禁卫军,喜欢从韦杜两大家族的子弟里选。

没错,投胎小能手韦应物,正好出生在杜陵韦家。少年韦应物,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玄宗皇帝选中了。

如果你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会发现,一个荷尔蒙旺盛的少年,多么渴望保卫伟大领袖,那是一件特别值得炫耀的事。

韦应物十五六岁,就当上了三卫郎,主要工作就是保卫伟大的玄宗皇帝。

玄宗狩猎,他陪着;玄宗接见外国领导人,他跟着;玄宗带杨玉环到华清池洗澡,他......在门外候着。

这样的身份,家里藏个亡命徒,赌个钱撩个妹,偶尔耍个小流氓,警察敢抓吗?

这首诗记录的是748年的事,当时的李白已经下岗六年;高适在为高考备战苦读,杜甫还在为房租发愁;大名鼎鼎的王维,也闷闷不乐,跑到终南山在雪地里写生。

诗坛的大佬们,没有人对这个小混混多看一眼,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如果大唐一直这样安静的繁华下去,韦应物很可能就这么一直顺利的混下去,到老做个不大不小的武官,从小混混变成老混混,混完他满地鸡毛的一生。

而此时的北方,一个叫安禄山的大胖子,领着小胖子史思明,对着长安大吼一声:我们要吃唐僧肉。安史之乱爆发了。

这天早晨,韦应物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宝马去上班。

进了宫门,只感到人们神色紧张,步履匆匆,一片寂静中,似乎隐藏着惊天大事。

韦爷下了马,吊儿郎当冲一个同事喊: 嘿,boy,帮我打个考勤。

朋友一脸神秘,贴到他耳朵上说: 韦队,还打个毛考勤,要打仗了。

“打仗?跟谁打? ”

“安禄山呀! ”

“兄弟淡定,伟大神武的皇帝陛下,一定会带领我们取得伟大胜利。”

“呃...皇帝陛下已经连夜跑路了…”

原来,渔阳鼙鼓后,安史叛军从北方一路杀来,洛阳、长安相继沦陷。唐玄宗得到消息,身先士卒,带着亲信和杨玉环,连夜逃往四川。

安禄山是一名优秀的土匪,进了城,直奔那些“朱门”、“王孙”家去,金银珠宝,用骆驼一车车运走。

没来得及跑的豪门子弟、官员家眷,甚至李唐皇族的老弱,见一个杀一个。

安史之乱持续七年,诗人们的日子很难过。

王维、储光羲被叛军绑了;王昌龄被叛军杀了;岑参被迫走向了战场;杜甫天天逃难小儿子也饿死了;李白一不小心上了永王的贼船,被朝廷派兵讨伐,而领兵讨伐他的人,正是他的好朋友高适。

韦应物是大家族,被洗劫一空。城南韦杜,只能吃土。大量韦家人,逃难去南方。现在广东、福建的韦姓人,很多都是当时的望族后代。

韦应物只得四处流窜,昔日那个“身作里中横”的纨绔子弟,现在连饭都吃不上。

在《温泉行》的结尾,韦应物回忆了当时的惨状: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简单翻译说就是:我蹭蹬失势,仰天大叫也没用。我的马也病了,穿着破大衣,差点冻死,幸亏遇到一个好心人,请我吃了一顿酒菜。

那顿酒估计把他喝醒了,他突然发现,自己誓死保卫的皇帝,把他们抛下,连个招呼都不打。几百年的家族荣耀,在乱军面前,瞬间碎成渣渣。

安史之乱强大的破坏力,让韦应物明白:靠天天会塌,靠山山会倒,这世界什么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他想:算了,不做保安了,也不做韦爵爷了,我要写诗。像王维一样,为自己写诗。像杜甫一样,为这个乱糟糟的世界写诗。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真的很难。很多坏人的“改正”,往往是迫于现实的压力。

但是,我们不能小觑了苦难的力量。

韦应物的“改正”,是彻彻底底,改头换面。可以说,唐朝诗人里,他是一个奇葩。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神,都是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读书了,而韦应物拿起书本时,已经23岁。

想想看,一个像韦小宝一样的文盲青年,要写诗得有多难,总得先认字吧。

韦应物把自己关在家里,悬梁刺股,刻苦读书,“东邻姬”主动上门都装作没看见。

他还报了各种培训班,进步飞快,快到让老师惊讶,五道杠都不足以表扬他。

据班里的学习委员回忆,那段时期的韦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无欲无求,焚香扫地。

一个扫地僧,即将横空出世。

彼时,盛唐的大神们都一个个离去,公元770年,曾经的小杜,也走完了最后的生命历程。

浪漫的盛唐诗坛,突然暗淡下来。

难道唐诗的香火要断了吗? ‘擦’的一声,在扬州的扬子津上,客船中的韦应物点上了一炷香: 佛祖保佑,这盛唐诗坛的香火,且让我来传递吧。

少年时期的古惑仔生涯,青年时期的家道衰落,中年时期的官场沉浮,这些经历似乎在他身上发酵了。

四十多岁,韦应物做了滁州刺史,他的诗也迎来了巅峰。

这一年春天,仍然是在滁州,韦应物一个人到郊外散心。那是一个山涧,溪水边花草丛生,黄鹂在树上歌唱,一阵春雨说来就来。

美,太美了。那一刻,韦大人似乎真的“若有神助”,一首叫《滁州西涧》的神作,跟那场雨一起从天而降: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对这首《滁州西涧》,我只说一句:仅凭“春潮”两句,韦应物就可以站在唐诗第一梯队。

杜甫去世的前后两年,有四个孩子刚刚出生。他们是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这四人尚未踏入诗歌江湖的20年里,唐诗的长河基本是断流的。

某个阴冷的雨天,白居易、元稹,还有那个“锄禾日当午”的李绅,正在为新乐府运动要不要向杜甫看齐而摇摆,韦应物送来了春天的消息。

中唐诗坛,开始浪奔浪流。韦应物真的像一个扫地僧,初看,他就是在扫地,没有技术含量,再细看,扫帚上刻着八个小字:改邪归正,传递香火。

晚年的韦应物,就是一个看透世事、心怀慈悲的老僧人。做江州刺史,他是个工作狂:“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

后来又做苏州刺史,看到百姓流亡,他惭愧得不好意思拿工资,他写诗道: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退休后,他没有一点家产,跑到苏州的永定寺,吃斋念佛、耕田读书,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从“好兄弟讲义气”的韦爵爷,到“察民情写民生”的韦诗人,他吃尽了一个时代的磨难,才悟透了这山高水远的人生。

但无论如何,我想,韦应物都不会感谢苦难,安史之乱永远只会是诗人心中的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也是藩镇割据,怎么没人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时期也有藩镇割据的,大家也知道藩镇割据带来的印象就是到了三国时期的时候会出现曹操这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最后就是汉朝灭亡,三国鼎立,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那么既然这个割据这么的复杂,其实唐朝也有点这样的意思,但是唐朝却没有出现藩镇割据,唐朝为什么没有人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呢?下面就着这个问

  • 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挑战魏国的成功几率会不会变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其实都是互相有牵制的,但是这背后是蜀国和吴国一起联手才没能让魏国吞并的,所以魏国的实力当然是最强的,那么假设假如蜀国把吴国先吞并了,那么这个时候的魏国是不是有更加的几率把魏国给挑战成功呢?下面我们也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若蜀国真能吞并吴国,别说挑战魏国了,打败魏国

  • 司马懿为何不准后代给他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是老谋深算的代名词,在很多人看来,他足够隐忍不发,潜伏曹魏数十年,终于在合适的时机发动兵变,掌握了曹魏大权。但是,谁也预料不到自己能活多久,所以说司马懿耗死了所有的对手之后夺位,多少都有些事后诸葛亮的意思。长寿如司马懿,最终也有死去的一天,但是他临死前却有一个奇怪的命令,不允

  •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如果曹操放火箭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因为周瑜的刻意刁难,诸葛亮再一次展示了他逆天的智商,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之所以叫借,是因为在大战当中,这些箭又都被还了回去。这件事情其实并非诸葛亮所为,只是存在于小说当中,但是,在借箭的时

  • 88年天空上出现孙悟空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孙悟空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形象其实是神话人物啊,什么是神话人物,神话人物就是虚构的啊,就好比女娲伏羲这样的人,所以说这些人其实应该都是不存在的呀,但是话说越是不存在的东西越是有人问哦,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很多人都在说88年天空上出现孙悟空,很多人都说这个孙悟空终于见到真身了,那么这是真的吗?

  • 秦代的餐桌上有什么?秦朝人都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秦朝,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吃为大的时代,吃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而在古代的时候,因为物资的匮乏,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吃不了的。现在却不同了,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好,所以现在的人不再是仅仅要求吃饱了,更重要的是吃好吃的健康,但

  • 在秦兵马俑中士兵们为什么不戴头盔?到底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朝大家一定不陌生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秦朝消灭了其他的六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关于秦朝的历史,我们就要说到秦始皇了,确实,秦始皇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秦始皇自从建立了秦朝开始,便不断的在加强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关于秦始皇也有很

  • 关羽是因为得罪孙权才丢的荆州吗?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大意失荆州,最后还把命给赔了进去,导致蜀国从国运这时候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还是因为孙权派吕蒙偷袭关羽,才导致关羽落败,而且关羽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自己的盟友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有人说是因为当时关羽拒接了孙权的亲事,孙权怀恨在心才要杀死关羽。其实孙权并没有这么小心眼,而且孙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

  • 秦始皇一天批阅的奏折有多少?秦始皇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的秦朝,说到秦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是一个非常繁盛的朝代,同时秦朝也是很有威望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秦朝是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当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上位后的秦始皇大肆的加强自己的权利,同时,秦始皇也是第一

  • 慈禧在自己死的前一天真的毒死了光绪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其实很多时候小编是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个人的,感觉他极其的有趣,不管是平常的生活,还是接受西洋新事物,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他好像在临时的前一天竟然毒死了光绪皇帝,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这个问题有意思,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