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的暗度陈仓真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吗?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韩信的暗度陈仓真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吗?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4/2/5 8:04:34

在耶鲁大学的一场讲述博弈论的公开课中讲到:我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去寻找最优势的策略,要去避免绝对劣势的策略。楚汉争雄,刘邦之所以去赴鸿门宴,是因为他要回避绝对劣势的策略。而项羽不杀刘邦,也是因为采取了绝对优势的策略。刘邦赴鸿门宴,是跟项羽达成了协议,自己让出自己应得的关中王,然后被项羽安排为汉中王。这时候,项羽也不当皇帝,而是搞了一个西楚霸王,跑回老家彭城衣锦还乡去了。这时候,项羽对刘邦还是有防备的。在关中安排了三位王,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雍王章邯。

接下来,齐国贵族田荣反叛称王,项羽带着大军平定齐国之乱。刘邦抓住机会,要出汉中争天下。

这时候,轮到韩信表演的时刻到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是突破了项羽摆下来的封锁线。可谓是韩信的第一次大放异彩,但如果用博弈论来思考一下,发现韩信走陈仓几乎是必然。

为什么呢?

我们看,汉军出汉中有三条道,第一条是祁山道,这条道最远,就是汉军从这条道走,效能最低。另一条就是陈仓道,这条道位于中间,效能第二,最近的是子午道,这条道出来后,能够直捣咸阳,效能最高。我们给这三条道打分:子午道打三分,陈仓道打二分,祁山道打一分。

我们再把章邯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果碰到章邯的阻拦,汉军的效能会减去一半。

那如果走祁山道,没碰到章邯阻拦,效能为1,碰到章邯,则效能则只有0.5,这显然是一个绝对劣势策略。汉军肯定不会选择,那章邯换位思考,也知道汉军不会这样选择,所以他也没有在这里布置什么兵力。

如果走陈仓道,没有碰到章邯的阻拦,效能为2,碰到则效能为1。

而如果走子午道,没有碰到章邯的阻拦,效能为3,碰到则效能为1.5。

在这里,我们看到,汉军或者说韩信其实是没有绝对优势策略的。汉军只有弱优势策略,就是走子午道。那章邯就只能根据对方的弱优势策略来进行防卫,也就是重兵在子午道。而且章邯防守子午道,也是他的次优策略。

那韩信换位章邯的思考,就必然会走陈仓道,当然,韩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还采用了一些迷惑手段,比如灌婴率大军攻占子午口,做出要从子午口出的样子。

但最终决定韩信必出陈仓道,其实是双方充分博弈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现象,如果考虑到对方阻拦的情况,往往进攻方采取的不是最优线路,而是次等线路,比如诺曼底登陆。当时有三个点,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其中,加莱最好,康坦丁半岛最差,诺曼底居中,最终盟军选择了诺曼底。就是因为在充分博弈下,往往是次优结果。

那汉军出陈仓后,往往大家会认为,汉军马上突破了封锁,然后占据了关中,把这一次的胜利全归在韩信的奇兵上,其实并不是,章邯的策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他只是没有拿到最优结果,汉中从陈仓出,其实也是他可以接受的结果,因为汉军这时候的效能只是2,而不是最好的3。

接下来,章邯回军陈仓,跟汉军交战后失利,回守废丘,这时候,他还能够重新组织塞国跟翟国的军队,说明章邯并没有一败涂地。后面三国联军在废丘大败于汉军,章邯这才失去了关中的主动权,最后困守废丘。而这个结果,暗渡陈仓并不是第一主因。这个结果,从刘邦入关中,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大收人心,而章邯投降项羽却导致秦军二十降卒被杀就决定了。

这就是博弈中的换位思考,但这只是比较初级的换位思考,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不仅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思考。以及思考对方思考的自己思考对方的思考……最终,达成一种共同知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广利为什么叫贰师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广利是汉朝中期将领,有人给他起了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号叫“常败将军”。因为在李广利的作战生涯中,他多次损兵折将,没打过几场胜仗,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算太高。李广利的官职是叫贰师将军,很多人不理解其中含义,这个“贰师”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次就准备跟各

  • 赵王迁为什么要杀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李牧被赵王迁冤杀,可以说是赵国自毁长城的举动,如果李牧不死,赵国还会不会这么快灭亡呢?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唯一能够倚仗的将领就是李牧,李牧早年在北部抵抗匈奴,后来又多次防守秦国的进攻,并且在宜安之战上重创秦军。可见秦国想要啃下赵国这跟硬骨头,还没那么简单,李牧要是不死大概率能延缓赵国衰亡的时间,可惜赵

  •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多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实行的一次改革,而经过了这一次的改革,赵国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大大的增强了,可以说胡服骑射就是赵国历史上一次非常大的变革运动,而这之后的赵国实力突飞猛进,那么究竟赵国的实力增加到多厉害呢?据说赵国一度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这是真的吗?但是既然赵国这么厉害,为什么最

  • 战国时期韩国那么弱,为何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们是在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国家,但是很多人却并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因为战国七雄当中的韩国是个例外,韩国的实力很弱,甚至不在七雄当中的其他一些国家都比韩国更厉害,但是却并没有进入战国七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实力那么弱的韩国能够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之一呢?韩国是有什

  • 刘弗陵是江充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刘弗陵是谁的儿子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有的人说是这个江充的儿子,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仔细的想想的话已经有了答案了,多的小编也不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就好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刘弗陵并不是江充的儿子,很多人以为刘佛陵是江充的儿子,是因为江充搞了巫蛊之霍杀了太子刘据吧,然后好让自己的儿子&

  • 《尚书》记载了纣王哪些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只要有纣王,那基本都是以反派立场存在,所以没几个人喜欢纣王。《尚书》中有记载一些纣王的罪行,不过面对这种史籍我们也要抱着一颗怀疑的心,难道纣王真的就如同书里所讲的那样吗?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纣王的罪状,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这

  • 夏竦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夏竦非常有才,12岁作《放宫人赋》,17岁作《渡口》诗,在诗词方面的天赋出类拔萃。看了《清平乐》这部剧后,大家对夏竦的印象肯定都不会太好,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夏竦品性的确有诟病之处,但他在职期间也做过一些事实,这些我们还是要分两面来看。今天就准备给各位介绍下夏竦的生平,只有对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 张飞战斗特点介绍,面对吕布丝毫不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就三国武将综合实力来说,张飞可能一直都被小看了。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把张飞打造成一个莽夫形象,导致不少人对他产生误解,觉得张飞行事冲动,缺少谋略。其实旧版三国演义里的张飞,要比新版演绎的更好,人物表现明显细腻的多。战场上的张飞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坦荡和无畏,这也是作为武将非常难得的品质。而且张飞可不是什

  • 清朝名将阿桂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阿桂是清朝名将,一生参加了多场重要战役,并且战功显赫,是乾隆最器重的将领之一。都说功高盖主的功臣,往往会得到帝王的猜忌,不过阿桂算是一个例外,他一生活了81岁,得以善终。阿桂晚年非常痛恨和珅,但和珅深得乾隆宠信,所以也是拿他没有太好办法。虽然和珅想极力拉拢阿桂,但阿桂一直不为所动。阿桂的一生还是非常

  • 蜀汉后期的五虎将有谁?谁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五虎将大家都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是对三国时期蜀国的五员大将的合称,他们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也是很多人心目当中战斗力非常强的一个组合。不过在他们的时代都过去了之后,蜀汉后期,是否还有能够被列为是五虎将的蜀汉大将呢?蜀汉新一代的大将当中,有哪些人是可以被列入五虎将的行列当中去的,有谁是能够配得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