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国相王是哪五国

五国相王是哪五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2/7 14:28:58

在战国时期,其实尽管各路诸侯国之间产生了很多的战争,而且长期以来周天子都被人忽略了,但周天子毕竟还是存在的,周朝还没有完全灭亡,但周天子的势力越来越小,逐渐的已经没有能力去管控其他的诸侯国了。而周天子的势力地位彻底没落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五国相王的发生,那五国相王究竟是哪五国,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五国相王是什么意思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

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吴国、越国僭越称王。

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

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

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2、五国相王是那五国

五国相王最初是魏惠王时期,秦国打败魏国收服河西之地,而当时齐魏经过桂陵、马陵两场战争。魏国昔日权威也已经不再,秦国也经过商鞅变法开始报复魏国。魏惠王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魏、齐徐州相王是中原诸侯国中第一次称王及互相承认为王。在此以前只有不尊从周朝礼制的楚、吴、越这些国家才自称为王。它们的自称为王,却不被中原诸侯承认。但是楚国一看自己的优势不在了,所以就攻打齐国,希望齐国取消王号,但是失败了。之后没过多久,秦国秦惠王称王,这就为五国相王打了基础。

当时三晋本一家,魏国就撺掇着韩国、赵国称王,而且之后的公孙衍提出了五国相王。魏惠王也就约集韩、赵、燕、中山5国称王。这个时候战国七雄已经全部称王。

虽然楚、吴、越这些国家在春秋时就开始称王,但它们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而五国相王却不同,它们都是接受周王加封的诸侯,直到战国时,这五国还在率诸侯朝周天子,作着在周天子的旗号下,当诸侯霸主的打算。五国相王,就否定了周天子的独尊共主地位,周天子不但在实力上,而且在名号上从此也就与诸侯相一致了。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从春秋以来,建立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基础上的霸政,也就随之消失。

3、五国相王有什么意义

对于五国相王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五国相王后,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基本上都僭越称王,这意味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注意,这里面是“彻底”,而不是削弱。在此之前,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僭越称王,只能说是削弱周天子的权威,彼时,齐国、晋国、秦国、燕国等大国都没有选择僭越称王,并且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也即在名义上,周王室还是大部分诸侯国的天子。

到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对周朝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严重破坏,也即卿大夫主要掌握大权,就可以篡夺一个诸侯国的君主之位。对此,周王室只能默认接受,并且还要册封这些诸侯国,给予他们正式诸侯国的身份。不过,正是因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需要周王室的认可,说明周王室还是具有一定权威的。

不过,经过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意味着周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因为大家完全不用顾忌周天子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将东周王室当成空气了。另一方面,五国相王的发生,为东周王室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在此之前,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都需要周王室的认可,这说明周王室还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或者说在天下诸侯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可是,在五国相王之后,不仅战国七雄不把周天子当回事,连宋国、中山国等诸侯国都僭越称王,这让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早在春秋时期,一些大国就完全具有消灭周王室的实力,只是因为担心遭到天下讨伐,所以没有吞并周王室。

但是,在五国相王之后,周王室因为没有权威和号召力,自然也就失去了护身符,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当群雄逐鹿的时候,汉献帝还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可是,当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彻底形成后,汉献帝的退位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了。回到周王室来说,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周赧王病死。七年后,东周国被秦国消灭,也即在战国后期,秦国彻底消灭了东周王室,促使其在秦灭六国之前就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在周王室被消灭之后,秦国可以更加专心于消灭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等山东六国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上阳赋阿妩有生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帝王业》的朋友应该知道,最后阿妩的结局还是挺惨的。其实阿妩一生经历多半时间都比较的颠簸,好在她的丈夫萧綦是一位值得托付的人,虽然他们早期产生了不少误会。很多观众好奇阿妩和萧綦有没有生孩子,小说中阿妩是生有一男一女,但她并没能陪伴孩子们一起长大,这点比较的可惜。那下面就来简单讲讲阿妩的经历以及她

  • 窦太后还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为什么那么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我们都知道,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也是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可以说是继吕雉之后的又一位权倾朝野的太后,但是她在历史上的名声却远胜于吕雉,尽管能够坐稳太后的位置也不知那么容易的事情,窦太后必然也有自己的手段,但总体来说对于人品的评价还是要比吕雉要好的,但为什么她还活着的时候,汉武帝

  • 赵国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为何最后还会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的赵国,可以说军事实力也是非常强的,战国末期,赵国还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这两位也是被后人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而且即便是经历了长平之战的赵国,还是可以不输给秦国。但既然有这样的名将在国中,为何赵国最后还是会被亡国了呢?赵国亡国的根本原因是否并不在于军事实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刘邦和吕后杀了韩信,为何没有因此背负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作为秦汉时期的一位名将,最终却算是被刘邦和吕雉两人联手害死了,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觉得有些遗憾。而韩信名气那么大,最终被人害死,但是害死他的人,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遭到后世人的谴责,说起吕雉凶狠也都是针对戚夫人的事情,不针对韩信,那究竟是为什么,让他们并没有因为杀了韩信而背负骂名呢?今天就让小

  • 息夫人的典故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息夫人是古代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本嫁给息国国君,但此后被楚王看上。因为楚国国力强于息国,息夫人为了避免本国百姓遭遇不幸,决定嫁给楚王。不过息夫人和息侯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传闻他们最后双双为爱殉情,用情之深感动了无数后人。很多朋友都想一睹息夫人的容颜,不过她毕竟是2600多年前的人物,所以我们也只

  • 唐朝二十一位皇帝列表,含名字在位退位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皇帝其实有这个二十一位了,那么这些皇帝都有谁呢?他们的名字又叫什么呢?他们在位的时间和退位的时间又具体是什么时候呢?非常值得学习的一个知识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吧!1、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617年,担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在晋阳

  • 唐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唐朝其实很值得研究的,那么这个唐朝的历代皇帝的在位时间表有没有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这个唐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具体时间是怎么样的吧,一起来学习学习!1、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在位时间:618—626年,在位8年。2、唐太宗-李世民(5

  • 大唐盛世到底有多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大唐盛世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这个大唐盛世非常的辉煌,但是总说辉煌辉煌,那么到底有多么的辉煌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起看看大唐盛世到底有多辉煌吧!一句话形容大唐盛世,万邦来朝。1、大唐盛世的繁荣情况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

  • 上阳赋背景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上阳赋》定档的比较匆忙,前期并没有经过太多的宣传,不过凭借该剧超豪华的阵容,很快便能在网络上吸引众多网友的目光。那《上阳赋》其实杀青很久了,直到今年年初才正式定档播出,其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女主章子怡要从十几岁开始饰演,这年龄差似乎有些让人担心。当然,《上阳赋》具体质量如何还是要等播完后才能知晓,那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是什么习俗,历史上真有这回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杨贵妃曾经给安禄山洗澡,而唐玄宗知道之后不仅没有责备,还赏赐了安禄山,这听起来的确是让人有些浮想联翩,杨贵妃作为唐玄宗的爱妃,却给别的男人洗澡,怎么说都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实洗澡这个词用的不是很准确,应该叫“洗三”,那这个洗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习俗,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