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为何有争议,有谁是没有争议的吗

春秋五霸为何有争议,有谁是没有争议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1/19 1:36:11

春秋五霸我们都知道,是春秋时期,最为有名的五个霸主,与战国七雄不同的是,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而春秋五霸指的是五位霸主,也就是五个人。但是,关于春秋五霸的具体到底是哪些人,却一直都没有定论,在很多不同的古籍当中都有不同的看法,人物也分别都是不同的,那为什么春秋五霸会存在这样的争议呢?这些人当中有谁是没有争议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是我国对先秦时期搅动风云的人物或国家的统称,不同的是五霸指的是五位君主,而七雄指的是七个国家。相较于毫无争议的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的说法就有些多了。从古至今,“春秋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分别记载于《史记索隐》、《荀子·王霸》、《白虎通·号篇》、《四子讲德论》、《汉书·诸王侯表序》、《鲒崎亭集外编》、《辞通》等古籍中,出现过的五霸人选高达十二人。

目前“春秋五霸”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说法出自《史记索隐》和《荀子·王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人是毫无争议入选的。

1、齐桓公

我们就以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来讨论,为什么只有他们三人能够毫无争议入选五霸?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三人成就的霸业是任何人都难以忽视的。

首先看齐桓公,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也是春秋首霸。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实施了改革,大大增强了齐国的国家实力。不仅如此,他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夷狄,南御楚国,不仅扩展了齐国的国土,还博得了大义名分。

之后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尊他为盟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史记》评价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以说齐桓公不仅功绩过硬,而且拉开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序幕,称其为春秋五霸绝对没有过誉。

2、晋文公

再看看第二位晋文公,晋文公重耳是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登基之前曾流亡在外十九年,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回到晋国,在外流亡期间,磨砺了他的意志。晋文公在位期间,重用狐偃、赵衰、先轸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很快就使得晋国实力大增,之后他率领晋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还为周天子平定了子带之乱,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赐。

晋文公在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主动退避三舍,最终大败楚军,大大打击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战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召集诸侯举行了践土会盟,周襄王封其为“侯伯”,意为诸侯之长,允许他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春秋以来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的功绩也是极其彪悍,可以说任何一种春秋五霸的名单,都不可能忽略他。

3、楚庄王

我们再看看第三位楚庄王,楚庄王是凭什么功绩才登上这份榜单的?楚庄王继位之时还不到二十岁,当时的楚国内部矛盾重重,而且北上争霸之路坎坷,齐桓公在世时被齐国压制,齐桓公死后又被晋文公带领的晋国压制,楚庄王可谓是一上手就接了个烂摊子。楚庄王即位后,为了解决复杂的国内问题采取了以静观动的对策,整整三年都表现出一副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样子迷惑国内的反对势力,暗中却在观察局势,培养自己的势力。

半年之后,楚庄王羽翼丰满,重归朝政,肃清了朝堂的反对势力。稳定国内后,楚庄王在国内大力推行华夏文明,之前楚国一直被中原诸侯排斥于文明之外,而楚庄王即位后,改变了这种状况。

之后楚庄王率军北上与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争霸,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使得中原诸侯背晋附楚,结束了晋国的霸业,楚庄王成为了新的霸主,在争霸期间楚庄王还询问周王九鼎的大小、重量,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是周王室的象征,楚庄王的询问表示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这三位霸主,都有实打实的功绩支撑,而且他们的霸业都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大诸侯的认可。相较于他们三人,秦穆公在位期间一直被晋国压制,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和晋国交战都是全军覆没,难以成为公认的霸主;而宋襄公则完全没成就霸业,屡战屡败,只靠所谓仁义才博得霸主之位;至于越王夫差、吴王阖闾二人,则由于地理位置较为荒远,并非当时的华夏之地所在,所以也容易被榜单所排斥。这就是为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能成为公认霸主的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沙丘之变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早衰,其转折点就在沙丘之变,因为秦始皇没有提前公布太子人选,导致他的遗诏被赵高篡改,也改变了秦朝的命运。不过沙丘之变是不是真的有发生过呢?我们是从《史记》中了解到沙丘之变,但按理来说如此秘密的计划,不可能有人将其泄露,所以好奇司马迁到底是如何得知沙丘之变的。而在另一部史籍中,对于秦始皇临终前的描

  • 张昭身为孙吴功臣,为何晚年却遭孙权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张昭跟随孙策开辟江东,期间他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深得孙策重用。后来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希望张昭能辅佐孙权,将他培养成新的领袖。张昭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使命。在东吴,论功绩和资历,张昭绝对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在孙权眼里,他始终没有把张昭摆在最关键的位置上过,晚年更

  • 上阳赋子澹结局,子澹和王儇反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子澹和王儇如果是平民子女,那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走到一起,可惜一位是皇子,一位是名门之女,他们都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婚事。王儇被迫嫁给萧綦,好在萧綦是个正直的人,他对王儇很好,这两人因为有着共同的信念,所以最后能有不错的成就。另一边子澹则是彻头彻尾的工具人,他根本无力挣脱出命运的束缚,最终无奈归隐山林。

  •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作为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她为何会一生无子呢?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很多种说法,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两点,杨贵妃不能生或是她不想生。不过以杨贵妃的身份来说,她应该不会拒绝生孩子,毕竟有子嗣的话在宫中对她来说是有利的事情,那更大的可能性便是杨贵妃不能生。但是,杨贵妃被册封为贵妃时只有26岁,她和李隆基之

  • 是谁灭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吧,这个朝代也是非常非常的繁荣昌盛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朝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唐朝那么厉害最后也是被取代了,那么这个唐朝又到底是被谁灭掉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值得分析,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唐朝最后被谁灭了唐朝是被朱温给灭亡的,公元907年,朱温见

  • 宋徽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在整个宋朝历史上属于争议比较大的一位皇帝,其实提起宋徽宗,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并不是他对国家做出过哪些贡献或是功绩,而是想到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宋徽宗在位期间,虽然早期采纳新法,有改革的决心,但这条路并没有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导致此后各地起义不断,北宋政权内忧外患,岌岌可危。最后爆发的靖康之

  • 八国联军第九国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1900年7月30日,在澳洲墨尔本市的街头有着一支由200人所组成的军队,正在举行着盛大的武装游行和誓师出征仪式。这支以殖民地“维多利亚”为代号的部队,即将代表英国参加进攻大清首都北京的“八国联军”。从1899年下半年开始,大清帝国境内兴起于山东的义

  • 嘉庆15年后后悔抄和珅的家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清朝,这个朝代最有名的就要属康乾盛世了,由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所创造出来的大清江山。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盛世,因为在清朝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发生剧变。他们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不仅在国力上迎头

  • 山东六国都有过巅峰时期,为什么都没有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的国家,除了秦国最终完成了统一之外,其他的国家都被灭亡了,但是这六国各自都曾经有过一段巅峰时期,而且国力非常强大,诸如赵国、楚国之类的大国,但是为什么这些国家在自己巅峰时期的时候,没有想过或者去做过统一天下这种事情呢?为什么只有秦国想到要这样做了,而其他的山东六国都没有想过?今天就

  • 田姓始祖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春秋战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田氏代齐这起历史事件。不过你知道田姓的始祖是谁吗?其实田姓始祖并非是齐国人,而是陈国人。当年,陈国爆发内乱,公子完逃到齐国得到了齐桓公的收留。谁能想到,田氏代齐便是由公子完的后人发动的。陈完后代逐渐拉拢民心,到了第八代的时候便取代了姜姓吕氏齐侯的地位。下面就来看看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