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有何作用?

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有何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55 更新时间:2023/12/25 4:58:56

在我国山西地区,拥有着非常丰厚的长城资源,自从战国时期开始,历经汉、北朝、隋、五代、明等朝代,有两千多年的修筑长城史,其中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据统计,山西境内明代长城约有900公里,其他年代的长城约有500公里,共计1400多公里。那么,你知道明朝为何要在山西北边修建“外长城”和“内长城”两道长城吗?

一场靖难之役,奠定了山西“外长城”

如果翻开历代长城地图,你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我国早期的长城,无论是战国赵长城,还是秦汉长城最北皆在阴山山脉一带,然而到了明朝,明长城却退回到了山西、河北一带。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改变了明朝历史的发展轨迹。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北伐北元蒙古,明朝国境线一度推进到了河套地区以北,并在今内蒙古建立了诸多军事据点作为军事缓存区,同时朱元璋还封了十三个镇守边塞的藩,如果历史这样发展下去,明长城很有可能会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靖难之役却改变了明朝。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得到了本不属于他的皇位,但凡造反起家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会不会也学他造反。于是,朱棣迁都北京,实行削藩政策,还撤销了内蒙古的军事据点,并将全国的精兵强将集中在了北京。从而,对外“天子守边关”,对内集中兵权巩固自己的皇位。这直接导致了山西、河北一带失去了战略缓存带,成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最前线,但这一战略缺陷在朱棣时期没有暴露出来。因为成祖朱棣的皇位虽然来路不正,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其数次亲征北元蒙古,把已经分裂的蒙古打的满地找牙,而不得不臣服明朝。等到了明成祖朱棣的重孙明英宗时,一场“土木堡之变”才彻底暴露了这一战略缺陷。

因此,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在阴山一带修筑长城的机会,明长城中的“外长城”山西段基本锁定在了山西的北面。

土木堡之变,拉开了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序幕

我国历史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其中的逻辑是:要想守住天险长江,就必须先守住淮河,把淮河一带作为长江的战略缓存带。同样的道理,像长江这样的天险,防守都如此之难,显然仅仅一道长城是防不住蒙古骑兵的。比如,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剌(là)骑兵从大同侵入内地,并在土木堡一举歼灭明朝主力部队,明英宗被俘虏。不久之后,瓦剌大军携带明英宗,再次攻破长城,意图攻占北京,于是兵分两路,一路走军都陉剑指居庸关,另一路走蒲阴陉剑指紫荆关,不久攻破紫荆关,围攻京城。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打赢了这场首都保卫战,挽救大明江山。

土木堡之变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仅凭一道长城是根本防不住北方的蒙古骑兵,在外长城和京城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战略缓存地带,进而拱卫京畿。这一战略缓存地带最终选在了山西的雁北地区,这与雁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翻开山西的地形图,你会发现“表里山河”的山西内部,有这么两个地方可以单独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是被群山环绕的上党高地,另一个则是雁北地区。

山西北部的雁北地区和河北的西北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的门户,为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宋朝魂牵梦绕了三百多年。其北为高原和燕山山脉,南面有大约呈东西走向的恒山山脉,西面为吕梁山脉,东面为太行山。可谓是,外有高原、群山环绕,内有大同、涞源和灵丘等盆地,能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此外,恒山山脉有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太行八陉”中的后三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可直接沟通山西和河北平原,而倒马关、紫荆关和居庸关正是这三陉的关口。

因此,这一封闭的地理环境,易守难攻的地势,正适合构建一个战略缓存地带。于是,土木堡之变后蜿蜒的明朝“内长城”,就在此依山而建,成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芈月嬴政关系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芈月和嬴政的故事了,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芈月和嬴政的关系图了,还有这个芈月和嬴政真正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芈月嬴政关系图2、历史上芈月跟嬴政是什么关系所以这个芈月是嬴政的爹的爹的爹的妈,也叫高祖母,也就这么一个关系了,简简单单的

  • 为何一定要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闭关锁国,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不会陌生了,很多人都认为清朝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闭关锁国,搞得最后落后于西方各国,好像我们近代落后的原因就是闭关锁国。那么,到底什么叫闭关锁国呢?为何当年一定要闭关锁国呢?背后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来说一下,闭关锁国这个词是个什么意思,闭关锁国

  • 民国时期公务员考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孙中山先生在1906年期间首先在《民报》上提出了“五权宪法”的学说,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独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专权;孙中山先生认为这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出的两权,可以弥

  • 明朝抗日援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援助朝鲜的战争,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了。在这场战争中,我国志愿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超强的战斗意识,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然而在历史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援助朝鲜,早在明朝万历年也曾有过援助朝鲜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明朝军队也同样获得了胜利。和志愿军抗美援朝一样的是,这场

  • 司马懿是如何击败魏延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司马懿,可能在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奸诈且虚伪的人。不过司马懿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然也不可能将曹家的江山夺走。那这次准备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司马懿的武力值如何。司马懿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是身居后方,指挥为主,不过在和诸葛亮对战时,司马懿也曾亲自下过战场,甚至还击败过蜀国大将魏延。那这是否证明司马懿

  • 大秦赋冬儿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历史上有关秦始皇后宫方面的事情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就有了很大的空间。例如《大秦赋》中,冬儿这个角色明显就是编剧安排给嬴政的,相信他们之间不会是简单的朋友关系。嬴政继位后,秦国必然会有一位皇后,这个人大概率会是冬儿。冬儿几乎是个没有缺点的女人,至少目前来看,冬儿各方面都很优秀,

  • 韩侂胄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韩侂胄在宋朝历史上有着一定争议,有人说他是忠臣,但也有人说他是奸臣,那究竟该如何判断韩侂胄的为人呢?韩侂胄是南宋主战派首领,拥有很高的地位,他当政时崇岳飞、贬秦桧,因此被认为是忠。不过韩侂胄也做过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才会导致他出现在奸臣传中。下面就给大家讲讲韩侂胄这个人物,相信大家了解过后可以自行判

  • 秦始皇父亲是吕不韦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开播后,评价可谓是一路走高,无论你喜不喜欢历史最好都不要错过这部年末大戏。不过在最新剧情中,嬴政和吕不韦之间有一场戏雷掉了不少观众的眼睛。秦始皇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传闻他其实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不过这件事对于嬴政来说是不能够被放大的,他作为秦王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一统六国。但剧中,嬴政却表现出了

  • 秦国历代帝王顺序表(含真实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秦国历代的帝王的顺序都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说前前后后都有哪些帝王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历史还是很值得学习的,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内容吧,感兴趣的一起看看一起学习学吧!共有37位君主!秦国君主列表:1、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

  • 成蟜和秦始皇为何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嬴异人共有两个儿子,嬴政和嬴成蟜,不过他们是异母兄弟。大家似乎都对嬴政和成蟜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不过史籍对于成蟜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成蟜攻打赵国时他选择了叛变,这点也是比较让人想不通。其中最大原因或是成蟜为了自保,不过嬴政已经成为秦王,按理来说成蟜多半威胁不到嬴政的地位。不过成蟜叛变的真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