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都说算了,为何吴三桂还要杀了永历帝?

康熙都说算了,为何吴三桂还要杀了永历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3/12/21 3:42:59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时期的末代皇帝,崇祯死后,还有一部分明朝残存的势力到了南方建立起了南明,而朱由榔就是南明最后的一个皇帝。而朱由榔最终却被吴三桂所杀,但就连康熙皇帝对此都打算放弃了,想要放过朱由榔,但为什么吴三桂却还是要杀掉他呢?吴三桂杀永历帝之后有什么后果,他为何一定要这样做?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吴三桂处死南明永历皇帝,加封平西亲王

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吴三桂投降清朝,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随后引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而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南明灭亡。同年,吴三桂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将领,自降清以来,屡次受到官职升迁与爵位封赏,但是每次封赏都几乎是以对南明作战的功勋而取得,而在手刃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之后,吴三桂也到达了权势的最高峰,不仅自己封疆裂土,自己的儿子吴应熊也成为了额驸,吴家显赫一时。

吴三桂杀死永历皇帝的时候,康熙是根本表不了态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国王于康熙元年,即1662年1月22日,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

此时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并且仅仅只有八岁,朝中一切事务由四大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沙哈和遏必隆协同处理,所以此时的康熙对于杀不杀永历皇帝的事情,根本不会表态。

2、吴三桂非常清楚,永历皇帝必须死,而这也是他必须要向朝廷纳的“投名状”

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亡国之君和前朝统治家族能得到善终的,是屈指可数,除了秦始皇留下了六国的贵族,也就只有曹丕称帝后保全了汉献帝了,但是在取代前朝统治者之前,还是要象征性的效仿舜,做一下禅让的。

但是清朝取代明朝的情况又是非常特殊的,正统的明朝并不是由满清灭掉的,而是由李自成所灭,吴三桂投降满清,引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的理由也就是为崇祯报仇,这个时候只有除掉了所有的明朝朱姓皇室,才能让清朝对于明朝统治的继承具备传承性和正统性,所以永历皇帝是必须要死的,不管是被吴三桂杀死也好,还是真的能被押解回京也罢,终究摆脱不了亡国之君既定的命运。

但是,对于吴三桂而言,由他亲手处死永历皇帝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吴三桂杀永历帝的意义

首先,这是吴三桂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同明朝断绝关系的决心。

纵观中国古代史,异姓的王爷一直就受到皇家统治者的忌惮,特别是手中握有兵权的异姓王,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不同于其他三位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吴三桂是最晚的投降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投降的,而吴三桂在投降前后也一再坚持,投降只是为了给崇祯报仇,并且也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引清兵入关,这样不得不让统治者怀疑吴三桂对于满清朝廷的忠心。

而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同明朝的断绝了联系,对于大清是忠心耿耿,也让朝廷看到自己的忠心,进而能让朝廷放心,保住自己的爵位和荣华富贵,即便不考虑这些,自己的儿子都在北京当人质,也是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一下。

其次,吴三桂这么做必然背上“叛徒”的骂名,而这也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

在传统的忠孝观念的影响下,汉族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虽然表面上屈服于吴三桂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心,对于吴三桂“背主求荣”的行为必然是非常鄙视,诛杀永历皇帝,也让吴三桂彻彻底底的背上了“叛徒”“汉奸”的骂名。这样吴三桂将彻底失去南方民众的人心,也将自己放在了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即便吴三桂真的有二心,也不会得到支持,这一点也让清朝对于吴三桂放心了很多。而这也成为了吴三桂想朝廷纳的“投名状”。

再次,吴三桂杀掉永历皇帝,恰恰是朝廷所想要看到的,也算是朝廷“借刀杀人”。

如果是永历皇帝被押解北京,且不说千里迢迢,路上恐遭到意外而功亏一篑,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用永历皇帝到了北京,反而成为了清廷的一块“烫手山芋”,在“华夷之辨”和“朱明血统”面前,不管怎么处理,都会引起动荡。

而吴三桂率先动手,在昆明就将永历皇帝处死,可以说是帮助朝廷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不仅除掉了南明朝廷最后的皇帝,铲除了南明皇室血脉,更为重要的是,并不是由满清朝廷自己动手,不会激发民族矛盾,也让自己统治的传承性和合法性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必将是对吴三桂非常的满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一病就是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琼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将人物,而且现如今的门神之一也是秦琼,可见他在后世民间人们心中的地位,必然是很高并且不可取代的。但历史上真实的秦琼,在李世民成为了皇帝之后,就病了十二年之久,这究竟是怎么会是呢?秦琼毕竟身为武将,他到底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如果是装病,他又为什么要装病呢?今天就

  • 刘秀是否对不起郭圣通?被废是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站在刘秀的角度,他喜爱的一直都是阴丽华,尽管后来因为郭圣通而获得了军队,郭圣通也被立为皇后,但郭圣通还是被废,刘秀改立阴丽华为皇后。但如果从郭圣通的角度来看,自己其实一直都算是一个联姻的工具,刘秀借助自己得到了军队,当上了皇帝,自己的皇后之位也没做多久就被废掉,而且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丈夫的爱,刘秀是

  • 陈桥兵变前,契丹和北汉是否真的准备南下攻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柴荣病重期间,赵匡胤因屡立战功被升为殿前都点检,等于是禁军统领。柴荣死后,新任皇帝柴宗训只有七岁,根本无力来保证自己的地位,此时正处陈桥兵变前夕。后来,朝中传闻契丹准备联合北汉攻周,宰相范质在没有确定消息真伪的情况下就匆忙让赵匡胤出兵抵御。结果等赵匡胤再次回京后,他已经被拥立为皇帝了。实际上,大家

  •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秦子楚的还是吕不韦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开创了我国封建第一王朝秦朝的开朝皇帝,是个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者,一个以不同寻常的手段创造了不同寻常伟业的改革者,一个永远背负美名和骂名的强者。秦王嬴政天赋干大事的豪情,所以能修郑国渠、筑万里长城,同万里驿道,建阿房宫。

  • 谭嗣同主张卖掉新疆西藏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谭嗣同,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在清朝光绪年间,谭嗣同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虽说这场运动前后仅仅持续了100天,但其精神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花,影响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中国人,促进了社会新思想的觉醒。在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面对抓捕没有逃走,立誓成为中国变法牺牲

  • 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的靖康之耻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是很难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强大的状态。曾静一度纵横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就如昙花一般迅速的分崩离析;一度号称世界第一骑兵的蒙古铁骑,最终也是被朱元璋打的满地找牙。然而时势总是变幻莫测,胜利者很可能明天就会失败,失败者很可能明天就会翻盘,被朱元璋打败的蒙古骑兵依然可以让

  • 顺治出家真的是因为董鄂妃的死吗?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董鄂妃可以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好奇的女子了,有很多人对于董鄂妃的真实身份感到很好奇,也有人认为,顺治帝后来选择出家的事情,也是因为自己心爱的董鄂妃的死,才导致了这个选择。那么究竟在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回事吗?顺治帝的出家到底和董鄂妃有没有关系,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鳌拜明知康熙对付他,为何不直接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初登位的时候,鳌拜执掌大权,而且手中也是兵权在握,但康熙也是费了很多心思,最终终于让鳌拜下台了。但鳌拜好歹也是混迹多年,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掌控大权,皇帝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呢?既然鳌拜知道康熙会对付自己,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起兵,毕竟兵权在自己手上,对于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全无胜算,那为何不杀了康熙直接

  • 为什么说刘备靠哭得天下,是真情流露还是在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网上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称刘备每次遇事就哭是为了作秀,想要收买人心,还称刘备是靠哭得天下,这究竟有无道理呢?其实就刘备性格来看,他本身就是一位比较感性的人,但他又是蜀军的首领,所以在他真情流露的同时,难免会猜测他是不是在作秀,毕竟坐在那个位置上,有时候也需要为自己招揽人心。那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

  • 光武帝刘秀性格真的仁慈吗,他曾连杀三位大司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光武帝刘秀的评价一般都挺高的,刘秀平定国内动乱以后,励精图治也是将汉朝发展重新带上正轨,使得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步,甚至有人评价刘秀在位期间是古代“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一段时期。不过,刘秀肯定并非完人,他也有会被人诟病的一面,在很多人心里刘秀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