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平王和周携王谁才是正统

周平王和周携王谁才是正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50 更新时间:2023/12/22 6:51:21

我们知道,作为西周和东周的时代划分的重要的事件,就是平王东迁,正是因为周幽王之后,周平王东迁,周朝得以延续,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东周的时代。但是除了周平王,还有一个周携王,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即周平王的叔叔,两人同为周王,形成了一个二王并立的局面,但最终还是以周携王的死而告终。但由此却引发了一些争论,他们两人究竟谁才能算是正统周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西周灭亡不过是王族内乱,少有人知的“二王并立”历史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亡国,这种观念可以说早已深入人心,若不是《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相继问世,恐怕这场王室内乱的故事仍然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根据《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记载,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周宣王去世之后,年仅十三岁的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此时的西周早已动荡不安、国力日衰,而继位后的周幽王又重用佞臣虢石父,反而将劝谏的大臣褒珦关押了起来。褒族人为了营救褒珦,便将褒姒献给了好色的周幽王。

周幽王得到褒姒后,简直惊为天人,果然将褒珦释放,同时立褒姒为妃,而褒姒则为周幽王生下一子伯服。后来,在褒姒的蛊惑之下,周幽王废除了王后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同时下令废掉申侯的爵位。

此后,为了彻底消除太子宜臼的威胁,褒姒又蛊惑周幽王处死申氏和宜臼,两人只得逃至申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出兵包围申国,要求申后之父申侯交出废太子宜臼,申侯不从,自负不是周幽王对手的他,于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和褒姒之子伯服均被斩杀于骊山之下。犬戎攻入镐京,大肆劫掠一番,这才俘获褒姒而去。

周幽王死后,申侯、缯侯、许文公等立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周平王;而虢公翰等则在携地拥立周幽王之弟(另说其子)姬余为王,是为周携王,从而导致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2、联合外敌弑父的周平王,是如何获取正统之位的

周平王因背负着弑君杀父的恶名,因此虽然得到了申侯、缯侯、许文公等诸侯的支持,但却并未被其他诸侯认同,因而各地诸侯并不朝见周平王。与之相反,周携王应该是作为正统才对,但为何周平王最终却又夺取了正统之位呢?

晋国作为姬姓诸侯大国,从西周之初到西周晚期,晋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周王室始终视晋国为肱股,晋国对周王室也始终忠贞不二,那么晋国为何最终又背叛了周王室呢?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早在周宣王时,双方的关系已经产生了裂痕。

一方面,周宣王在位之时,因听信谗言而杀了很多女子,大臣杜伯劝谏反被周宣王所杀,而杜伯的儿子隰叔则逃到晋国当了士师,虽然周宣王对于误杀大臣极为懊悔,但后果却已经无法弥补。另一方面,晋穆侯去世之后,其弟弟殇叔篡位自立,太子姬仇被迫出逃,然而周宣王和即位的周幽王都没有帮其夺回,因而姬仇重新夺回国君之位后,与周王室的关系已经疏远。

此外,周携王乃是虢国所立,虢国结果趁此做大,而晋国作为虢国的邻国,这自然引起了晋文侯姬仇的不满。而想要削弱虢国,自然也就不能承认他所立的周携王。于是,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姬仇亲自前往虢地,杀死了周携王,

当周携王被杀之后,其他诸侯国,有的为了自身的利益,转而支持周平王,例如郑国、秦国,有的则作壁上观,例如卫国、宋国、齐国,只有一个鲁国曾经和郑国大战了一场。不过,周平王虽然是最终的胜利者,但由于其有杀父弑君的恶名,因而已经失去了实权。

同时,或许正是由于周平王继位不正,为了挽回声誉,这才贬低抹黑周幽王,从而有了“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久而久之得以广为流传,最终被司马迁收录进《史记》之中。

3、周携王生平简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西周末代王。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母亲是姜后。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城)。幽王宠爱,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周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为护幽王亦力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周幽王被杀后,由于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故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新的周王。约以今河北省望都县或任丘县鄚阳城为王都,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约含今易县、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苑县、望都县、高阳县。高阳县,汉称广望县,并置广望侯),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周携王有虢公翰以及诸侯们拥护,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东联,西友旧晋,甚得周众与东方诸侯之心。战国楚简《系年》称周携王姬望为“惠王”,不用周平王所赐恶谥“携王”,也说明与姬望王朝的友好交往。

二王并立初期并未拥护弑父杀弟的周平王。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东土无战事,各族和平发展,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却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由此毁于战火。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于京师”。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

周携王死后,其拥护势力分解为、虢国、、鼓国、仇由国、肥国、、莫国等多个国家。而周平王为了掩盖自己政权的非合法性。于是将有关于周携王的事情全部抹去,包括有关莫国的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彰是不是曹丕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的儿子中,属曹丕和曹植最为出名,他们争嗣的故事也是流传千年,最后曹丕登基称帝,改朝换代。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曹丕并没有对曹植赶尽杀绝,最后放了他一命,要知道历史上为了皇位兄弟相残的事也是屡见不鲜。不过当中有个人物,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他就是曹操的次子曹彰。曹彰也是曹魏阵营中的一员大将,为何他没有同曹

  • 秦国对百姓那么残酷,为何百姓还愿意为秦国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秦法严苛,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而这却是秦国能够崛起,能够灭掉六国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但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因为严苛而让百姓受到了残酷的待遇,那秦国的百姓难道不会起来反抗吗?可为何在历史上秦国百姓却并没有什么造反起义之类的举动,而是甘愿为了秦国去打仗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秦国对国内的老百姓

  • 唐朝历代皇帝表,含在位时间排列顺序以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非常的繁荣,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唐朝的历史皇帝表吧,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排列的,然后在位时间又是多长,还有简单的平级,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关于大唐王朝的简介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统治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封建

  • 为什么说秦国统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有很多个统一的王朝,而这些王朝中,秦朝又是第一个,秦国从崛起到统一花了上百年,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建成了秦朝之后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即便是后世的隋朝,相比起来也没有秦朝更难,那为什么秦朝想要完成统一这么难,为什么说秦朝是所有统一的王朝里面最难做的一个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纪晓岚墓惊现七具女尸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大火,让更多人认识了纪晓岚这个人物。不过影视剧中的纪晓岚和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还是有一定出入的,他和皇帝以及和珅之间的关系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只是在剧本中才将纪晓岚打造成了一位与和珅长期斗智斗勇的人物。其实和珅算纪晓岚的上司,两人之间的交情也没那么多。下面就来讲讲纪晓岚真

  • 故剑情深关于哪位皇后,汉宣帝的浪漫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故剑情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夫妻之间十分恩爱,感情浓厚。那这背后的典故出自《汉书·外戚传上》,其实是讲述汉宣帝刘询和皇后许平君之间的浪漫故事。汉宣帝在位期间开创“孝宣之治”,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其实汉宣帝能有此番作为,跟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从故剑情深的典故中就能体现出汉宣帝是一

  • 梃击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末年时期,围绕着宫廷发生了三大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三案”。这三桩案件扰攘纠结,延续三朝之久,引发了明政权内部的分裂,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崩溃。“三案”的发生是明神宗朱翊钩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的结果。从封建礼法说,皇位继承人首先应是嫡长子.即皇后所

  • 秦国为何难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战国末期的结果是秦国完成了一统,但过程也是十分凶险,而且略带几分运气。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都是举全国之力迎战,假如最后的胜者不是秦国而是赵国,那历史多半会被改写。其实也能看出赵国韧性十足,长平一战牺牲掉了国内几乎全部成年男子,但最后还硬撑了将近四十年。为什么秦国这么难灭赵国呢?下面就来分析看看其

  • 赵高是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沙丘之谋是真的,那秦朝基本就是亡在赵高一人手中。在大部分人眼里,大家都觉得赵高是一个太监,这是一起典型的阉人之乱。不过有关赵高是不是太监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很有可能赵高根本就不是太监。赵高之所以敢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事情,还是因为他的野心极度膨胀,甚至想要替代皇帝的位置。如果赵高只是一

  • 南宋皇帝是谁的血脉,靖康之变赵匡胤子孙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当然,赵匡胤死的比较蹊跷,也有人对赵光义继位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但历史上的确就是这样发生的,所以此后北宋皇帝基本都是赵光义的血脉。不过此后爆发靖康之变,到了南宋时期,赵匡胤的子孙又重新成为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靖康之变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