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杀白起后悔么,范雎最后下场如何

秦王杀白起后悔么,范雎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2/3 17:37:15

秦昭襄王杀白起,可以说对秦国来说是一大损失,而造成这一切的,范雎脱不了关系。白起之死的确冤枉,但是最终下决断的还是秦王,杀了白起之后,秦王回想起来的时候,是否曾有过后悔呢?而范雎在这中间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他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白起之死这件事情中,究竟还有多少问题,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白起为什么而死

白起为什么被杀,应侯心里最清楚,可以说白起就是应侯设计害死的。白起攻打赵国,一战击败赵军,主张乘胜扩大战果,一举拿下邯郸。这时候应侯考虑到白起的功劳太大了,会影响到他在秦国的地位,就劝秦王说:现在秦军疲惫,不宜再战,应该休整。

秦王听从应侯的建议,没有继续让白起攻打赵国。白起从军事角度上看,大好战机,就这么被贻误了,心里想不通,就有病请假了。没想到秦王后来又决定攻打赵国,要白起带兵。白起见战机已经失去了,就说现在打是打不赢的,不愿意干。秦王以为白起对他上次决定还有埋怨,就很生气。白起不干,难道秦国就没有人了吗?于是派别人去了。

战斗打响以后,遭到赵国拼死抵抗,秦军没有打胜。白起说打不赢就打不赢,不知道是白起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说的,这些话都传到了秦王耳朵里了。

秦王听了这些话,对白起有很大的意见。这时候,应侯又来添油加醋,说当时去请白起,白起常有怨言,自己在秦国有功,竟然受到如此冷遇,白起不服大王您呀!

秦王一想,白起呀白起,我若不能用你,就只能杀了你!不然你跑到别的国家,你可就是我最大的祸患呀!于是就派人送了一柄秦剑,让白起自裁。

白起一看到秦王的剑,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临了说了句:我白起有什么罪,竟然有这样的下场?沉默了一会,又说:赵国四十万降卒,都被我白起下令坑杀,白起也当然该死了。就这样白起就自杀了。

2、秦王是否后悔杀白起

秦王杀白起后悔了,后来秦王对应侯说思念白起,应侯范雎就害怕辞职了。

若干年后,秦王对外攻城略地,发现没有白起怎么都不得劲。加上应侯推荐的人都出了问题,逐渐的对应侯范雎有了意见。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秦王对应侯说想起白起的勇猛,现在要是白起还在的话,那该有多好。

应侯范雎一听,这不是秦王在埋怨他吗,白起之死就是他应侯争宠导致的,如今他应侯不受宠,秋后算账来了。应侯也是聪明人,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就辞职了。

秦军是秦国的军队,也是秦王的军队,白起也是秦国的将领,秦王处置谁,秦军都只能服从,这是编制问题。就像韩信再牛逼,汉军大方向是刘邦的,让韩信带兵韩信才有兵带,不让带韩信也就是光杆司令。

白起韩信都一样,让当将军才是将军。就像现在的工厂,老板有机器有厂房,让你当厂长主任你才是厂长主任,不让你当你就不是,工人对你再好,也翻不了天。工人拿的是老板的钱,秦军吃的是秦国的粮,秦国的当家人是秦王,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3、白起死的冤枉吗

白起在长平之战抓到了20万赵军,并且根据亲王的暗示,坑杀了所有俘虏。屠杀过后,白起请命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灭掉赵国。结果范睢怕白起功劳比自己大,于是进谗言,劝秦王命令白起撤兵。而赵国许诺割地的条约没有执行,秦王大怒,派兵进攻邯郸。

接到命令的白起没有服从,而是一再阐述此战不能取胜的原因,拒不出战。最终,范睢再次进献谗言,诬陷白起谋反,迫使秦王将白起赐死。

白起耿直是耿直,忠诚是忠诚,但是太单纯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君王让你出兵,你就出兵,哪有那么多说法?君王给你的是命令,不是商议,哪有讨论的余地?

而秦王的意思也是很简单,就是杀鸡儆猴:一、你的功劳再大,也是臣子,该服从君王的命令;二、寡人的权威不容侵犯,也不容怀疑,我说东,你绝不可以往西;三、白起也一把年纪了,本就没有几年可活得了,杀了不可惜。

如果白起还在壮年,相信秦王说什么也不忍心杀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知道吕不韦是他爹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继位时只有13岁,而吕不韦已是秦国权臣,子楚让儿子嬴政叫吕不韦“仲父”,也是希望吕不韦能够好好辅佐嬴政。其实嬴政和他父亲能够继位为王,吕不韦算是最大功臣,但吕不韦此后却接连犯下致命错误,导致秦始皇眼中以容不下他。最后吕不韦遭贬,在路上饮鸩自尽。很多人不理解,秦始皇为什么

  • 魏武卒是怎么被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魏武卒,在吴起的时代应该算是最为风光的时代,可以说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还打出了5万魏武卒击溃五十万秦军的这种1比10的逆天战绩。这里面除了吴起这位兵家亚圣的强大统帅能力以外,魏武卒自身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在战国初期,魏武卒是列国中唯一一支成建制规模的职业化军队。其从兵员的身体素质,武器装备

  • 李斯为什么杀韩非,是出于嫉妒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韩非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才华不言而喻,不过他最后却在秦国被逼服毒自杀,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一切都是李斯在背后捣鬼。韩非和李斯曾是同窗,两人非常熟悉,不过在政见方面韩非和李斯完全相反,所以李斯担心嬴政会采用韩非的计谋,于是设计将他毒

  • 黄忠斩杀夏侯渊,为何刘备还不满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他和曹操基本都是派出各自的王牌作战,期间双方各有失利,战局一度陷入僵持阶段。此后曹操率先撤出汉中,刘备也就获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黄忠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算是立有大功,但刘备得知后却十分冷静,甚至还有些不满意。刘备应是最懂人心的君主之一,他为何会是这番反应呢?其

  • 唐朝政变为何都发生在玄武门,有什么秘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很熟悉了,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夺得了太子之位,甚至可以说夺得了皇位,但其实“玄武门之变”不只有一次,除了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唐朝历史上还有很多次政变,而且都发生在玄武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大家都选在玄武门发动政变,玄武门究竟是什么地方,难道这中间有什

  • 慈禧选的是另一人当皇帝,为何后来变成了溥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溥仪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而溥仪是慈禧选中的,但其实在此之前,慈禧选中的是另外一个人溥儁,那么这中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导致最后溥儁没有成为皇帝,而是溥仪成为了皇帝呢?溥儁最后结局是怎么样了,他去了什么地方?慈禧为何后来将溥儁换成了溥仪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七国实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七国的相关问题,很多人都说了这个七国的实力排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个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真正的答案,和我们想的非常不一样哦,所以具体到底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期待大家加入!战国时代进入后期,实力差距已经是很明显了。秦、楚、燕

  • 战国时期的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哪个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人们的身份地位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不同的爵位之间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异,但是实际上地位身份却绝不相同。比如在很多电视剧当中我们可以听到他们相互之间称呼对方是某某君,某某侯,那这个君和侯之间有什么差别呢?是君的地位更高,还是侯的地位更高呢?战国时期这些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朝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也还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做了很多这个历史上第一,但是就算是这么厉害的秦朝最后也是被灭亡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秦朝被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在世期间,

  • 秦桧的儿子叫什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桧,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南宋时期主和派宰相。虽然沦为宰相,但是却害死了抗金名将岳飞而遗臭万年。他掌权的时候还好,但是等到宋孝宗给岳飞平冤昭雪之后,世人诟病秦桧的人就数不胜数。大家对岳飞有多尊敬和喜爱,对秦桧就有多厌恶和仇恨。他自己身后之名如何,秦桧是不知道的了。因为他是寿终正寝,剥夺封号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