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各个诸侯为什么不起兵反抗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各个诸侯为什么不起兵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4/1/16 23:18:49

汉武帝时期,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决定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虽然有个“恩”字,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推恩令规定,以后诸侯王需要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孙,一直到土地用尽为止,这样原本势力强大的诸侯领地便会被越分越小,大大减少对朝廷的威胁。各位诸侯肯定也明白推恩令的真正目的,为什么这次他们没有起兵反抗呢?其实汉武帝这招阳谋让他们根本没有起兵的理由。

何谓阳谋?简单点说就是顺势而为,用计光明正大,即便对手知道你的目的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无法破解,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达到目的。

刘邦分封埋下隐患

历史上有名的阳谋不少比如孙膑的两次围魏救赵、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以及今天要说到的推恩令,推恩令堪称史上最妙的阳谋,困扰西汉几任皇帝的大难题,被此人一招解决。楚汉相争时刘邦实力不如项羽,为了拉拢更多的实力派只能分封异姓诸侯王以和项羽对抗,立国之后虽然陆续消灭了异姓诸王,但是刘邦有感于秦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镇守地方,所以刘邦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分封了齐、楚、荆、淮南、燕、赵、梁、代、淮阳九个刘氏宗室诸侯王。

刘邦在位时这些诸侯国还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这些诸侯王权柄很重,不仅拥兵自重,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所以到了汉文帝的时候,这些诸侯国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原本刘邦分封刘氏诸侯国是为了拱卫中央,现在反倒成了中央朝廷的莫大隐患,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叛乱也时有发生。

七国之乱爆发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这种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上《削藩策》,请求削减各地诸侯王封地,以此为契机汉景帝先后削了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楚王刘戊等诸侯国的一些封地,下一步就是要对付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不愿坐以待毙,联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一起七个诸侯国起兵反叛,这就是汉初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虽然最终平定,中央朝廷的权力也得以大大加强,地方诸侯王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但是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侯国的存在仍是一个大大的隐患,直到汉武帝时的重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才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困扰了西汉几任皇帝的大难题。

推恩令登场

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正式上书汉武帝提出推恩令,建议令地方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原本诸侯国的继承者是嫡子或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样一代代下去那些大的诸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中央的威胁依然存在。

现在推恩令一出,不仅嫡子或长子有继承权,其他庶子和次子也要分封,如此一来上一任诸侯王去世后,所有的儿子都有继承权都要分封,一个大诸侯国势必就被分成了若干个小诸侯国,如果子嗣更多的话小诸侯国更多,这样几代下去诸侯国越来越小,对中央的威胁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主父偃此举并非首倡,其实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就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类似建议,只不过汉文帝有所顾忌没有真正推行下去,而主父偃的推恩令不仅更加细化而且得到汉武帝的大力支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推恩令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对于地方诸侯来说接受吧后果显而易见,不接受吧,庶子和次子们肯定不答应,祸起萧墙发生内乱几乎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强势的汉武帝更可以借此行废立之事,后果更惨,所以推恩令简直是无解的阳谋,各地诸侯都无可奈何不得不捏着鼻子执行。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是如何报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呢对他的印象就是残暴。而秦始皇之所如此异常的残暴,追究其溯源的话,那就要从他幼年在赵国所遭受的屈辱开始说起了。那么问题来了,嬴政明明是秦国人,为何幼年是在赵国度过的?他都遭受过哪些屈辱?日后他又是如何进行报复的?嬴政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曾孙,孝文王嬴柱之孙,庄襄王嬴子楚之子,生母为赵姬

  • 范蠡救子故事简述,范蠡救子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范蠡救子是记载于《史记》中的一篇故事。范蠡共有三个儿子,但二儿子因为在楚国杀人,因为被囚。范蠡得知后,想让三儿子带钱去楚国救人,结果大儿子闹着要去,还以死相逼,最后范蠡没办法只能让大儿子前去。最后大儿子自作聪明害死弟弟,范蠡得知后非常后悔,觉得自己教子无方,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范蠡也是没有选择。其实

  • 陈宫有没有诚心辅佐吕布,其实他把吕布当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宫是东汉末年顶级人才,但后来因为看不上曹操对待名士的方式因此和他反目,最后选择加入吕布阵营。但陈宫好像并没有诚心辅佐吕布,他始终有所保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陈宫无论是在曹操阵营还是吕布阵营,他都有自己的目的,陈宫不是单纯的想得到主公的认可,好让自己升迁,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根本没必要离开正在崛起的

  • 噶尔丹怎么死的,噶尔丹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继位期间,曾三次亲征噶尔丹。最后不仅阻止了噶尔丹东进的计划,还把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版图中,为此后的清统一准噶尔之战打下基础。不过今天我们并不是主讲康熙皇帝在这场战役中有多么英勇,而是想讲讲他的对手噶尔丹。噶尔丹是僧俗领袖同时也是蒙古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充满争议,那

  • 晋国被瓜分对当时社会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晋国是春秋四强国之一,在晋献公时期正式崛起,城濮之战大胜楚国,让晋国坐上中原霸主之位。其实仔细分析晋国,就会发现晋国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物质来源相较于其他诸侯国来说更加充裕。哪怕是后来发生三家分晋,但三晋实力依然强劲,在战国时期还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晋国被瓜分对当时的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

  • 孙坚和孙策谁厉害,孙坚主要战役实力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算是东吴政权的奠基者,在东汉末年也是一名悍将,曾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大破董卓军队。而孙坚的两个孩子孙策和孙权也都是人中龙凤,很多网友会问孙坚和孙策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如果是从他们各自的成就来看,应该还是儿子孙策更厉害。不过演义中对于孙坚的描述并不算多,这次我们就从他参加过的几场战役中,了解下孙坚的

  • 宋仁宗皇宫里的养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一部热播的《清平乐》,让很多人都了解到了一个可能与之前的印象很不相同的宋朝。在剧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人们的主意,那就是“养女”。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曹皇后,就有过很多的养女,而养这么多这些养女又是做什么的呢?据记载,皇后是想把这些养女都送到自己的丈夫宋仁宗的后宫里面

  • 宋仁宗儿子为什么都早夭,晚年只能收养继子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大部分子女下场都挺惨的,很多观众在看了《清平乐》后,也是很好奇宋仁宗的经历,为什么他的孩子基本都是早夭,儿子更是没有一位能撑过童年。不少人怀疑是不是因为后宫竞争太激烈,如果有嫔妃生了儿子便会招至嫉妒,所以就在暗中偷偷下黑手。不过仁宗应该会对自己的孩子照看有佳,而且不止儿子,宋仁宗女儿健康活下来

  • 宋朝官服的颜色等级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会在很多古代背景的电视剧里面,看到不同的官员服饰,而在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当中,以宋朝历史为背景,剧中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都穿着不同颜色的官服,紫色红色绿色等等,衣服的颜色自然也是和官员们自身的官阶等级有着很大的关系的,那你知道,宋朝时期官员们的衣服颜色和他们自己的品级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宋朝

  • 裴炎因“青鹅”二字被冤杀,“青鹅”究竟代表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裴炎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宰相,当时李治是希望裴炎能够辅佐李显,但李显继位后打算让韦玄贞当这个宰相。裴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和武则天联手将唐中宗废黜,在这件事裴炎和武则天站在了一起,不过此后武则天总览朝政大权,裴炎又看不过去,希望她能还政于唐睿宗。但武则天此时已经有了称帝的野心,她可不会轻易放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