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宛国哪来的优势敢叫板汉朝?

大宛国哪来的优势敢叫板汉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4/1/19 23:54:23

在亚洲的中部地区,除了少雨干旱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沙漠意外,其实有些地方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两个盆地地区,费尔干纳盆地和伊犁河谷。伊犁河谷介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外形酷似开口朝西的喇叭;费尔干纳盆地则位于伊犁以南,距离中国喀什较近,四周被库拉马山、费尔干纳山和天山包围。显然无论是伊犁河谷所在的“喇叭口”,还是被群山包围的费尔干纳盆地,其所形成的地理优势在整体干旱的中亚地区均十分难得,而且两者相比之下,你会发现费尔干纳盆地在某些方面要比伊犁河谷优越得多。

伊犁河谷之所以成为水草丰美之地主要得益于“喇叭口”正对西风带,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尽管抵达这里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山谷形成的夹角仍旧促成大量雨水沉降。然而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半封闭的“夹角”结构在获取雨水的同时却不能将自北而来的西伯利亚寒流拒之门外,与之相比,费尔干纳近乎全封闭的盆地结构在最大限度上抵御了冷气团的侵袭。

再者,伊犁河谷纬度相对较高,这也使得其日照时间不如南方,而在古典时期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光照时长。

在各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费尔干纳盆地最终形成了长达210天的无霜期,时至今日其面积尽管比伊犁河谷小得多,但人口却坐拥千万,成为中亚腹地人员密度最重的地区之一。

如果我们把时光倒退回古代,你会发现曾经对西域威胁最大就是费尔干纳盆地。当汉文明的曙光开始向西照耀时,我们的疆界还止步在河西走廊以东,尽管史料匮乏,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此时中亚已经发展出了古典文明。

受制于西域独特的自然环境,比如楼兰、轮台等西域小邦多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分布,其城邦规模完全取决于当地绿洲的大小,故而也就很难形成区域大国。不过再往西走,翻过葱岭(帕米尔高原)之后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一个拥有70座城池,常备兵力高达6万的大国将出现在费尔干纳盆地,它就是大宛。

以大宛国的覆盖面积而论,这已经远不是一个城邦小国能够达到的规模,并且汉军两次远征大宛的不利局势也从侧面证明了该国的实力基础。

事实上联想到此前不久的亚历山大东征,佐以古人对大宛的部分记载,今天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宛就是当地土著希腊化的产物。当年亚历山大的部队从希腊半岛出发,侵入小亚细亚之后不断向东平推,一路上建立过无数个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而大宛国的都城在中亚史籍里的译文正是“亚历山大里亚”。鉴于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并没有存在太长时间,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大宛是亚历山大死后从帝国疆域内分离出的一个碎片。

西汉太初元年,汉宛之间因“天马”纠纷陷入危机,汉武帝愤而发兵向西,汉宛战争随即爆发。在此之前,汉军赵破奴曾以几百人的兵力生擒楼兰王,因而汉朝廷普遍对西域各国的作战能力倍加轻视。在汉武帝的想象中,大宛应该与此前遇到的楼兰等小邦并无太大区别,即便虑及其是一方霸主,但以赵破奴十倍的兵力也足以应付。因此当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之后,皇帝配备给他的远征军只有数万刑徒外加区区6千骑兵,只可惜汉武帝很快就要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代价。

从距离上说,汉宛之间相距一万余里,中间需要横穿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此遥远的行军本身就是对后勤的一大挑战。当李广利带着为数不多的部队抵达大宛时,迎接他们的却是经过严密设计的希腊城防体系,大宛军几乎没有花费太大力气就击退了汉军,汉武帝的第一次西征就此落幕。无法忍受失败的刘彻降下严令:“擅入玉门者斩”,同时倾举国之力向西增援,最终在花费巨大代价之后换来大宛的投降。尽管大宛屈服,但在今天看来这种方式更像一种“有条件的投降”,事后大宛另立一位亲近汉朝的新国王并赠送三千匹汗血宝马,而强弩之末下的汉朝也不得不见好就收。

休战罢兵之后的大汉朝廷起初还寄希望于新国王能够改善双方的紧张关系,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东西文化差异下的一厢情愿。在希腊贵族们看来,依据形势变化更换国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在汉军走后新国王很快就因为亲汉而被杀,第二次汉宛战争的成果同样付诸东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鸿章和胡雪岩两个人,看起来就像是死对头,李鸿章一心要杀掉胡雪岩,而胡雪岩却下令自己胡家人决不能和李家人通婚,不仅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希望后世人也绝对不能往来。我们知道,李鸿章和胡雪岩的身份,注定他们绝对不会意气用事,任何决定的背后一定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两人会做出这

  • 夷陵之战爆发,曹丕为什么不出兵攻吴或者灭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就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来看,东吴和蜀汉还是要结成联盟才能共同抵抗曹魏,所以如何瓦解他们这个联盟对于曹丕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后夷陵之战爆发对于曹丕来说应该是个绝好的机会,他完全可以选择联吴抗蜀,或者联蜀抗吴,但他并没有行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当时有人建议曹丕帮助蜀国攻打东吴,但曹丕拒绝了,下面就为

  • 宋太祖赵匡胤离奇身亡,就没有人怀疑赵光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他离世当晚是跟弟弟赵光义一起饮酒议事,结果隔天凌晨突然暴死,实在有些蹊跷。而且事后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证实赵匡胤生前答应自己,会传位给他,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一般皇帝都是传给儿子或者孙子,传给弟弟实属少见,而且赵匡胤也有儿

  • 九子夺嫡十四阿哥为何不帮同母兄四阿哥?为何要加入八爷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历任皇帝上位之前必然都会经历一场大战就是“皇位争夺战”,大部分的皇子从小都是为了这个目前而前进、奋斗,其中不知道有多少辛酸坎坷的血泪史。其中闹得最大的就属“九子夺嫡”这个事件了,当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时康熙皇帝手下两名最热门的选手分别是&ldqu

  • 胤祥为何会独得恩宠?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稍微了解清宫史的人都知道雍正皇帝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是十四阿哥胤禵,但是在雍正还是阿哥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最交好的人不是自己的亲弟弟却是十三阿哥胤祥。自己的亲弟弟十四胤禵在争夺诸君之位时不仅不站自己这边反而成了对手的左膀右臂,自己身边紧紧相依的只有十三阿哥,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首先,胤祥的生母章佳氏

  • 朱元璋给后辈排名为何排出了元素周期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现代义务教育下相信大家都知道《元素周期表》,它19世纪俄罗斯科学家创造的。那么为何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家子孙的名字中会带有元素?难道在元素列表骑士像火药一样是我国发明的吗?俄罗斯发明元素列表前它在我国就已经广为流传了吗?如果这些猜测都不对,那是不是朱元璋其实是先知?其实朱元璋是不可能知道元素周期表的,

  • 无心法师3柳家的宝物是什么?玄鹄最后长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柳玄鹄知道自己一生活不长,但也想留下点什么,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科举上。结果在追杀母亲被杀的案子中,玄鹄意外被毁容,科举梦也毁了。后来玄鹄告诉青鸾:“如果我有替娘亲报仇的办法,你愿不愿意帮我?”其实玄鹄并不坏,但生活将他逼入绝境,此后玄鹄打算用柳家宝物来恢复容貌,修炼长生

  • 李毓昌是被谁害死的?清朝李毓昌案背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毓昌案是清朝震慑国人的一起冤案。当年李毓昌被铁保派到山阳县查赈,结果山阳县知县和其亲信将李毓昌杀害,此后把李毓昌伪装成自缢身亡。要不是有人发现李毓昌的遗物带有血迹,开棺验尸,可能李毓昌的死因将永久成迷。这起案件更是引起了嘉靖帝的重视,此后嘉靖亲自为李毓昌主持案件,才得以昭雪。下面就来讲讲这起冤案,

  • 孤城闭曹皇后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曹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网友都在期待《孤城闭》的播出,从剧照来看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和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感情非常要好,感觉这两人之间的故事一定会很甜蜜。不过正史上可不是这样,曹皇后是宋仁宗第二位皇后,但他们的感情并没有那么好,两人也没有孩子。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想必十分好奇曹皇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那这次就来简单讲讲曹皇后

  • 徐达的夫人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就被朱元璋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理解中的御花园,相当于皇宫里面的“后花园”,是专门供皇室中人休息的时候使用的。额在历史上却还有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朱元璋时期,徐达的夫人因为说了一句“御花园真大”,就因此被朱元璋打死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徐达夫人这句话究竟是由什么问题,为何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