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4/1/3 14:27:36

最近肺炎十分的严重,其实主要还是就是比较容易传染了,所以显得十分的可怕,但是做好防护作用就好了,最近在看大明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明末的北方好像有发生过鼠疫,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在当时的话,还有当时的这个的瘟疫的危害又有多大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崇祯十六年七月,通州一带突然出现一种“疙瘩病”,迅速传染,有的家庭全家无一幸免,以至于无人收尸。这种烈性传染病之所以叫“疙瘩病”,是因为患者身上会长出疙瘩一样的肿块,而这正是鼠疫患者典型的淋巴肿大症状。感染肺鼠疫的患者基本朝染夕亡,有的地方由于瘟疫太过恐怖,民间连凭吊死者的基本礼节都废除了。

这段字我们得以一窥鼠疫危害和恐怖的缩影。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威廉·H.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说:

某个地区之所以会有瘟疫肆虐,很可能是因为该地区之前的环境稳态被破坏了,病原体与人畜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瘟疫就会爆发,感染并且杀死大量的宿主,直到环境形成新的稳态为止。

在各种文献的记载中,古代人们总是把烈性传染病笼统地称为“疫”,而明朝末年肆虐各地的“疫”应该不是特指某一种传染病,而是多种传染病的统称。从各种细节来推断,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很可能是鼠疫。

1、鼠疫传播的原理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发的,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一些啮齿类动物的身体中,这些小动物身上往往会有诸如跳蚤一类的寄生虫。跳蚤吸食了患病宿主的血后,鼠疫杆菌会在跳蚤的前胃棘增生,造成前胃阻塞,这一效应被称为菌栓。有菌栓的跳蚤由于前胃被堵住了,吸食的血液便很难进入胃里被消化,这让跳蚤始终处于饥饿之中,于是更加疯狂地吸血。当这些跳蚤吸食家鼠或者人类的血液时,血液会在跳蚤体内与鼠疫杆菌混合,之后再回到宿主血管里,造成新的宿主感染,这就是鼠疫传播的基本原理。

来说,各类啮齿动物和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往往距人类生活区域较远,如中国北方一些荒漠草原地带,在这些地方,鼠疫杆菌会局限在特定范围内传播,形成“鼠疫自然疫源地”。然而,随着农耕区人口压力的增大,粮食越来越匮乏,为了填饱肚子,一些农业人口迫于匮乏的压力而被挤压到新的环境里开荒,这种行为便无意中打破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平衡。

2、鼠疫扩散途径

鼠疫人类社会扩散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关于家鼠的,家鼠和开荒的人类一起迁移到新地之后,会和当地啮齿类动物接触,这些家鼠也就会因此被跳蚤叮咬而感染鼠疫杆菌。家鼠和人类的关系一向密切,当它们回到自己的住所时,带回的跳蚤便可能叮咬人类,人类聚居区内的广泛传播也就开始了。

联系明朝的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得自由流动,“如鸟之在笼,兽之在柙,虽欲放逸了,有不可得”。但是这些周密的牢笼在明末大灾难下被瞬间冲破,原本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的百姓,对局部地区的微生物环境已经产生了适应性,在旱灾和蝗灾接连洗礼下逃到其他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动会搅动各地微生物环境的平衡,为传染病的大规模扩散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第二种传播途径是关于人类自身行为的,在一些“鼠疫自然疫源地”,会有一些啮齿类动物在巢穴里贮藏一些诸如谷物和草籽之类的食物,如果当地发生了饥荒的话,粮食的匮乏会把一些灾民逼入绝境,他们就会去挖掘啮齿类动物的贮粮以填饱肚子,在挖掘巢穴的过程中极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而感染鼠疫杆菌。

整个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全境内共计发生各类天灾1011次,平均每年发生3.7次,尤其是明朝后期,天灾之密集、惨烈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大明万千黎民连一年安度都成了奢望。

从万历末年开始,山东、陕西、河南等地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深陷饥荒的人们不得不拓宽自己的食谱以求活命,将一些平时不会食用的东西变成食物,比如一些啮齿类动物,其中染了病的动物更容易被捕捉和捡食。原本已经因为饥饿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再接触这些病菌的载体,便很容易被感染。加上蝗灾不断,“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许多地方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地步,如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山东“子女贩若牛羊,死者枕藉于野”,又如崇祯二年(1629年)陕西延安府草木焦枯,人人以蓬草、树皮、石头为食,更有甚者抓小孩、单行的人烹煮而食,而由于人肉燥热,这些食人者过几日也相继死去,县城外数个死人大坑都无法容纳数不胜数的尸体。

此外,四处征战的军队进入疫区,那横扫全国多个省份的鼠疫疫情就会随之而起,明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及清军入侵,彻底击垮了本就腐朽不堪的农业帝国,造成了鼠疫大规模爆发。据推测,明清更迭之际,华北三省死于鼠疫的人数不低于500万人,明末全国1亿人口到了顺治八年,只剩下6000万左右,消失了40%之多。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津总督骆养性奏称,八月天津遭遇一场严重的疫情,大多数患者感染后迅速死亡,致死率很高,传染性极强(这就是鼠疫的典型特征)每天病死的有数百人之多,被传染病灭门的家庭多到“排门逐户”的地步,天津全城“棺蒿充途,哀号满路”,街上摆满了棺材和裹尸的席子,路上全是失去亲人者的哀号。而这场恐怖的传染病是由自成的军队带来的。

据《怀来县志》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闯贼入怀来,十六日移营东去,是年凡贼所经地方,皆大疫,不经者不疫。”

疫情于北京、河北一带四处蔓延之际,李自成的军队一头扎进疫区,四处抢掠,不仅给病原体带去了无数的宿主,不断行进的军队更是将疫情扩散到四方,造成巨量的人口蒸发。

3、鼠疫与眀亡清兴

“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万。”鼠疫给明朝末年的百姓带来的危害是深重如地狱的,而对国家的打击也是一样,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至北京,仅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短短四个月,京城死亡人数竟高达五分之一,鼠疫不分对象,无论平民、商人,亦或是帝国的京军,亦遭此浩劫,“大疫军死者众”,守城的五万明军“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在鼠疫肆虐京城三年后,闯贼陷京师。而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由大量流民构成的闯军同样深受鼠疫困扰,而由于鼠疫传播的媒介—跳蚤讨厌马匹的气味,以骑兵为主的清军幸运地免疫,顺手击溃了羸弱的李自成和腐朽的南明政府,最终夺得天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邓奉为什么反刘秀?邓奉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邓奉是东汉初年将领,刘秀姐夫邓晨的侄子。王莽死后,天下陷入大乱,当时邓奉起兵占据了淯阳县,刘秀担心自己家属的安全,就让家人还有阴丽华回老家,后来得到了邓奉的保护。等刘秀登基称帝后,邓奉一起入了汉军,而且升为破虏将军。邓奉为人正直,他看到吴汉放纵下属掠夺百姓,因此和吴汉产生冲突,最后将他赶出南阳。但邓

  • 董卓是如何害死丁原的?丁原和董卓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董卓入京打算废少帝,丁原反对,两人商谈无果,最后丁原愤而离席。董卓知道丁原会是一个麻烦,便设计诱使吕布将自己的义父给杀害,丁原就这样下线了,他的势力还被一并吞下。吕布虽然被称为“三姓家奴”,不过他杀丁原还有董卓都是被他人所设计,只能说明吕布本身思想太简单,被借

  •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制么?为什么说都是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长久以来,很多人都以他们的故事作为例子,很多人都对当时的人们,为了家国天下的安定,将自己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一个贤能之人感到非常敬佩。而经过人们长久的传颂,人们已经默认了尧舜禹的禅让是非常贤明的一种选择。但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真的就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非常美好的一种形式

  •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是什么时候?与隋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隋朝时期的灭亡,直接原因就是隋炀帝杨广针对高句丽战争的失败。而在这场战争当中,隋朝动用了113万的士兵以及500多万的平民,可以说这是世界战争史中触动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次。而这种滥用国家权力的行为纯粹就是由个人的虚荣心以及荒谬的决定所造成的。在征战中杨广一度被高句丽人拙劣的欺诈性的投降计划所欺骗,

  • 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弟媳?为什么放过了嫂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了,但也是历史上众多宫变中的一个,李世民因此得到了皇位,然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在李世民那里却也是不同的对待。李世民重新娶了李元吉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媳,但是却对李建成的妻子没有下手,为什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子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李世民为何要霸

  • 明朝时期的黑社会有多凶?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黑社会主要是靠抢劫和打劫富人,欺行霸市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因此这些人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府的人,都是对这些人恨之入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在历史上称这些人为江湖中人、绿林好汉等等,他们不遵守古代的律法,因此就是古代的黑社会。明朝史书中记载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惊动了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此

  • 嘉庆为什么一上位就急着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看这个嘉庆和和珅的故事,话说这个和珅是真的厉害啊,贪污的钱财不知道有多少,富可敌国真的一点也没有错,但是和珅在厉害也抵不过嘉庆皇帝,话说嘉庆皇帝一上位第一件事情就把和珅给杀了,非常非常急迫的那种,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嘉庆这么急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和绅是巨贪,但这不是嘉庆皇帝

  • 伍次友有机会带走苏麻喇姑的?为什么却没有带走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其他心里面的小九九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懂的,就拿伍次友和苏麻喇姑的故事来说吧,这个伍次友和苏麻喇姑其实是互有情绪的,康熙也知道,虽然康熙也对苏麻喇姑有喜欢,但是还是几次让伍次友把苏麻喇姑带走,但是伍次友都拒绝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伍次友心里面是

  • 周瑜有几个儿子?周瑜子侄为何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周瑜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其才华能力都是名列前茅。作为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官,能够率领吴蜀联军以弱胜强,击败曹操,周瑜可谓是最大功臣。不过周瑜的子侄就没有他这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了,可能不少朋友都还不清楚周瑜到底有几个孩子。根据记载,周瑜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侄子,是他哥哥的儿子。这次就来对他们

  • 战国时期哪些人物曾重创秦国?信陵君合纵攻秦威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力日渐提升,从秦惠文王开始秦国逐渐走上称霸之路。最终是奋六世之余烈,由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秦国有绝对的实力,也存在一定的运气,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战国时期也有这么几个人物曾重创秦国。例如信陵君就曾采取合纵攻秦的策略,最后使得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出关。除了信陵君还有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