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他是如何处置黄巢姬妾的?

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他是如何处置黄巢姬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4/1/19 11:10:04

唐僖宗是唐朝即位年纪最小的皇帝,刚满11岁便登基称帝。在此期间黄巢起义爆发,黄巢率军攻入长安,唐僖宗被迫逃到四川,这一躲就是四年。后来唐僖宗在川中慢慢积累兵力,准备对黄巢进行反攻。黄巢政权因为缺少群众基础和经济来源,没坚持多久便在唐军的反攻下败下阵来。黄巢逃走却没办法带走他的姬妾,那唐僖宗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姬妾的呢?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故事。

黄巢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直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吗,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中和元年(881年),黄巢军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建立了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中和二年(882年),四川的唐僖宗反攻,九月,齐军将领朱温在同州(今陜西大荔)与王重荣交战中,投降唐军,被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赐名全忠。唐军李克用部一万余人南下,齐军大将赵璋战死,华州、兰田相继失守。黄巢于中和三年四月撤出长安,逃入商山,沿途抛弃黄金珠宝,唐军争宝竟不急追。后以齐将孟楷为先锋,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军守将秦宗权战败投降,六月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遭遇刺史赵犨顽强抵抗,大小数百战,始终未能攻拔其城。

齐将孟楷挺进河南途中,中俘牺牲。黄巢闻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队屯于溵水,"掘堑五重,百道攻之",誓为孟楷报仇。为了应付全军粮食,黄巢以人肉为粮糗,数百巨锤,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无论男女老幼,悉数纳入巨舂,称之为"捣磨寨"。,黄巢围陈州几三百日,啖食数十万人。唐军在陈州附近的西华(今天河南境内)大败黄思邺,齐军退军故阳里(今淮阳北部)。陈州之围遂解。黄巢引兵向汴州行进,尚让以五千精锐直逼大梁(今河南开封)。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万,自河中南渡,连败齐军于太康、汴河、王满渡。黄巢只好转战山东。同年三月,朱温大败黄巢于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黄巢的手下李谠、葛从周、杨能、霍存、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等投降朱温,义军损失惨重,黄巢率残兵败将向东北逃去,李克用又追杀到封丘(今封丘)。这时又遇大雨,黄巢只收集散兵近千人,冒雨东奔兖州。六月十五日,武宁将李师悦与尚让追至瑕丘(今山东兖州),黄巢与唐军"殊死战,其众殆尽",与其外甥林言走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西南)。

这时,林言见大势已去,"惧追至并命",于是便乘机杀了黄巢及其兄弟妻子。林言持黄巢等人首级欲向时溥献功,在路上却遇到沙陀博野军,他们杀了林言,将林言及黄巢等人首级一并献于时溥。黄巢残暴毒虐,观念狭隘,嗜好滥杀无辜,攻克长安之后不思进取,未消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又缺乏经济政策,最后被唐军击败。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昭宗天复初年,进攻湖南时,为湘阴土豪邓进思所伏杀。至此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中和四年(884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武宁节度使时溥献上黄巢首级,另有黄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问"你们都是显贵人家的子女,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惠,为什么从贼?"居首的女子回答:"贼寇逞凶叛逆,国家以百万,不守宗庙,播升任巴郡、蜀郡;如今陛下以抵抗不住贼责备一个女人,设置公卿大臣将帅在什么地方吗?!"唐僖宗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临刑前,执法人员可怜这些妇女,让她们喝醉后再行刑,女孩们边哭边喝,不久在醉卧中受死,独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从容就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真的有篡改历史吗?明朝太监张敏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有一位叫做张敏的大太监,他因为保护明孝宗而闻名。尽管这违背了万贵妃的之意,但是为了保全皇帝的血脉,他做到可义无反顾。不过从明史来看的话,张敏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因为最后被万贵妃知道了事情,担心会被报复,所以选择了自杀。在几百年里没人会怀疑此事的真实性,毕竟《明史》可是被修订了上百年

  • 为何清朝政府不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相对于日本国的明治维新,我国历史上清庭显然就是拒绝革新了,而其中最主要的关键点就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现金性。这道理相信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了,清庭掌权的大多数都是怀旧的老顽固派,不想做出什么改变。若是承认了人家的先进性,那势必就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

  • 姜维已经自杀了,为什么还被魏军剖腹取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人死灯灭,一个人不管做过什么样的错事,但是如果他已经死了,那么“复仇”这种事情就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因为这个人已经死了,再怎么样恨他他也感受不到了。然而在三国时期,背叛了魏国的姜维在兵败之后已经自杀了,可为什么还是被魏军剖腹取胆?魏军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因为对姜

  • 百里视背水一战破晋军,要比韩信背水一战早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背水一战,多数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兵法曾说靠山面水才是最理想的环境,但韩信却背道而驰,面水发起进攻,关键是他还打了胜仗。不过背水一战并非韩信第一个发起,早在百年前百里视也曾利用背水一战击败晋军,使得晋国对秦国屈服。当时百里视率军伐晋经历了两次失败,到了第三次百里视明显变得更加

  • 魏无忌窃符救赵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看上去是一次非常有智慧的行动,但是赵国与秦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赵国想要寻求帮助,魏国却害怕秦国的报复不敢行动,信陵君想办法偷了兵符带兵解救赵国危机,从这一点上来说,魏无忌算是赵国的救命恩人。但是为什么却有人说,魏无忌窃符救赵其实是上当了?魏无忌上了谁的当呢?秦赵长平之战,赵国

  • 魏无忌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魏无忌在战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魏无忌的存在,才让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虽然说这是大势所趋,魏无忌怎么做也不可能成功阻拦,但是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推迟这件大事,魏无忌也是相当厉害的了。那么魏无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够成为战国四君子之首呢?1.魏无忌简介

  • 朱瞻墡为什么不当皇帝?朱瞻墡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朱瞻墡是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基的弟弟。当时朱瞻基在位仅10年时间,便患病去世。这对于朱瞻墡来说,是一次能够称帝的好机会,不过朱瞻墡却并没有称帝的想法,他只想安心的当一位藩王,这番态度让很多人一时难以理解。为什么朱瞻墡不愿当皇帝呢?目前想知道确切的答案已经不可能了,不过根据当时朱瞻墡的处境以及他的经历来

  • 司马迁为什么要替李陵辩解,导致自己下狱受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肯定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但可能很多朋友不清楚,《史记》是在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的史籍。那司马迁到底犯了什么罪,导致他被处以宫刑的呢?其实现在看来司马迁并没有犯下什么穷凶极恶的罪行,相反司马迁还是一番好心,结果正好撞上汉武帝的枪口上,才导致他被下狱受刑。可能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并不多,

  • 孝敬宪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孝敬宪皇后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甄嬛传》、《如懿传》等清宫剧中,都有出现过乌拉那拉·宜修这个角色,其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十岁就嫁给了雍正帝,当时雍正也只不过13岁,两人一起度过了40年的婚姻。孝敬宪皇后只为雍正生下一个孩子弘晖,但弘晖却在他八岁那年不辛夭折,此事也是让孝敬宪皇后和雍正帝十分伤心,不过孝

  • 刘邦军事能力怎么样?韩信曾这样评价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能够打赢楚汉之争,战胜项羽,似乎是因为他身边有一群像韩信、萧何、张良这样的能臣。不过刘邦作为他们的主公必定也有过人之处,不少人好奇刘邦军事能力究竟如何,和韩信相比谁更厉害呢?如果是按照功绩来评判,韩信无疑要比刘邦厉害很多,不过两人身份不同,所以也不能这样比。刘邦作为汉军的首脑,他有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