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平盗嫂受金人品不佳,为什么还能得到刘邦重用

陈平盗嫂受金人品不佳,为什么还能得到刘邦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4/2/5 8:12:03

陈平是秦末杰出人才之一,刘邦能够一统天下陈平功不可没。当时陈平替刘邦制定了六个计谋,不光是战胜项羽,还除掉韩信,解决了异姓王这一难题。不过陈平也并非完人,他也有不光彩的事情,直接影响到了后人对他的评价。不过刘邦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依然愿意重用陈平。其实这件事并非刘邦不在乎这些,而是陈平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刘邦的信任,他仅用一句话就让刘邦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起义军领导者,要想成功登上那个尊位,身边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智计无双的谋士。而刘邦最初作为一个小小的亭长,能够登上皇位,他的身边肯定也少不了厉害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这其中最有名的要属谋圣张良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众人皆知的张良,而是另一个同样为刘邦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多大名声的谋士——陈平。说起陈平,去了解过他的人肯定知道,他身上有这样一个标签,“盗嫂受金”,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其实,最开始刘邦对于“盗嫂受金”的陈平也充满了猜测和质疑,把陈平招来质问他,没想到陈平只说了21个字,就得到重用。这下大家肯定很好奇,陈平究竟说了什么,起到的作用竟如此之大?

不为项羽重用投刘邦

陈平,和张良一样都是刘邦的谋士,但与张良不同的,陈平最初是项羽的手下,他是后来才投奔刘邦的。那陈平为何要弃项羽投向刘邦阵营呢?其实就一个原因,那就是陈平得不到项羽的重用。

这陈平本来就是个智计无双的聪明人,仗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早早的就立下了远大抱负,投入项羽麾下就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项羽完全就是个莽夫,只知道横冲直撞,一点也不注重计谋。

陈平觉得自己就算自己再有才华和计谋,在项羽这个性情火爆的莽夫面前那也是施展不出来的。于是,陈平萌生了想要换主侍奉的念头。没想到这个念头刚起,项羽就给他加了一把火。

公元前205年,项羽手下大将背叛项羽,投奔了刘邦,脾气火爆的项羽一怒之下将这个气撒在了陈平身上,就连以后陈平的计谋也不听不用,这下子陈平可就毛了,他觉得自己任劳任怨地出谋划策就罢了,居然还要当项羽的受气包,简直是太无辜了。这样想着,陈平就连夜收拾了行囊,直直地向汉营而去了。

受名声所累,21字的重用

话说陈平直奔汉营而去后,在好友魏无知的推荐下,很顺利地见到了刘邦。在一番的交谈后,刘邦对这个陈平那是相当赏识啊,立马就把陈平封了官,随侍在自己左右,还要他陪自己出行。刘邦这样一番举动,可以看出他对陈平的看重。不过,自古,树大招风,陈平这样大的恩宠,自然有人看不下去。

于是,没过多久,汉营中就传起许多关于陈平不好的流言,其中最难听的就是“盗嫂偷金”。那些看不惯陈平的人趁机去刘邦面前告陈平的状,说他不顾人伦,贪图钱财,德行败坏,不能给予重用。本来刘邦是不太信的,可架不住这些个人天天到跟前来告状啊。

于是他也开始质疑陈平。终于有一天,刘邦憋不住了,把陈平找来,质问他道:“你盗嫂偷金名声不好!”。可是陈平并没有慌着解释,洗白自己,只是从容不迫地说了21个字:“臣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刘邦一听陈平这话,先前对他的质疑顿时烟消云散,心里面更是乐开了花,心想,既然陈平放弃了项羽,转而投奔我,那他肯定是很看好我的,嗯,不错不错,我可不能因为这些个不切实际的流言就放弃这个有好计谋的人。于是,刘邦就大大地夸赞了陈平一番,还赏赐了许多珍贵的财宝,升了他的官。此后,陈平一路风顺,受到刘邦重用。

说话的艺术,上位者的心思

本来是被质问的一方,陈平仅仅只说了21个字就打破了刘邦的猜忌,还得到了重用。真的,从陈平身上,学到了一个真理,就是这个说话也是门艺术啊。一句话,可以让你一生富贵,也可以让你人头落地。

但陈平真的是靠这句话得到重用的吗?显然不仅仅是这样。与其说是陈平这句话拍刘邦马屁拍到了实处,倒不如说,刘邦根本就没有处罚陈平的意思。

对于刘邦来说,只要是对自己有用,可以帮助自己夺取皇位的人,管他品行如何,管他用的计谋是好计谋还是诡谲计谋,这些都不重要。品行高洁自然甚好,可以宣传宣传;品行败坏也没事,隐藏隐藏就可以了。

在小编看来,被称为“阴险之极的毒士”,名声又差的陈平在刘邦眼中,就是一个对他夺位很有用,却需要被隐藏起来的棋子罢了。所以,即便陈平名声不好了,刘邦还是照样看重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鸦片价格很高昂,为什么晚清时期很多穷人也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末期的时候,鸦片在当时绝对可以算是一个“主角”了,当时的清朝正是被鸦片战争强迫打开了国门,开启了屈辱的历史,然而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很多人其实是考虑不到更多层面的,他们吸食鸦片,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的照片里面,瘦骨嶙峋的清朝人抱着大烟袋抽鸦片。然而我们知道,鸦片的价格并

  • 曹魏军队给弓箭上涂的什么毒,关羽和周瑜都中过此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很早就有使用毒药的记载,战争年代,两军交战为了增加致命性,会在弓箭上涂抹毒药,就算箭伤不致命,也会死于毒性。三国时期,关羽就曾中过箭毒,还因此诞生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刮骨疗毒。不过刮骨疗毒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以当时的医疗技术还做不到这些,但弓箭上的毒应该是真的存在。那曹魏军队到底是用的何种毒

  • 梁怀吉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的梁怀吉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清平乐》中,是把梁怀吉设定为徽柔公主身边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梁怀吉其实早就喜欢上了徽柔,但他们因为身份问题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剧中将这段感情演义出来后,就变的十分动情。梁怀吉一直在默默守护徽柔,看着她有了喜欢的人,看着公主嫁给李玮,梁怀吉虽然嘴上不能说什么,但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那历史上的梁怀吉又是

  • 曹魏将领邓忠一生有哪些成就,邓忠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邓忠是曹魏名将邓艾的儿子,也是当时魏国的一员猛将。要说邓忠一生最大成就,肯定还是跟随父亲灭掉蜀国,期间还大破诸葛瞻军队。不过邓忠的下场比较惨,因为邓艾遭到钟会的陷害,导致他们父子全被缉拿,最后邓忠死在了田续手上。因为邓忠出生年龄不详,所以不确定他死时是多少岁,不过应该还很年轻,也是令人感到惋惜。这次

  • 为何明初大量江南士族不支持朱元璋,却支持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统治者来说,自己治下的人支持自己的统治,自然是最好的状态,否则面对一群不支持自己的人,还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确定自己的策略,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引起天下人的质疑。而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作为皇帝,他治下的人就是这样的情况,大量江南地区的士族并不支持朱元璋,反而是支持元朝的统治的,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皇帝和朝臣都被谁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北魏,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一个“禽兽王朝”,北魏的皇帝几乎可以说个个都是昏君,暴君,与电视剧里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截然相反的。而北魏的灭亡,却是因为一次宫廷政变,是由尔朱荣领导的,对朝堂大臣和皇室贵族们的屠杀,北魏孝明帝元诩被杀,元钊被立为皇帝,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皇帝

  • 为什么说姜维屯田沓中导致了蜀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蜀国是其中最先灭亡的一个国家,然而造成蜀国灭亡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毕竟蜀国作为一个国家,也不是说灭亡就能灭亡的,必然是有诸多的因素加在一起,最终才导致了蜀国无法再支撑下去,这才就灭亡了。而很多人认为,姜维当初屯田沓中,也是蜀国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究竟是为什么?姜维屯田沓中有一部分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没有楚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角,那就不得不说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这不同的时期分别指的5个人和7个人,但是这几个人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的话,怎么又能称霸、称雄呢?所以以春秋五霸指代霸主背后所代表的的诸侯国倒也合适。究竟春秋五霸指的是谁,在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而曾经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飞鱼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有两

  • 汉武帝竟然后悔逼死刘据,为什么还不放过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病已是汉朝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乃一代贤君,他在位期间汉朝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国力强盛,他也是西汉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不过刘病已曾差点死在狱中,而想处死他的人正是汉武帝。都说汉武帝逼死太子刘据后十分后悔,为什么他还抓着刘据的孙子不放呢?这里面肯定有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汉武帝究竟有没有

  • 耿精忠怎么死的,康熙为何如此痛恨耿精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耿精忠是清朝初期,三大汉人藩王之一。顺治六年,耿精忠被封靖南王,直到康熙年间,朝廷决定撤掉“三番”,耿精忠则联合其他藩王起兵谋反。此后耿精忠和吴三桂的兵马在江西汇合,但依然不敌清军,最后被镇压下来。耿精忠走投无路,被康熙下诏处死。很多人不理解,康熙皇帝为什么如此痛恨耿精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