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是不是一个聪明人,司马光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砸缸

司马光是不是一个聪明人,司马光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砸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1/26 4:24:10

司马光是北宋名臣,在职期间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立下一大成就。不过纵观司马光的一生,他的政治生涯并不算突出,而且司马光还是保守派的典型代表,因为和王安石不和因此反对新法。在对外策略上,司马光曾将本国士兵用生命换来的土地,拱手送给西夏,这样的神操作也是被后人诟病不已。但司马光也有自己的长处,总体来看,他应该还是对北宋做出的贡献会更多一些。

北宋时期,是文治的天堂,很多宋朝名臣皆出自这个时期,例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这些人或因为文学水平高超,或因为特殊的政治贡献,被后人熟知。然而,在同时期有另一位宋朝名臣,他虽然也是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但他出名的方式则是从一个“砸缸”的故事开始的。

司马光“破瓮”

其实,司马光虽然聪明,但他“砸缸”的传说是“假”的,《宋史·司马光传》记载: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注意,这里说司马光的玩伴掉进了瓮中,其他小朋友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着石头把瓮砸破了。这里砸的是“瓮”,而不是“缸”。在古代,缸瓮坛罐可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说司马光“砸缸”,不如说是司马光“破瓮”。后来,诞生一个典故叫“破瓮救友”,说的便是司马光。

从司马光“破瓮救友”便能看出,司马光机智过人。

后世对司马光在政治上的作为虽然略有争议,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他被无情地划为“顽固派”。其实,在同时代人的眼中,司马光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宋朝宰相文彦博说司马光“做实事,今人所不及”。苏轼说司马光“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宋神宗也说“司马光方直”。司马光曾说过,他这辈子,只说过一次谎话,从此再不敢说谎。

原来,在司马光大约5岁的时候,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大家都尝试着剥掉胡桃的皮,可是一帮小孩子谁都剥不掉。等其他人走后,司马光的一个婢女用热水将胡桃煮一下,然后轻松地将胡桃去皮。事后,司马光以小孩子特有的虚荣心,吹牛说胡桃是自己剥掉的。这件事被他的父亲知道后,父亲大怒道:“小孩子怎么能说谎呢!”重罚了司马光,司马光从此再不敢说谎。

司马光长大后,曾把这件事写在了纸上,以鞭策自己。司马光的朋友邵雍等人还亲眼看过这张纸。因此,后人对司马光的人格非常尊重,因为他对得起一个“诚”字。

司马光为人诚恳,有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宋仁宗晚年无子,司马光直言让宋仁宗过继一位孩子,言语中无半点隐讳。王安石变法期间,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很多政见相反,二人曾发生过多次激烈争辩。其实,司马光和王安石私下的交情不错,但争辩是为了公事,他并没有顾忌二人的私人情感。

司马光巧退麒麟

宋仁宗晚年,司马光曾做过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当年宋仁宗曾得到一只“麒麟”,群臣纷纷祝贺,唯有司马光坚持把“麒麟”退回去。

事情要从宋仁宗嘉祐年间说起,当时,中南半岛有一个叫交趾的国家(即现在的越南)来宋朝朝贡,带来一只非常奇怪的野兽。这只野兽有兽角、身上还有鳞片。和上古时期记载的麒麟很像。在古代,麒麟、凤凰、龟、龙被称为四大灵兽,是祥瑞的象征。有大臣为了拍马屁,便声称宋仁宗得到了一只“麒麟”,乃是上天降下的最大祥瑞。宋仁宗大喜,在朝堂上和众人分享这个祥瑞,文武百官都没见过麒麟,纷纷向宋仁宗表示庆贺。司马光当时在谏院担任谏官,他给宋仁宗泼了一瓢凉水,让宋仁宗尽快把“麒麟”送回去。

秦始皇、汉武帝时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出麒麟,宋仁宗轻松找到了,司马光为何要建议把“麒麟”送回越南呢?

司马光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为瑞;若伪,为远夷笑。愿厚赐而还之。”(冯梦龙《智囊全集》)

司马光的意思是:大家都没见过麒麟,这只野兽是不是麒麟,谁也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那也是出自越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若是假的,我们把他当真的,岂不让远方的夷狄国家笑话?所以,我们最佳处理方法是厚赏越南使者,并且让他快点把“麒麟”送回越南。

司马光一语惊醒梦中人,韩琦、文彦博等政坛大佬之前还因得到“麒麟”而欣喜万分,一听司马光之言,顿感有理,也纷纷劝宋仁宗送走“麒麟”。宋仁宗虽然很不情愿,但最终决定依司马光之言,让越南使者把“麒麟”带走,并且厚赏他们。

司马光一生正直、谦恭,平日粗茶淡饭,真正是一位儒者。从他处理“麒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司马光的确有常人所不及的思想。

遗憾的是,司马光虽然是一位儒者,但他却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拥有比较保守的政治思想,这并不是司马光的错,而是受时代所局限,司马光去世后谥号“文正”,配享太庙,从祀孔庙,后人称之为“先儒司马子”。若司马光不是政治家,而是纯粹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评价或许会更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布和赵云交手过吗,赵云能否与吕布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和吕布都是三国著名武将,赵云乃常胜将军,一生几乎没打过败仗。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一辈子都在替蜀国事业努力。而吕布口碑就要差一些了,毕竟是被张飞冠以“三姓家奴”之称,为人不如赵云来的忠义。不过,今天我们打算给大家讲讲,赵云和吕布在武力值方面的比较,很多小伙伴都好奇,历史上吕

  • 夏朝时期有哪些刑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懂礼数的朝代,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周朝了,毕竟“周礼”这个词不是随便就叫出来的,孔子也是穷尽一生想要克己复礼。作为我国礼乐制度高度发达的朝代,周朝确实称得上是后世尚礼文化的源流。不过,崇尚礼法并不代表着就不会采用刑罚,礼乐制度是用来维护等级和统治,可一旦它不

  • 夏朝恐怖历史,揭秘大禹治水的真实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事到如今,我国历史上的夏朝,对于外国人来说,这只是传说中的一个时代。虽然我国早就拿二里头这个所谓夏朝晚期的都城来证明夏朝的存在,但是依然是证据不足的,不被国际所认可的。我国的考古学家把中原的大地挖了又挖,依然是没有找到夏朝都城的遗迹。那么夏朝的故都到底在哪里呢?直到现在,我们之所以还在黄土高原上不停

  • 刘彻和刘邦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汉朝的开朝皇帝,但是与他的后辈汉武帝刘彻比起来,刘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似乎要若上很多。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汉武帝的功绩要远比刘邦多得多,远远超出了刘邦的影响。刘彻所带来的影响是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刘邦的贡献只对刘家统治的那一阶段有意义

  • 位面之子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的历史,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咱们历史上李超李道的帝王了。一说起帝王,无数的逸事和传说都纷纷涌现出来了,而人们对于帝王似乎也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拿下常常被人们所提到的大多数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喜欢聚集在开国皇帝的身上,大概是人们更想探究他们成功的秘诀吧。提起汉朝,人们最先想

  • 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有无数的军队,因为从属于不同的主帅而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戚家军,就是明朝时期戚继光带领的一支军队,战斗力非常强,被称为是“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然而拥有这样的一支军队,对于明朝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为何最终却被明朝政府默许剿杀了?戚家军最终惨遭剿杀灭

  • 项羽为什么不杀项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这个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项羽虽然看起来很给力,但是有的时候一些操作也是看不懂,比如说这个项伯是真正意义上的背叛,但是这个项羽都被害成这样了,为什么还是不杀了这个项伯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在反秦大起义中,项氏家族拉起了一只人马。当时,

  • 项梁和项伯是不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项梁和这个项伯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非常的专业,所以很多人应该不知道的,不知道不要紧,下面我们继续来一起分析看看就好了,也就那么简单了,多的不说了,大家赶紧来看看!看看这些姓项的直接到达有什么联系吧!项梁和项伯的的确确不是一个人。项伯:名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是怎么欺负周朝天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天子周平王迁都到洛邑的时候,郑国的郑武公派军队护送周平王到达洛邑,并且做了周平王的卿士,也就是周天子手下的权臣。后来郑武公去世之后大儿子即位,也就是郑庄公,郑庄公跟他老爹一样也是周天子的权臣,一样欺压周天子。后来郑庄公的母亲和弟弟联手谋反,郑庄公回国平叛,打败弟弟,软禁母亲,平息了叛乱。可是当郑

  • 吕布武艺绝世无双,三国有哪些将领能与他一战还不落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基本已经算是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了,而且常年被当做衡量各个将领武力值高低的标杆。不过在三国时期,还有很多著名武将并没有和吕布交过手,如果他们能够完成一次一对一的战斗,有谁能够不落下风,甚至反压吕布呢?这次我们就准备开开脑洞,跟各位分析下这个问题,那还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战役作为依据,看看下面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