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三次打败王翦是真的?

李牧三次打败王翦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2/5 8:16:03

最近网上一直在说这个李牧王翦到底谁比较厉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呢?还是有很大争议的,话说看两个人到底谁更加厉害,其实对比对比就好了,最近这个有的人就问了,这个李牧好像三次打败过这个王翦了,还有这个王翦与李牧好像有过五次交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上面很多网友提到的这个李牧三次打败王翦,还有这个王翦与李牧的五次战斗其实都是不准确,李牧和王翦前后只有一次交手,而且这一次交手就是打了1年之久,最后用计除李牧、灭赵国。王翦在战国时期是特别厉害的,特别是他灭燕、赵、楚等国(更厉害的是他培养了一个同样厉害的儿子王贲)。廉颇,成就不如这几个人大。李牧是天降良将,只可惜生在赵国,但是他与秦国大战、在北边又抵抗异族入侵,也很厉害。白起是战神,在带个战国时期,杀人最多。

王翦和李牧究竟谁厉害?

毫无疑问,李牧比王翦要厉害。

第一、王翦很可能是李牧的手下败将

我在细细研读史料后,认为王翦很可能是李牧的手下败将。为什么呢?且听我分析:

从公元前236年到229年,七年时间里,秦国四度攻赵。我们来看看这四场重要的战争,秦国的指挥官是谁。

第一战:公元前236年,秦国派出三名大将,分别是王翦、桓齮与杨端和。这三人,是战国末期秦国最重要的三员大将,此役秦军夺取赵国九城。

第二战: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攻赵,夺取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以下十万人。这一战,是秦国自长平之战后,与赵国战争取得的最大胜利。赵国在危亡之际,起用被闲置的名将李牧,李牧力挽狂澜,在宜安、肥城之战中大败秦军,桓齮出逃。

第三战:公元前232年,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邺,一路攻太原。李牧再度力挽狂澜,挫败秦军的进攻。

第四战: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各率一军攻赵,王翦攻井陉、杨端和攻邯郸。赵国还是以李牧御敌,然而,秦人使用反间计,致使李牧被谄杀。

简单说了以上史实后,我来分析一下。

很多人认为王翦与李牧在战场上没有相遇过,在公元前229年之战,由于李牧因谄而死,两人未能在战场上面对面交锋。然而,我在翻读史料上,认为王翦可能是李牧的手下败将。为什么呢?

在我罗列的四场战役中,有三场战役都有秦军将领的姓名,只有第三战没有。第三战,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两路大军都被李牧打败了。那么这两路大军是谁指挥的呢?我认为有且只有一种答案,就是王翦与杨端和。秦国的史料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对自己失败的战役,总是避而不谈,毕竟王翦与杨端和都是秦国的功臣,打了败仗,就不记下来了。

如果我的推理合理的话,那么王翦就是李牧的手下败将,谁更厉害,就不必说了。

第二、王翦的军事能力,未必胜过桓齮

说到桓齮这位秦国将领,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实际上他是秦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而且地位可能还在王翦之上。

为什么呢?

在我上面罗列的四场攻赵之战中,除了第三战史书没有写秦军将领之外,其余三场战争,指挥将领分别是:1、王翦、桓齮与杨端和;2、桓齮;4、王翦、杨端和。

大家看,史书所记载的王翦参加的两次伐赵之战,都不是全权指挥。只有桓齮曾经以统帅的身份,全权指挥对赵的战争,而且取得歼敌十万的伟大胜利。我们翻阅秦、赵交战史,此役的战果仅次于长平之战。可见桓齮是非常有天分的军事奇才,而且他在秦军中的地位,可能是在王翦之上。

然而,桓齮这个军事奇才,遇到李牧就倒了大霉,在宜安之战中大败,他自己没脸回秦国,逃走掉了。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桓齮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他逃走后,改名换姓叫樊於期,这两个名字读音是很近的。说到樊於期这个名字,很多人就有印象了。荆轲刺秦,为了接近秦王,就是向樊於期借了人头。秦王为什么会那么重视樊於期?因为他就桓齮,曾经歼灭十万赵军的军事奇才。

所以从秦国三大将领来看,桓齮能压过王翦、杨端和,成为伐赵秦军的统帅,其能力一定不亚于王翦,但仍然被李牧打得大败。因此我说,李牧的能力,要超过任何一位秦军将领,包括王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奢评价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不行,又有的人说这个赵括是行的,但是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怎么评价这个赵括的吧,赵奢好像有说过这个赵括不适合打仗,没有真本领,不能带兵打仗,那么这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赵奢

  • 白起为何非要坑杀40万赵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的故事,其实在战场上杀40万人还是非常恐怖的,但是白起还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其实虽然是战场,但是也有其他的办法啊,为什么非要坑杀呢?让他们投降不好吗?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也还是不太理解的呀,其实也还是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故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核心的原因到

  • 世界名将对白起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太厉害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对这个白起有不一样的评价的,所以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世界上的名将都是怎么评价白起这个人的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呀!世界名将其实含义非常的广泛,不仅仅包括中

  • 曾国藩在攻克太平天国首都之后为何要下令屠城?为何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近代因为清王朝的腐败而导致西方列强接踵而至,老百姓们要忍受着封建统治者与殖民列强们的双重压迫。19世纪中期,不堪重负的老百姓终于是揭竿而起,红袖前在广西发动了反抗满清政府统治的农民起义。全国云集响应两年后洪秀全占领了南京,建号“太平天国”。清兵起初对于太平军毫无办法,清政

  • 北宋名将狄青怎么死的,狄青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狄青出生寒门,年少时入伍从军,因为脸上刻有字,因此被称为“面涅将军”。狄青为北宋立下诸多战功,宋仁宗时期狄青在宋夏战争中大败西夏,取得胜利,为自己博得荣誉和尊重。不过宋朝官场始终还是重文抑武,所以在一种文官面前狄青遭到了猜忌,导致最后郁郁而终。其实宋朝有很多武将的下场都和狄青

  • 文丑真的死在关羽刀下吗,文丑武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文丑和关羽交战,结果不到三回就被关羽斩于马下。此前文丑还能和赵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并且大败公孙瓒,文丑并非草包,为什么面对关羽会如此惨败呢?其实这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剧情,历史上文丑并非死于关羽刀下,而是在曹操和袁绍交手时,死于乱军之中。单论武力值的话,文丑并不会输给关羽,只是演义

  • 商朝版图奠定了如今中国版图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奠定了中共版图的王朝,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秦朝,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基本上把如今中国的核心版图第一景打下来了。而且后世历代王朝的核心地区也都是建立在秦始皇版图基础上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秦始皇不愧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为中华民族打下了2000多年的生存空间。然而,这一判断却忽视了

  • 卧薪尝胆值得提倡吗,勾践真实性格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而这个成语概括了勾践从忍辱负重到成功逆袭的这么一个过程,看上去十分励志,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有人觉得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不值得提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勾践的性格、人品上。如果将这个典故全部看完的话,勾践成功复仇后做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也暴露了勾践思

  • 历史上温成皇后怎么死的,宋仁宗有多喜欢温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观众在看了《清平乐》后,会觉得张贵妃之所以得宠,完全是因为手段多,加上宋仁宗和曹皇后关系不好,才给了她机会。不过历史上,张贵妃的确就是宋仁宗最喜欢的妃子,至于张贵妃为人是否如此不招人喜欢,剧中应该是有些夸张成分的。令人遗憾的是,张贵妃早逝,宋仁宗心痛不已,最后将她封为温成皇后,也算是了却了张

  • 汪伪政权海军是怎样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1940年3月30日,我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汪伪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以重建海军不容有丝毫疑虑之余地”于同年4月1日设立了伪海军部,下设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以及汉口基地部,从而构建起来伪海军体制。那么汪伪的海军体系以及战斗力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